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2025年医院感染试题题库及答案.doc

上传人:精**** 文档编号:9651243 上传时间:2025-04-02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69.04KB 下载积分:8 金币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5年医院感染试题题库及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2025年医院感染试题题库及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醫院感染基本知识 一、名詞解释 1、醫院感染:指住院病人在醫院内获得的感染;包括在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和在醫院内获得出院後发生的感染;不包括入院前已開始或入院時已处在潜伏期的感染;醫院工作人员在醫院内获得的感染也属醫院感染。 2、醫院感染爆发:指在醫疗机构或其科室的患者中,短時间内发生3例以上同种同源感染病例的現象。 3、疑似醫院感染爆发:指在醫疗机构或其科室的患者中,短時间内出現3例以上临床症候群相似、怀疑有共同感染源的感染病例;或者3例以上怀疑有共同感染源或感染途径的感染病例現象。 4、醫源性感染:指在醫學服务中,因病原体传播引起的感染。 5、特殊病原体的醫院感染:指发生甲类传染病感染或根据甲类传染病管理的乙类传染病的醫院感染。 6、手卫生:為醫务人员洗手、卫生手消毒和外科手消毒的總称 7、洗手(handwashing):指醫务人员用肥皂或者皂液和流動水洗手,清除手部皮肤污垢、碎屑和部分致病菌的過程。 8、卫生手消毒(antiseptic handrubbing):指醫务人员用速干手消毒剂搓双手,以減少手部暂居菌的過程。 9、外科手消毒:外科手术前醫务人员用肥皂(皂液)和流動水洗手,再用手消毒剂清除或者杀灭手部暂居菌減少常居菌的過程。使用的手消毒剂可具有持续抗菌活性。 10、暂居菌:寄居在皮肤表层,常规洗手轻易被清除的微生物。直接接触患者或被污染的物体表面時可获得,可随時通過手传播,与醫院感染亲密有关。 11、接触传播:病原体通過手、媒介物直接或间接导致的传播。 12、空气传播:带有病原微生物的微粒子(≤5um)通過空气流動导致的疾病传播。 13、飞沫传播:带有病原微生物的飞沫核(>5um),在空气中短距离(1m内)移動到易感人群的口、鼻黏膜或眼結膜等导致的传播。 14、醫疗废物:是指醫疗卫生机构在醫疗、防止、保健以及其他有关活動中产生的具有直接或者间接感染性、毒性以及其他危害性的废物。 15、终末消毒:传染源离開疫源地後,對疫源地進行的一次彻底的消毒。如传染病患者出院、转院或死亡後,對病室進行的最终一次消毒。 16、個人防护用品:用于保护醫护人员防止接触感染性原因的多种屏障用品,包括口罩、手套、护目镜、防护面罩、防水围裙、隔离衣、防 17、原则防止:针對醫院所有患者和醫务人员采用的一组防止感染措施。包括手卫生,根据预期也許的暴露选用手套、隔离衣、口罩、护目镜或防护面屏,以及安全注射。也包括穿戴合适的防护用品处理患者环境中污染的物品与醫疗器械。原则防止基于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不包括汗液)、非完整皮肤和黏膜均也許具有感染性因子的原则。 18、高度危险性物品:此类物品是穿過皮肤或黏膜而進入無菌的组织或器官内部的器材,或与破损的组织、皮肤、黏膜亲密接触的器材和用品,例如手术器械和用品、穿刺针、输血器材、注射的药物和液体、透析器、血液和血液制品、导尿管、膀胱镜、腹腔镜、脏器移植物和活体组织检查钳等。 二、單项选择 1、《醫院感染管理措施》规定, 醫院感染管理委员會应由哪些部门构成? (A) A、由醫院感染管理部门、醫务部门、护理部门、临床科室、设备後勤等部门的重要负责人构成。 B、醫院感染管理委员會由临床醫务人员构成。 C、醫院感染管理委员會由醫院领导 C、与临床工作有关的法律法规、醫院管理有关工作规范和標 6、外科手消毒是:(A) A、外科手术前醫务人员用肥皂(皂液)和流動水洗手,再用手消毒剂清除或者杀灭手部暂居菌和減少常居菌的過程。   B、外科手术前醫务人员用肥皂(皂液)和流動水刷手,清除手部皮肤污垢、碎悄和部分致病菌的過程。。 C、外科手术前醫务人员用手消毒剂清除或者杀灭手部暂居菌和減少常居菌的過程。 2 卫生手消毒是指 (B) A、醫务人员用速干手消毒剂揉搓双手,以減少手部常居菌的過程。 B、醫务人员用速干手消毒剂揉搓双手,以減少手部暂居菌的過程。 C、醫务人员用速干手消毒剂揉搓双手,以減少手部常居菌和暂居菌的過程。 3、卫生手消毒应遵照如下措施:(B) A、取适量消毒剂,涂抹双手、前臂和上臂下1/3,直到干燥。 B、取适量消毒剂揉搓双手,使消毒剂覆盖手部皮肤,直到手部干燥。 C、用清洁剂和流動水冲洗双手、前臂和上臂下1/3。 4、接触患者之前,手部没有肉眼可見的污染時,醫务人员应:(A) A、宜使用速干手消毒剂消毒双手替代洗手。 B、必须用肥皂(皂液)和流動水洗手 C、先用肥皂(皂液)和流動水洗手,再用速干手消毒剂消毒双手。 5、醫务人员直接為传染病患者進行检查、治疗、护理後应。(A) A、先洗手,然後進行卫生手消毒 B、用肥皂(皂液)和流動水洗手 C、進行卫生 6、卫生手消毒效果应到达的规定是:(A) A、细菌数应≤10cfu/cm2 B、细菌数应≤5cfu/cm2 C、细菌数应≤1cfu/cm2。 7、不對的的洗手措施包括:(B) A、用流動水洗手B、用脸盆盛放清洁的水洗手C、必须使用皂液(肥皂)等清洁剂 8、《醫务人员手卫生规范》對手卫生设施的规定是(B) A、所有诊断区域必须配置非手触式水龙頭。 B、手术室应配置非手触式水龙頭。 C、一般诊断区域不必配置非手触 9、醫疗机构内醫疗废物临時贮存時间不得超過几天?(B)A 1天;B 2天;C 3天;D 4天。 10、醫疗卫生机构应當将醫疗废物交由如下哪個單位处置?(A) A、县级以上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許可的醫疗废物集中处置單位 B、县级以上卫生行政主管部门許可的醫疗废物集中处置單位 C、都市垃圾处理部门 11、根据《醫疗废物管理条例》的规定,下列行為是严禁的(A) A、严禁任何單位和個人买卖醫疗废物B、严禁任何單位和個人买卖生活垃圾 C、严禁任何單位和個人焚烧醫疗废物 12、上呼吸道感染诊断原则為(C) A.发热(≥38.0℃超過2天)B.有鼻咽、鼻旁窦和扁桃腺等上呼吸道急性炎症体現 C、以上两条同步具有才能诊断 13、根据《醫院感染诊断原则》,泌尿道感染诊断要點包括(A) A、患者出現尿频、尿急、尿痛等尿路刺激症状,抗菌治疗有效可以诊断為泌尿道感染 B.、必须尿培养出细菌才可以诊断為泌尿道感染 C.、留置导尿患者,尿检白细胞≥10個/高倍视野 14、根据《醫院感染诊断原则》规定,無植入物手术後多少天发生的感染不能诊断為手术切口感染(C)A、10天後来 B、20天後来 C、30天後来 15、根据《醫院隔离技术规范》的规定,一般病房中的隔离规定包括(A) A、同种感染性疾病、同种病原体感染患者可安顿于一室。 B、多名疑似的感染性疾病患者可安顿于一室。 C、感染性疾病患者必须單室安顿。 16、根据《醫院隔离技术规范》的规定,一般诊断活動,可佩戴(A) A、纱布口罩或外科口罩;B、醫用防护口罩C、N95口罩 17、根据《醫院隔离技术规范》的规定,接触經空气传播或近距离接触經飞沫传播的呼吸道传染病患者時,应戴(A) A、醫用防护口嚣B、外科口罩C、纱布口罩 18、根据《醫院隔离技术规范》的规定,進行胸穿、腰穿操作時应戴(C) A、清洁手套B、乳胶手套C、無菌手套。 19、根据《醫院隔离技术规范》的规定,接触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呕吐物及污染物品時应戴(C)A、可以不戴手套B、無菌手套C、清洁手套 20、根据《醫院隔离技术规范》的规定,接触經接触传播的感染性疾病患者(如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時应穿(A)A、隔离衣B、防护服C、清洁的衣服 21、根据《醫院隔离技术规范》的规定,临床醫务人员在接触甲类或按甲类传染病管理的传染病患者時应穿(B)A、隔离衣B、防护服C、清洁的衣服 22、根据《醫院隔离技术规范》的规定,下列状况应戴帽子(C) A、醫生查房時B、门诊接触病人時C、進行無菌操作 23、進入無菌的组织或器官内部的器材,或与破损的组织、皮肤、粘膜亲密接触的器材和用品的危险性分类是(A)A.高度危险性物品;B.中度危险性物品;C.低度危险性物品 24、胃镜、肠镜、支气管镜的危险性分类是(B) A.高度危险性物品;B.中度危险性物品;C.低度危险性物品 25、胃镜、肠镜、支气管镜必须到达什么处理规定?(A)A.高水平消毒;B.中水平消毒;C.低水平 26.使用中的30W紫外线灯在電压為220V、环境相對湿度為60%、温度為20℃時,辐射的253.7nm强度不得低于多少?(C)A.90μW/cm2;B.80μW/cm2;C.70μW/cm2。 27.测定一般直管紫外线灯的强度時,在灯管下垂直距离為多少?(B)A.2m; B.1m; C.1.5m。 28.采用室内悬吊式紫外线消毒時,照射時间不少于多少?(A)A.30min; B.60min; C.90min。 29、根据《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规定,下列做法對的的是(A) A.一般感冒一般不适宜常规防止性应用抗菌药物。 B.一般感冒一般不能常规防止性应用抗菌药物。 C.一般感冒一般应常规防止性应用抗菌药物。 30、根据抗菌药物实行分级管理的规定,醫疗机构应将抗菌药物分為几类進行分级管理?(A) A.三类 B.四类 C.五类 31、被HBV阳性病人血液、体液污染的锐器刺伤,应在几小時内注射乙肝免疫高价球蛋白, 同步進行血液乙肝標志物检查:(C) A、6小時; B、 12小時; C、 24小時; D、48小時。 32、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国际洗手曰為哪一天?(C) A、10月5曰 B、10月10曰 C、10月15曰 D、10月25曰 33、控制醫院感染最简朴、最有效、最以便、最經济的措施是:(C) A、环境消毒 B、合理使用抗菌素 C、洗手 D、隔离传染病人 34、多重耐药菌患者采用的隔离措施是( C ) A.原则防止+ 空气传播 B. 原则防止+ 飞沫传播 C.原则防止+ 接触传播 D. 原则防止+ 严密隔离 35、下列状况何种是防止用药的适应(D) A.昏迷B.中毒C. 上呼吸道感染 D.人工关节移植手术 36、醫院不合理用药状况重要体現為: ( D ) A. 過度使用抗菌药物 B. 不合适的联合用药 C. 無适应证或适应证不明确 D. 以上都是  37、MRSA菌株是指金黄色葡萄球菌對下列哪一种抗菌药物耐药:(A) A、甲氧西林或苯唑西林 B、萬古霉素C、利福平 D 38、假如血培养標本不能及時运送,应暂存于何种环境?( C )A.4℃ B.-18℃ C.室温 39、減少免疫功能低下者发生醫院感染的措施不對的的是(B ) A.尽量減少侵入性操作 B.大量应用广谱抗菌药物防止感染 C.采用保护性隔离措施,切断感染途径 D.采用选择性脱污措施,減少内源性感染 40、盛装的醫疗废物到达包装物或者容器的多少時,应當使用有效的封口方式,使包装物或者容器的封口紧实、严密。(B )A 4/5時; B 3/4時; C 2/3時; D 3/5時。 41、醫院感染爆发流行時该怎样处置?(D) A. 醫院发生疑似醫院感染爆发或者醫院感染爆发,应當及時采用有效处理措施,控制感染源,切断传播途径,积极实行醫疗救治,保障醫疗安全。 B. 醫院发生疑似或者确认醫院感染爆发時,应當及時開展現場流行病學调查、环境卫生學监测以及有关的標本采集、病原學检查等工作。 C. 按照有关规定及時上报。 D. 以上都 42、對于发热病人不应當: (A ) A. 立即应用抗菌药物 B. 寻找发热原因 C. 進行對应病原检查 D. 查清病原後再应用抗菌药物 43、艾滋病职业暴露的防护措施包括( D ) A、防止污染過的针頭刺伤 B、防止接触病人的体液 C、一旦刺伤立即清洗、碘酒消毒 44、易引起职业暴露的原因有( E ) A. 针刺 B.切割 C.抽血 D.直接接触 E.以上都 45、甲类、乙类、丙类传染病的汇报時限是(A) A 2、6、24小時 B 6、12、24小時 C 12、24、48小時 46、醫护人员最轻易发生醫院感染的途径是(A)A 污染利器刺伤 B 血液喷溅 C 接触患者 47、減少外源性感染的重要措施有(D)A 消毒灭菌 B 無菌操作 C 防止隔离 D 以上均是 48、手术防止用药的最佳時机是( C ) A、术後30分钟 B、术前4小時 C、术前30分钟 49、當出現醫院感染病例時,經治醫生必须在几小時内填表,汇报醫院感染管理科。(B ) A、12小時 B、24小時 C、36小時 D、48 50、按照《醫院感染爆发汇报及处置管理规范》规定,當出現5例以上疑似醫院感染爆发;3例以上醫院感染爆发,醫院应當于几小時内向所在地县级卫生行政部门汇报,并同步向所在地疾病防止控制机构汇报(B)A 2 B 12 C 24 D 48 51、按规定,醫院感染按其病原体的来源可分為( C ) A.外源性醫院感染  B.内源性醫院感染   C.外源性醫院感染和内源性醫院感染  D.交叉感染 52、醫院感染的感染源當中最重要的感染源是( B ) A.带菌者    B.已感染的病人    C.环境储源    D.動物感染源 53、《醫院感染管理措施》中對醫院感染管理科的职能界定為( D ) A.管理科室  B.业务科室 C.综合科室 D.赋予一定管理职能的业务科室 54、對病室内的空气及地面应采用的措施包括( A ) A.定期通風换气,必要時空气消毒;地面湿式打扫,遇污染時消毒    B.定期空气消毒,必要時通風换气;地面干式打扫,遇污染時清洁  C.定期通風换气,必要時空气消毒;地面干式清洁,遇污染時打扫   D.定期空气消毒,必要時通風换气;地面湿式打扫,遇污染時消毒 55、内源性醫院感染的原因是( B ) A.病人自身抵御力增長,對自身固有的细菌感受性減少 B.病人自身抵御力減少,對自身固有的细菌感受性增長 C.病人自身抵御力減少,對自身固有的细菌感受性減少 D.病人自身抵御力增長,對自身固有的细菌感受性增 56、醫务人员被HBsAg阳性血污染的针頭刺伤後,应定期進行乙型肝炎血清學检查多長時间(C) A、3至5個月 B、6至9個月 C、六個月至1年 D、1至2年 57、下列属于醫院感染的是(C) A 皮肤粘膜開放性伤口只有细菌定植而無炎症体現 B 由于创伤或非生物性因子刺激而产生的炎症体現 C 新生儿在分娩過程中和产後获得的感染 D 新生儿經胎盘获得(出生後48小時内发病)的感染,如單纯疱疹、水痘等 58、當出現10例以上的醫院感染爆发;发生特殊病原体或者新发病原体的醫院感染;也許导致重大公共影响或者严重後果的醫院感染,醫院应當按照《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有关信息汇报管理工作规范(试行)》的规定,在几小時内向所在地县级卫生行政部门汇报,并同步向所在地疾病防止控制机构汇报(A) A 2 B 6 C 12 D 24 59、上、下呼吸道、上、下消化道、泌尿生殖道手术,或經以上器官的手术,如經口咽部大手术、經直肠前列腺手术,以及開放性骨折或创伤手术应是(B)。 A 清洁手术 B 清洁-污染手术 C 污染手术 D感染手术 60、防止性用药应當在发生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後尽早開始,最佳在几小時内实行,最迟不得超過24小時(B)A 2 B 4 C 6 D 12 61、通過空调冷却水传播最常見的细菌是( D ) A、金黄色葡萄球菌 B、沙门氏菌 C、大肠杆菌 D、軍团菌 62、病人經血管介入性操作後,发热>380C,無其他原因可解释,临床可诊断為:( C ) A、输血有关感染 B、局部感染 C、血管有关性感染 D、败血症 63、不一样种类的感染性疾病患者应分室安顿,每间病室不应超過4人,病床间距应不少于(C) A 0.9米 B 1米 C 1.1米 D 1.2米 64、六部洗手法搓手時间应不少于:( B )A、10秒 B、15秒 C、20秒 D、2分钟 65、在醫疗机构或其科室的患者中,短時间内发生几例以上同种同源感染病例的現象為醫院感染爆发?( A ) A、3例以上 B、5例以上 C、2例以上 D、10例以上 66、防止导尿管有关尿道感染措施錯误的是:(C) A、集尿袋应保持低于膀胱水平,及時清空袋中尿液 B、保持引流的密闭性,不轻易打開导尿管与集尿袋接口 C、集尿袋每天更换 D、应每天评估留置导尿管的必要性,尽早拔出导尿管 67、經飞沫传播的疾病患者的隔离措施不對的的是:( C ) A、应減少转运,當需要转运時,醫务人员应注意防护 B、患者病情容許時,应戴外科口罩,并定期更换。应限制患者的活動范围 C、患者之间、患者与探视者之间相隔距离在0.5米以上,探视者应戴外科口罩 D、加强通風,或進行空气的消毒 68、醫院内肺炎(HAP)防止控制措施錯误的是:( D ) A、存在HAP高危原因患者,用0.2%洗必泰漱口或口腔冲洗2-6小時1次。 B、如無禁忌症,应将床頭抬高30°。 C、鼓励患者對的咳嗽,必要時翻身、拍背,增進痰液引流。 D、常规采用选择性消化道脱污染来防止。 69、《醫院感染管理措施》自何年9月1曰起施行。(B) A. B. C. D. 三、多选題 1、《醫院感染爆发汇报及处置管理规范》规定,醫院发現如下情形時,应當于12小時内向所在地县级卫生行政部门汇报,并同步向所在地疾病防止控制机构汇报。(AB) A、5例以上疑似醫院感染爆发; B、3例以上醫院感染爆发。 C、出現醫院感染散发。 D、由于醫院感染爆发直接导致患者死亡。 2、《醫院感染爆发汇报及处置管理规范》规定,省级卫生行政部门接到汇报後组织专家進行调查,确认发生如下情形的,应當于24小時内上报至卫生部。(ACD) A、5例以上醫院感染爆发; B、10例以上醫院感染爆发; C、由于醫院感染爆发直接导致患者死亡; D、由于醫院感染爆发导致3人以上人身损害後果。 3、醫院发生如下情形時,应當按照《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有关信息汇报管理工作规范(试行)》的规定,在2小時内向所在地县级卫生行政部门汇报,并同步向所在地疾病防止控制机构汇报。(ABC) A、10例以上的醫院感染爆发; B、发生特殊病原体或者新发病原体的醫院感染; C、也許导致重大公共影响或者严重後果的醫院感染。 D、由于醫院感染爆发直接导致患者死亡; 4、根据《醫院感染管理措施》规定,醫疗机构应當严格执行醫疗器械、器具的消毒工作技术规范,到达如下那几种规定(ABCD) A.進入人体组织、無菌器官的醫疗器械、器具和物品必须到达灭菌水平; B.接触皮肤、粘膜的醫疗器械、器具和物品必须到达消毒水平; C.多种用于注射、穿刺、采血等有创操作的醫疗器具必须一用一灭菌。 D.一次性使用的醫疗器械、器具不得反复使用。 5、常居菌是指(ABC) (A)是皮肤上持久的固有的寄居菌,(B)不易被机械的摩擦清除。 (C)一般状况下不致病。 (D)是引起醫院感染的重要病原菌 6、暂居菌 (ABD) (A)寄居在皮肤表层。(B)常规洗手轻易被清除的微生物。 (C)常规洗手不能被清除的微生物。(D)与醫院感染亲密有关。 7、對醫疗废物搜集的规定(ABCD) A、各类醫疗废物应分类搜集,不能混合。 B、少許的药物性废物可以混入感染性废物中,但应當在標签上注明。 C、严禁将醫疗废物混入生活垃圾。 D、病原体培养基、毒种保留液等高危险废物,应當先在产生地點消毒後,再按感染性废物处理。 8、手术切口感染常見的原因有( BCD) A、未使用抗菌药物 B.术中断血不彻底,缝合留有死腔; C.未严格执行無菌技术;D.病人免疫功能低下; 9.醫院感染的传播途径重要包括(ABCD) A.接触传播 B.空气传播 C.水、食物 D.飞沫传播 D、科室内可以设公用擦手毛巾以便醫务人员 10.  患者出現咳嗽、痰粘稠,肺部出現湿罗音,并有下列状况之一可临床诊断為下呼吸道感染(ABC) A.发热。B、白细胞總数和(或)嗜中性粒细胞比例增高。 C、X线显示肺部有炎性浸润性病变。D、有鼻咽、扁桃腺等炎症体現 11. 抗菌药物有关性腹泻诊断要點包括(ABCD) A.发病前有应用抗生素的病史; B.明显腹泻伴有剧烈腹痛、发热、惡心、呕吐; C.大便培养发既故意义的优势菌群; D.内窥镜检查可見假膜; 12.  符合下列条件之一即可临床诊断為血管有关性感染(ABC) A、静脉穿刺部位有脓液排出,或有弥散性紅斑(蜂窝组织炎的体現)。 B、沿导管的皮下走行部位出現疼痛性弥散性紅斑并除外理化原因所致。 C、經血管介入性操作,发热>38℃,局部有压痛,無其他原因可解释。 D、穿刺部位抽血培养出细菌 13、 表浅手术切口感染诊断要點包括(ABCD) A、感染发生于术後30天内。 B、表浅切口有紅、肿、热、痛,或有脓性分泌物。 C、 临床诊断基础上细菌培养阳性。 D、临床醫師诊断的表浅切口感染。 14、下列那些状况不属于醫院感染?(ABCD) A. 皮肤粘膜開放性伤口有细菌定植而無炎症体現。 B.由于创伤或非生物性因子刺激而产生的炎症体現。 C.新生儿經胎盘获得(出生後48小時内发病)的感染,如單纯疱疹、弓形体 病、 水痘 等。 D.患者原有的慢性感染在醫院内急性发作。 15、那些属于感染性腹泻 临床诊断要點包括(ABC) A、急性腹泻,伴发热、惡心、呕吐、腹痛等。 B、急性腹泻每天3次以上,持续2天,或1天水泻5次以上。 C、应排除慢性腹泻的急性发作及非感染性原因所致的腹泻。 D、大便涂片有菌群失调。 16、醫院感染是指(ABCD) A.住院病人在醫院内获得的感染 B.在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和在醫院内获得出院後发生的感染 C.不包括入院前已開始或入院時已处在潜伏期的感染 D.醫院工作人员在醫院内获得的感染 17.根据《消毒技术规范》规定,紫外线消毒合用于哪些方面?(AB) A.室内空气;B.物体表面;C.包装容器 D.醫疗废物。 18、外科手术防止用药目的:(ABC) (A)防止手术後切口感染,(B)手术後手术部位感染 (C)术後也許发生的全身性感染。(D)增進手术愈合 19、根据《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规定,清洁手术需同步符合下列哪几项?(ABD) (A)手术野為人体無菌部位,(B)局部無炎症、無损伤, (C)一旦发生感染将导致严重後果 (D)手术不波及呼吸道、消化道、泌尿生殖道等人体与外界相通的器官。 20、手术野無污染的清洁手术,一般不需防止用抗菌药物,仅在下列状况時可考虑防止用药:(ABCD) (A)手术范围大、時间長、污染机會增長; (B)手术波及重要脏器,一旦发生感染将导致严重後果者,如頭颅手术、心脏手术、眼内手术等; (C)异物植入手术,如人工心瓣膜植入、永久性心脏起博器放置、人工关节置换等; (D)高龄或免疫缺陷者等高危人群。 21醫院感染流行病學3大要素指(ABD ) A、传染源 B、传播途径 C、耐药菌 D、易感人群 E、以上都是 22、個人防护用品包括(ABCDE) A、口罩 B、帽子 C、防护衣 D、眼罩 E、手套 23、手卫生包括(ABC) A、洗手 B、卫生手消毒 C、外科手消毒 D、消毒剂泡手 24、醫院感染的易感人群有( ABCD   )  A、机体免疫功能严重受损者    B、营养不良者     C、老年人 D、長期使用广谱抗菌药物者 25、下列哪些措施是防止醫院感染的重要措施( ABCD )  A、认真洗手    B、合理使用抗生素  C、严格执行無菌操作 D、消毒隔离 26、下列哪些措施是防止醫院感染的重要措施(A、B、C、D) A、认真洗手 B、合理使用抗生素 C、严格执行無菌操作 D、消毒隔离 27、醫院感染爆发的也許途径有(A、B、C、D) A、醫务人员携带特殊的耐药菌; B、共用呼吸机治疗; C、消毒供应室灭菌器械不合格; D、一次性無菌醫疗用品污染。 28、外科围手术期防止应用抗菌药物适应症(B、C、D、E) A、所有一类(清洁切口)切口均需使用抗生素防止 B、二类(清洁-污染切口)切口及三类(污染)切口 C、使用人工材料或人工装置的手术 D、清洁大手术時间長、创伤面大 E、病人有感染高危原因如高龄、糖尿病、免疫功能低下、营养不良等 29、醫院感染三级管理组织应包括哪些?(A、B、C) A、醫院感染管理委员會 B、醫院感染科和专职人员 C、各科室病房的醫院感染监控醫生和护士。 30、醫院内的外科伤口感染,须拿取標本做细菌培养時,標本的采样应尽量取自新鲜的脓液,才具有临床诊断的意义。而對的的采样措施,如下哪些對的?( B C ) A、将伤口的敷料清除後,直接拿無菌的棉签取標本送检。 B、将伤口的敷料清除後,拭去表面旧的引流液,再用無菌的棉签取標本送检。 C、将伤口的敷料清除後,拭去表面旧的引流液,用無菌空针取深部伤口新脓液標本送检。 D、直接拿伤口敷料上的渗液送检。 31、有效防止和控制多重耐药菌传播的措施重要是:(ABCD ) A、加强醫务人员的手卫生;B.严格实行隔离措施; C.切实遵守無菌技术操作规程;D.加强醫院环境卫生管理。 32、产ESBL的细菌對(ABD )均耐药 。 A、青霉素类 B、頭孢菌素类C、加酶克制剂 D、氨曲南 33、醫疗废物分(ABCDE ) A、感染性废物 B、损伤性废物 C、病理性废物 D、药物性废物 E、化學性废物 34、MRSA感染患者的隔离措施(ABCD) A、單间或同种病原同室隔离。 B、遵照手卫生,近距离操作戴防护镜,也許污染工作服時穿隔离衣。 C、仪器设备用後应清洁、消毒和/或灭菌,物体表面每天定期擦拭消毒,擦拭後抹布应消毒。 D、临床症状好转或治愈解除隔离。 35、手术中病人低体温危害(ABCD) A、可使病人氧摄入減少B、损害中性粒细胞的杀菌能力 C、減少胶原蛋白的沉积D、使伤口愈合延迟 36、手术中病人可采用如下保温措施(ABC) A、采用保温垫或電热毯 B、尽量減少暴露部位 C、采用热灌洗溶液 D、不需要采用任何措施 37、《醫院感染诊断原则》中规定哪些状况不属于醫院感染( ABCD ) A、皮肤粘膜開放性伤口只有细菌定植而無炎症体現 B、由于创伤或非生物因子刺激而产生的炎症体現 C、新生儿經胎盘获得(出生後48小時内发病)的感染,如單纯疱疹,弓形体病,水痘等 D、患者原有的慢性感染在醫院内急性发作 38、抗菌药物有关性腹泻诊断要點包括(ABCDE) A、发病前有应用抗生素的病史;  B、明显腹泻病伴有剧烈腹痛、发热、惡心、呕吐;  C、粪便检查見有难辩梭状芽孢杆菌或细菌毒素试验阳性;  D、内窥镜检查或X线检查可見假膜;  E、应用對难辩梭状芽孢杆菌敏感的抗生素如萬古霉素等治疗有效。 39、易引起醫源性感染的原因包括(ABCDE) A 多次進行侵入性操作 B 使用未經完全灭菌的多种醫疗器械 C 环境污染严重,如空气、醫务人员的手等 D 醫务人员的职业暴露 E 输入已被污染的药物、血液及血液制品 40、下列哪些措施可以到达灭菌(ACD) A 压力蒸汽灭菌 B 含氯消毒剂浸泡 C 环氧乙烷气体 D 2%戊二醛浸泡10小時 E 紫外线照射 41、下列属于高度危险性物品的是(ABD) A手术器械 B 导尿管 C 气管镜 D 腹腔镜 E麻醉机管道 42、下列哪些消毒剂属于灭菌剂(ABE) A 戊二醛 B 過氧乙酸 C 含氯消毒剂 D 乙醇 E甲醛 43、被下列病原体污染的诊断器械、器具和物品,使用者应双层封闭包装并標明感染性疾病的名称,由CSSD單独回收处理(ACD) A 朊毒体 B 艾滋病病毒 C 气性壞疽 D 突发原因不明的传染病病原体 E 乙肝病毒 44、使用口罩時,下列說法對的的是(ABCDE) A 一般诊断活動,可佩戴纱布口罩或外科口罩 B 手术室工作或护理免疫功能低下患者、進行体腔穿刺等操作時应戴外科口罩 C 接触經空气传播或近距离接触經飞沫传播的呼吸道传染病患者時,应戴醫用防护口罩 D 醫用防护口罩的效能持续应用6-8小時,遇污染或潮湿应及時更换 E 纱布口罩应保持清洁,每天更换、清洁与消毒,遇污染時及時更换 45、醫务人员选择洗手或使用速干手消毒剂,下列說法對的的是(ABCE) A直接接触每個患者前後, B從同一患者身体的污染部位移動到清洁部位時 C 接触患者黏膜、破损皮肤或伤口前後 D直接為传染病患者進行检查、治疗、护理之後 E 進行無菌操作、接触清洁、無菌物品之前 46、醫务人员应先洗手,然後進行卫生手消毒,下列說法對的的是(CDE) A 穿脱隔离衣前後,摘手套後 B 接触患者周围环境及物品後 C接触患者的血液、体液和分泌物以及被传染性致病微生物污染的物品後 D直接為传染病患者進行检查、治疗、护理之後 E 处理传染病患者污物之後 47、外科手术防止应用抗菌药物适应症是(ABCE) A 清洁手术范围大、時间長、污染机會增長 B 頭颅手术、心脏手术 C 异物植入手术 D 气性壞疽截肢手术 E 高龄或免疫缺陷者手术 48、《消毒技术规范》中空气、物体表面、醫护人员手不得检出的致病微生物包括(ABC) A.乙型溶血性链球菌  B.葡萄球菌 ? C.某些致病性微生物  D.表皮葡萄球菌 49、《醫院感染管理措施》中规定:出現醫院感染流行或爆发趋势時,感染管理科应制定和组织贯彻哪些有效的控制措施(ABCD) A.對病人作合适治疗  B.進行對的的消毒处理 C.必要時隔离病人 D.甚至暂停接受新病人 50、原则防止措施對的的是:(ABCD) A、严格遵照手卫生规范 B、接触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黏膜或伤口時必须戴手套 C、也許會接触溅出的血液、体液時必须戴外科口罩、防护镜,穿保护衣 D、防备利器伤 E、摘手套後不以便可以不洗手 51、醫务人员发生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後,醫疗卫生机构应當予以随访和征询,随访和征询時间為:(BCDE) A、在暴露後的第2周 B、在暴露後的第4周 C、在暴露後的第8周 D、在暴露後的第12周 E、暴露後的第6個月 52、手术時防止应用抗菌素給药措施對的的是:(ABE) A、清洁手术术前0.5-1小時内給药或麻醉诱导期給药 B、手术時间超過3小時或失血量大术中給与第2剂 C、總防止用药時间不超過48小時 D、清洁-污染手术必要時延長用药時间至72小時 E、污染手术应根据患者状况酌情延長用药時间 53、发生乙型肝炎病毒职业接触後防止措施為:(BCDE ) A、接触後防止措施与接种疫苗的状态無关 B、未接种疫苗者,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和接种乙肝疫苗 C、此前接种過疫苗,已知有抗体者,無需处理; D、此前接种過疫苗,没有抗体者,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和接种乙肝疫苗 E、抗体反应未知者進行抗原抗体检测,如检测成果抗体不充足,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和接种乙肝疫苗  四、简答題。 1、醫务人员對的的洗手措施是什么? 答:在流動水下,使双手充足淋湿。取适量皂液,均匀涂抹至整個手掌、手背、手指和指缝。认真揉搓双手至少15秒钟,应注意清洗双手所有皮肤,包括指背、指尖和指缝,详细揉搓环节為:①掌心相對,手指并拢,互相揉搓。②手心對手背沿指缝互相揉搓,互换進行。③掌心相對,双手交叉指缝互相揉搓。④弯曲手指使关节在另一手掌心旋转揉搓,互换進行。⑤右手握住左手大拇指旋转揉搓,互换進行。⑥将五個手指尖并拢放在另一手掌心旋转揉搓,互换進行。在流動水下彻底冲净双手,擦干,取适量护手液护肤。 2、請简述“洗手与卫生手消毒的原则”。 答:當手部有血液或其他可見污染時,应用肥皂或皂液和流動水洗手。當手部没有可見污染,宜使用速干手消毒剂替代洗手。 3、請述Ⅰ类切口手术防止使用抗菌药物的原则。 答:Ⅰ类切口手术一般不防止使用抗菌药物,确需使用時,要严格掌握适应证、药物选择、用药起始与持续時间。給药措施要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有关规定,术前0.5-2小時内,或麻醉開始時初次給药;手术時间超過3小時或失血量不小于1500ml,术中可予以第二剂;總防止用药時间一般不超過24小時,個别状况可延長至48小時。 4、《醫院感染管理措施》第拾二条對醫疗器械、器具的消毒工作技术规范的规定有哪些? 答:進入人体组织、無菌器官的醫疗器械、器具和物品必须到达灭菌水平。 接触皮肤、粘膜的醫疗器械、器具和物品必须到达消毒水平。 多种用于注射、穿刺、采血等有创操作的醫疗器具必须一用一灭菌。 醫疗机构使用的消毒药械、一次性醫疗器械和器具应當符合国家有关规定。 一次性使用的醫疗器械、器具不得反复使用。 5、醫院感染发生的危险原因有哪些? 答:(1)滥用抗生素破壞正常菌群的生态平衡。(2)多次使用侵袭性操作。(3)环境污染严重,包括醫院中一切醫疗用品、空气、醫务人员的手,一切醫疗器械的表面。(4)易感人群:婴儿、老人、大手术後、危重病人、慢性基础病、原发病严重者、应用免疫克制剂、放疗或化疗者。 6、醫务人员发生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後,应當立即對局部实行的处理措施是什么? 答:①用肥皂液和流動水清洗污染的皮肤,用生理盐水冲洗粘膜。 ②如有伤口,应當在伤口旁端轻轻挤压,尽量挤出损伤处血液,再用肥皂液和流動水進行冲洗;严禁進行伤口的局部挤压。 ③受伤部位的伤口冲洗後,应當用消毒液,如75%乙醇或者0.5%碘伏進行消毒,并包扎伤口;被暴露的粘膜,应當反复用生理盐水冲洗洁净。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专区 > 医师/药师资料考试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0574-28810668  投诉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