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浅谈防范农村信用社的会计风险编辑: 会计职称考试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金融体制的改革也不断深化,特别是对农村信用社的改革。金融风险的种类繁多,但最为重要的风险之一就是会计风险。由于金融机构的每一笔经营业务的运作过程,都要通过会计核算来实现,其会计核算部门既相称于工业公司的生产车间,同时又是财务成果的最终核算和反映部门,金融机构的会计核算贯穿于其运作的全过程。所以金融风险的产生往往都与会计密切相关,金融风险往往就表现为会计风险。因此,防范和化解会计风险是摆在农村信用社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1会计风险的表现形式会计风险在实际业务操作过程中重要表现为:核算风险、结算风险、财务风险、出纳风险
2、决算风险、人员素质风险、管理风险等,存在于会计核算和管理的各个环节,具有很强的隐蔽性、滞后性和连续性。1.1会计管理风险会计管理风险是指会计管理制度不健全,管理手段不到位,而使金融机构资产遭受损失的也许性。比如内控制度不健全,没有建立相应的会计岗位责任制度;会计核算、结算、决算和操作制度不规范或不符合核算规定,财务管理制度不全或执行不力。1.2会计人员素质风险会计人员素质风险是指会计人员由于自身的业务技能水平不高,素质较低,责任心不强而使金融机构资金和财产遭受损失的也许性。比如会计人员业务水平不高,在结算过程中对防伪、防假票据辨认能力不高,责任心不强,更有甚者没有良好的会计职业道德,贪图享受
3、盗窃、挪用单位或客户资金,致使金融机构财产遭受损失。1.3会计操作风险会计操作风险,它是指在会计操作过程中,没有严格执行会计制度,会计岗位设立不合理,会计电算化不完善致使金融机构财产遭受损失。农村信用社通过几十年的发展历程,现在点多面广,人员短缺,业务规模较小,资产实力较低,许多地方都是一人多岗,这样约束、复核等许多制度形同虚设,致使许多工作环节不到位。比如联行“印、押、证”未严格执行三人分管制度,个别凭证、账表不换人复核,进出凭证一人经手,存在不合理兼岗和“一手清”现象。计算机操作密码随意摆放,有的甚至会计和复核为一人,对操作系统知识了解甚少。这些制度的不严格执行和操作不规范都潜伏着较大的
4、风险,也许使金融机构的资金财产遭受损失。1.4会计结算风险会计结算风险重要指信用社在电子联行票据结算中形成的会计风险,涉及:会计人员责任风险、程序缺陷风险和未与会计核算系统接口风险等。当前农村信用社电子联行在发送往账时,录入员是凭各商业银行填写的电子联行转汇贷方清单来输入的,这就规定接票员必须注意审查两行往来传票和电子联行转汇贷方清单上的业务公章、预留印鉴以及经办员、复核员的印章是否齐全,转汇清单的汇入行和收报行的行号填写是否对的,因此在办理电子联行转汇时必须严格执行操作程序,严密仔细,一丝不苟。2防范和化解农村信用社会计风险的对策农村信用社作为目前我国金融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为我国农村经济
5、的发展和社会稳定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目前,农村信用社优秀会计人员不多,并且年龄偏大,接受的基本会计理论、知识和技能培训不多,新技能、新业务了解甚少,形成会计人员服务态度不佳,工作质量不高,容易导致会计风险。因此,采用得力措施加强农村信用社的会计风险防范已迫在眉睫。2.1建立信用社的行业管理体系,加快农村信用社的体制改革只有建立自上而下的行业管理体系,加快改革步伐,在经济不发达的地区以县(市)为单位进行独立核算,取消乡镇信用社的法人资格,才干增强系统抗风险的能力;在经济较发达、农村商品经济发展较快的地区,把县(市)农村信用合作联社改制为股份制金融公司。实行一级法人股份合作制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中
6、的新生事物,是以合作制为基础,以劳动合作与资本合作相结合的公司制度。从国外发达国家看,合作社越来越多地采用股份合作形式,在我区,城市信用社已率先进行改革,改为城市信用合作股份公司,实行股份合作制公司管理制度。按照股份合作制改制信用社体制,有助于转换信用社的经营机制,增强抵抗风险的能力,加快信用社制度创新步伐。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风险的直接承担性。在股份合作制公司中,信用社资产的一部分是职工个人所有的资本,信用社出现亏损、风险,职工不仅不能获得股金分红,还也许丧失最终属于个人的股份价值,因此要承担资产风险。二是风险的分散性。股东以其入股金额对公司负有限的经济责任,使信用社风险分散给了不同的投
7、资者,避免了往人民银行、银监会或政府转嫁风险。三是风险承担的明确性。股东既要按比例分享利益,又要按比例承担责任,直至承担信用社风险形成的损失,有助于贯彻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的责任,同时也避免了会计风险的发生。2.2加快会计电算化进程中国已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金融行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我国其他各商业银行、专业银行的电算化建设初具规模,实行柜员制和网络银行。而农村信用社的计算机业务还不普遍,特别是西部地区,更有的还停留在手工操作。这样导致农村信用社结算不畅通,影响服务质量和业务速度,更谈不上计算机在审计稽核中应发挥的作用。所以,农村信用社必须加强会计电算化建设,建立更加安全、更加有效、更加可
8、靠的会计核算体系;开发会计事后监督程序,使会计监督逐步向事中、事前转移,形成远程会计监督体系。在充足发挥会计电算化作用的同时,也要充足注意风险,防范不法分子运用计算机作案,要建立相应的计算机操作制度,开、关机制度等有关计算机安全制度。2.3加强电子联行制度建设,完善操作程序一方面,要制定严密细致的电子联行管理办法,明确电子联行岗位的业务操作规程职责,制定科学合理的考核办法和奖惩措施,选择思想端正、作风廉洁、工作认真负责、业务精通纯熟的同志充实到联行岗位;另一方面,需尽快组织专门力量,进行程序开发,尽快实现电子联行系统与会计核算系统对接,减轻会计人员的工作量,保证资金汇率能得到即时监督,尽快完善
9、电子联行系统的操作功能,加强机上监督,力求机上防范风险。2.4加强审计稽核力度,化解会计风险内部审计是农村信用社内控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农村信用社管理体系中是必不可少的,它在促进农村信用社健康发展、强化内控制度、规范业务操作行为、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防范经济案件、化解会计风险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从当前农村信用社内部审计运作情况来看,还存在许多问题,重要表现在:内审部门缺少相对独立性;管理机制不够完善;方式简朴,时效性不强,人力局限性,影响了审计的质量。要解决上述问题,充足发挥内审工作的职能作用,切实防范和化解分计风险,应从以下方面着手。第一,加快改革内审体制。一是改现行的
10、平行审计设立为垂直审计设立,实行上级社派驻制;二是变现行的内审人员与信用社利益相联系为相脱离。第二,改善内审方式、拓展审计领域。一要坚持序时审计与后续检查相结合,使农村信用社各项业务管理工作规范化和制度化。二是将内审的重点由经营合规性向风险性监督转变,将金融审计由本来单纯的财务收支审计转移到检查金融资产质量为重点的审计。第三,充实内审部门力量,提高内审人员整体素质和审计工作质量。各信用社管理部门要将思想过硬、业务过硬、作风过硬的优秀人才充实到内审部门来,同时要加强对审计人员的培训,要建立健全内审人员岗位责任制,严格内审奖惩制度。2.5提高会计人员综合技能“质从人起”和“以人为本”是所有经营公司
11、的管理理念,特别是在银行防范会计风险和信贷资产质量风险的工作中,人的因素显得更为重要。会计风险的防范涉及的知识面广,不仅规定从业人员要了解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和产业政策,具有一定的公司经营常识和财务知识,同时还要纯熟掌握公司报表和账务解决及核算管理。面对大量的信息资料,会计人员要能迅速纯熟的运用科技手段提取相关数据和有用素材,准确判断出风险因素的形成和风险度。同时在采集会计风险信号,规避和化解资产风险的工作中,会计人员要务实各项业务基础,健全各项规章制度。而会计各项制度的实行和各项业务的发展,有赖于一支政治素质好、业务素质硬、管理水平高的会计队伍。因此,加强会计队伍建设,做好会计人员的政治思想和职业道德教育,对会计人员进行新业务、新知识、新技能的培训,加强对会计内控制度和会计风险防范的培训和教育。同时也要选好、配好会计主管人员,做好新老会计交接工作,为农村信用社会计队伍补充新的血液,促进农村信用社各项业务连续、快速、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