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2023年职称考试《中级会计实务》重点导读:所得税
考试大纲
(一掌握资产计税基础的拟定
(二掌握负债计税基础的拟定
(三掌握应纳税暂时性差异和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的拟定
(四掌握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的确认
(五掌握所得税费用的确认和计量
(六熟悉所得税会计解决程序
重点内容导读
第一节计税基础与暂时性差异
一、资产、负债的计税基础
(一资产的计税基础
资产的计税基础是公司收回资产账面价值的过程中,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按照税法规定可以自应税经济利益中抵扣的金额。假如有关的经济利益不纳税,则资产的计税基础即为其账面价值。
(二负债的计税基础
负债的计税基础是负债的账面价值减去未来期间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按照税法规定可予抵扣的金额。
二、暂时性差异
暂时性差异是资产或负债的账面价值与其计税基础之间的差额。根据该差额对未来期间应税金额影响的不同,暂时性差异分为应纳税暂时性差异和可抵扣暂时性差异。
某些不符合资产、负债的确认条件,未作为财务会计报告中资产、负债列示的项目,假如按照税法规定可以拟定其计税基础,该计税基础与其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也属于暂时性差异。
第二节递延所得税负债和递延所得税资产的确认和计量
一、递延所得税负债的确认和计量
(一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的情况
除明确规定不应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的情况以外,公司应当确认所有应纳税暂时性差异产生的递延所得税负债,并计入所得税费用。非同一控制下的公司合并中,按照会计规定拟定的合并中取得各项可辨认资产、负债的公允价值与其计税基础之间形成应纳税暂时性差异的,应确认相应的递延所得税负债,同时调整合并中应予确认的商誉;与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交易或事项相关的应纳税暂时性差异,相应的递延所得税负债应计入所有者权益,如因可供
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上升而应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负债。
(二不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的情况
不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的情况涉及:
1.商誉的初始确认。
2.除公司合并以外的交易中,假如交易发生时既不影响会计利润也不影响应纳税所得额,则交易中产生的资产、负债的入账价值与其计税基础之间的差额形成应纳税暂时性差异的,相应的递延所得税负债不予确认。
3.公司对与联营公司、合营公司等的投资相关的应纳税暂时性差异,在投资公司可以控制暂时性差异转回的时间并且预计有关的暂时性差异在可预见的未来很也许不会转回时,不确认相应的递延所得税负债。
需要指出的是,公司在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时,因抵销未实现内部销售损益导致合并资产负债表中资产、负债的账面价值与其在纳入合并范围的公司按照合用税法规定拟定的计税基础之间产生暂时性差异的,在合并资产负债表中应当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或递延所得税负债,同时调整合并利润表中的所得税费用,但与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交易或事项及公司合并相关的递延所得税除外。
(三递延所得税负债的计量
递延所得税负债应以相关应纳税暂时性差异转回期间合用的所得税税率计量。但是,无论应纳税暂时性差异的转回期间如何,递延所得税负债不规定折现。合用税率是指按照税法规定,在暂时性差异预计转回期间执行的税率。
二、递延所得税资产的确认和计量
(一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的情况
公司对于可抵扣暂时性差异也许产生的未来经济利益,应以很也许取得用来抵扣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的应纳税所得额为限,确认相应的递延所得税资产,并减少所得税费用。在估计未来期间也许取得的应纳税所得额时,除正常生产经营所得外,还应考虑将于未来期间转回的应纳税暂时性差异导致的应税金额等因素。
下列交易或事项中产生的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应根据交易或事项的不同情况确认相应的递延所得税资产:
1.公司对于可以结转以后年度的未填补亏损,应视同可抵扣暂时性差异,以很也许获得用来抵扣该部分亏损的未来应纳税所得额为限,确认相应的递延所得税资产。
2.对于与联营公司、合营公司等的投资相关的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假如有关的暂时性差异在可预见的未来很也许转回,并且公司很也许获得用来抵扣该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的应纳税所得额时,应确认相关的递延所得税资产。
3.非同一控制下的公司合并中,按照会计规定拟定的合并中取得各项可辨认资产、负债的公允价值与其计税基础之间形成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的,应确认相应的递延所得税资产,同时调整合并中应予确认的商誉。
4.与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交易或事项相关的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相应的递延所得税资产
应计入所有者权益。如因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下降而应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资产。(二不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的情况
除公司合并以外的交易中,假如交易发生时既不影响会计利润也不影响应纳税所得额,则交易中产生的资产、负债的入账价值与其计税基础之间的差额形成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的,相应的递延所得税资产不予确认。
(三递延所得税资产的计量
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时,应估计相关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的转回时间,采用转回期间合用的所得税税率为基础计算拟定。递延所得税资产不规定折现。
资产负债表日,公司应当对递延所得税资产的账面价值进行复核。假如未来期间很也许无法取得足够的应纳税所得额用以运用递延所得税资产的利益,应当减记递延所得税资产的账面价值。
递延所得税资产的账面价值因上述因素减记以后,继后期间根据新的环境和情况判断可以产生足够的应纳税所得额用以运用可抵扣暂时性差异,使得递延所得税资产包含的经济利益可以实现的,应相应恢复递延所得税资产的账面价值。
三、合用所得税税率变化对已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的影响
因合用税收法规的变化,导致公司在某一会计期间合用的所得税税率发生变化的,公司应对已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进行重新计量,以反映所得税税率变化带来的影响。
除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交易或事项产生的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相关的调整金额应计入所有者权益以外,其他情况下产生的调整金额应确认为当期所得税费用(或收益。
第三节所得税费用的确认和计量
一、当期所得税
资产负债表日,对于当期和以前期间形成的当期所得税负债(或资产,应当按照税法规定计算的预期应交纳(或返还的所得税金额计量。
公司在拟定当期所得税时,对于当期发生的交易或事项,会计解决与税收解决不同的,应在会计利润的基础上,按照合用税法的规定进行调整,计算出当期应纳税所得额,按照应纳税所得额与合用所得税税率计算拟定当期应交所得税。
二、递延所得税费用(或收益
递延所得税费用(或收益是按照会计准则规定应予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在会计期末应有的金额相对于原已确认金额之间的差额,即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的当期发生额,但不涉及计入所有者权益的交易或事项的所得税影响。
假如某项交易或事项按照会计准则规定应计入所有者权益,由该交易或事项产生的递延所得税资产或递延所得税负债及其变化亦应计入所有者权益,不构成利润表中的递延所得税费用
(或收益。
此外,非同一控制下的公司合并中因资产、负债的入账价值与其计税基础不同产生的递延所得税资产或递延所得税负债,其确认结果直接影响购买日确认的商誉或计入利润表的损益金额,不影响购买日的所得税费用。
三、所得税费用
计算拟定了当期应交所得税及递延所得税费用(或收益以后,利润表中应予确认的所得税费用为两者之和,即:
所得税费用=当期所得税+递延所得税费用(或收益
四、合并财务报表中因抵销未实现内部交易损益产生的递延所得税
公司在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时,因抵销未实现内部销售损益导致合并资产负债表中资产、负债的账面价值与其在纳入合并范围的公司按照合用税法规定拟定的计税基础之间产生暂时性差异的,在合并资产负债表中应当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或递延所得税负债,同时调整合并利润表中的所得税费用,但与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交易或事项及公司合并相关的递延所得税除外。
五、所得税的列报
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一般应当分别作为非流动资产和非流动负债在资产负债表中列示,所得税费用应当在利润表中单独列示,同时还应在附注中披露与所得税有关的信息。
1.同时满足以下条件时,公司应当将当期所得税资产及当期所得税负债以抵销后的净额列示:
(1公司拥有以净额结算的法定权利;
(2意图以净额结算或取得资产、清偿负债同时进行。
2.同时满足以下条件时,公司应当将递延所得税资产与递延所得税负债以抵销后的净额列示:
(1公司拥有以净额结算当期所得税资产及当期所得税负债的法定权利;
(2递延所得税资产及递延所得税负债是与同一税收征管部门对同一纳税主体征收的所得税相关或者是对不同的纳税主体相关,但在未来每一具有重要性的递延所得税资产及递延所得税负债转回的期间内,涉及的纳税主体意图以净额结算当期所得税资产和当期所得税负债或是同时取得资产、清偿负债。
历年考题
本章内容比较重要。在考试中也许以客观题形式出现,也也许以主观题形式出现;本章可以单独出题,也可以与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前期差错更正等结合出题。
从历年考试情况来看,本章重点内容是资产、负债的计税基础、暂时性差异、应交所得税、递延所得税费用等的核算。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