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2023年新常态下农村信用社改革地重要性和必要性.doc

上传人:精*** 文档编号:9657655 上传时间:2025-04-02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8.5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年新常态下农村信用社改革地重要性和必要性.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23年新常态下农村信用社改革地重要性和必要性.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常态下农村信用社改革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一、绪论 当前,我国经济正从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经济结构不断调整力求再平衡,经济下行成为新常态下经济的重要表现。盘点2023年银行业的点滴,不难发现,一些前所未有的现象已经开始频繁出现,并常态化。金融业将在一个长时期内面临贷款增速回稳、存贷利差收窄、社会融资方式转变、不良贷款反弹、监管进一步加强、竞争白热化加剧等严峻挑战。经济决定金融,金融服务经济,在新的经济环境下,必然需要新的金融去配套。面对经济新常态必然带来金融新常态的趋势,农村信用社应加快推动股份制改革,加快组建农村商业银行步伐。成立农村商业银行建立现代公司制度,在竞争中寻求生存与发展,寻找新的利润增长点,更好地服务“三农”,服务中小公司,服务地方经济建设。是农村信用社改革的最终目的。 二、农村信用社改革的重要性 邮政储蓄银行和村镇银行的建立,以及国有商业银行在农村地区机构的恢复,打破了农村信用社在农村金融市场的垄断,农村金融市场的多元化趋势越来越明显。当前,农村信用社改革在适应经济新常态的同时,还面临利率市场化、金融脱媒、存款保险制度、监管趋严化等诸多挑战。因此,加快组建农村商业银行步伐,加快推动农村信用社股份制改革,建立现代公司制度刻不容缓。组建农村商业银行,有助于从主线上改变现有的产权模式和经营机制,从而建立适应新常态下的现代银行制度。 三、农村信用社改革的必要性 (一)促进农村经济发展需要现代金融公司 农村信用社是我国农村金融体系的核心力量,是农村金融的主力军,在金融服务“三农”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位置和作用。但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互联网金融崛起,农村信用社原有体制和经营模式已不能适应农村金融服务的需要,改革农村信用社,促进其进一步发展壮大,适应互联网金融冲击,更好地支持农村经济结构调整,服务地方经济建设,夯实县域经济,是农村经济深化改革发展的必然规定。 (二)完善的法人治理结构是现代金融公司发展的制度保障 长期以来,农村信用社法人治理结构不完善,产权不明晰,股权分散导致股东大会的先天缺陷,使得农村信用社难以建立决策、执行、监督相制衡的有效机制,导致农村信用社经营管理水平低下,严重束缚农村信用社的发展,致使其难以适应新常态下经济社会发展。改革农村信用社产权制度,股权结构,引入职业经理人,形成所有权、经营权、监督权三权分离、互相制衡、互相监督的法人治理结构,是现代金融公司稳健、良性发展的制度保障。 (三)化解历史包袱的必然规定 由于历史因素,农村信用社不良资产高,政策性包袱大,经营管理困难。只有进行改革,通过体制和机制的不断创新,通过改制或者是溢价发行股票、用溢价部分冲销不良贷款,以及央行专项票据置换等方式来消化历史包袱,才干从主线上才干改变农村信用社的经营面貌。 (四)银行业混业经营趋势的必然规定 目前,中国金融业已经全面对外开放,面临着外资银行全力冲击国内金融市场,又适逢银行业规定利率市场化,资本市场直接融资规模继续加大,这些因素使得我国商业银行仅依靠经营传统存贷款利率赚取利息差业务获取净利润的空间相对缩小,逐渐制约了我国商业银行的规模扩张和赚钱空间的提高。农村信用社经营范围和空间难以突破,金融业务类型缺少创新,是农村信用社亟待解决的又一问题。组建农村商业银行有助于打破这一格局,开拓广阔的发展空间,研发有竞争力的金融产品,适应全球金融混业经营的规定。 (五)提高人力资源竞争力的必经之路 农村信用社要适应新常态,发挥人力资源是关键。组建农村商业银行,按照现代银行规定切实推动用工和薪酬改革,推行员工持证上岗,打造专业化的员工队伍,调整优化部门和岗位设立,完善员工等级管理,从严考核兑现,打破“大锅饭”,充足调动员工积极性、积极性、发明性。适当提高准入门槛,将专业对口、热爱信合事业作为选拔的标准,将综合素养高的优秀人才选拔到农村商业银行来,建立现代公司制度,培养素质高、专业强,爱岗敬业的员工队伍,是适应新常态下发展的必经之路。 四、农村商业银行的SWOT分析 (一)农村商业银行的优势分析  长期以来,农村商业银行始终坚持以服务“三农”、中小公司和县域经济为己任,已经成为农村金融的主力军和联系农民的重要金融纽带,也是其他金融机构所不具有、短期内很难实现的竞争优势。 1. 良好的地缘优势。农村商业银行与地方政府有良好的关系基础,熟悉本地的经济、产业、文化。 2. 全覆盖的网点优势。农村商业银行乡镇网点全覆盖,开展业务,深耕农村,服务农民,是其他金融机构难以抗衡的竞争优势。 3. 品牌优势。历史时期,农村信用社长期扎根农村,服务农民,是农民心中资金需求时的及时雨,是农民心中财富保管的保险柜。 4. 灵活的决策机制。作为一级法人的农村商业银行的规模小、决策层次少,可以及时灵活的对本地市场变化、公司需求,农户需要给予回应、决策,具有一定的优势。  (二)农村商业银行的劣势分析    1.股权结构不够合理,产权制度尚不健全    一是股东个数过多,股权过于分散,股东大会职能缺失。二是内部管理架构还不健全。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的职责并不十分清楚,这就很难形成内部的有效监督、制约机制。    2.人员素质较低,人才储备局限性  农村商业银行的人员大都来自于改制前的农村信用社,而原信用社内部人衍生现象严重,虽然近些年,通过培训、自学、员工的素质有了一定限度的提高,但人才储备明显局限性。 3.创新和研发能力局限性,金融产品和赚钱来源单一  农村商业银行业务创新和研发能力还十分滞后,目前,基本上没有什么理财业务,重要赚钱来源还是依靠存贷款的利息差。特别是中间业务一块,发展更是滞后,金融衍生品类几乎为零。 (三)农村商业银行面对的机会分析  1.农村地区对金融服务需求逐渐提高   目前,随着我国政府不断加大对“三农”领域的政策倾斜和资金投入,必将使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环境得到改善,发展速递加快,农村地区对金融服务的需求将会越来越大,这非常有助于农村商业银行的发展。    2.地方政府需要农村商业银行服务经济建设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地方政府越来越需要农村商业银行服务县域经济,支持“三农”发展。农村商业银行的根在农村,是服务“三农”的主力军。很好的满足地区经济、公司对金融服务的需求,有效遏制非正规金融的滋生,加快完善农村金融体系、规范农村金融市场。 (四)农村商业银行面对的威胁分析  1.新竞争者的加入。农村商业银行面临的金融竞争格局正在发生急剧的变化。不仅有邮储银行的组建,又有农业银行的加速回归,尚有各种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的成立等。不仅在空间上挤压着原有农村信用社的生存空间,而其事实上也是对后者职能的一种替代。同时,农村商业银行自身在综合实力、风险控制以及金融创新等方面尚有有待改善的地方。 2.客户的需求偏好转变。客户群体对于金融工具的需求已逐步偏离传统业务,转向证券、期货、期权等金融衍生工具,投资理财正成为客户炙手可热的需求,目前农村商业银行由于其资本金、专业人才和硬软件的制约,还不具有开展金融衍生金融产品业务的能力。 五、结论    新常态下农村信用社面对经济下行压力和日趋白热化的竞争以及自身劣势,改革及其重要、迫切。组建农村商业银行符合我国市场经济内在发展规律,虽然存在一些劣势、面对一些威胁,但只要充足运用现有的机遇、发挥自身独有的优势,建立以市场经济为基础,以公司法人制度为主体,以有限责任制度为核心,以产权清楚、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公司制度,就一定能在中国银行业中获得举足轻重的地位,为我国“三农”、中小公司及县域经济的发展奉献力量。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包罗万象 > 大杂烩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