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第十二章:叙述、描写与说明第十二章:叙述、描写与说明教学要求:教学要求:体会叙述、描写与说明的作用,体会叙述、描写与说明的作用,掌握叙述、描写、说明的方法。掌握叙述、描写、说明的方法。第一节:叙述一、什么是叙述 叙述:对人物、事件作的交待、介绍。叙述:对人物、事件作的交待、介绍。“人以事显,事以人生人以事显,事以人生”。叙述出现(使。叙述出现(使用)频率最高。是最基础的表达方式。用)频率最高。是最基础的表达方式。六要素:人、事、时、地,因、果。六要素:人、事、时、地,因、果。二、叙述的人称二、叙述的人称 即叙述主体的人称:作者的立足点、观察角度、口气。即叙述主体的人称:作者的立足点、观察角度、口气。(一)第一人称(单向视角):(一)第一人称(单向视角):“我我”、“我们我们”当事人、见证人。日记、书信、当事人、见证人。日记、书信、游记、回忆性文章、报告文学等实性文体中的游记、回忆性文章、报告文学等实性文体中的“我我”作者作者本人。小说,一般不看作本人,是叙述者或作品中的一个人物。本人。小说,一般不看作本人,是叙述者或作品中的一个人物。如如孔已己孔已己、在悬崖上在悬崖上最后一课最后一课 海岛女士兵海岛女士兵。在作品中,在作品中,“我我”有轻重之分,有的起连接的作用,有有轻重之分,有的起连接的作用,有的是重写人物。的是重写人物。优点:优点:1 1、亲切、自然有真实感。、亲切、自然有真实感。2 2、便于表达感情。、便于表达感情。局限:局限:1 1、受、受“我我”的立足点、时空的局限,能写的都是的立足点、时空的局限,能写的都是耳闻目睹的,限制了想象虚构的范围(长篇小说较少用)。耳闻目睹的,限制了想象虚构的范围(长篇小说较少用)。2 2、不便于调动多种手法写我以外的人物(尤其心、不便于调动多种手法写我以外的人物(尤其心理描写),对我也不能取客观视角写。理描写),对我也不能取客观视角写。(二)、第三人称(全向视角)(二)、第三人称(全向视角)“他他”、“他们他们”,作者讲别人的故事,无所不,作者讲别人的故事,无所不知,无所不晓(包括心理)。知,无所不晓(包括心理)。优点:优点:不受时空限制,不受所见所闻的限制,便不受时空限制,不受所见所闻的限制,便于表现广阔的社会生活、复杂的实践、众多的人物。于表现广阔的社会生活、复杂的实践、众多的人物。不足:不足:不像第一人称那样给人真实亲切的感觉。不像第一人称那样给人真实亲切的感觉。引入心理描写,可一定意义上弥补缺陷。引入心理描写,可一定意义上弥补缺陷。近年来有人从文章中,对第三人称的真实性进行近年来有人从文章中,对第三人称的真实性进行质疑。其实大可不必,因为文章的真实度如何,要看质疑。其实大可不必,因为文章的真实度如何,要看文章内容,要看作者是否真诚地反映生活,而不应从文章内容,要看作者是否真诚地反映生活,而不应从叙述形式判断叙述形式判断.不存在第三人称:引入不存在第三人称:引入“你你”的文章(散文、诗的文章(散文、诗歌等),是表达感悟。有时是作品中的人物,有时候歌等),是表达感悟。有时是作品中的人物,有时候是读者。如陶斯亮是读者。如陶斯亮一封终于发出的信一封终于发出的信。人称转换的几种情况:人称转换的几种情况:“我我”与与“他他”交互使用:交互使用:如如祝福祝福多元第一人称:多元第一人称:人物轮流做叙述者,轮流人物轮流做叙述者,轮流坐庄。实际是坐庄。实际是“第一人称第一人称”,但取消了多种,但取消了多种视角(主观、客观),具有第一人称、第三视角(主观、客观),具有第一人称、第三人称各自的优势。如戴厚英人称各自的优势。如戴厚英人啊,人人啊,人孙孙悦、女儿、何荆夫分别做悦、女儿、何荆夫分别做“我我”。A BA B C D C D 意识流小说:意识流小说:通篇通篇“他他”,局部,局部“我我”。三、叙述的方式三、叙述的方式(一)顺序:(一)顺序:按事件产生、发展的过程(时间)按事件产生、发展的过程(时间)写。如刘白羽的写。如刘白羽的长江三日长江三日、尼、尼奥斯特洛夫斯基奥斯特洛夫斯基我的一天我的一天。优点优点是线索清楚,是线索清楚,不足不足处是处理不好,流于平处是处理不好,流于平淡。淡。(二)倒叙:(二)倒叙:就是把事件结局或最突出的片段就是把事件结局或最突出的片段提到前面,然后再从事件的开头叙述。通讯、报告提到前面,然后再从事件的开头叙述。通讯、报告文学、散文、小说、喜剧常用文学、散文、小说、喜剧常用祝福祝福海岛女士兵海岛女士兵假如我是真的假如我是真的作用:作用:造成悬念,吸引读者(有波澜)。造成悬念,吸引读者(有波澜)。突出结局或重复片段。突出结局或重复片段。(三)插叙:(三)插叙:由于表达的需要,暂时中断原来的叙述,插入相由于表达的需要,暂时中断原来的叙述,插入相关内容,插叙结束,再回到原来的叙述点上。关内容,插叙结束,再回到原来的叙述点上。如评书如评书杨家将杨家将,插入王兰英、杨宗魁。,插入王兰英、杨宗魁。青青春之歌春之歌插入林道静的幼年时代。插入林道静的幼年时代。有的有的“插叙插叙”内容是追述往事的,有人称追叙,内容是追述往事的,有人称追叙,不规范(因为方法上并没有区别)。不规范(因为方法上并没有区别)。倒叙与插叙的区别:倒叙与插叙的区别:倒叙:着眼于全篇、主干,文章开头倒叙:着眼于全篇、主干,文章开头 插叙:着眼于局部、枝叶,文章中间,如插叙:着眼于局部、枝叶,文章中间,如故乡故乡,有关少年闰土。,有关少年闰土。插叙作用:插叙作用:1 1、充实情节、内容。、充实情节、内容。2 2、增加情节波澜。、增加情节波澜。(四)补叙:(四)补叙:对上文情节作必要的补充说明,或对上文情节作必要的补充说明,或对有意留下的漏洞作弥合对有意留下的漏洞作弥合使内容更完整。使内容更完整。鸿门宴鸿门宴:沛公至军,立诛曹无伤:沛公至军,立诛曹无伤 小英雄雨来小英雄雨来(五)分叙:(五)分叙:叙述同一时间内不同地点发生的事,叙述同一时间内不同地点发生的事,采用先叙一件,再叙一件的方式,即采用先叙一件,再叙一件的方式,即“花开两朵,花开两朵,各表一枝各表一枝”。如如三国演义三国演义、为了六十一个阶级弟兄为了六十一个阶级弟兄等。等。(六)意识流叙述:(六)意识流叙述:按人物意识流动。按人物意识流动。如如春之声春之声、蝴蝶蝴蝶、人到中年人到中年。作用:跨越时空,展示人物内心世界,增大文作用:跨越时空,展示人物内心世界,增大文章容量。章容量。不足:不易读懂,容易造成混乱。不足:不易读懂,容易造成混乱。四、四、叙叙述的要求述的要求(一)叙述要反映人物的本质。(一)叙述要反映人物的本质。(二)交待清楚,条理分明。(二)交待清楚,条理分明。(三)详略得当,主次分明。(三)详略得当,主次分明。叙述的技法(补充)叙述的技法(补充)1 1、定好基调、定好基调 如如秋夜秋夜2 2、概述与细述、概述与细述3 3、张弛相拥,疏密相间、张弛相拥,疏密相间4 4、一笔并写多面(一石数鸣)、一笔并写多面(一石数鸣)5 5、叙述的波澜、叙述的波澜 抑扬、悬念、断续、抑扬、悬念、断续、离合、张弛。离合、张弛。第二节:描写第二节:描写 一、描写的含义、要求一、描写的含义、要求(一)含义(一)含义 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摹任务、事物、景物的状态、特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摹任务、事物、景物的状态、特征,使之逼真地呈现在读者面前。有人称之为征,使之逼真地呈现在读者面前。有人称之为“语言绘画语言绘画”。(提问:。(提问:语言与绘画的比较语言与绘画的比较)描写将语言没有的描写将语言没有的“视觉效果视觉效果”转化为转化为“感觉效果感觉效果”,还可以涉及到绘画或涉及到别的方面,如声音、心理活动。还可以涉及到绘画或涉及到别的方面,如声音、心理活动。在记叙文体里面,是主要表达方法;在说明、议论性文在记叙文体里面,是主要表达方法;在说明、议论性文体中少一点,但体中少一点,但“形象化形象化”的议论,很生动,富有表现力。的议论,很生动,富有表现力。描写与叙述常常结合在一起,二者本质的区别,不在于描写与叙述常常结合在一起,二者本质的区别,不在于粗细,而在于:叙述交待介绍情况粗细,而在于:叙述交待介绍情况使人了解。描写再使人了解。描写再现画面、状态现画面、状态使人感受。如见其人,如临其境。使人感受。如见其人,如临其境。一般而言,记叙性文体一般而言,记叙性文体“缩写缩写”要删去原文的描写;要删去原文的描写;“扩写扩写”,则要充实必要的细节,加入大量的描写。,则要充实必要的细节,加入大量的描写。(二)要求(二)要求 1 1、目标明确,服务于主旨:、目标明确,服务于主旨:如:(鲁侍萍)很自然地走如:(鲁侍萍)很自然地走到窗前,关上窗户,又慢慢地走向中门。到窗前,关上窗户,又慢慢地走向中门。2 2、抓住特征:、抓住特征:抓住特征才能准确,以少胜多。抓住特征才能准确,以少胜多。如:如:死魂灵死魂灵对泼留希金(农奴主)院落、衣服的描写对泼留希金(农奴主)院落、衣服的描写腐朽没落吝啬。契诃夫对别里科夫的描写,则突出套中人腐朽没落吝啬。契诃夫对别里科夫的描写,则突出套中人特点,把一些装在套子里(保守、僵化、维护旧事物)。特点,把一些装在套子里(保守、僵化、维护旧事物)。鲁迅鲁迅寄寄 周刊编者的信周刊编者的信:读到阿:读到阿Q Q“样子平平常常,样子平平常常,有些农民的质朴愚蠢,但也沾了些游手之徒的狡猾。在上海,有些农民的质朴愚蠢,但也沾了些游手之徒的狡猾。在上海,从洋车夫和小车夫里,恐怕可以找出他的影子来,不过没有流从洋车夫和小车夫里,恐怕可以找出他的影子来,不过没有流氓样,也不像瘪三样。只要在头上戴一顶瓜皮小帽,就失去了氓样,也不像瘪三样。只要在头上戴一顶瓜皮小帽,就失去了阿阿Q Q,我记得我给他戴的是毡帽。,我记得我给他戴的是毡帽。”(学生分析:为什么戴毡学生分析:为什么戴毡帽?帽?)初学写作,要抓住特征并不容易,这必须建立于熟悉生活,初学写作,要抓住特征并不容易,这必须建立于熟悉生活,对社会,对人有深入的了解、把握。如,学生对对社会,对人有深入的了解、把握。如,学生对“龙泉村龙泉村”人人的描写,因弄脏村里的井,两妇女吵架,并不真实。的描写,因弄脏村里的井,两妇女吵架,并不真实。二、描写的对象(内容)二、描写的对象(内容)按照描写的对象(内容),可把描写分为人物描写、环按照描写的对象(内容),可把描写分为人物描写、环境描写、场面描写、细节描写几种类型。境描写、场面描写、细节描写几种类型。(一)人物描写(一)人物描写:肖像、行动、心理、语言几个角度。:肖像、行动、心理、语言几个角度。1 1、肖像描写:、肖像描写:即外貌描写,包括人物容貌、体态、音容即外貌描写,包括人物容貌、体态、音容笑貌、举止风度、服饰打扮等,以表现其地位、职业、教养、笑貌、举止风度、服饰打扮等,以表现其地位、职业、教养、性格。性格。可采用的方法:集中描写与分散描写、整体描写与局部可采用的方法:集中描写与分散描写、整体描写与局部描写、静态描写与动态描写、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等。描写、静态描写与动态描写、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等。u抓住特征:抓住特征:“三跟筋挑着个脑袋三跟筋挑着个脑袋”u以形传神:以形传神:u注意与事件、人物性格发展变化联系起来:注意与事件、人物性格发展变化联系起来:u切忌俗套话、脸谱化:切忌俗套话、脸谱化:中国传统章回小说俗套话;传统戏中国传统章回小说俗套话;传统戏曲、小说、曲、小说、“革命作品革命作品”往往脸谱化。往往脸谱化。2 2、行动描写、行动描写 恩格斯说:“我觉得一个人的性格不仅表现在他做什么,而且表现在他怎么做”。(如王熙凤逼死尤三姐)注意:注意:(1 1)把人物行动放到一定的矛盾冲突中写)把人物行动放到一定的矛盾冲突中写 写别里科夫滚下楼梯时华连科的笑声。(2 2)抓住人物特征写行动)抓住人物特征写行动 有一个纪录片写宋庆龄出国前,在孙中山遗像前静静站半个下午。符合宋庆龄的心境,复杂的思想感情。3 3、心理描写、心理描写 心理描写是刻画人物性格最深入的表现手段,心理描写是刻画人物性格最深入的表现手段,主要用来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思想感情。主要用来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思想感情。具体内容:爱恋、思念、欢乐、痛苦、绝望、具体内容:爱恋、思念、欢乐、痛苦、绝望、犹豫、寂寞、麻木、烦恼、懊悔、愤怒、嫉妒、犹豫、寂寞、麻木、烦恼、懊悔、愤怒、嫉妒、惶惑、惊恐、谋略、联想等等。惶惑、惊恐、谋略、联想等等。方法:方法:(1 1)直接剖析:)直接剖析:由作者直接用由作者直接用“他想,他觉他想,他觉得得”等字眼(作者全能感知)。等字眼(作者全能感知)。(2 2)内心描写:)内心描写:人物自言自语。人物自言自语。人物自言自语人物自言自语:“这个弯着腰,是张书记这个弯着腰,是张书记”我的我的腰吗?这件灌满稀浆糊的棉衣是穿在我身腰吗?这件灌满稀浆糊的棉衣是穿在我身上吗?这个像疟疾病人的呻吟一样的发声上吗?这个像疟疾病人的呻吟一样的发声的喉咙就是那个清亮的威风凛凛的张书记的喉咙就是那个清亮的威风凛凛的张书记的发声器管吗?的发声器管吗?”(王蒙(王蒙蝴蝶蝴蝶)综合运用多种方法描摹心理综合运用多种方法描摹心理例文:例文:红楼梦红楼梦第三十二回:第三十二回:黛玉听了这话,不觉又惊又喜,又悲又叹。所黛玉听了这话,不觉又惊又喜,又悲又叹。所喜者:果然自己眼力不错,素日认他是个知己,果喜者:果然自己眼力不错,素日认他是个知己,果然是个知己;所惊者:他在人前一片私心称扬于我,然是个知己;所惊者:他在人前一片私心称扬于我,其亲热厚密,竟不避嫌疑;所叹者:你既为我知己,其亲热厚密,竟不避嫌疑;所叹者:你既为我知己,自然我也可以为你知己,既你为我知己,又何必有自然我也可以为你知己,既你为我知己,又何必有“金玉金玉”之论呢?既有之论呢?既有“金玉金玉”之论也该你我有之,之论也该你我有之,又何必来一个宝钗呢?所悲者:父母早逝,虽有刻又何必来一个宝钗呢?所悲者:父母早逝,虽有刻骨铭心之言,无人为我主张,况近日每觉神思恍惚,骨铭心之言,无人为我主张,况近日每觉神思恍惚,病已渐成,病已渐成,-我虽为你知己,但恐不能久待;我虽为你知己,但恐不能久待;你纵为我知己,奈我命薄何!想到此,不禁泪又下你纵为我知己,奈我命薄何!想到此,不禁泪又下来了。来了。这种内心独白,有时还借助对话形式:这种内心独白,有时还借助对话形式:“我请求判我的罪我请求判我的罪”。“你是无罪的你是无罪的”“不,那有轨电车的叮当声,便是海云的青春和生命的挽不,那有轨电车的叮当声,便是海云的青春和生命的挽歌,从她找到我的办公室的那一天起,便决定了她的命运。歌,从她找到我的办公室的那一天起,便决定了她的命运。”“是她找的你,是她爱的你,你曾经给她带来幸福。是她找的你,是她爱的你,你曾经给她带来幸福。”“我更给她带来毁灭。我更给她带来毁灭。”“你是人,你的地位并没有剥夺你的爱的权利,更没有剥你是人,你的地位并没有剥夺你的爱的权利,更没有剥夺你回答一个少女的爱的召唤的权利。夺你回答一个少女的爱的召唤的权利。”“然而,我更成熟,我应该理智些,我应该负起责任,我然而,我更成熟,我应该理智些,我应该负起责任,我不应闯入一个如此纯洁而幼小的灵魂。不应闯入一个如此纯洁而幼小的灵魂。”“在一九四九年,你就不纯洁吗?你就不幼小吗?那是我在一九四九年,你就不纯洁吗?你就不幼小吗?那是我们共同的童年,也是我们大家的童年们共同的童年,也是我们大家的童年”王蒙王蒙蝴蝶蝴蝶 路遥的路遥的在困难的日子里在困难的日子里、张贤亮的、张贤亮的男人的一半是女男人的一半是女人人这种心理描写用得很成功。这种心理描写用得很成功。第一人称的小说,写第一人称的小说,写“我我”时,时,基本上是自我内心剖析,意识流小说更是这样。基本上是自我内心剖析,意识流小说更是这样。(3)梦境与幻觉)梦境与幻觉:梦境、幻觉是反映人物心理的特殊的表现方式。梦境、幻觉是反映人物心理的特殊的表现方式。梦境梦境是人在睡眠状态对生活积淀的变形的的反映。是人在睡眠状态对生活积淀的变形的的反映。幻觉幻觉是人在昏迷状态中眼前出现的幻象。如:林黛是人在昏迷状态中眼前出现的幻象。如:林黛玉的梦境,阿玉的梦境,阿Q Q的幻觉。的幻觉。柯罗连科长篇小说柯罗连科长篇小说盲音乐家盲音乐家,写医生告诉,写医生告诉彼得他的儿子有视力时,彼得眼前的幻觉(眼前一彼得他的儿子有视力时,彼得眼前的幻觉(眼前一片光明,一切都形象化了片光明,一切都形象化了他本人是盲人)。他本人是盲人)。另外,人的外部表情、动作、语言能从侧面表另外,人的外部表情、动作、语言能从侧面表现内心世界,景物描写可烘托内心世界。现内心世界,景物描写可烘托内心世界。注意:注意:心理描写更符合生活的真实,符合心理描写更符合生活的真实,符合特定环境,符合人物个性。特定环境,符合人物个性。新闻及纪实类文章,新闻及纪实类文章,慎用心理描写。慎用心理描写。4、语言描写、语言描写 即文章中人物讲的话即文章中人物讲的话言表心声言表心声 言表心声:直接反映,曲折反映。言表心声:直接反映,曲折反映。对话方式:对话方式:一般对话,转述,独白。一般对话,转述,独白。注意:注意:个性化个性化 口语化口语化 如:莫应丰如:莫应丰半月塘传奇半月塘传奇;秦更玉与;秦更玉与“相相 亲的亲的”男子说话中,对对方特点有所了解。男子说话中,对对方特点有所了解。莫应丰:莫应丰:半月塘传奇半月塘传奇人物对话:人物对话:秦更五说:秦更五说:“用掉这些钱做什么用掉这些钱做什么”?男子说:?男子说:“讲句不好听的话,如今是钱,钱面子比脸面字还讲句不好听的话,如今是钱,钱面子比脸面字还大哩!赶驴子都要用,用买路钱,这一点小意思算大哩!赶驴子都要用,用买路钱,这一点小意思算不了什么?不了什么?”介绍人觉得他讲话不得体,有些着急赶忙给他介绍人觉得他讲话不得体,有些着急赶忙给他使了个眼色。相亲的不以为然,像炫耀口才似的大使了个眼色。相亲的不以为然,像炫耀口才似的大肆表白起来:肆表白起来:“我只会讲真话,我要不是为的单打我只会讲真话,我要不是为的单打身打苦了,我也不会到城里去赶,赶驴子,你以为身打苦了,我也不会到城里去赶,赶驴子,你以为那是人过的日子?屋檐底下躲雨,板车地下睡觉,那是人过的日子?屋檐底下躲雨,板车地下睡觉,赚几个血汗钱,就是为,为屋里有个烧饭的,只要赚几个血汗钱,就是为,为屋里有个烧饭的,只要是,讲,将得拢,我卖,卖了裤子也甘心!是,讲,将得拢,我卖,卖了裤子也甘心!”这一番表白讲得秦更五皱起了眉头。这一番表白讲得秦更五皱起了眉头。(二)、环境描写(二)、环境描写 “环境环境”被称为是小说被称为是小说“三要素三要素”之一,包括之一,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1 1、自然环境描写、自然环境描写 即景物描写,作用主要是:烘托人物、主题;渲即景物描写,作用主要是:烘托人物、主题;渲染气氛、创造意境;象征作用;美感作用;增加真染气氛、创造意境;象征作用;美感作用;增加真实感;抒发感情等。实感;抒发感情等。注意不能脱离文章内容,为写景物而写景物,要注意不能脱离文章内容,为写景物而写景物,要抓住时令、地域风貌。抓住时令、地域风貌。2 2、社会环境描写、社会环境描写 社会环境是时代背景及人物生存环境的综合,包社会环境是时代背景及人物生存环境的综合,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环境,风土人情、人际关系、括政治、经济、文化环境,风土人情、人际关系、社会风尚、习俗、住宿陈设等等。社会风尚、习俗、住宿陈设等等。(1 1)社会环境是人物性格、故事、矛盾冲突等一切赖以存)社会环境是人物性格、故事、矛盾冲突等一切赖以存在的基础,是人物活动的舞台。在的基础,是人物活动的舞台。恩格斯强调恩格斯强调“典型环境中的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典型人物”。没有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旧中国,就没有。没有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旧中国,就没有“蒋介石蒋介石”这个人物,没有文革,就没有这个人物,没有文革,就没有“四人帮四人帮”。祝福祝福中描绘的旧中国农村的环境(鲁镇的风俗,封中描绘的旧中国农村的环境(鲁镇的风俗,封建礼教,夫权,族权等)构成了祥林嫂的生存环境(今天,建礼教,夫权,族权等)构成了祥林嫂的生存环境(今天,不可能婆婆卖掉儿媳)。不可能婆婆卖掉儿媳)。最后一课最后一课的环境(告示、普鲁士、士兵操练);的环境(告示、普鲁士、士兵操练);双城记双城记开头以概述形式交待环境。开头以概述形式交待环境。当然,环境与人物的关联比较复杂:什么样的环境才算当然,环境与人物的关联比较复杂:什么样的环境才算典型?人们看法可能不一致典型?人们看法可能不一致真实存在着社会环境(本身真实存在着社会环境(本身多面性、复杂性);每个人生活中能感受到社会环境某一作多面性、复杂性);每个人生活中能感受到社会环境某一作品中描写的环境,比如,到一个城市,照相,选背景品中描写的环境,比如,到一个城市,照相,选背景:广场、广场、垃圾场、赌场。垃圾场、赌场。一方面,环境决定人物性格;另一方面,同一环境可以一方面,环境决定人物性格;另一方面,同一环境可以产生迥然不同的人物(阿产生迥然不同的人物(阿Q Q,农民革命领袖)。,农民革命领袖)。(2 2)环境衬托人物性格:)环境衬托人物性格:祝福祝福中老爷的书房。中老爷的书房。(三)、场面描写(三)、场面描写 场面描写场面描写是指描写特定时间,环境中人物活动是指描写特定时间,环境中人物活动的总面貌。如劳动场面、喜庆场面。的总面貌。如劳动场面、喜庆场面。由由“人、事、境人、事、境”构成,构成,“人人”是中心。是中心。有人将场面描写着重环境描写的一类,也有的有人将场面描写着重环境描写的一类,也有的独立出来(因为有独立出来(因为有“人人”的活动)。的活动)。特点:特点:人物活动为中心,内容丰富、对象复杂,人物活动为中心,内容丰富、对象复杂,综合性强(调动多种手法)。综合性强(调动多种手法)。种类:种类:全景式,特写式全景式,特写式 注意:注意:把握描写重点,点面结合。把握描写重点,点面结合。以人物为中心,人、事、境结合。以人物为中心,人、事、境结合。(四)、细节描写(四)、细节描写 细节描写细节描写是对人物、事物、环境创作的是对人物、事物、环境创作的具体细致的描写。它是人物、事物、环境的具体细致的描写。它是人物、事物、环境的细胞。细节描写不独立存在,一般附着于其细胞。细节描写不独立存在,一般附着于其他内容的描写上。他内容的描写上。文学艺术中,写作技巧中创作的文学艺术中,写作技巧中创作的“细节细节描写描写”,一般指比较典型的细节。如:阿,一般指比较典型的细节。如:阿Q Q画圆的细节,党费中小女儿抓咸菜的细节。画圆的细节,党费中小女儿抓咸菜的细节。在悬崖上在悬崖上不少细节写的很传神,暗不少细节写的很传神,暗中给妻子写纸条,暗中分开东西。中给妻子写纸条,暗中分开东西。细节描写力图细节描写力图真实、典型、传神。真实、典型、传神。三、描写方法三、描写方法(一)、工笔与白描(繁简角度)(一)、工笔与白描(繁简角度)(让学生举例)(让学生举例)1 1、工笔,、工笔,即细描,是用细腻的笔法、语言精细地描绘即细描,是用细腻的笔法、语言精细地描绘事物。多借助修辞艺术,反复、细致地描绘事物。事物。多借助修辞艺术,反复、细致地描绘事物。如朱自清如朱自清荷塘月色荷塘月色、绿绿。要依据写作意图,突。要依据写作意图,突出重点。出重点。2 2、白描:、白描:原来是中国绘画术语,指用线条简笔勾勒形原来是中国绘画术语,指用线条简笔勾勒形象,用于写作技巧上,是指不加修饰,用简洁、质朴的文字象,用于写作技巧上,是指不加修饰,用简洁、质朴的文字对事物进行描绘,寥寥几笔,就使形象轮廓分明。即鲁迅所对事物进行描绘,寥寥几笔,就使形象轮廓分明。即鲁迅所说的说的“有真意,去粉饰,少做作,勿卖弄有真意,去粉饰,少做作,勿卖弄”。“白描白描”是中是中国文学艺术的重要传统(细描是西方文学擅长)。国文学艺术的重要传统(细描是西方文学擅长)。鲁迅、孙犁都很善于使用白描。如鲁迅、孙犁都很善于使用白描。如呐喊自序呐喊自序荷花淀荷花淀里的有些文字。里的有些文字。白描的关键:抓住事物特征简笔勾勒。白描的关键:抓住事物特征简笔勾勒。鲁迅鲁迅呐喊呐喊自序自序中有这样的文字:中有这样的文字:“夏夜,蚊子多了,便摇着蒲扇坐在夏夜,蚊子多了,便摇着蒲扇坐在槐树下,从密叶缝里看那一点一点的青天,槐树下,从密叶缝里看那一点一点的青天,晚出的槐蚕又每每冰冷的落在头颈上。晚出的槐蚕又每每冰冷的落在头颈上。”这一细节内涵:经历了年轻时的东京治这一细节内涵:经历了年轻时的东京治文阶段、辛亥革命阶段的热情后,作者思想文阶段、辛亥革命阶段的热情后,作者思想沉入了深刻的彷徨苦闷中,同时也更深地沉沉入了深刻的彷徨苦闷中,同时也更深地沉入了对于国民现状和社会变革的思索中。入了对于国民现状和社会变革的思索中。(二)、直接描写与间接描写:(就描写角度)(二)、直接描写与间接描写:(就描写角度)1 1、直接描写:也称正面描写:、直接描写:也称正面描写:就是直接地从正面去描写就是直接地从正面去描写人物、事物。这是最常见的最基本的描写方法。人物、事物。这是最常见的最基本的描写方法。2 2、间接描写:也称侧面描写:、间接描写:也称侧面描写:不直接描写对象,而是通不直接描写对象,而是通过对他人的反应(议论、感受),或通过对比其他事物的描过对他人的反应(议论、感受),或通过对比其他事物的描写来烘托形象,获得艺术效果。传统中用的很普遍:写来烘托形象,获得艺术效果。传统中用的很普遍:“闭月闭月羞花羞花”常用方法:常用方法:(1 1)借助他人反应:)借助他人反应:陌上桑陌上桑:“耕其忘其犁耕其忘其犁”三国演义三国演义:诸葛亮出场:诸葛亮出场(2 2)环境衬托:)环境衬托:鲁四老爷的书房鲁四老爷的书房封建卫道士封建卫道士(3 3)以物衬托人、衬托物)以物衬托人、衬托物 “庭不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庭不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记承天寺夜游记承天寺夜游苏轼)苏轼)“其酒尚温其酒尚温”“虚写虚写”也属于侧面描写也属于侧面描写(三)、对比对衬托(三)、对比对衬托 1 1、对比:、对比:两种事物放在一起,对照描写,两种事物放在一起,对照描写,或对一种事物不同阶段的描写。或对一种事物不同阶段的描写。如祥林嫂肖像前后的不同。如祥林嫂肖像前后的不同。2 2、衬托:、衬托:以景衬景,以人衬人的写法。以景衬景,以人衬人的写法。两者有主有次两者有主有次 徐庶、崔州平、黄承彦、庞统都对衬托诸徐庶、崔州平、黄承彦、庞统都对衬托诸葛亮起了作用。葛亮起了作用。这种衬托与侧面描写、虚写往往重合。这种衬托与侧面描写、虚写往往重合。(四)、静态与动态(四)、静态与动态 西方静态描写较多,中国传统上长于动态西方静态描写较多,中国传统上长于动态描写。描写。(五)、客观与主观(五)、客观与主观 客观描写:客观描写:就是比较真实地再现人物、事物、景物的就是比较真实地再现人物、事物、景物的原貌,少有主观色彩。客观描写的作用是再现事物原状,原貌,少有主观色彩。客观描写的作用是再现事物原状,有真实感,使人身临其境。有真实感,使人身临其境。契诃夫的契诃夫的草原草原:“一片沉静,什么声音也没有,一片沉静,什么声音也没有,只听见马在喷鼻子,嚼吃食,睡觉的人在打鼾;远处不知只听见马在喷鼻子,嚼吃食,睡觉的人在打鼾;远处不知什么地方,有一只凫在怨鸣,有时候那三只鹬发出啾啾的什么地方,有一只凫在怨鸣,有时候那三只鹬发出啾啾的叫声,飞过来看着这些不速之客走了没有,溪水哗哗地流叫声,飞过来看着这些不速之客走了没有,溪水哗哗地流着,声音轻柔温和,不过这一切并没有打破寂静,也没有着,声音轻柔温和,不过这一切并没有打破寂静,也没有惊动停滞的空气,反倒使大自然更加昏睡了。惊动停滞的空气,反倒使大自然更加昏睡了。”主观描写:主观描写:往往把主观感情融入景物中,如欧阳修的往往把主观感情融入景物中,如欧阳修的秋声赋秋声赋,高尔基的,高尔基的海燕海燕。印象描写,从作者印象、感受角度写,也属于主观印象描写,从作者印象、感受角度写,也属于主观描写。描写。第三节:说明一、说明的含义一、说明的含义 说明:用简洁明了的语言对事物的性质、形状、说明:用简洁明了的语言对事物的性质、形状、用途、成因、结构、功能、特征进行解说、介绍。用途、成因、结构、功能、特征进行解说、介绍。解说事物、解释事理是它的表达作用解说事物、解释事理是它的表达作用在说明在说明文中作为主要的表达方式,在其他文体中作辅助性文中作为主要的表达方式,在其他文体中作辅助性的表达方式。的表达方式。随着科技发展,运用日益广泛。随着科技发展,运用日益广泛。说明与其他表达方式的区别:说明与其他表达方式的区别:19831983年高考作文题年高考作文题漫画:漫画:这下面没有水,再换个地方挖这下面没有水,再换个地方挖,要求:,要求:1 1写一段写一段300300字以内说明文字;字以内说明文字;2.2.写一篇议论文写一篇议论文,800,800字以内。字以内。二、说明的特点二、说明的特点 (一)解说性(一)解说性:对事物、事例作解释说明,使人“知”。(二)知识性:(二)知识性:目的是给人以知识,使人“知”,因此解说的内容往往是一系列知识。以传播知识的主要书记、刊物、科技常识,主要采用说明这种表达方式。(三)客观性(科学性):(三)客观性(科学性):客观冷静,一般不深入主观倾向,感情,少有评论色彩,尽可能地作纯客观的解说。否则会影响科学性、准确性。如辞海中的“银杏”词条与郭沫若的散文银杏的区别;再如什么是癌症。另外,就表达上看,应注意:通俗易懂,要明确读者对象。三、说明的方法三、说明的方法(一)定义说明(一)定义说明 用简明扼要的语言概括事物的本质属性。教科书、用简明扼要的语言概括事物的本质属性。教科书、科学著作、政策、规律等常用。科学著作、政策、规律等常用。1 1、被定义者与定义者外延要相等,内容要揭示、被定义者与定义者外延要相等,内容要揭示全部。教室、教学。全部。教室、教学。2 2、前后不能重复。、前后不能重复。3 3、不能用否定的形式。、不能用否定的形式。4 4、不能用比喻的形式。、不能用比喻的形式。有的事物是不适合下定义的,可用诠释说明。有的事物是不适合下定义的,可用诠释说明。(二)诠释说明(二)诠释说明 即对事物或概念作出揭示。词典、名词解释大都即对事物或概念作出揭示。词典、名词解释大都是诠释。诠释说明比较灵活,前后外延可以不相等,是诠释。诠释说明比较灵活,前后外延可以不相等,内容也可以只涉及部分。内容也可以只涉及部分。(三)、概括说明(三)、概括说明 对事物、事理作简要的说明。如出版说明、内容提要、对事物、事理作简要的说明。如出版说明、内容提要、序言,对文物古迹的序言,对文物古迹的“概括介绍概括介绍”等等。(如等等。(如“故宫博物院故宫博物院”)(四)、分析说明(四)、分析说明 对比较复杂的事物,要分解开,一部分一部分地解说。对比较复杂的事物,要分解开,一部分一部分地解说。如如景泰兰的制作景泰兰的制作(五)、分类说明(五)、分类说明 分类标准必须统一。分类标准必须统一。(六)、举例说明(六)、举例说明 举例要典型有代表性。举例要典型有代表性。(七)、数字说明(七)、数字说明(八)、引用说明(八)、引用说明 另外,还有图标、比喻、比较、对比、形象(描述)等另外,还有图标、比喻、比较、对比、形象(描述)等说明方法。说明方法。四、写作说明文注意事项四、写作说明文注意事项1 1、应抓住事物特征、应抓住事物特征为表现出事物特征,首先要选择好为表现出事物特征,首先要选择好“说明点说明点”,即明确,即明确“说明什么,回答什么问题,说明什么,回答什么问题,”也就是写作目的要清楚;其次,也就是写作目的要清楚;其次,根据写作对象和说明的目的,要选择好角度,确定说明的重点;根据写作对象和说明的目的,要选择好角度,确定说明的重点;此外,说明时,还要注意对说明对象的整体把握,不要以偏代此外,说明时,还要注意对说明对象的整体把握,不要以偏代全。全。2 2、安排好顺序、安排好顺序(1)(1)实体事物可以按照它所处的空间位置或构成部分,按实体事物可以按照它所处的空间位置或构成部分,按上下左右、前后内外、东南西北的次序由总到分,由分到总的上下左右、前后内外、东南西北的次序由总到分,由分到总的关系安排结构。关系安排结构。(2)(2)事理类说明文,则按照人们的认识规律由浅入深,由事理类说明文,则按照人们的认识规律由浅入深,由具体到抽象,由简单到复杂,由熟悉的事例到成因事理来安排具体到抽象,由简单到复杂,由熟悉的事例到成因事理来安排顺序。在事理说明文中,要认清事物内部的逻辑关系,或主从、顺序。在事理说明文中,要认清事物内部的逻辑关系,或主从、或并列、或因果,抓住这些关系,就能恰当地理出说明顺序。或并列、或因果,抓住这些关系,就能恰当地理出说明顺序。3 3、说明要客观、准确、简洁、说明要客观、准确、简洁说明主要客观,一般不夹杂个人的感情色彩说明主要客观,一般不夹杂个人的感情色彩及倾向,客观事物是怎样的,就怎样做解说,这及倾向,客观事物是怎样的,就怎样做解说,这也是说明文的特性所在。也是说明文的特性所在。说明文要准确,首先是准确把握事物特征,说明文要准确,首先是准确把握事物特征,只要把事物的特点交待准确了,说明的目的就达只要把事物的特点交待准确了,说明的目的就达到了。其次准确表现在语言上。至于简洁,则是到了。其次准确表现在语言上。至于简洁,则是要求语言简练、不啰嗦,能一句话说明白,就不要求语言简练、不啰嗦,能一句话说明白,就不要用两句话。要用两句话。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