资源描述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第四章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第一节 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述,1,-,参考书目:,1、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王文章主编,,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2、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向云驹著,,宁夏人民出版社,2006。,3、非物质文化遗产精要(新版),段宝林著,中国社会出版社,2008。,2,-,4、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牟延林等主编,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5、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邹启山主编,大象出版社,2006。,非物质文化遗产网(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3,-,4,-,5,-,6,-,7,-,8,-,9,-,10,-,11,-,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含义:,(一)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中的内涵界定,1、,被各社区、群体,有时是个人,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社会实践、观念表述、表现形式、知识、技能以及与之相关的工具、实物、手工艺品和文化场所。,12,-,2、包括以下五个方面:,(1)口头传统和表现形式,包括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媒介的语言。,(2)表演艺术。,(3)社会实践、礼仪、节庆活动。,(4)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5)传统的手工艺技能。,13,-,(二)我国国务院的内涵界定:,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和与之相关的文化空间。,14,-,1、各种以非物质形态存在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世代相承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口头传统、传统表演艺术、民俗活动和礼仪与节庆、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民间传统知识和实践、传统手工艺技能等)以及与上述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文化空间。,15,-,文化空间:即定期举行传统文化活动或集中展现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的场所,兼具空间性和时间性。,16,-,17,-,18,-,2、包括以下五个方面:,(1)口头传统,包括作为文化载体的语言。,(2)传统表演艺术。,(3)风俗活动、礼仪、节庆活动。,(4)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5)传统的手工艺技能。,(6)与上述表现形式相关的文化空间,19,-,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文化表现形式,文化空间,(1)口头传统,包括作为文化载体的语言。,(2)传统表演艺术。,(3)风俗活动、礼仪、节庆活动。,(4)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5)传统的手工艺技能。,定期举行传统文化活动或集中展现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的场所,20,-,世界遗产,世界文化遗产,世界自然遗产,复合遗产,文化景观,非物质文化遗产,世界遗产的组成部分,21,-,二、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标志,22,-,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分类,文化部公示的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门类,(1)民间文学,(2)音乐,(3)舞蹈,(4)戏剧,(5)曲艺,23,-,(6)杂技与竞技,(7)美术,(8)手工技艺,(9)传统医药,(10)民俗,24,-,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性质,1、传承性,(1)传承方式,家族式传承,师徒式传承,社会化传承,25,-,(2)传承特点:,口耳相传,不反对变化,鼓励变化,26,-,2、活态性,(1)文化内涵是通过人的活动表现并传达给受众的。,(2)在传承、传播过程中的变异、创新。,牛郎织女传说,27,-,3、无形性,(1)主要依据人能否直接感知到事物形象而得出的。,(2)是抽象的文化思维,存在于人们的观念且随着人们观念的变化而变化。,(3)非物质文化遗产本质的无形性不排斥其在存在和传承时的有形性。,28,-,4、地域性,表现在不同地区、种族、信仰的群体、个体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不同,,5、稳定性,29,-,6、综合性,(1)构成因素的综合,蒙古族长调民歌与其语言、文学、历史、宗教、心理、世界观、人生观、生态观、风俗习惯等紧密联系。,妈祖信仰通过神话、传说、故事、音乐、舞蹈、戏曲、叙事歌谣、游戏、祭典、民俗、等形式表达。,(2)功能的综合性,30,-,31,-,32,-,1、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09年公布的“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国项目:,羌年,中国编梁木拱桥营造技艺,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2、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09年公布的“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中国项目,33,-,中国篆刻,中国雕版印刷技艺,中国书法,中国剪纸,中国传统木结构营造技艺,南京云锦织造技艺,花儿,侗族大歌,格萨(斯)尔,龙泉青瓷传统烧制技艺,玛纳斯,妈祖信俗,呼麦,南音,热贡艺术,西安鼓乐,粤剧,藏戏,中国传统桑蚕丝织技艺,宣纸传统制作技艺,端午节,中国朝鲜族农乐舞,34,-,昆曲 古琴艺术,新疆维吾尔族木卡姆艺术,蒙古族长调民歌,京剧 针灸,35,-,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