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我们都是炎黄子孙教案.pdf

上传人:曲**** 文档编号:9670567 上传时间:2025-04-02 格式:PDF 页数:10 大小:544.2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我们都是炎黄子孙教案.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我们都是炎黄子孙教案.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四单元我们都是炎黄子孙单元目标1.情感、态度、价值观:了解祖国的历史文化传统,热爱中华文化,认识中华文化是 中华民族团结的纽带,形成热爱中华文化、学习中华文化和发扬中华文化的责任感和使命感。2.行为与习惯:在学习生活中培养自己继承中华文化传统的爱好,加强某一方面的练 习,培养一项文化特长。3.知识和技能:初步了解我们祖先的生活,知道关于炎黄的传说,了解我国古代人民 的聪明才智和发明创造的故事,了解中国古代历史文化名人创造出的文化成就和劳动者创造 的成果。设计思路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维护国家主权的意识是建立在对祖国的深入了解、认知基础上 的,在对祖国地理有了比较全面了解掌握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祖国历史文化方面的知识,使学生认识自己发展的文化基础,增强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为自己是炎黄子孙而自豪,逐 步树立学生传承祖国文化、华夏文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这是本单元设计的主要思路。在祖国浩如烟海、博大精深的历史文化中,我们选取基本的、小学生应当而且可能掌 握的学习内容,从学生已有知识经验出发,让他们用自己的眼睛观察历史与社会,用自己的 心灵感受历史与社会,用自己的方式研究历史与社会,将历史教育的人文价值和思想品德教 育追求有机地结合起来。本单元设计了三个主题。学生通过对我们的祖先的了解和对华夏文明源头的探寻,感受先民的创造和艰辛。在与历史人物对话中,对那些影响中华文明进程的伟大的历史名人 和默默无闻的劳动者怀有深深的敬意。在博大精深的文化里,学生透过对人类历史发展 影响巨大的四大发明,感受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的重大贡献。无论是走进博物馆,还是继承 中华文化瑰宝的才艺展示活动,都是试图采用他们乐于和适于接受的生动活泼的方式,帮助 他们从历史的角度来思考和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学生在与世界各地的华人共同唱响华夏 文明的同一首歌中,了解海外华人身在他乡,在为所在国家做贡献的同时却有着割不断的祖 国情结,与华人华侨体会同是炎黄子孙浓浓的爱国情怀,感受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和巨大影 响力。本单元落实课程标准中如下内容标准:知道我国是有几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感受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的重大贡献,萌发民 族自豪感。课时建议本单元建议用9课时第n个主题:建议4课时第12个主题:建议3课时第13个主题:建议2课时11、我们的祖先教材分析本主题包括先民的生活炎黄的传说历史文化名人和聪明的劳动者四个 活动内容,旨在弓I导学生了解中国历史上杰出人物对中国历史的贡献,学习他们不畏艰险、顽强奋斗的精神。先民的生活以两个页面介绍了先民的生活场景。先以考古发掘出来的实物让学生 看到先民生活的吃、住、用的图片,还让学生认识到先民虽生活艰难但仍爱美。第73页则 通过词语交流的形式让学生了解先民生活的场景。要运用好词语交流与解释这一问题。劳动 发展了先民的智力,促进了人的进化。这个观念在活动中要强化。炎黄的传说介绍了炎帝和黄帝的贡献。公祭黄帝的盛况图从今天我们对黄帝的尊 崇说明黄帝的贡献,也是中华民族血脉相连的精神纽带。通过学习要增强学生的民族认同感 和自豪感。历史文化名人介绍了思想家和教育家孔子、史学家司马迁、文学家李白、数学家 祖冲之、科学家和文学家张衡、医药学家李时珍。教科书中三个页面都设计了要求学生整理、收集的栏目,是为了从“名人名言对我学习的帮助”“了解历史文化名人的生平和贡献”“我 们应该学习他们什么”三个角度深化学生的学习,使学习内化为学生的行为准则,促进学生 汲取精神营养。聪明的劳动者介绍了鲁班的故事和赵州桥,还介绍了我们生活中常用到的古代劳 动人民发明的成果,强调这些生活中的成果对我们生活有巨大意义,认识到这些无名英雄的 伟大,从而帮助学生破除发明创造的神秘感,树立在生活中努力创新的思想。教学目标1、能够认识到先民的艰辛生活,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和珍惜劳动成果的情感、2、能够说出中华历史文化名人的成就,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文化的感情。教学重难点:通过学习历史文化名人的成功经验,培养自己良好的学习习惯,矫正学 习生活中的不良习惯。教学方法:教师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教学课时:4一、先民的生活活动准备:收集反映祖先们生活的词语和图片、排练课堂剧等活动过程1.讨论:阅读教科书第72页的图,这些图反映出祖先的生活是怎样的?与我们今天的 生活有哪些相同和不同的地方?2.阅读教科书第73页反映祖先生活场景的词语故事。3.交流:我们还知道哪些类似的词语?4.表演:这些词语反映了怎样的生活情景?能不能用话剧场景表演一下?5.拓展思考:祖先对这些不可想象的困难是怎样克服的呢?活动要求1.通过对比认识祖先生活的艰辛。2.通过拓展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珍惜劳动成果和注重创新的情感。3.认识祖先虽然生活简朴,但仍很爱美。二、炎黄的传说活动准备1.收集历史上祭黄帝陵的祭文和题词。2.准备一段公祭黄帝陵的短片。活动过程1.观看公祭黄帝陵的短片。2.思考交流:为什么有这么多人参加这一活动?3.读课文中关于炎帝和黄帝的介绍,了解他们对中国历史发展的贡献。4.选择一篇较通俗的祭文让学生阅读,讨论祭文歌颂了黄帝哪些功绩。5.老师简介祭文写作的时代。6.思考讨论:祭文写作者在黄帝陵前提出了哪些愿望?为什么要在黄帝陵面前表达这些 愿望?活动要求1、要让学生了解炎帝和黄帝的功绩。2、对炎帝和黄帝的故事进行简介,让学生认识到中华民族在发展中的民族认同感、凝 聚力的发展与炎帝、黄帝的关系。三、历史文化名人活动准备1.准备并制作历史年表,用数轴的形式把它彩绘出来。2.准备有关孔子介绍的短片。活动过程1.交流:说说你知道的孔子。2.观看介绍孔子的短片:了解孔子的生平,了解历史上不同时代对孔子的评价和孔子 的地位。3.交流:围绕教科书第75页的表格,交流自己了解的孔子关于学习的名言。4.填表5.交流:说说这些名言对自己改进学习的启示。6.讨论:历史上为什么会出现批判孔子和尊崇孔子的不同局面?7.历史文化名人故事会:介绍自己熟悉的、喜欢的历史文化名人的故事。8.阅读课文:提供李白关于黄河的诗篇,让学生朗诵。9.交流:结合本地历史,介绍本地有影响的历史文化名人。10.利用教科书中的“名人卡片”,对学习交流活动进行总结,整理出应从历史文化名 人身上汲取的精神营养。11.通过阅读教科书,在历史年表上排出历史文化名人的先后,用胡子的长短来表示。活动要求1.充分利用教科书资源,适当进行拓展讲解。2.活动开展中对学生限制应少,因为历史文化名人太多,学生的兴趣爱好、生活阅历 不一样,要充分利用这些差异性作为教学资源展开教学。3.注重汲取精神营养,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思想品质。活动拓展1.展开本地历史文化名人调查,写出他们的故事。2.制作小报。3.网络自主学习,了解中国历史文化名人的生平事迹。四、聪明的劳动者活动准备课前布置学生收集自己认为最伟大的发明成果,并弄清其原理和功能。活动过程1.阅读课文和图片,谈谈这些发明对我们生活的影响及其伟大之处。2.表演:发明创造与我们的生活。3.生活中的发明交流会:你生活中的工具和用具中有哪些不方便之处?有什么办法改进、改造?4.展示:将自己的小发明在课堂上予以展示,说明自己的想法,请同学来提改进意见。活动要求1.教师要介绍发明创造的基本方法。2.让学生理解生活的需要是创造发明的巨大动力。3.帮助学生在生活中认识知识的积累与创造发明间的关系。活动拓展1.提出一个日常生活中用具的改善方案,或提出一个生活中不方便的问题。结合日常 生活用具写出其科学原理。2.如果学生对小发明有畏难情绪,教师可以通过让学生去网上了解新近的一些小发明、小制作,激发学生的兴趣和信心。教学评价1.观察课堂交流、讨论和整理活动中,学生是否积极参加学习活动,是否在老师指导 下对自己的学习进展、学习方法做出自我监控、自我反馈和自我调节。2.对学生活动产生的作品进行展示和交流,有针对性地对某一学生学习的特殊状况进 行书面评价。3.对活动中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重视学习的过程,如自我支配的时空是否12、博大精深的文化教材分析本主题包括影响世界的四大发明、走进博物馆和中华文化瑰宝三个活动内 容,旨在让学生了解中国古代文化的博大精深和对世界的巨大贡献,以增强学生的自豪感和 认同感。影响世界的四大发明对四大发明作了介绍。介绍了指南针的发明、改进和外传 的巨大作用,教科书提供的图片展示了指南改进的过程和作用。介绍了造纸的基本过程和造 纸术向国外的传播及其作用。介绍了我国的雕版印刷和活字印刷术,要求学生对这两种印刷 技术进行比较,认识活字印刷的进步性,要求学生通过对比归纳整理,把教科书中的栏目填 好,认识印刷术对改变世界文化传播的作用。介绍了火药的基本知识和它在生活中的作用。对教科书提出的“如何学习古人的这种创造精神”的问题要组织学生讨论和整理。走进博物馆介绍了三星堆青铜大立人、越王勾践剑、马踏飞燕和兵马俑,还对历 史文物的价值、保护提出了要求,并对破坏文物的反面例子进行了批判,目的是要引导学生 遵纪守法,热爱文物,保护文物,让我们的文明以物质载体传承下去。中华文化瑰宝分三部分。神奇的汉字从书法和印章两个方面介绍的。要求学生 掌握汉字字体的发展过程,了解书法练习中的基本笔画,学习王羲之的练字精神。对“中国 印”喻意的理解这一活动要组织好,说明2008年北京向世界展示“人文奥运”的内涵。介 绍几枚印章的风格,说明一个道理:“字如其人,印如其人J精彩纷呈的戏剧介绍了京 剧的形成,设计了京剧脸谱的辨认活动。“寻找中华文化瑰宝”用图片展示中医、武术、围 棋、民族音乐等等形式各异的文化瑰宝。教科书设计了“绝活”表演,目的是让学生从小热 爱民族文化和发扬民族文化。教学目标1.能够通过具体的实例知道中国是文明古国,说出四大发明、青铜器、汉字等是中华 文化的瑰宝。2.能够认识到我国优秀文化瑰宝对世界文明的重大贡献,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教学重难点:学习和培养自己在传统文化方面的特长爱好,为传承文明尽到自己的责 任。教学方法:教师引导学生自主探究知识教学课时:3一、影响世界的四大发明活动准备收集关于我国古代四大发明的资料,包括照片、文字等。活动过程导人话题:中华民族有着十分悠久的历史和极为古老的文明,在祖国这片辽阔和肥沃 的土地上,我们的祖先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民族文化,为世界文明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你最引 以为自豪的是什么呢?(一)指南针1.教师拿出准备的指南针,让学生明确教室门的朝向。2.读教科书中四幅图,了解指南针的发展过程和在新航路开辟中的作用。3.补充故事。播放或讲述郑和下西洋、哥伦布发现新大陆的故事,说明如果没有指南 针,那么郑和下不了西洋,哥伦布也发现不了新大陆。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到指南针对人类、世界发展的历史贡献。4.制作并使用简易的指南针,辨别方向。活动要求要指导学生正确使用指南针。(二)造纸术课前准备在教室里准备一个装有清水的桶,让学生把干净的草稿纸撕碎丢进桶中浸泡几天,制 作出一桶纸浆。活动过程1.体验造纸术:学生在准备的竹片、木块、布片等可书写的材料上,写一写,画一画。哪一种材料最好书写?说说纸与其他可供书写的材料相比,具有哪些优点?2.阅读教科书:让学生了解通过浸润、舂捣和蒸煮后得到的就是纸浆。3.制作:每个学生用纸浆制作一张纸或制作一幅纸浆堆画的艺术品。4.讨论交流:我国发明了造纸术。它流传到了世界的哪些国家和地区?对世界有哪些重 大影响?活动要求1.制作纸浆时要求学生注意卫生,不要把污染了的废纸丢进桶内。2.老师演示制作方法,再让学生动手制作。3.在运用教科书中的地图时,讲清“世纪”这个概念。(三)印刷术1.导人活动:书是造纸术和印刷术的结合体。如果没有纸的发明,就没有书,但想一 想,如果只有纸,书只有一片空白。2.讲述:教师向学生介绍毕昇活字印刷术的发明。3.体验印刷术:让学生用土豆或彩泥、肥皂、萝卜等做材料,制作一枚自己的印章,体验一下古代雕刻印刷的滋味。4.比较:写一次姓名与雕刻印章印上姓名哪个更费时。写一千次姓名与雕刻印章印上 姓名哪个更费时。5.讨论:如果没有发明印刷术,全靠手抄,那么抄一本书要花多少时间啊。书籍怎么 制作和传播的呢?6.阅读教科书:讨论活字印刷的优点。7.填教科书第82页的表。认识中国的汉字印刷术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发明之一,它比 欧洲的还要早400年呢!活动要求1.试着用雕版的办法或毕异制作活字的方法,在萝卜片或土豆片上刻出自己的名字。指导学生刻字时要注意安全。2.比较印与写这两种方式时,可让学生分组来进行。看印完十行时写出了多少行,或 者计算一下把自己的名字写100遍和印100遍各用去多长时间,直观认识印的优点。(四)火药1.创设情景导人:你放过鞭炮吗?你见过美丽的烟花吗?他们都是火药制成的,中国是 火药的故乡。2.相互交流:火药的发明及应用。3.阅读教科书第83页:了解火药的作用。在古代,火药除了用于制作烟花爆竹以外,还应用于军事,那么同学们还知道火药有什么作用吗?4.讨论:火药在生活中存在哪些危害和隐患?5.拓展:你怎么看待禁鞭令?活动要求1.要让学生正确对待火药,注意安全,保护环境。2.认识火药对人类历史的贡献作为讨论的重点问题。活动拓展读书竞赛:以四个人为一小组,阅读四大发明的书籍,收集有关四大发明的故事,整 理成小卡片,在班上进行展示。此任务让学生课外完成。二、走进博物馆活动准备准备一段有关考古发掘的探索发现节目的录像。活动过程1.阅读教科书,感受我国古代青铜制造技术、艺术的高超成就和兵马俑的神奇。2.交流:就自己参观过的博物馆进行交流,特别说明在参观中打动自己的典型文物和 参观后对历史有哪些新的了解和感悟。3.阅读教科书,交流讨论文物保护的想法和建议。4.观看录像片段,了解文物考古发掘的艰辛。活动要求lo充分利用教科书提供的材料。2O认识名胜古迹和文物是中华民族文明的象征,保护文物和名胜古迹,人人有责。活动拓展参观本地博物馆,写出观后感。三、中华文化瑰宝活动准备1.收集有关汉字演变的资料,如不同风格的书法作品、古体象形会意字字卡等。2.收集著名戏剧唱段的录音或录像资料。3.收集著名书法家、戏剧表演艺术家的小故事。4.提前一周布置“才艺展示”活动和“传统文化成果交流”活动,让学生准备一项传 统文化艺术表演项目或制作一项传统文化的艺术品。活动过程1.阅读教科书第87页,请学生认识汉字的基本字体:甲骨文小篆隶书 草书楷书一一行书。2.学生讨论:统一文字的历史意义。感受祖先创造出这种表意文字的高度智慧。3.讨论:曾有人预言随着电脑时代的到来,汉字将逐渐衰亡。你怎么看待这个预言?4.艺术欣赏。制作课件,配古乐展示隶、草、楷、行等字体,感受汉字的造型美。重 点欣赏王羲之的行书兰亭集序、柳公权的楷书玄秘塔碑、颜真卿的楷书多宝塔碑、苏东坡的行书黄州寒食帖、黄庭坚的华严疏等著名作品。这些书法作品或端庄秀丽,或沉稳大方,或潇洒飘逸,体现了汉字极强的表现力和深厚的文化底蕴。5.交流:请班上学习书法的同学给我们介绍他们所临习的书体,并介绍这种书体的特 点。6.以小组为单位,谈谈自己的体会。学生讲述书法家的小故事,体会古代书法家们学 习书法的精神,给了我们怎样的启发。7.师生共同交流,表达感受:阅读教科书第88页。北京奥运会会徽更是中国汉字走 向世界的一个典范。讨论2008年奥运会会徽的喻意。8.表演:学生展示艺术特长,并介绍其相关知识。9.讨论:传统艺术形式与当今现代生活的关系如何?如何把优秀的传统文化传承下去?活动要求lo提前布置要求,培养学生对美的追求。2O要求学生从现在开始培养一项有关传统文化的爱好和特长,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传 承文化瑰宝。活动拓展邀请民间艺人来学校表演或者介绍传统艺术。教学评价1.了解学生是否做好具体学习准备。2.观察学习活动中,学生是否积极参加学习活动。3.引导学生做出积极的自我评价,正确分析自己的学习过程和结果,给学生提供激励 性反馈,以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4.对学生活动中表演的作品在全班同学面前给予积极的评价,不要以专业的13、世界各地的华人教材分析本主题的重点是引导学生参与讨论和交流,从而认识到炎黄子孙黑头发,黄皮肤,同 是中国人;同文同种,同声同气,同是龙的传人。同时感受到中华文化的魅力,以及在世界 上的影响力。教科书第一部分行走在唐人街上,第91页的图文展现了在世界其他一些国家的唐 人街。旨在让学生认识到在世界其他许多国家都有华人生活,唐人街体现着浓郁的中华风情,海外华人华侨也是炎黄子孙。第92页的图文,反映了华人华侨虽然生活在世界各地,但仍 保留着中华民族的生活习惯和习俗,说明中华文化历史久远,已成为凝聚华人的精神纽带。第93页的图文,反映了海外华人用自己的智慧和汗水,传播中华文化,赢得了世界人民的 尊重,让学生从中感受到中华文化在以其特有的魅力影响世界,以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 自信心。教科书第二部分心系祖国的华人,第94页的图文展现了陈嘉庚、丁肇中两位著名 华人心系祖国的事迹。第95页的图文表现了普通的海外华人时刻关注祖国的建设与发展,用自己的力量,用不同的方式关心着祖国,表达了对祖国母亲的赤子之心和为祖国发展贡献 力量的拳拳之情。第96页的图文表现的是海外华人华侨主动支持祖国建设,以及祖国关心 海外游子的事例。这部分内容旨在让学生感受到海内外炎黄子孙有着相同的血脉,心灵息息 相通。教学目标1.能够知道华人、华侨遍布世界各地,他们以中国人勤劳、刻苦的美德创建并开拓着 事业,并把中华文化传播到世界各地,为所在国家的建设与发展做出了努力。2.能够知道许多海外华人尽管身在他乡却有着割不断的祖国情结,他们时刻关注着中 华民族的繁荣兴旺,并为祖国贡献着自己的力量。教学重难点:体会同是炎黄子孙浓浓的爱国情怀,感受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和影响力,并为此而感到自豪、骄傲。教学方法:教师引导学生自主探究知识教学课时:2一、行走在唐人街上活动准备1.课前师生收集各个国家里有关唐人街的资料,了解唐人街的建筑、文化、饮食、活 动等情况。(华人是对中华民族的人的泛称。亦称唐人,是一个人种概念,指祖先来源于古 中国的人种。包括现代的中国人和取得所在国国籍的中国血统的外国公民。通俗地说:华 人=13亿大陆人口+2300万台湾同胞+700万香港同胞+50多万澳门同胞+5000万海外地区华 人们。一般来说,具有汉民族血统的人都是华人。)2.了解海外华人的分布情况。3.收集整理海外华人的故事(学习、工作、生活等方面)。有条件的地方,可让学生调 查了解自己的亲朋好友、同乡邻居在国外的生活情况,以及他们的一些经历和故事,收集有 关的书信、礼品等。活动过程1.情景导人:出示一组世界各地唐人街与周边环境对比的图片。提问:你发现了什么?2.体验交流:如果行走在满是外文招牌的国外街道上,突然见到汉字,会有什么感受?3.生成问题:阅读教科书,鼓励学生将学习过程中生成的问题提出来。4.梳理问题:将学生感兴趣的问题进行梳理,形成3个重点问题:(1)为什么中国人要到外国去生活?(2)为什么海外华人要在国外建立唐人街?(3)他们为传播中华文化做了些什么?5.讨论交流。师生讨论交流问题:为什么中国人要到外国去生活?(1)教师学生猜想,并发表看法。(2)师生共同总结中国人到外国去生活的原因,得出基本结论:生活所迫,外出谋生;商贸交流,寻求商机;学术交流,求学发展;(3)教师出示一张世界地图,让学生了解华人的分布情况。6.探究问题:师生讨论问题:为什么海外华人要在国外建立唐人街?(1)指导学生阅读教科书,感受唐人街的风情和海外华人的生活习惯和习俗,讨论问题:他们保留中华民族习俗说明了什么?让学生认识到他们没有忘记中国传统文化,体会海外华 人是中华民族大家庭的一员。(2)播放音乐你在他乡还好吗,说说自己对这首歌的体会和感受。(3)师生介绍了解到的海外华人或自己的亲朋好友、同乡邻居在国外的经历,讲讲他们 的故事,读读他们的书信,看看他们送回家的礼品,说说他们的思乡情结,体会他们的感受,让学生明白建立唐人街的意义。7.互动交流:师生互动交流:他们为传播中华文化做了些什么?(1)师生共同学习教科书,并交流收集到的有关华人与当地人民和睦相处的事例。(2)讨论:走遍世界的中国人表现出的是怎样的特点呢?世界各地人民怎样评价海外华人 的海外生活?(3)交流学习感受,让学生认识到:海外华人华侨以他们的勤劳,刻苦不懈地创建和开 拓,为所在国家的建设和发展做出了自己的贡献;海外华人用智慧和汗水把中华文化传播到 世界各地,并发扬光大,扩大了中华文化的影响,赢得了当地人民的尊重,让学生感受中华 文化的博大精深和独特魅力。8.教师小结:生活在海外的华人通过努力,让越来越多的外国人对中国文化感兴趣,说明了外国人对我们文化的认可,也说明中国文化的影响力。作为一个中国人,我们要为中 国这个有着5000年文明史的古国而自豪,为中国有如此深厚的文化底蕴而骄傲!活动要求1.教师要在课前收集有关华人在海外生活的有关资料,如图片、影音画面、文字资料 等,并充分发动和指导学生收集。课堂上,鼓励学生交流、分享收集到的资料。2.教师应鼓励学生主动提出问题,然后进行梳理归纳。3.在讨论学习第一个问题“为什么中国人要到外国去生活?”时,教师要把握好分寸,即“到海外去生活与爱国”的关系。中国人到外国去生活,原因有很多,在不同时期有各自 不同的特点。活动拓展1.学唱歌曲我的中国心龙的传人。2.邀请那些归国人员说说自己在国外的生活、学习或工作,介绍唐人街。二、心系祖国的华人活动准备1.教师准备我的中国心龙的传人等MTV。2.教师应尽量多地收集有关海外华人、华侨对祖国、对世界做出贡献的事迹等。3.收集有关祖国关心海外华人华侨的事例。活动过程1.创设情景:师生共同欣赏我的中国心MTVo讨论:这首歌曲反映了一种什么样 的情感?2.学生学习教科书中陈嘉庚倾资办学和丁肇中的爱国情怀材料。讨论并交流:他们的中国心表现在哪些地方?哪些言行让你最感动?3.你们还知道哪些华人华侨关心祖国发展建设的事迹?学习教科书并交流收集到的其他 华人华侨关心祖国发展的事例。4.引导学生列举华人、留学生回到祖国做贡献和祖国关心他们的事例。5.激发情感:学生从以上这些事例中,你感受到了什么?你想对他们说点什么?做点什 么?6.教师小结:只要是炎黄子孙,无论是生活在祖国的大地上,还是远离祖国,都忘不 了中华文明,它像我们祖先的血液一样,流动在我们每一个中国人的血管中,只要一提到中 华民族,每个中国人都会热血沸腾,情绪激扬。活动要求1.联系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同一首歌、心连心艺术团到海外演出等节目,启发 学生收集海外华人与祖国心连心的事例。2.要抓住事例中能触动学生情感的因素,引导体会其中所蕴藏的深刻情感;鼓励学生 大胆发言,与他人分享自己的感受。3.注意启发学生用生活中知道的,以及亲友中关于海外华人、华侨的情况在学习中进 行交流。活动拓展1.可以引导学生在网上与海外的华人聊天,交流感情,同时也送去美好的祝愿。2.可以通过亲朋好友、同乡邻居的海外关系,开展“一封书信、一幅字画寄深情”的 互动活动。3.有条件的学校可以通过学校或集体与海外的留学生、国内派出机构等的联系,搭起 友谊的桥梁,开展“祖国连着你我他”的系列活动。教学评价1.学生参与资料收集是否积极、主动,资料收集质量是否较高。2.观察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表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是否有真情流露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