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土方开挖专项施工方案
1编制依据
1)设计蓝图
2)招标文献工程量清单
3)施工总进度计划
2工程概述
本工程的土方开挖采用放坡段开挖的形式进行施工。其重要涉及KO+090至KO+703.3为新建堤防,需进行土方开挖,以及齿墙基槽土方开挖和两座板涵土方的开挖。总方量为34万方,石方开挖20.8万方。其中KO+270至K0+390为风化石,边坡为1:1,其余为沙土,边坡为1:1.9,并换填3米石渣。其工作内容涉及:准备工作、场地清理、测量放样、施工期排水、开挖渣料运送和堆存、边坡监测和防护、竣工验收前的维护以及按监理人的指示对废弃的渣场进行清理等工作。采用推土机和1.5m3反铲挖机进行开挖,自卸汽车运送渣土。
3施工部署
3.1施工降排水
施工降排水涉及:新开河床、齿墙基槽内降排水和开挖面以外的雨水排放两部分。其中新开河床、齿墙基槽内设排水沟及集水井的方式进行基坑积水排放;开挖面以外的雨水排放,采用在开挖面以外设立截渗沟的措施,使雨水汇集入截渗沟,沿固定的排水路线进入原清溪河内。
3.2土方开挖施工布置
本工程土方分两段进行河道开挖:K0+000到K0+400,两边进行开挖;K0+450到K0+703.3段,先进行右边开挖,后进行左边回填。开挖时在原清溪河头开挖边线外5m处修筑一条拦水坝,阻止河水进入新开挖河床内。K0+450到K0+703.3段在原清溪河埋1000大钢筋混凝土管涵新修一条施工便道作为本段工程土方开挖、回填以及边坡施工的重要道路;完毕后进行左岸河道的河堤回填及边坡施工。
开挖方向:沿河道轴线开挖;开挖方式:采用倒退式分层开挖。上部的土方采用推土机配合反铲挖掘机进行推挖,下部土方采用反铲挖掘机装土,自卸汽车运土,装载机配合挖掘机进行弃土堆放。
各施工作业面根据实测地形,对需要回填的岸坡土方量进行计算后,经土石方平衡后场内石渣远远不够,需异地买石渣回填。多余土方由场内、外道路运至业主给定的弃渣场进行堆放。
4施工方法和施工程序
4.1施工程序
测量放样
垃圾土开挖
基槽开挖
土方运送
场地清理
回填用土堆放
远弃土
垃圾土堆放
图4-1土方开挖施工程序
4.2场地清理
(1)垃圾清理
采用挖掘机及自卸汽车配合人工对开挖区域内的建筑垃圾圾、废渣以及工程师拟定的其它有碍物进行清除,清除和挖除的材料堆放在工程师指定的弃渣场。
对严重污染环境的清除料按专门规定解决。
(2)测量放线:
根据复核后工程师批准的坐标点和水准点,用全站仪和水准仪对地形及建筑物轴线进行测量定位。在放线时每50m设一个控制桩,转点处另设桩,永久性和临时控制桩均采用现浇混凝土方式进行保护。控制桩施工完毕后进行复核,待位置及高程经复核拟定无误后,将测量资料报送工程师复核。然后用白灰放出开挖边界线。所有的控制桩点在施工过程中定期进行复核,保证工程施工准确无误。
4.3基槽开挖
(1)开挖布置
本标段土方平均开挖深度约15m左右,基槽放坡开挖最大上口宽度65米左右,下口最大宽度36m。基础开挖采用平行轴线分层开挖一次成槽方式;第一次开挖至马道高程,第二次开挖至高于设计规定深度(基础面以上20cm)。整体采用倒退式,每个工作面由四台挖掘机配合进行,两台位于马道上开挖下层土方,另两台位于原始地面上,开挖上层土方及下层挖掘机甩上的土方。需要运用的土石方采用自卸汽车运送至回填作业面并打堆,弃土采用自卸汽车运送至弃渣场。
(2)开挖、运送设备配置
根据施工总工期规定和施工进度的安排,本工程土方开挖(以单个作业面最大施工强度计算)重要的最高月强度约16.0万m3,开挖重要施工设备见表4-1。
表4-1 土方开挖施工重要设备表
设 备 名 称
型号及规格
数量(台)
备 注
挖掘机
PC220 1.5m3
2
推土机
TY220
1
自卸汽车
10t
60
4
土方开挖专项施工方案 1
1编制依据 1
1)设计蓝图 1
2)招标文献工程量清单 1
3)施工总进度计划 1
2工程概述 1
本工程的土方开挖采用放坡段开挖的形式进行施工。其重要涉及5个湖区、5个闸坝(C、D两级2个滚水坝和3座液压自动翻板闸坝)基坑的土方开挖,开挖土方总量约371万m3;其工作内容涉及:准备工作、场地清理、测量放样、施工期排水、开挖渣料运送和堆存、边坡监测和防护、竣工验收前的维护以及按监理人的指示对废弃的渣场进行清理等工作。采用推土机和1m3反铲挖机进行开挖,自卸汽车运送渣土。 1
3施工部署 1
3.1施工降排水 1
施工降排水涉及:建筑物基槽内降排水和开挖面以外的雨水排放两部分。其中建筑物基槽内设排水沟及集水井的方式进行基坑积水排放;开挖面以外的雨水排放,采用在开挖面以外设立截渗沟的措施,使雨水汇集入截渗沟,沿固定的排水路线进入整体排水系统。 1
3.2土方开挖施工布置 1
本工程土方以5个闸坝建筑物为界线,划分5个工作面同时进行开挖,先进行河道右侧土方开挖,开挖时以右岸开挖边线外5m沿线修筑一条施工便道作为本工程土方开挖、回填以及边坡施工的重要道路;完毕后进行左岸河道的土方开挖,道路布置形式如同右岸,工序流程图: 1
闸室右岸土方开挖→湖区右岸土方开挖→闸室左岸土方开挖→湖区左岸土方开挖 1
开挖方向:沿河道轴线开挖;开挖方式:采用倒退式分层开挖。上部的土方采用推土机配合反铲挖掘机进行推挖,下部土方采用反铲挖掘机装土,自卸汽车运土,装载机配合挖掘机进行弃土堆放。 1
各施工作业面根据实测地形,对需要回填的岸坡土方量进行计算后,经土石方平衡后的多余土方由场内、外道路运至业主给定的弃渣场进行堆放。 2
4施工方法和施工程序 2
4.1施工程序 2
图4-1土方开挖施工程序 2
4.2场地清理 2
(1)垃圾清理 2
采用挖掘机及自卸汽车配合人工对开挖区域内的建筑垃圾圾、废渣以及工程师拟定的其它有碍物进行清除,清除和挖除的材料堆放在工程师指定的弃渣场。 2
对严重污染环境的清除料按专门规定解决。 2
(2)测量放线: 2
根据复核后工程师批准的坐标点和水准点,用全站仪和水准仪对地形及建筑物轴线进行测量定位。在放线时每50m设一个控制桩,转点处另设桩,永久性和临时控制桩均采用现浇混凝土方式进行保护。控制桩施工完毕后进行复核,待位置及高程经复核拟定无误后,将测量资料报送工程师复核。然后用白灰放出开挖边界线。所有的控制桩点在施工过程中定期进行复核,保证工程施工准确无误。 2
4.3基槽开挖 3
(1)开挖布置 3
本标段土方平均开挖深度约8~11m,基槽放坡开挖最大上口宽度130米左右,下口最大宽度110m。基础开挖采用平行轴线分层开挖一次成槽方式;第一次开挖至马道高程,第二次开挖至高于设计规定深度(基础面以上20cm)。整体采用倒退式,每个工作面由四台挖掘机配合进行,两台位于马道上开挖下层土方,另两台位于原始地面上,开挖上层土方及下层挖掘机甩上的土方。需要运用的土石方采用自卸汽车运送至回填作业面并打堆,弃土采用自卸汽车运送至弃渣场。 3
(2)开挖、运送设备配置 3
根据施工总工期规定和施工进度的安排,本工程土方开挖(以单个作业面最大施工强度计算)重要的最高月强度约16.0万m3,开挖重要施工设备见表4-1。 3
表4-1 土方开挖施工重要设备表 3
设 备 名 称 3
型号及规格 3
数量(台) 3
备 注 3
挖掘机 3
PC220 1.0m3 3
16 3
推土机 3
TY220 3
4 3
自卸汽车 3
10t 3
60 3
4 3
台备用 3
4.4开挖注意事项 3
(1)开挖接近基底时,预留20cm的保护层,以保护原状土不受拢动,以便控制边坡,避免超挖和欠挖。 3
(2)施工中按设计开挖图控制开挖边坡,保证不出现欠挖、超挖,基础底部预留的20cm保护层待下一道工序开始时,再人工修整到设计标高,经验槽合格后才可进行下道工序。 3
(3)冬季开挖时,安排在非冰冻期施工。开挖时预留60cm的保护层厚度,必要时采用覆盖保温材料等措施,防止基土遭受冻结。 3
(4)土方开挖时,防止邻近已有建筑物或构筑物、道路、管线等发生下沉或变形。必要时,采用防护措施,并在施工中进行沉降和位移观测。 3
(5)施工中如发现有测量用的永久性标桩或地质、地震部门设立的长期观测点等,要加以保护。在敷设地上或地下管道、电缆的地段进行土方施工时,要事先取得有关管理部门的书面批准,施工中采用措施,以防损坏管线。 4
4.5开挖应急措施 4
(1)对也许出现周边承压水影响时,当开挖边坡局部出现渗流,及时采用级配反滤料进行解决,并将渗流水通过碎石盲沟引到排水大口井内或槽底脚排水沟内以保证边坡的稳定。 4
(2)对也许出现的承压水,当开挖至槽底或边坡底脚局部出现管涌、翻砂等情况,立即采用扩挖、回填砂石反滤科、压实并将渗流水引导至大口井或排水沟。 4
(3)在开挖过程中发现有也许坍塌的地方,立即采用应急解决措施,如发生坍塌用人工或机械挖除后回填砂砾石料置换方法解决。 4
4.6开挖料的运用和弃土解决 4
开挖弃土堆放到指定的弃土区,堆土范围及高程严格按工程师告知实行。所有开挖土料堆土区均设自由排水设施,保护周边环境,并保证堆放边坡稳定。 4
工程师已确认的可用料,用于填筑永久和临时工程以及用于浇筑的土石料分别堆放,并堆放到工程师指定的地点。 4
本工程运用开挖料作为填筑料,为保证土料含水量,将准备用于回填的土料堆成土堆,对予含水量不合格的填筑土料,采用翻晒(或洒水)措施,以满足填筑土料的含水量规定。 4
尽量避免在输电线路下堆土,对于不可避免的堆土,堆土高度控制在2m以下,保证堆土与电线之间有足够的安全距离。 4
4.7建基面清理和缺陷解决 4
(1)建基面清理 4
在基础开挖完毕后,采用人工清理掉预留的20cm保护层并进行检查。若检查中地基出现意料不到的缺陷,及时告知工程师,确认解决办法并认真执行。开挖后地基承载力满足下表4-2规定: 4
表4-2 建筑物地基承载力指标 5
部 位 5
建基面修正后地基承载力 大于以下允许地基承载力(KPa) 5
说明 5
6#水闸 5
闸室段 5
80 5
消力池跌水墙 5
165 5
消力池侧挡墙 5
165 5
7#水闸 5
上游翼墙 5
106 5
C滚水坝 5
/ 5
/ 5
/ 5
/ 5
承载力测试以标准贯入测试为主,并结台地层岩性辅以静力触探法测试。标准贯入实验在开挖基槽以外尽量靠近建筑物处进行,深度从建基面开始至建基面以下6米止,每一米做一段次;静力触探法在建基面上测试时,保存至少1米的保护层。 5
不同地质单元、不同岩性地层的实验组数不少于3组;不同地层的结合部位补做实验至少1组。 5
开挖后地基承载力的测试结果及时上报监理、设计单位复核。承载力达成设计规定的部位,经监理批准后,开始建筑物的施工;承载力不满足设计规定的地段,根据经监理批准的设计方案进行解决,待承载力达成规定后,方可进行建筑物的施工。 5
(2)缺陷解决 5
1)当建筑物基础中碰到淤泥及软弱土层时,认真对待。将淤泥及软弱土层所有挖除,并采用措施防止边坡坍塌,换填碎石土或填筑混凝土。碎石土的碎石与土的比例为6:4,压实度不小于0.96。 5
2)当开挖建筑物地基面以下淤泥及软弱土层厚度超过1m或遇有古河道或坑塘时,会同监理人、设计单位、发包人共同制定解决方案,并在监理人指令下实行勘查和解决。 5
3)碎石土换填施工时分层填筑,分层夯实。当人力夯击时,每层铺设厚度不大于150-200mm,机夯时,每层铺设厚度为200-250mm。换填后,进行地基承载力测试,保证经解决后的地基满足地基承载力的规定。 5
5质量检查 6
(1)在土方开挖前,对开挖线进行自检,合格后报请工程师复检并经批准后进行土方开挖。土方开挖过程中,设专人进行开挖高程、断面尺寸、边坡稳定等项目的检查。 6
(2)在每开挖完一段后,均要对开挖面进行测绘,复查开挖面是否满足规定;对开挖到基底部位,认真检查,发现软弱基层或有缺陷的部位及时报请工程师进行协商,按照工程师的规定进行解决。 6
(3)在开挖过程中,配合工程师做好土样的实验工作及地质编录工作。 6
6土方平衡调配 6
提前作好土方平衡调配计划,对所有渣料进行统一规划有助于合理运用开挖料渣,减少运送距离,避免反复运送。 6
本工程仅1个弃渣场,位置给定在已建快速路桥上游300m。 6
本工程土方开挖远大于土方填筑,且其开挖料重要为砂石料,填方和混凝土骨料所有运用开挖砂石料。工程砂石料开挖约371万m3,土方填筑料约17.7万m3。土方平衡见下表4-3: 6
台备用
4.4开挖注意事项
(1)开挖接近基底时,预留20cm的保护层,以保护原状土不受拢动,以便控制边坡,避免超挖和欠挖。
(2)施工中按设计开挖图控制开挖边坡,保证不出现欠挖、超挖,基础底部预留的20cm保护层待下一道工序开始时,再人工修整到设计标高,经验槽合格后才可进行下道工序。
(3)土方开挖时,防止邻近已有建筑物或构筑物、道路、管线等发生下沉或变形。必要时,采用防护措施,并在施工中进行沉降和位移观测。
(4)施工中如发现有测量用的永久性标桩或地质、地震部门设立的长期观测点等,要加以保护。在敷设地上或地下管道、电缆的地段进行土方施工时,要事先取得有关管理部门的书面批准,施工中采用措施,以防损坏管线。
4.5开挖应急措施
(1)对也许出现周边承压水影响时,当开挖边坡局部出现渗流,及时采用级配反滤料进行解决,并将渗流水通过碎石盲沟引到排水大口井内或槽底脚排水沟内以保证边坡的稳定。
(2)对也许出现的承压水,当开挖至槽底或边坡底脚局部出现管涌、翻砂等情况,立即采用扩挖、回填砂石反滤科、压实并将渗流水引导至大口井或排水沟。
(3)在开挖过程中发现有也许坍塌的地方,立即采用应急解决措施,如发生坍塌用人工或机械挖除后回填砂砾石料置换方法解决。
4.6开挖料的运用和弃土解决
开挖弃土堆放到指定的弃土区,堆土范围及高程严格按工程师告知实行。所有开挖土料堆土区均设自由排水设施,保护周边环境,并保证堆放边坡稳定。
工程师已确认的可用料,用于填筑永久和临时工程以及用于浇筑的土石料分别堆放,并堆放到工程师指定的地点。
本工程运用开挖料作为填筑料,为保证土料含水量,将准备用于回填的土料堆成土堆,对予含水量不合格的填筑土料,采用翻晒(或洒水)措施,以满足填筑土料的含水量规定。
尽量避免在输电线路下堆土,对于不可避免的堆土,堆土高度控制在2m以下,保证堆土与电线之间有足够的安全距离。
4.7建基面清理和缺陷解决
(1)建基面清理
在基础开挖完毕后,采用人工清理掉预留的20cm保护层并进行检查。若检查中地基出现意料不到的缺陷,及时告知工程师,确认解决办法并认真执行。、
开挖后及时上报监理、设计、业主单位验槽。承载力达成设计规定的部位,经监理批准后,开始齿墙的施工;承载力不满足设计规定的地段,根据设计解决或经监理批准的设计方案进行解决,待承载力达成规定后,方可进行建筑物的施工。
(2)缺陷解决
1)当建筑物基础中碰到淤泥及软弱土层时,认真对待。将淤泥及软弱土层所有挖除,并采用措施防止边坡坍塌,换填碎石土或填筑混凝土。碎石土的碎石与土的比例为6:4,压实度不小于0.96。
2)当开挖建筑物地基面以下淤泥及软弱土层厚度超过1m或遇有古河道或坑塘时,会同监理人、设计单位、发包人共同制定解决方案,并在监理人指令下实行勘查和解决。
3)碎石土换填施工时分层填筑,分层夯实。用20吨压路机进行强震夯时,每层铺设厚度不大于300mm。换填后,进行地基承载力测试,保证经解决后的地基满足地基承载力的规定。
5质量检查
(1)在土方开挖前,对开挖线进行自检,合格后报请工程师复检并经批准后进行土方开挖。土方开挖过程中,设专人进行开挖高程、断面尺寸、边坡稳定等项目的检查。
(2)在每开挖完一段后,均要对开挖面进行测绘,复查开挖面是否满足规定;对开挖到基底部位,认真检查,发现软弱基层或有缺陷的部位及时报请工程师进行协商,按照工程师的规定进行解决。
(3)在开挖过程中,配合工程师做好土样的实验工作及地质编录工作。
6土方平衡调配
提前作好土方平衡调配计划,对所有渣料进行统一规划有助于合理运用开挖料渣,减少运送距离,避免反复运送。
本工程弃渣场,业主没提供,由施工方自找。
本工程土方开挖远大于土方填筑,且其开挖料重要为砂土,无法进行回填料,所有外运到弃土场。填方石渣需从异地购买。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