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2025年人教版初中生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易混淆知识点.docx

上传人:丰**** 文档编号:9648022 上传时间:2025-04-02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463.6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5年人教版初中生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易混淆知识点.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2025年人教版初中生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易混淆知识点.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初中生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易混淆知识点 单选题 1、春秋时期我国已运用老式发酵技术酿酒。酿酒时产生酒精的微生物是(  ) A.醋酸菌B.酵母菌C.乳酸菌D.大肠杆菌 答案:B 分析:酵母菌是常见的单细胞真菌。在有氧和无氧的条件下都可以生活。在有氧的条件下,酵母菌可以将葡萄糖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在无氧的条件下,酵母菌可以将葡萄糖分解为二氧化碳和酒精,因此人们运用酵母菌来酿酒。 A.醋酸菌能产生醋酸,常用于制醋,A不符合题意。 B.酿酒要酵母菌,酵母菌在无氧的条件下,把葡萄糖分解成酒精和二氧化碳,B符合题意。 C.制酸奶和泡菜要用到乳酸菌,在无氧的条件下,乳酸菌发酵产生乳酸,使得菜或牛奶展现一种特殊的风味,C不符合题意。 D.大肠杆菌是条件致病菌,一般不用于食品发酵中,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2、我们每天多次做屈肘和伸肘动作。图是屈肘、伸肘时有关肌群状态示意图。有关图中肌群收缩或舒张的说法,对的的是(  ) A.①肱二头肌肌群和②肱三头肌肌群都收缩 B.③肱二头肌肌群和④肱三头肌肌群都舒张 C.①肱二头肌肌群收缩,②肱三头肌肌群舒张 D.③肱二头肌肌群收缩,④肱三头肌肌群舒张 答案:C 分析:一般状况下,两块肌肉的配合过程中,一块收缩,一块舒张。例如:自然状态下,屈肘时,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伸肘时,肱二头肌舒张,肱三头肌收缩。 A.由分析可知,屈肘时,①肱二头肌收缩,②肱三头肌舒张,A错误。 B.由分析可知,伸肘时,③肱二头肌舒张,④肱三头肌收缩,B错误。 C.由分析可知,屈肘时,①肱二头肌收缩,②肱三头肌舒张;伸肘时,③肱二头肌舒张,C对的。 D.由分析可知,伸肘时,③肱二头肌舒张,④肱三头肌收缩,D错误。 故选C。 3、4月19日,我国牵头的首个新冠病毒核酸检测国际原则公布。下列有关新冠病毒的说法不对的的是 A.新冠病毒的个体很小,需要用电子显微镜才能观测到 B.新冠病毒不能独立生活,必须寄生在其他生物的活细胞内 C.新冠病毒核酸检测是检测人体内与否存在它的遗传物质 D.新冠病毒的构造简单,一旦离开活细胞,就会死亡 答案:D 分析:新冠病毒属于动物病毒。没有细胞构造,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构成。 A.病毒个体微小,只能借助电子显微镜才能看到,对的。 B.病毒不能独立生活,须寄生在其他生物的活细胞中,对的。 C.进行新冠病毒核酸检测,是为了检测人体内与否存在它的遗传物质,对的。 D.病毒的构造简单,不能独立生活,必须寄生在其他生物的活细胞中,一旦离开活细胞,就会变成结晶体,错误。 故选D。 4、图中动物是海生毛虫,身体由许多相似的体节构成,体节上有疣足,用来游泳和爬行。该动物属于(      ) A.环节动物 B.节肢动物 C.线形动物 D.扁形动物 答案:A 分析:环节动物的重要特征有身体细长,由许多体节构成,真体腔,有刚毛或疣足。 海生毛虫的身体由许多相似的体节构成,体节上有犹足,用来游泳和爬行,因此属于环节动物。 故选A。 5、蝗虫可以适应干燥生活环境的重要构造特征是 (    ) A.具有两对翅膀 B.足和触角分节 C.有坚硬的外骨骼 D.身体分为头胸腹 答案:C 分析:蝗虫是节肢动物,本题考察节肢动物的特征。节肢动物体表有坚韧的外骨骼,身体和附肢都分节。 蝗虫是节肢动物,体表的外骨骼起着保护并较少水分散失的作用,是适应干燥生活环境的构造。 故选C。 6、有关动物的“语言”的对的论述是 A.动物的“语言”就是动物之间有联络作用的信息 B.动物之间交流思想、感情的信息 C.动物之间起传递信息作用的动作、声音、气味等信息 D.动物的多种行为 答案:C 动物通讯,就是指个体通过释放一种或是几种刺激性信号,引起接受个体产生行为反应。信号自身并无意义,但它能被迅速识别,更重要的是它代表着一系列复杂的生物属性,如性别、年龄、大小、敌对性或友好性等等。动物通过动作、声音、气味、分泌物(性外激素)进行信息交流。因此把动作、声音、气味、分泌物(性外激素)叫做动物语言。故选C。 7、下列鲫鱼构造中,可以感知水流变化,协助鲫鱼避开障碍物的是(        ) A.鳃B.鳔C.侧线D.鱼尾 答案:C 分析:鱼与水中生活相适应的特点:①身体呈流线型,可以减少水中运动时的阻力 ②鱼鳃的鳃丝中密布毛细血管,有助于水中的氧和血液里的二氧化碳进行气体互换③身体两侧有一行侧线,有测定方向和感知水流的作用。 A.鳃是鱼进行气体互换的器官,A不符合题意。 B.鱼鳔可以通过充气和放气来调整鱼体的比重,是深浅位置调整器,B不符合题意。 C.鲫鱼的侧线可以感知水流变化和测定方向,协助鲫鱼避开障碍物,C符合题意。 D.鱼尾可以提供前进的动力并且控制游动方向,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8、人体的关节和骨骼肌在运动中所起的作用分别是(  ) A.动力作用和支点作用B.杠杆作用和动力作用C.支点作用和杠杆作用D.支点作用和动力作用 答案:D 分析:运动系统的构成及各部分的功能: 人体能产生运动,是由于骨骼肌受到神经传来的刺激而收缩,再牵动骨绕着关节活动,骨起杠杆作用,关节起支点作用,骨骼肌收缩产生动力。 故选D。 9、小丽在观测鲫鱼外形时,发现鲫鱼身体两侧各有一条细线(如下图中a)。下列有关论述对的的是(  ) A.a是该鱼皮肤上的花纹B.a是该鱼一种感觉器官 C.人体也有类似a的构造D.阐明该鲫鱼已感染疾病 答案:B 分析:鱼类与水中生活相适应的特点:身体呈流线型,可以减少水中运动时的阻,鱼鳃的鳃丝中密布毛细血管,有助于水中的氧和血液里的二氧化碳进行气体换,身体两侧有一行侧线,有测定方向和感知水流的作用。 鲫鱼通过侧线可以感知水压大小、水流方向、水流速度、水中物体的位置和其他多种变化。因此a侧线是该鱼一种感觉器官。选项中“a是该鱼皮肤上的花纹”、“人体也有类似a的构造”、“阐明该鲫鱼已感染疾病”的说法都是错误的。 故选B。 10、生物体的构造与功能是相适应的,对此下列论述错误的是(    ) A.鲫鱼的鳃丝中密布毛细血管,适于在水中呼吸 B.青蛙湿润的皮肤里密布毛细血管,可辅助肺呼吸 C.蜥蜴的体表覆盖着角质的鳞片,可减少体内水分的蒸发 D.鸟有气囊,在飞行时可增长气体互换的面积 答案:D 分析:生物体的形态构造总是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适者生存,生物必须适应环境才能生存,如沙漠上的植物必须耐旱才能生存。 A.鳃是鱼的呼吸器官,鳃上有许多鳃丝,鳃丝里密布毛细血管,当水由口流进,通过鳃丝时,溶解在水里的氧就渗透鳃丝中的毛细血管里,而血里的二氧化碳浸出毛细血管,随水从鳃盖后缘的鳃孔排出体外,完毕呼吸,A对的。 B.青蛙的皮肤裸露且能分泌黏液,湿润的皮肤里密布着毛细血管,也可以进行气体互换,以辅助肺呼吸,B对的。 C.蜥蜴的体表覆盖着角质的鳞片,既可以保护身体,又可减少体内水分的蒸发,C对的。 D.鸟的呼吸作用旺盛,具有与肺相通的气囊,重要分布在内脏器官之间;吸气时,吸进的空气一部分在肺内进行气体互换,一部分则直接进入气囊;呼气时,气囊内的气体又返回肺内进行气体互换,由此可知,鸟进行气体互换的场所是肺,气囊没有气体互换的作用,只是辅助呼吸,D错误。 故选D。 多选题 11、下图所示一只母鸡给一窝小狗崽以无微不至的关爱,俨然一位称职的“狗妈妈”。有关这只母鸡行为的说法对的的是(    ) A.学习行为B.先天性行为C.是由环境原因决定的D.繁殖行为 答案:BD 分析:(1)天性行为是指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是动物的一种本能行为,不会丧失。 (2)学习行为是动物出生后在动物在成长过程中,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新的行为。 母鸡育雏的行为是生来就有的一种先天性行为,是由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属于繁殖行为,故BD对的。 故选BD。 12、生物名称真难认,名称里面有“鱼”的不一定是鱼,名称里面没有“鱼”的倒有也许是鱼。聪颖的你一定懂得,下列动物中哪两种是鱼?(    ) A.鱿鱼B.泥鳅C.鲍鱼D.鲫鱼 答案:BD 分析:鱼类的特征有生活在水中,鱼体表大都覆盖有鳞片,减少水的阻力,用鳃呼吸,用鳍游泳,靠尾部和躯干部的左右摆动和鳍的协调作用来不停向前游动。 鱿鱼属软体动物类,是乌贼的一种,体圆锥形,体色苍白,有淡褐色斑,头大,前方生有触足10条,尾端的肉鳍呈三角形,常成群游弋于深约20米的海洋中;鲍鱼属于单壳软体动物。泥鳅和鲫鱼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用鳍游泳,属于鱼类。 故选BD。 13、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运用已广泛深入到生活中的方方面面。下列搭配对的的是(    ) A.污水的处理——真菌B.沼气的产生——醋酸菌 C.面包的制作——酵母菌D.酸奶的制作——乳酸菌 答案:CD 分析:细菌与环境保护:1 .细菌可被用于净化污水的原因:在污水和废水中的有机物,如多种有机酸、氨基酸等,可以作为细菌的营养物质。 2 .运用细菌净化污水的原理:在没有氧气的环境中,运用微生物(如甲烷菌)的发酵分解有机物;在有氧条件下,运用好氧菌将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 A.污水处理厂常常用细菌来净化污水,由于废水中有诸多有机物,可以被细菌运用,A错误。 B.在无氧的环境中,某些杆菌和甲烷菌等细菌通过发酵把这些有机物分解,产生甲烷,可以燃烧,用于照明、取暖等,是一种清洁的能源。故沼气的产生和甲烷细菌有关,B错误。 C.做面包时,常常要用到酵母菌,酵母菌属于真菌,酵母菌可以分解面粉中的葡萄糖,产生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是气体,遇热膨胀而形成小孔,使得馒头或面包暄软多孔,C对的。 D.酸奶是以鲜牛奶为原料,加入乳酸菌发酵而成,牛奶经乳酸菌的发酵后使原有的乳糖变为乳酸,易于消化,具有甜酸风味,D对的。 故选CD。 14、下列动物都能生活在水中,其中属于鱼类的是(    ) A.娃娃鱼 B.鲟鱼 C.鲨鱼 D.甲鱼 答案:BC 分析:鱼类生活在水中,具有与水生生活相适应的特征:身体呈流线型,用鳍游泳;用鳃呼吸等。 A.娃娃鱼,实际是大鲵,属于两栖动物,A错误。 BC.鲟鱼、鲨鱼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用鳍游泳,属于鱼类,BC对的。 D.甲鱼有坚硬的外壳或鳞片,卵生,用肺呼吸,体温不恒定属于爬行动物,D错误。 故选BC。 小提醒:鱼类生活在水中,具有与水生生活相适应的特征,结合鱼类的特征不难选出对的的答案。 15、下列有关两栖动物的说法,不对的的是(     ) A.两栖动物幼体生活在水中B.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离不开水 C.两栖动物肺发达D.我国特有的扬子鳄是两栖动物 答案:CD 分析:两栖动物: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生活在水中或陆地上,用肺呼吸,同步用皮肤辅助呼吸。 A.两栖动物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A对的。 B.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必须在水中进行,离不开水,B对的。 C.两栖动物肺不发达,需要皮肤辅助呼吸,C错误。 D.我国特有的扬子鳄是爬行动物,D错误。 故选CD。 16、下图为鱼的外形构造示意图下列有关论述错误的是(  ) A.鱼在水里依托鳃进行呼吸,依托眼睛看清水流方向 B.鱼在水里游泳依托1、2、3、4、5等构造协调完毕 C.鲶鱼类和鲸体型相似,因此两者都属于鱼类 D.鱼的身体呈流线型,且体表分泌粘液能减少水的阻力 答案:AC 分析:鱼在水中生活的特点有:体呈流线型;大多数体表有鳞片能分泌粘液,具有保护作用还可以减少水的阻力;呼吸器官是鳃,吸取水中的溶解氧;用鳍游泳等。图中:1胸鳍、2腹鳍、3臀鳍、4尾鳍、5背鳍、6鳃。 A.鱼在水里依托鳃进行呼吸,身体两侧有一行侧线,侧线和神经相连,重要是测定方向和感知水流的作用,错误。 B.鱼在水里游泳依托1胸鳍、2腹鳍、3臀鳍、4尾鳍、5背鳍等构造协调完毕的,对的。 C.鲸具有胎生、哺乳的特征,属于哺乳动物,错误。 D.鱼的身体呈流线型,且体表分泌粘液能减少水的阻力,适于水中生活,对的。 故选AC。 小提醒:记住鱼类的特征及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的特点是处理本题的关键。 17、人体运动的完毕,需要多种系统的协调配合,下列有关论述对的的是( ) A.必须要有骨骼、关节和肌肉构成的运动系统 B.需要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的调整 C.运动时呼吸加紧加深,有助于人体获取较多的氧气 D.运动需要消化系统、循环系统等系统的配合 答案:BCD 分析:人体完毕一种运动都要有神经系统的调整,有骨、骨骼肌、关节的共同参与,多组肌肉的协调作用,才能完毕,解答即可。 A.运动必须有运动系统参与,人体的运动系统由骨、骨连接、骨骼肌构成,A错误。 B.运动并不是仅靠运动系统来完毕的,还需要内分泌系统和神经系统的调整与控制。以及其他系统的配合。如运动所需的能量,有赖于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等系统的配合,BD对的。 C.运动时呼吸加紧加深,有助于人体获取较多的氧气,吸气时膈肌收缩使膈的顶部下降,吸入的氧气最终在人体细胞的线粒体中被运用,C对的。 故选BCD。 小提醒: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纯熟掌握有关的基础知识,结合题意,灵活解答本题。 18、动物的运动扩大了其活动范围,便于更好的生存和繁衍。下列有关论述错误的是(  ) A.依托肌肉的收缩和舒张就能完毕人体运动 B.骨骼肌收缩牵拉骨变化位置,于是躯体的对应部位就会产生运动 C.鸟的胸肌两端都附着在同一块胸骨上,牵动两冀完毕飞行动作 D.蝗虫的足和翅均位于胸部,扩大了它的分布范围 答案:AC 分析:运动系统重要由骨、关节和肌肉构成,骨骼肌受神经传来的刺激收缩时,就会牵动骨绕关节活动,于是躯体的对应部位就会产生运动。 A.运动并不是仅靠运动系统来完毕,还需要其他系统如神经系统的调整,运动所需的能量,有赖于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等系统的配合,A错误。 B.骨骼肌有受刺激而收缩的特性,骨骼肌只能收缩牵拉骨而不能将骨推开,因此一种动作的完毕总是由两组肌肉互相配合活动,共同完毕的。骨骼肌收缩,牵动着它所附着的骨,绕着关节活动,于是躯体就产生了运动,B对的。 C.鸟发达的胸肌一端都附着在胸骨上,另一端附着在翼骨上,牵动两翼完毕飞行动作,C选错误。 D.蝗虫是节肢动物中的昆虫,足和翅均位于胸部,可以行走和飞行,扩大了它的分布范围,D对的。 故选AC。 19、某生物爱好小组同学为探究“肉汤变质的原因”,将图中两套装置消毒处理,然后放置相似室温观测。该试验中(    ) A.甲和乙是一组对照试验B.变量是微生物的有无 C.乙中的肉汤先变质D.肉汤变质的主线原因是气温过高 答案:AB 分析:本探究试验中,空气中的细菌可以进入甲玻璃管,不能进入乙玻璃管,甲就是试验组,乙就是对照组。由于通过一段时间后,甲内有细菌,乙内无细菌,两者的变量就是细菌。因此试验中的变量是细菌,甲组在试验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是对照作用。 AB.对照试验是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一样外,其他条件都相似的试验,这个不一样的条件,就是唯一变量。结合分析可知,甲和乙是一组对照试验,甲内有细菌等微生物,乙内无细菌等微生物,故两者的变量是微生物的有无,AB对的。 C.乙中的肉汤无微生物,不会先变质,应当是甲中的肉汤先变质,C错误。 D.肉汤变质的原因是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D错误。 故选AB。 20、下列有关动物运动和行为的论述,错误的是(  ) A.动物的运动并不是仅靠运动系统来完毕 B.动物的行为只受内分泌系统分泌的激素调控 C.运动系统由骨骼和肌肉构成 D.学习行为是建立在先天性行为之上的 答案:BC 分析:动物生来就有的,由体内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先天性行为是学习行为的基础;在遗传原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原因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而获得的行为;动物越高等,学习能力越强,学习行为越复杂,在学习某种行为中“尝试与错误”的次数越少。 A.运动并不是仅靠运动系统来完毕的,还需要神经系统的调整。运动所需的能量,有赖于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等系统的配合。故动物的运动并不是仅靠运动系统来完毕,A对的。 B.动物的行为受到神经系统的调整,也受到激素调整的影响,B错误。 C.运动系统由骨、关节和肌肉构成而不是由骨骼和肌肉构成,C错误。 D.学习行为是在遗传原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原因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而获得的行为。故学习行为是建立在先天性行为之上的,D对的。 故选BC。 填空题 21、蛔虫和猪肉绦虫成虫都寄生在人的小肠里,身体表面有_____________能抵御消化液的侵蚀,它们的消化器官很简单但_____________器官尤其发达。 答案:     角质层     生殖 寄生生物如蛔虫和猪肉绦虫成虫都寄生在人的小肠里,体表有角质层,能防止被寄主消化液消化,保护身体的作用,它们没有专门的消化器官,运动器官和感觉器官也都退化,生殖器官发达,产下巨量的受精卵,目的就是为了增长感染寄主的机会。 22、关节很灵活,这是由于关节头和关节窝的表面覆盖着一层光滑的_____________ ,此外关节腔内具有滑液,可以________ 骨与骨之间的摩擦。 答案:     关节软骨     减少 分析:关节是由关节面、关节囊和关节腔三部分构成。 关节是由关节面、关节囊和关节腔三部分构成。关节面包括关节头和关节窝,关节面上覆盖着关节软骨,减少骨与骨之间的摩擦,增强关节的灵活性。关节囊分泌的滑液在关节腔内,减少与骨与之间的摩擦,增强关节的灵活性。因此,关节很灵活,这是由于关节头和关节窝的表面覆盖着一层光滑的关节软骨 ,此外关节腔内具有滑液,可以减少骨与骨之间的摩擦。 23、学习行为是在遗传原因的基础上,通过______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______而获得的行为。 答案:     环境原因     学习 学习行为是在遗传原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原因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而获得的行为。一般来说,动物越高等,学习能力越强,学习行为越复杂。学习行为是动物不停适应复杂多变的环境,得以更好地生存和繁衍的重要保证,动物的生存环境越复杂多变,需要学习的行为也就越多。 24、用四肢将身体支撑起来,并通过四肢的交替前伸和后蹬使整个身体向前运动,这是行走。当行走速度加紧时,在某一瞬间四肢都会___________身体腾空,这就是奔跑。 答案:离开地面 分析:运动方式:动物的种类不一样,运动方式和运动能力也千差万别。包括奔跑、爬行、行走、跳跃、飞行、游泳等等。 用四肢将身体支撑起来,并通过四肢的交替前伸和后蹬使整个身体向前运动,这是行走。当行走速度加紧时,在某一瞬间四肢都会离开地面身体腾空,这就是奔跑。依托后肢的弹跳,使身体腾空运动的方式,称为跳跃。依托肌肉收缩或附肢的运动把贴近地面的身体推向前进称为爬行。 25、同学们进入青春期,身体生长发育加紧,此时应积极参与体育锻炼,由于运动能增进长骨两端的________细胞不停产生新的骨组织,使骨长长;而骨的长粗和骨折后的修复则与骨膜内层的________有关。 答案:     骺端软骨层     成骨细胞 在骨的构造中与生长有关的构造有骨骺端的软骨层和骨膜中的成骨细胞。人在幼年的时候,骨骺端的软骨层可以不停产生新的骨组织使骨不停长长,但到成年后这些软骨就骨化成骨不再生长了;骨表面的骨膜内层有成骨细胞具有再生功能。对骨折后骨的愈合起作用,它还能不停产生新的骨细胞使骨不停长粗。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包罗万象 > 大杂烩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