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输液反映时应急预案、流程及解决
1、患者发生输液反映时,应立即撤除所输液体,重新更换液体和输液器。
2、病情紧急的患者准备好抢救的药品及物品,同时报告医生,并遵医嘱给药。
3、情况严重者应就地抢救,必要时进行心肺复苏。
4、建立护理记录,记录患者生命体征,一般情况和抢救过程。
5、发生输液反映时,应及时报告院感办、护理部和药剂科。并按规定填写输液反映报告卡,上报护理部。
6、将保存液体、输液器分别送药剂科和消毒供应中心。
7、患者家属有异议时,立即按有关程序对输液器具进行封存。
流程:
患者出现输液反映
立即更换液
体及输液器
保存静脉
输液通道
报告值班医
生、护士长
遵医嘱给药,配合医生抢救
向患者及家属做好心理疏导
严密观测病情变化
向相关部门报告
将换下的输液器与液体送检
药剂科、护理部、感染办
协助填写输液反映报告单
记录生命体征、抢救过程
输液反映的解决
输液反映是医疗活动中极为常见的现象,其自身并无致死性。但它可诱导病人基楚疾病恶化而带来生命危险。临床中应重在防范;一旦发生,判断要准确,处置要果断。
㈠发热反映解决方法:
⒈不要拨掉静脉针头,一定保存好静脉通道,以备抢救用药。一旦拨掉静脉通道,当病人需抢救时再建静脉通道,会错过抢救时机;
⒉换上一套新的输液器管道及与原液体性质不同的液体(如本来是糖水则换成生理盐水),可暂不加药,待病情稳定后再议加药;
⒊五联用药:
①吸氧;②静注地塞米松10--15mg(小儿0.5-1mg/kg.次)或氢化可的松100mg(小儿5--10mg/kg.次);③肌注或静注苯海拉明20--40mg(小儿0.5--1mg/kg.次);④肌注复方氨基比林2ml(小儿0.1ml/kg.次)或口服布洛芬悬液;⑤如未梢发凉或皮色苍白可肌注或静注654-2 5mg(小儿0.1--0.5mg/kg.次)。一般在用药30分钟后汗出热退而平稳下来。
㈡ 急性肺水肿
解决方法:
①注意控制输液速度和输液量特别对老人、小儿和心肺功能不全的病人。
②一旦出现上述症状, 立即停止输液并告知医生进行紧急解决。如病情允许,使病人呈端坐位,双腿下垂,以减少下肢静脉回流, 减轻心脏承担。
③高流量氧气吸入。
④遵医嘱给予镇静剂、平喘、强心、利尿和扩血管药物。
⑤给予心理安慰, 解除病人的紧张情绪。
⑥必要时进行四肢轮扎。方法:用橡胶止血带或血压计袖带适当加压四肢, 以阻断静脉回流, 但动脉血仍可通过。每5~10 min 轮流放松一个肢体上的止血带。症状缓解后,逐渐解除止血带。
㈢静脉炎
解决方法:
①严格执行无菌操作, 对血管壁有刺激性的药物应充足稀释后再用。
②有计划地更换输液部位, 以保护静脉。
③停止在出现炎症的静脉输液,并将该肢体抬高、制动,局部用50 %硫酸镁溶液湿敷,2 次/ d ,每次20 min。
④超短波局部理疗,1 次/ d ,每次15~20 min。
⑤中药治疗,如意黄金散加醋调成糊状, 局部外敷, 2 次/ d。
⑥如合并感染,遵医嘱给予抗生素治疗。
(四) 空气栓塞
解决方法:
①输液前认真检查输液器的质量,将各部位衔接紧密,防止滑脱。
②输液前排尽输液导管内的空气。
③输液过程中加强巡视, 及时更换输液瓶或添加药物。输液完毕及时拔针。
④加压输液时应有专人在旁守护。
一旦空气进入血管内, 应立即让病人采用左侧卧位并使头低足高, 以使气体浮向右心室尖部, 避开肺动脉入口, 随着心脏舒缩, 将空气与血液混成泡沫, 分次小量进入肺动脉内,逐渐被吸取。
高流量氧气吸入,提高病人的血氧浓度, 纠正缺氧状态。
严重观测病人的病情变化,如发生变化,及时给予对症解决。
有条件者,可通过中心静脉导管抽出空气。
(五)溶血反映
1、防止:认真作好血型鉴定和交叉配血实验,输血前仔细核对,杜绝差错。严格执行血液保存制度,不可使用变质血液。
2.解决方法:
①停止输血并告知医生,保存余血,采集病人血标本重做血型鉴定和交叉配血实验;
②维持静脉输液通道,供应升压药和其他药物;
③静脉注射碳酸氢钠碱化尿液,防止血红蛋白结晶阻塞肾小管;
④双侧腰部封闭,并用热水袋敷双侧肾区;解除肾血管痉挛,保护肾脏;
⑤严密观测生命体征和尿量,并做好记录,对少尿、尿闭者,按急性肾功能衰竭解决;出现休克症状,即配合抗休克治疗。
至于输液反映时皮下注射肾上腺素则应慎重。因素是输液反映不是速发型过敏反映,用肾上腺素违反了输液反映的病理机制,肾上腺素是儿茶酚胺类药物,有快速升压效应,用于速发型过敏反映是对的的;此外,肾上腺素的升压效应会使原有高血压的病人病情恶化。当然,在一时不能判断出是输液反映还是速发型过敏反映时,小心使用也未尝不可;在输液反映又合并血压急速下降时使用也是对的。
至于烦躁不安时镇静剂的使用也应慎重。实践证明,输液反映经上述解决大多能不久安静下来,不再需要用镇静剂;对这种病人用镇静剂也会掩盖病情变化。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