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自然灾害及其影响,凤阳县临淮中学,讲课人:巩奥风,.4.19,第1页,什么是自然灾害?,自然灾害影响?,第2页,第3页,7月长江流域安徽段遭遇洪水危害,淹没大量农田、居民区和厂房等。,第4页,初安徽省凤阳县遭遇强降温、强降雪天气,造成路面结冰,大雪压毁树木等灾害。,第5页,1月12日,加勒比岛国海地发生里氏7.3级地震,首都太子港及全国大部分地域受灾情况严重。,第6页,3月20日和31日,冰岛霍尔斯沃德吕尔火山喷发,第7页,3月20日风沙天气带给中国一场巨大沙尘暴,来自内蒙古干旱地域沙尘蔓延数千公里抵达中国东部和南方地域。甚至扬尘天气还影响至台湾和日本。,第8页,8月7日晚甘肃省甘南州舟曲县发生强降雨,十二点左右遭受泥石流灾害。,第9页,一、自然灾害,1.,定义:是指因为自然异常改变造成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社会失稳、资源破坏等现象或一系列事件。,2.,形成条件:一是要有自然异变作为诱因;,二是要有受到损害人、财产、资 源 作为承受灾害客体。,第10页,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社会失稳,资源破坏,事件,现象,自然异常改变,自然属性,社会属性,自然灾害图示,第11页,自然灾害系统,图示,致灾因子,受灾体,孕灾环境,灾情,灾情,是对人类及其经济社会、自然资源造成损害自然异常改变。,是灾害承受体,包含人在内物质文化环境、自然资源。,是由大气圈、岩石圈、水圈、生物圈共同组成综合地球表层环境。,因灾造成生命、财产、资源损失情况。,第12页,【,合作探究,】,辨析以下案例,哪些是自然灾害,哪些不是,?,为何,?,(1)1952,年,9,月,17,日,日本附近海底火山,明神礁暴发,水蒸气和硫磺气组成气柱有几百米高,喷出火山熔岩和碎屑堆成高出海面,90,米火山岛。,(2)1996,年,8,月,10,日,菲律宾坎拉翁火山突然向空中喷出,1 500,多米高黑色烟柱,致使当初正在攀登此山一支国,际登山队,4,名队员死亡。,答:,不属自然灾害。只发生了自然异变事件,而没有造成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社会失稳、资源破坏,。,答:是自然灾害,既以自然异变,(,火山喷发,),为诱因,还造成人员死亡灾情。,第13页,(4)1986,年,4,月,26,日,切尔诺贝利核电站,4,号反应堆发生爆炸,当场炸死,31,人,大量强辐射物质泄露,,13 000,多平方千米土地上,100,万人处于核辐射危险 中,数以百万计居民得了严重放射病。,(3),据史料记载,晋咸和三年,(328,年,),,榆次:雨雹破瓦、折木,苗稼荡然。,答:,属自然灾害。既以自然异变为诱因,还造瓦木等财产损失。,答:,不属自然灾害。即使造成了人员伤亡,但不是以自然异变为诱因,而是人为原因产生事故。,第14页,【,学法指导,】,判断自然灾害技巧:,一、判断诱因是否为自然异变;,二、是否造成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社会失稳、资源破坏。,第15页,二、自然灾害影响,:,1.,人员伤亡,2.,财产损失,3.,自然资源和环境破坏,第16页,心理和精神伤害(恐慌、忧愁、痛苦等),(,1,),两方面,(,2,),影响原因,灾害强度,年纪、性别、收入、,居住条件、健康情况,个人对灾害应急反应不一样,人员伤亡不一样,妇女、儿童、老人、残障人易受自然灾害损伤,青壮年男性则是相对不易受灾害损伤群体,表现,1.,人员伤亡,生理伤害(死亡、伤残等),第17页,等候救援,第18页,2,.,财产损失,直接财产损失:,自然灾害对作物、牲畜、林木、房屋、道路、机场、船舶、厂矿、文物古迹等财产造成损毁,间接财产损失:,停产停工、交通通信中止等造成物资生产流通、商贸金融、社会结构和管理等方面损失,注意,:间接经济损失通常数倍于直接经济损失。,第19页,洪灾造成通讯设施中止,干旱造成玉米枯死绝收,第20页,被洪水浸泡工厂物资,地震毁坏高架桥,第21页,3.,自然资源与环境破坏,对自然资源和环境破坏含有,滞后性,和,隐蔽性,自然灾害还会对自然资源和环境造成破坏,火灾毁林,火山暴发后被毁林地,第22页,对不一样类型自然资源破坏差异,第23页,3.,自然资源与环境破坏,灾情特点,特点,空间上,时间上,现象上,滞后性,持久性,隐蔽性,广泛性,第24页,自然灾害危害程度存在地域差异,【,合作探究,】,依据上图,想一想,在灾害强度相同情况下,假如某一地域经济发展水平高且防抗灾能力强,灾害危害程度怎样,?,第25页,自然灾害危害程度存在地域差异,第26页,一定灾强下,,防灾抗灾能力强,,有利于降低灾损失;,经济发展水平高,,意味着单位面积上经济密度大,那么灾害损失绝对数量也大,不过还应该考虑到灾害损失与发达经济相比 较小,即灾情损失,相对数量小,,生产自救能力强,,灾后恢复较快,。所以,应该说,防灾抗灾能力强使得灾害危害程度低;一旦受灾,损失数量大,影响程度小。而那些经济发展水平低且防灾抗灾能力弱地域易受灾,受灾后,经济损失绝对量小、相对量大,缺乏自救和快速恢复能力,危害程度高。,第27页,灾情是由致灾因子强度、受灾体特征共同决定。当前人类即使难以改变致灾因子,不过改变受灾体特征是有可能降低灾害损失。,从区域角度看。发展经济同时要重视减灾防灾投入,降低灾害危害程度,忽略防灾抗灾经济发达区在灾害中是受灾最严重区域。,(,2,)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对灾害危害程度影响,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一方面决定了受灾体经济含量,其次还决定了受灾体抵御灾害能力。这两方面都影响着自然灾害危害程度高低。,第28页,【,课堂小结,】,自然,异变,受灾体,灾情,定义,灾害,事件,人员伤亡,财产损失,资源与环境破坏,危害程度,地域差异,自然灾害影响,自然灾害,自然灾害及其影响,第29页,课堂练习,1781年冰冰岛拉基山火山喷发,其产生有毒气体和饥荒使冰岛人口降低了1/5;18印尼坦博拉火山喷发造成9.2万人死亡;1985年哥伦比亚鲁伊斯火山一次中等规模喷发也造成了2.3万人死亡。据此回答1-2题。,1.火山喷发(),A不属于自然灾害 B属于孕灾环境,C属于致灾因子 D不属于自然异变,2.材料中三次火山喷发造成人员伤亡数不一样,最不可能原因是(),A.致灾因子强度不一样 B.人口密度不一样,C.抗灾救灾投入不一样 D.太阳高度不一样,D,C,第30页,据史料记载,晋咸和三年,(328,年,),,榆次:雨雹破瓦,折木,苗嫁荡然。据此回答,34,题。,3.,材料中自然灾害属于,(),A.,气象灾害,B.,水文灾害,C.,生物灾害,D.,地质灾害,4.,在晋咸和三年雨雹灾害中,主要造成影响是,(),A,人员伤亡,B,财产损失,C,自然资源损失,D,环境受到污染,A,B,第31页,据中国地震台网中心月12月29日公布消息,北京时间12月26日零时9分,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附近海域发生8.9级地震,至发消息时,最少造成8万人死亡。据此回答5-7题。,6苏门答腊岛附近(东六区)海域发生地震时,当地时间为(),A26日2时9分 B25日22时9分,C25日零时9分 D26日23时9分,7当地震发生时,地球位于运行轨道(),A近日点附近 B远日点附近 C春分点附近 D秋分点附近,8以下属于地震灾害受灾体是(),A桥梁、厂矿 B岩石圈 C海啸 D滑坡和泥石流,B,A,A,第32页,谢谢,!,第33页,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