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一级建造师的一封情书和学习方法
一建成绩出来,121,百感交集,不知所措。
12月18日,今天刚好是三三的生日,希望这是一个礼物,隔着千山万水,送给她,我想她一定会为我开心,会比我还要开心,备考的时间里,前前后后,她的忍耐、坚守、鼓励,对我都是坚持的理由。
2023年6月1日,有幸回家看望了她们娘俩,而后回到Z市,进入备考倒计时100天,近一百天的时间里,天天都是一点钟睡,六点钟起,打球也放下了,所有活动都放下,行动轨迹最远没有超过离集体宿舍一千米外的那个十字路口,可即便是这样努力,心里还是没底,焦急,彷徨,没有人知道。天天只有在视频中看到三三,看到小以吚吚呀呀在学语,才找到一些坚持的理由,没有资格后退,为了她们。
我QQ的昵称叫“吃不下五毛饭”,众多人问我这个名字是什么意思时,我都只是笑一笑,而事实上,这名字就有如我的性格。在我上大学的时候,学校食堂的饭还是便宜的,打四毛钱饭,就吃得很饱了,打五毛,就吃不了,勉强吃下也会很撑,所以我叫“吃不下五毛饭”,意思是吃不下五毛就吃四毛,凡事不要勉强,不要强求,适可而止就可以,过犹不急。我是一个不太乐意去争的人,觉得平平淡淡就好,事实上也是由于自己能力所限,所以挖了个坑把自己埋在里面,保护起来,再美其名曰不争。加上骨子里其实是个文科生,为了很现实的因素才选择了理科,一路下来,心里又抗拒,又无法抗拒,想迎合,心里又觉得别扭。但是现在不行了,生活的压力接踵而来,压得人喘但是气,微薄的工资,已让我处处捉襟见肘,三三虽然没有说什么,她始终相信我会有更好的前程,可我自己过不了自己,如鲠在喉般地难受。所以靠一建来改善生活,哪怕是改善一点点,成为了一道紧箍咒,不得不硬着头皮顶上,没有退路。
何况牛已经吹出去了,公司结识的人都知道我在考,那么多人看着,有的人是真心想着你好希望你过,有的人则只是在等着看笑话,硬着头皮也只能上。
我比高考还努力。
到了后期,由于熬夜和营养的问题,表征身体健康的晴雨表,指甲上的半月牙,已经完全消失殆尽,指甲开始变形,出现一条一条的竖纹,头发掉得更勤快了,还好,这些对我来说没所谓,也不重要,挺一挺都可以过去。
伤心的是三三和小以不在身边,只能在视频中看到她们,我想带着她们在Z市的阳光里玩,在树荫里打瞌睡,去吹海风,过健康平淡的生活,可是她们不在。
我自己从7岁左右,爸爸妈妈就长年在外面打工,我不想小以再一次反复我的轨迹,在成长中留下无法填补的缺失,我也不想三三嫁给我,却隔着这么远,嫁给一个不负责,没担当,不能给她安全、稳定、踏实的没用的人。还好,这么数年,三三一直都在,相信我,没有怨我,觉得我一定会有更大的出息,我辜负不起这份信任。
去年过年偶尔得知我63岁的大伯居然也在考一建,29岁的我,又有什么借口放弃?
大伯小学毕业,初中上了一个学期就辍学在家, 54岁改行做工程概预算,自学了高等数学,拿了大学文凭,63岁报考一建。
而国家规定一级建造师证在65岁后就没用了。
楷模的力量。
从小到大我都是优等生,绝不是自己多聪明,天资多好,全都是勤奋带来的,假如没有了勤奋,就什么都没有了,然而先是懵懵懂懂选择了建环专业
(以前叫暖通),毕业后又阴错阳差进入了尴尬的行业,做着尴尬的工作,所以毕业7年过去,还是在徘徊。
还好,过了,所有的煎熬、纠结、反复、犹疑、焦急,仿佛都在看到成绩的时候尘埃落定,虽然尚有资格后审这一关,未必能通过,但已经不重要了,在我所能把控的层面,我努力了,并且有了相应的结果,这时候我最想告诉的人就是三三,想告诉她,谢谢她,长期以来的支持,真正的支持,她的包容,忍耐,尚有信念。
尚尚过几天也要考研了,希望我的消息可以给他鼓励。
真是挺幸运的,考试前一天晚上,为了弄懂双代号网络图,学习到凌晨三点,第二天上午又学到十二点,终于学通,结果下午两点开考,就考到了,所以大家在争论工期是197天还是201天的时候,我心里很淡定地知道,是201,无需多言;考前三十分钟,把500多页的课本从头到尾飞快地翻了一遍,然后考试中发现有很多知识点刚好就是刚才翻到的看到的。
不放弃,不懈怠,直到最后一刻。
选择题40分,对答案后估分应当有36~37分的样子,一个个陷阱都被我发现了,还是学得挺扎实的。
我一直都知道,我的世界里历来都没有奇迹,有的都是努力一分,收取一分,所以每一次考试,我都能很清楚地知道自己考得怎么样。
一个考试,改变不了什么,带来不了什么,也证明不了什么,对别人来说,也主线不算什么。这时候,我应当要低调、沉稳、收声,这才是应当有的态度,大张旗鼓地去感慨、张扬、聒噪,其实只是由于幼稚,和范进中举是一个性质,但是我知道,它对我的意义不在于此,心有所感,所以还是选择写出来,算是对自己一个交待。
一起出来闯的同学,有的已经出国留学,有的已通过了公设,有的已经到了我不能企及的高度,我走得慢,又荒废了专业,没办法和大家比,只是希望在自己的节奏里,可以一步一步走得好一点,在这样的节奏里,我希望有三三,有小以,有我的父母家人一起陪同,你们给我的支持,是前进的动力。
今天是三三的生日,她带小以去拍照,三口之家,我却不在,心里全是愧疚,刚好今天成绩出来,像是故意给的惊喜和安慰,那就作为礼物送给三三,我知道这也是她长期以来的期盼。
生日快乐!
同时也要感谢支持我相信我鼓励我的上司、同事、朋友,给我诸多的便利和照顾,我心里都知道的。
我会有下一个目的,我会安稳地去走。
2023年12月18日
续:学习方法
《一级建造师的情书》在我的微信、QQ空间上发出来后,被别人转发,不少素未谋面的朋友加我QQ好友,好多同学、朋友都很惊讶怎么能考出121这样的高分,在问我学习方法,想考这个的人很多,想以这个证作为人生新起点、新篇章的人也很多,但大部分人最终还是没有坚持下来,没有走过这一道独木桥,通过的人数非常少,甚至不少人由于被压分,卡死在95左右,让人惋惜。
学习方法不敢妄谈,我只能说一说自己曾经经历的学习过程,曾经走过的弯路,说一说我的心得体会,希望对大家有一些帮助,哪怕是一点点,不要再反复我犯过的错,甚至无谓的倔强导致的错。
2023年:
2023年初,我下定决心要在当年一次过四门,早早就买了书,机电专业,过完年2月份就开始投入学习。因从小对学习方面比较自信,我认为拿下一建是没任何问题的,只要我认真去学。专业课最难是吗?那我就从最难的入手,先搞定专业课!
谁曾想到已经7年没有系统地学习,早已经没有了学习的心境和状态,白天各种各样的工作,下班后有时要应酬,各种人际关系亲戚朋友社会交情要去维护,时间都是碎片化的,大脑天天在不同的事情之间切换,很难适应这样的节奏,诸多时候,看一页书看了半个小时,字都结识,但不知道它讲了什么,总是分神,一拿书就分神,进入不了状态。针对这个问题,我的办法是跟它死磕,跟它较劲,大脑通过7年的休眠,已经懒惰了,散漫了,我得把它刺激醒过来。所以天天不管能否看得进去,我都逼迫自己必须看上两个小时,坐在书桌前,告诉自己,坚持!这样的情况连续了两周到20天左右,慢慢的我发现自己能看进去了!大脑重新被唤醒,被调动起来,能吸取书上的知识了,后面的时间里,虽然偶有反复,但不久就能调整过来。
所以我对看不进的建议是:不要管看得进看不进,天天逼自己看,两周后,最多20天,就能重新找到学习的状态,就能看得进了。
看不进的问题解决了,紧接着又出现了第二个问题:看不懂。我是学暖通空调的,所以报的是机电专业,相关性大一些,谁知道我堂堂一个理科生,硬是看不懂,云里雾里的,涉及的东西实在太多了,以前的知识储备主线不够用,加上历来没有在工地上呆过,很多知识在头脑里主线没有概念,反映釜?什么是反映釜?炉窑?什么是炉窑?门式起重机?门座式?施工组织设计?这些都是什么?大脑一片空白,都是全新的东西,成百上千个概念,总不也许每一个都去百度吧?并且百度也不一定能解决。
对看不懂,我当时的解决方法是:死记硬背,不理解,我不管你,我就记住你,慢慢地记多了,我相信就会在头脑里有概念。后来证明我的方法是大错特错的,对一建,死记硬背是必须的,但光靠死记硬背想通过一建,是必死无疑的。必须要在理解的基础上去记去背,否则很容易就忘掉了,非常容易。特别是我,对学习一建,其实内心深处是抵制的,是抗拒,是被逼的,是没有太大爱好的,所以,忘起来就更快了。
这种错误我一直坚持到6月份报考结束,也就是说,从2月份到6月份,我一直都在啃机电专业课,以一种死扛的心态在看书,在搏斗。
报考结束不久后的一天,我忽然想到,我看专业课都将近4个月了,但大脑里还是乱糟糟的,完全抓不住的感觉,没一点底气,连一个整体的概念都没有。这样下去肯定不行。
所以我决定专业课先放一放,开始学公共课。
公共课学得得心应手,7月、8月用两个月的时间,就把三门公共课学完了,并且心里很有底气,很强烈地感觉到公共课肯定没问题,有十分的把握。
我先学的《项目管理》,对《项目管理》,我都没有把整本书通读,而是挑选了一些章节来读,当时购买了顾博士的课程,他那个风趣,真是让我学得毫不费力,他的特点就是告诉你这也不会考那也不会考,这个空前绝后不会考,那个史无前例不会考,接着把编书的老头痛骂一顿,在嬉笑怒骂的过程中,我重拾了信心,学到了很多知识点。
但紧接着我发现了不对劲,顾博士划的知识点实在太少了,让人心生疑窦,所以我就把历年真题给做了三遍,做到滚瓜烂熟,后来又听了一个什么老师的课程忘掉了,从此《项目管理》就不紧张了。
总的来说,顾博士让我重新树立了学习的信心,我很喜欢他的讲课风格,但光听他的课还不够,自己还需要补充学习,不可尽信。
《建设工程经济》我是学得比较认真的,也是我认为对于我来说,比较好学的,由于总算是有公式了,可推理了,有逻辑了,很多人对公式都很怵,其实我觉得只要用点心学透了,理解透了,那是非常简朴的,全书的公式归纳汇总起来,也没多少,经济只需要跟着梅大师学基本就够了,他仿佛曾经是命题组的?我不太拟定。当然,历年真题是少不了的。
《法规》是最轻松的,基本上没看书,都是新的,但是不看书不代表没有学到位,相反,我认为,光看书,不听老师讲课,法规是考不好的。我是跟着法规界陈大师,他的所有课程,所有课件,都非常好,讲课也很风趣风趣,跟着他学,就没问题了,但是一定要把他的题都做明白,理解到位。
三门公共课是比较轻松搞定的,这时候已经到了8月中旬,离考试尚有一个月,我决定再次学习专业课,这是我的坎。
学习到9月10号左右,我决定今年放弃专业课了,由于主线没学懂!前前后后5个月的时间,业界著名的“复读机”TANG老师的课听得我昏昏欲睡,硬是没学懂,心里一点底没有,我知道肯定是过不了,所以决定弃考,尚有10天左右的时间,巩固一下三门公共课吧。
忘掉2023年是9月20几号考的了,三门公共课都是提前很久就交卷了,其中《项目管理》只用了20多分钟,题目基本是做过的,类似的,等到30分钟可交卷时间一到,我就交了,心里很踏实。专业课,就直接没去考,不去打这没准备好的仗,2023年再战吧。
2023年:
专业课是我心中的痛!主线不知道要怎么去学,2023年教材改版,从300多页直接增长到500多页,学习难度可想而知,并且,2023我要是没过的话,两年的努力就白费了!心理压力非常大。
所以我建议大家,第一年能过专业课的话,一定要保证专业课能过掉,次年哪怕是要考三门公共课,都会轻松很多。
有一次在论坛闲逛,看到一个考友写了一篇一建通关心得的贴子,里面提到了很多学习方法,让我眼前一亮,通过这个帖子,我联系到了发贴人,并成功进入了一个一建学习交流群,从此完全改变了我的实务学习,给我打开了一个新天地,有了豁然开朗的感觉。
群里面有已经通过了考试的前辈,有基本功扎实的“大神”,更多的是像我这样的菜鸟,很多我不懂的问题,在群里一问,基本都能得到解决,哪怕我不说话,就看他们在里面探讨、交流,都能学到很多自己单干完全学不到的东西。
更重要的是,群里很多人都将自己的资料、课件、学习心得免费分享出来,也由于这个,我知道了我以前听的课件都是不太入流的课件(没有贬低的意思,也许是不太适合我吧,也许有的同学就喜欢这样的课件,适合自己的就是最佳的),我接触到机电实务行业里非常有实力的老师,听他们的讲课,有一种茅塞顿开的感觉,也许一两个月都想不明白的东西,老师一句话就给解决了。我个人推荐胡老师、李老师,他们的课件,非常适合我这样没有基础、没在工地呆过的人听,一看就会,一听就懂,大量的图片和视频,真是非常给力。
但是听课的时候,我都是按1.4倍,或者更高倍数的速度来听的,由于时间需要争分夺秒,耗不起。
也是在群里,我知道了机电界所说的“四大天王”,说实话,他们的课我并不是很喜欢听,但他们划重点的确很厉害,适合已经对整本书有基础的人学习。
群里很多人才,有人把知识点编成顺口溜,非常好记,一直到现在,两年多过去,我还记得“二环夜临大水,支架已安稳……”之类的不少顺口溜……
总之,加一个氛围好、靠谱的学习群,对自己的帮助非常大,只要氛围好,说话的人多,乐意分享的人多,就一定会有大收获,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强烈推荐大家试一试。
最后说一说押题这回事,这东西真的有,不得不佩服某些人的神通广大,但是我想说,光靠押题,就想过实务,基本是不也许的,“老师辅导+自身努力+押题”,我认为三个要素缺一不可。江湖上总是传出谁谁谁的同事,谁谁谁的朋友,平时主线没学习,就考前一周背了一下押题,实务就过了,这样的传说,这样的奇迹,我认为也许性为零,我没有见过这样的天才,就算押题再准,没有基本功,很也许你连题目都看不懂,主线不知道人家问的是什么。并且盲目死背押题,会出现雷同卷,雷同卷是要判0分的!2023年,不就好多人栽在这上面吗?
2023年:
我报了市政,增项,过了,分数出来那一天,我发了微信朋友圈和QQ空间,写道“去年此时,言犹在耳,如今范进又中举了!”
这次过市政,也是和机电实务同样,加了一个好群,然后,加上自己努力,最终结果是好的。
机电证书拿到手之后,挂出去了,钱不是很多,刚好够攒的那个小房子的装修,生活也许在一步步地往好的方向走,希望以后会越来越顺。我知道挂靠是非法的,可是,生活如此,有什么办法呢?
2023年:
考证的日子,真是一种磨练和煎熬,考过了,会感觉自己重生了,收获的不仅仅是证,尚有对整个心智的磨练和提高。现在我想说,两证在手,归隐山林。
总结:
1、 看不进:逼自己天天看两个小时,两周后,最多20天,就能找回学习状态,就能看进去了。
2、 看不懂:别死磕,别倔强,应当找一个好老师,听老师讲,很多自己两个月也弄不明白的东西,老师一句话就通透了。
3、 公共课好过,有好老师,加历年真题,加老师推荐的题,必过,不要自己死看书,太费时间了,时间要用在刀刃上。
4、 实务课伤心,课本一定要通读,要有好老师带着学,在理解的基础上去记忆,不可死记硬背。
5、 加一个靠谱的Q群,会找到有共同目的的同学,千万不要单打独斗、闭门造车。
6、 押题这种东西是存在的,押题基本可以帮你提高20至30分,但没有必要花几千块钱去买,平时努力到位了,学到位了,任你东西南北风,题目不会超过课本范围。
7、 信押题,但不可迷信,平时不学,考前一周背押题就能过实务的神话,不会发生在我们身上。“老师辅导+自己努力+押题”,三者最佳齐全,缺一不可。
8、 以上学习方法只是我个人的体会,仅供大家参考,每个人都会有最适合自己的方法,努力去寻找,也一定能找到。
9、 写了有六千多字,但感觉连百分之一也没有写完,挂一漏万,这几年的一建考试,有太多的感悟、技巧、方法,难以一言而尽,请大家多多见谅。
10、 有乐意一起探讨一建学习方法的兄弟,或者目前也碰到了学习瓶颈的朋友,加我Q好友吧,(吃不下五毛饭)我乐意把自己的点滴心得跟大家一起分享,我走过的弯路,希望别人不要再走了,希望我的经验能有所帮助,我也许不会时时在线,但只要上线看到了信息,我保证一定回复,能做的也就这么多了。
最后祝大家逢考必过!!
2023年2月
吃不下五毛饭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