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1北京十三中学分校初二(下)期中地 理第卷 选择题(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明前茶是我国长江流域江南茶区对不同阶段春茶的称呼。清明前气温低,茶树生长速度缓慢,茶树体内的养分得到充分积累,此时的芽质比较好,但是发芽数量有限,受虫害侵扰少,茶较少受到农药污染。诸多明前采制的高档茶叶,芽叶细嫩,色翠香幽,特别受到茶友的青睐。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 节气歌说到“(立)春雨惊春(分)清(明)谷天”。清明时,地球应该运行在图1中的( )A. a段B. b段C. c段D. d段2. 明前茶品质较好原因是( )清明前光热充足,所以芽叶细嫩清明前生长慢,养分充分积累,色翠香幽清明前虫害少,较少
2、受农药污染清明前生长慢,发芽数量有限,价格较高A. B. C. D. 3. 参考图2,下列省份能采到真正明前茶的是( )A. 海南省B. 浙江省C. 香港特别行政区D. 台湾省2021年2月11日,重庆市竹贤乡下庄村坐落在一个巨大的喀斯特天坑谷底,绝壁环绕。带领村民修绝壁天路的“时代楷模”毛相林登上央视春晚。4. 毛相林带领村民在陡崖上“啃”出一条出山公路。下图中表示陡崖的是( )A. B. C. D. 5. 下庄村位于图中( )A. B. C. D. 6. 毛相林带领大家在过去种植水稻、红薯、土豆等传统作物的土地上培植起扶贫产业,如( )A. 养牦牛B. 种柑橘C. 种甘蔗D. 养骆驼7.
3、毛相林与村民们在天坑深处探索乡村旅游奔小康。下庄村风光秀丽,环境优美,旅游资源丰富。以下属于人文旅游资源的是( )天坑绝壁路天坑一线天 后溪河峡谷下庄精神文化陈列馆A. B. C. D. 当太阳直射时,人的影子在自己的脚底下。图甲为李黎同学在我国南方某城市(11644E,2326N)旅游时拍摄的照片,图乙为地球公转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8. 拍照当日,地球在公转轨道的位置最接近( )A. B. C. D. 9. 该日北京市的日影情况是( )A. 正午时日影在脚底下B. 全天日影朝正北C. 正午时日影朝正北方向D. 一年中正午日影最长的一天10. 该季节北京市的昼夜长短情况(表示黑夜,表示
4、白昼)应为( )A B. C. D. 四位同学乘公交到首都博物馆参观。在从公交站到首都博物馆北门集合地点的过程中,四位同学开启微信位置共享图甲,姜山同学下公交车后看见的道路指示牌图乙。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1. 共享位置后,同学们在群里报告各自位置。其中正确的是( )A. a处同学说:“我刚出地铁东南口,在集合点正西位置。”B. b处同学说:“我在c处同学的正南方,汇合后到北门。”C. c处同学说:“我正沿马路向东走,很快到达集合地点。”D. d处同学说:“我正沿马路往北走,前方是博物馆西门。”12. 姜山同学下车后看见图乙中所示路牌,他应在( )A. a处往北看B. b处往南看C. c处往西
5、看D. d处往北看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向海则兴、背海则衰。13. 黄岩岛及其附近海域自古就是中国的领土,黄岩岛所在海域是( )A. 黄海B. 南海C. 东海D. 渤海14. 读图,与我国接壤的国家是( )A. 越南B. 马来西亚C. 菲律宾D. 柬埔寨15.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海南省是我国最南的省级行政区域B. 西沙群岛一年四季昼夜等长C. 中沙群岛不受台风的影响D. 南沙群岛少数民族众多、人口稠密我国是个多山的国家,山地面积约占全国总面积的1/3;如果把山地、丘陵连同比较崎岖的高原合称为山区,我国山区面积约占全国总面积的2/3。读“中国主要山脉分布图”,回答1
6、618题。16. 如图,我国地势第二、三级阶梯分界的山脉有( )A. B. C. D. 17. 山脉会对气温和降水产生一定的影响。下列四位同学的判断中,正确的是( )李同学:甲地位于夏季风迎风坡,降水多于乙地王同学:甲地位于冬季风的迎风坡,降水多于乙地张同学:丙地冬季暖于丁地是因等山脉阻挡南下冷空刘同学:丙地冬季暖于丁地是因等山脉阻挡北上暖气流A. 李同学和王同学B. 李同学和张同学C. 张同学和刘同学D. 王同学和刘同学18.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使“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的前提条件是( )A. 开采出山中的金银矿B. 全面禁伐树木,以保护环境C. 保护好山区生态环境D. 将山区人
7、口迁移到平原地带下图为我国沿北纬32地形剖面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19. 图中是我国地势阶梯的边界山脉,其名称和位置分别是( )A. 横断山脉,第一、二级阶梯之间B. 大兴安岭,第二、三级阶梯之间C. 巫山,第二、三级阶梯之间D. 雪峰山,第一、二级阶梯之间20. 某同学暑假期间前往青藏地区旅游,最有可能感到的不适状况与其原因对应正确的是( )A. 中暑日照强,气温高B. 感冒阴雨连绵C. 呼吸困难海拔高,缺氧D. 行走困难风沙大21. 下列关于我国地势所产生的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有( )阻碍了夏季风从北向南吹送 利于海洋湿润气流向陆地深入,形成降水大河东流,沟通了东西交通 阶梯内部蕴藏着
8、丰富的水能资源A. B. C. D. 2020年6月21日,天文奇观日环食上演,下图是我国日环食观赏地图(注:只有环食带穿过的地区可观测到环食奇观)。读图,完成下面小题。22. 环食带( )A. 与长江干流三次相交B. 大致呈东北西南走向C. 经过北京市D. 在我国主要经过北温带23. 天气情况也是顺利观赏环食的重要保障。读图,环食发生时( )A. 西藏自治区多晴空日明,可赏奇观B. 四川省多阴雨朦胧,所以难观赏C. 北京市晴空日明,所以可赏奇观D. 湖南省全境多云转阴,日环食半遮面为了更好地认识地球,某同学用乒乓球制作地球的模型地球仪。完成下面小题。24. 将图中的小地球仪和模拟太阳的光源平
9、置于桌面,演示地球运动时,将无法演示出( )A. 地球自转运动B. 地球公转方向C. 昼夜长短变化D. 昼夜更替现象25. 某同学用线绳量出自制小地球仪上赤道的长度是10cm,则这个小地球仪的比例尺大致是( )A. 1:400000000B. 1:800000000C. 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40千米D. 第卷26. 某校开展“绘地图、找产地”的实践活动。图1是同学们绘制的法国、德国、加拿大地图及葡萄产地分布,图2是地中海气候的气温曲线降水量柱状图,图3是南极为中心的半球图。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1)从经济水平看,同学们绘制的三个国家都属于_国家。文字资料1:葡萄喜光生长所需最低气温1
10、2摄氏度到15摄氏度,昼夜温差大,利于糖分积累,控制土壤水分是种好葡萄的前提。文字资料2:冰酒在气温较低时,利用葡萄树上自然冰冻的葡萄酿制的酒产地,春夏秋三季气温要足够温暖,来满足葡萄生长需求,冬天气温要足够寒冷,且全年气温不能太过干燥。(2)法国的_沿岸盛产葡萄,这里利于葡萄生长的有利气候条件是_、_。自古人们用葡萄酿造葡萄酒,至今法国的葡萄酒享誉全球。两百多年前,一场突然来袭的霜害袭击了德国葡萄园。为了减小损失,酒农将冰冻的葡萄压榨、发酵酿酒。谁知,无心插柳柳成荫,酿成了酒体饱满、风味独特的佳酿冰酒。(3)与法国相比,德国纬度较_。图中葡萄种植地位于_气候和_气候过渡地带。受海洋影响,这里
11、冬季_(气温特点),所以每三到四年才能碰到一次合适的天气,有机会生产出产量极小的冰酒。加拿大安大略省的尼亚加拉半岛是世界冰酒的最佳产地之一。五大湖的调节作用使该产区的葡萄能在冰雪来临之前有足够的时间充分成熟,随之而来的严冬又能让葡萄稳定结冰。(4)加拿大地势东西高,中间低,这使得五大湖沿岸尼亚加拉地区每年受来自_洋的冷空气影响明显,保证了冰酒酿造原料的稳定供应,成为世界冰酒最大生产国。(5)读图3,南半球有两个完整的大陆,分别是南极大陆和_;另外还包含南美大陆和_大陆的一部分。从全球来看,南半球冰酒生产国少,因为从陆地面积看,南半球比北半球_。(6)图3中有两个科考站,其中有极昼极夜现象的是_
12、。1月份_(适合/不适合)在南极科考,原因是_(两个角度)。图中在的_方向。27. 2018年4月19日,“甘肃迭部扎尕(g)那农林牧复合系统”在第五次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国际论坛上,获得了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的正式授牌。图1是中国四大分区图,图2是迭部县位置图,图3是扎尕那安多藏寨景观图。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文字资料1:扎尕那村四面环山,植被覆盖率高达87%,林地约占总面积的58%,草地占30%,工地占8%。文字资料2:当地民居的地基多用石料楼梯墙壁天花板地板,多用松木材料。(1)甘肃省迭部县地处我国_个地理区域的过渡地带,其北部是_(山脉),_江贯穿中部,地势起伏较_。这里植被覆盖
13、率高,以_业和_业为主,耕地主要分布在地势较低的_地带,形成独特的农林牧复合农业生产方式,为当地居民提供各种生产资料和生活必需品。(2)迭部县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_气候及高山高原气候的交界地带,生物物种_(单一/多样),有利于农林牧复合生产方式的形成和发展。(3)甘肃迭部扎尕那独特的农林牧复合农业生产方式的特色主要是受_和_等自然因素影响。为了传承和保护这种农业文化遗产,应_。(双项选择)A大力开垦荒地,扩大耕地面积 B加大樵采力度,充分利用森林资源C积极发展新型农业与生态文化旅游业 D禁止游客进入,减少对原生环境的破坏E加大宣传,形成保护遗产共识(4)如图,白龙江的流向为_。(5)扎尕那形成
14、的聚落类型是_聚落,最主要的少数民族是_。当地民居与自然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请从地形、气候、植被等方面任选其一,从地理视角进行解释:_。28. 鄱阳湖是我国最大的淡水湖。南矶湿地位于鄱阳湖湖岸地带(图1),每年前来南矶湿地越冬的候鸟达30多万羽,被誉为“候鸟乐园”。图2是鄱阳湖地区气候图。读材料,回答问题。(1)鄱阳湖位于_(内流区/外流区)。鄱阳湖所在省级行政区的简称是_,该省的行政中心是_。(2)当长江干流洪水来临时,江水注入鄱阳湖,削减干流洪峰;当长江干流水位低于鄱阳湖时,湖水注入长江,增加干流水量。据此可知,鄱阳湖对长江水量有天然的调节作用,湖泊面积越大,调节功能越_。南矶湿地一年一度
15、水陆交替。每年夏季,南矶湿地一片汪洋,宽广的湖面上只剩下南山和矶山两座孤岛;每年冬季,南矶湿地内湖滩草洲一望无际,一条湖底公路可与外界相连。(3)完成下列结构图,说明南矶湿地一年一度水陆交替现象产生的过程。_(4)近年来,为了加快鄱阳湖地区生态保护与恢复的进程,下列做法合理的是_(多项选择)A. 退耕还湿B. 围湖造田C. 粗放养殖D. 渔民因鱼鸟争食,捕猎候鸟E. 适度发展湿地观鸟等旅游活动F. 加大对湖区生物的保护和宣传G. 政府投入资金治理污染H. 实施冬、春季休渔制度参考答案明前茶是我国长江流域江南茶区对不同阶段春茶的称呼。清明前气温低,茶树生长速度缓慢,茶树体内的养分得到充分积累,此
16、时的芽质比较好,但是发芽数量有限,受虫害侵扰少,茶较少受到农药污染。诸多明前采制的高档茶叶,芽叶细嫩,色翠香幽,特别受到茶友的青睐。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 节气歌说到“(立)春雨惊春(分)清(明)谷天”。清明时,地球应该运行在图1中的( )A. a段B. b段C. c段D. d段2. 明前茶品质较好的原因是( )清明前光热充足,所以芽叶细嫩清明前生长慢,养分充分积累,色翠香幽清明前虫害少,较少受农药污染清明前生长慢,发芽数量有限,价格较高A. B. C. D. 3. 参考图2,下列省份能采到真正明前茶的是( )A. 海南省B. 浙江省C. 香港特别行政区D. 台湾省【答案】1. B 2.
17、C 3. B【解析】【分析】【1题详解】当太阳光线直射赤道时是北半球的春分日(日期是3月21日前后)或秋分日(日期是9月23日前后);当太阳光线直射北回归线时是北半球的夏至日(日期是6月22日前后);当太阳光线直射南回归线时是北半球的冬至日(日期是12月22日前后)。清明处在春分和夏至之间,因此,可判断此时地球运行在图1中所示的b段。故选B。【2题详解】由材料可知,明前茶品质较好原因是清明前光热并不充足,生长较慢,养分充分积累,色翠香幽,及清明前虫害少,较少受农药污染,正确,错误;清明前发芽数量有限,价格较高并不能体现明前茶品质较好,错误。故选C。【3题详解】明前茶产于我国长江流域江南茶区,由
18、图2可知,海南省、浙江省、香港特别行政区和台湾省等四省区中,只有浙江省地处我国长江流域江南茶区。故选B。【点睛】北半球春分日,日期是3月21日前后,太阳直射赤道;北半球夏至日,日期是6月22日前后,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北半球秋分日,日期是9月23日前后,太阳直射赤道;北半球冬至日,日期是12月22日前后,太阳直射南回归线。2021年2月11日,重庆市竹贤乡下庄村坐落在一个巨大的喀斯特天坑谷底,绝壁环绕。带领村民修绝壁天路的“时代楷模”毛相林登上央视春晚。4. 毛相林带领村民在陡崖上“啃”出一条出山公路。下图中表示陡崖的是( )A. B. C. D. 5. 下庄村位于图中( )A. B. C. D
19、. 6. 毛相林带领大家在过去种植水稻、红薯、土豆等传统作物的土地上培植起扶贫产业,如( )A. 养牦牛B. 种柑橘C. 种甘蔗D. 养骆驼7. 毛相林与村民们在天坑深处探索乡村旅游奔小康。下庄村风光秀丽,环境优美,旅游资源丰富。以下属于人文旅游资源的是( )天坑绝壁路天坑一线天 后溪河峡谷下庄精神文化陈列馆A. B. C. D. 【答案】4. D 5. A 6. B 7. C【解析】【分析】【4题详解】由图可知,图中表示的是山顶地形,处等高线向高处凸出,是山谷地形;处等高线中间低、四周高,是盆地地形;处等高线重合在一起,是陡崖地形。故选D。【5题详解】下庄村是位于重庆市,图中四个省区中,表示
20、的是重庆市,表示的是湖北省,表示的是四川省,表示的是贵州省,故选A。【6题详解】由题目可知,该地区是位于重庆市,地处南方地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在传统作物的土地上可以发展种柑橘等亚热带作物,故选B。【7题详解】所谓人文旅游资源是掺杂着人为活动在内的,如天坑绝壁路和下庄精神文化陈列馆属于人文旅游资源,而天坑一线天 和后溪河峡谷属于自然旅游资源,故选C。【点睛】重庆别称江城、雾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直辖市,是国际大都市、国家中心城市、超大城市、西部大开发重要的战略支点、“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重要联结点以及内陆开放高地。当太阳直射时,人的影子在自己的脚底下。图甲为李黎同学在我国南方某城市(1164
21、4E,2326N)旅游时拍摄的照片,图乙为地球公转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8. 拍照当日,地球在公转轨道的位置最接近( )A. B. C. D. 9. 该日北京市的日影情况是( )A. 正午时日影在脚底下B. 全天日影朝正北C. 正午时日影朝正北方向D. 一年中正午日影最长的一天10. 该季节北京市的昼夜长短情况(表示黑夜,表示白昼)应为( )A. B. C. D. 【答案】8. A 9. C 10. B【解析】【分析】【8题详解】读乙图可知,当地球运行到位置时,太阳直射北回归线,为北半球的夏至日,日期在6月22日前后;当地球运行到位置时,太阳直射赤道,为北半球的秋分日,日期在9月23日前
22、后;当地球运行到位置时,太阳直射南回归线,为北半球的冬至日,日期在12月22日前后;当地球运行到位置时,太阳直射赤道,为北半球的春分日,日期在3月21日前后。由甲图可以看出,照片显示人的影子在自己的脚底下,说明这一天该城市出现了太阳直射现象,即当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地球公转的位置应最接近处。故选A。【9题详解】由上题可知,该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为北半球的夏至日。由于北京市地处北回归线以北,不会出现太阳直射现象,所以正午时日影不会在脚底下,而是朝正北方向,A错误,C正确;北京全天日影朝向会不断变化,只有正午时刻朝正北,B错误;该日是北京市一年中正午日影最短的一天,D错误。故选C。【10题详解】由
23、上题可知,这一天,太阳直射在北回归线附近,地处北半球的北京昼长夜短,并且是一年中昼最长夜最短的一天,但是地处北温带的北京不会出现极昼现象。所以,B正确,ACD错误。故选B。【点睛】当太阳光直射在北回归线上时,这一天称为北半球的夏至日,为6月22日前后,这一天北半球各地昼长夜短,北极圈以内地区有极昼现象。四位同学乘公交到首都博物馆参观。在从公交站到首都博物馆北门集合地点的过程中,四位同学开启微信位置共享图甲,姜山同学下公交车后看见的道路指示牌图乙。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1. 共享位置后,同学们在群里报告各自位置。其中正确的是( )A. a处同学说:“我刚出地铁东南口,在集合点正西位置。”B. b
24、处同学说:“我在c处同学的正南方,汇合后到北门。”C. c处同学说:“我正沿马路向东走,很快到达集合地点。”D. d处同学说:“我正沿马路往北走,前方是博物馆西门。”12. 姜山同学下车后看见图乙中所示路牌,他应在( )A. a处往北看B. b处往南看C. c处往西看D. d处往北看【答案】11. A 12. D【解析】【分析】【11题详解】a处同学说:“我刚出地铁东南口,在集合点正西位置“是正确的,故A正确。b处同学说:“我在c处同学的正南方,汇合后到北门”是错误的,应该在西南方,故B错误。c处同学说:“我正沿马路向东走,很快到达集合地点“是错误的,应该是向西走,故C错误。d处同学说:“我正
25、沿马路往北走,前方是博物馆西门。”是错误的,应该是向南走,故D错误。故选A。【12题详解】读图可知,图中有指向标,根据指向标箭头所指的方向为北向判断方向,姜山同学下车后看见图(乙) 中所示路牌,他应在d处往南看;故选项D符合题意。故选D。【点睛】地图上判断方向的方法:在有经纬网的地图.上,根据经纬网判断方向,经线指示南北,纬线指示东西。在有指向标的地图上,用指向标判断方向,指向标箭头所指的方向为北向判断。在没有指向标和经纬网的地图上,根据“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判断。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向海则兴、背海则衰。13. 黄岩岛及其附近海域自古就是中国的领土,黄岩岛所在海域是( )
26、A. 黄海B. 南海C. 东海D. 渤海14. 读图,与我国接壤的国家是( )A. 越南B. 马来西亚C. 菲律宾D. 柬埔寨15. 下列叙述正确是( )A. 海南省是我国最南的省级行政区域B. 西沙群岛一年四季昼夜等长C. 中沙群岛不受台风的影响D. 南沙群岛少数民族众多、人口稠密【答案】13. B 14. A 15. A【解析】【分析】【13题详解】读图可知,黄岩岛所在海域是位于我国大陆南部的南海,南海是我国四大临海中,面积最大的临海。故选B。【14题详解】读图可知,越南北部与我国接壤,A正确;马来西亚和菲律宾皆与我国隔海相望,BC错误;柬埔寨与我国既不接壤,也不隔海相望,D错误。故选A。
27、【15题详解】海南省是我国纬度位置最低,最靠南的省级行政区,A正确;西沙群岛在北半球,不在赤道上,一年四季昼夜不等长,B错误;中沙群岛地处南海会受到台风影响,C错误;南沙群岛地处南海南部海域,由众多岛礁构成,人口并不稠密,D错误。故选A。【点睛】海南省是我国纬度位置最低,最靠南的省级行政区;黑龙江省是我国纬度位置最高,最靠北的省级行政区。我国是个多山的国家,山地面积约占全国总面积的1/3;如果把山地、丘陵连同比较崎岖的高原合称为山区,我国山区面积约占全国总面积的2/3。读“中国主要山脉分布图”,回答1618题。16. 如图,我国地势第二、三级阶梯分界的山脉有( )A. B. C. D. 17.
28、 山脉会对气温和降水产生一定的影响。下列四位同学的判断中,正确的是( )李同学:甲地位于夏季风的迎风坡,降水多于乙地王同学:甲地位于冬季风的迎风坡,降水多于乙地张同学:丙地冬季暖于丁地是因等山脉阻挡南下冷空刘同学:丙地冬季暖于丁地是因等山脉阻挡北上暖气流A. 李同学和王同学B. 李同学和张同学C. 张同学和刘同学D. 王同学和刘同学18.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使“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的前提条件是( )A. 开采出山中的金银矿B. 全面禁伐树木,以保护环境C. 保护好山区生态环境D. 将山区人口迁移到平原地带【答案】16. C 17. B 18. C【解析】【分析】【16题详解】我国
29、地势的第二、三级阶梯界线为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即,故C正确。故选C。【17题详解】由图可知,甲为夏季风迎风坡,降水多于乙地,故李同学正确,王同学错误。丙地暖于丁地,因等山脉阻挡南下冷空气,故张同学正确。阻挡北上暖气流,不会使丙更温暖,故刘同学错误。所以B正确,ACD错误。故选B。【18题详解】绿水青山指的是保护好生态环境,开矿是破坏环境的做法,全面禁伐树木不利于经济发展,将山区人口迁移到平原不科学,故C正确,ABD错误。【点睛】我国是一个地形复杂多样、山地面积广大的国家,包括山地、陡峭的高原和丘陵在内的山区面积约占我国面积的三分之二。下图为我国沿北纬32地形剖面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面
30、小题。19. 图中是我国地势阶梯的边界山脉,其名称和位置分别是( )A. 横断山脉,第一、二级阶梯之间B. 大兴安岭,第二、三级阶梯之间C. 巫山,第二、三级阶梯之间D. 雪峰山,第一、二级阶梯之间20. 某同学暑假期间前往青藏地区旅游,最有可能感到的不适状况与其原因对应正确的是( )A. 中暑日照强,气温高B. 感冒阴雨连绵C. 呼吸困难海拔高,缺氧D. 行走困难风沙大21. 下列关于我国地势所产生的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有( )阻碍了夏季风从北向南吹送 利于海洋湿润气流向陆地深入,形成降水大河东流,沟通了东西交通 阶梯内部蕴藏着丰富的水能资源A. B. C. D. 【答案】19. C 20.
31、C 21. B【解析】【分析】【19题详解】读图可知,图中是我国地势第二、三级阶梯的界线山脉巫山,该山脉同时也是四川盆地和长江中下游平原的分界线,还是重庆市和湖北省的分界线,故选C。【20题详解】某同学暑假时在青藏地区旅游,最有可能感到的不适是缺氧,呼吸困难,因为青藏高原海拔高,空气稀薄,C正确;青藏地区虽然日照强,但气温很低,也没有阴雨连绵,风沙小,ABD错误。故选C。21题详解】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分布,有利于温暖湿润的东南季风深入内地,给大部分地区带来丰沛的降水;还使得河流多自西向东流,沟通了东西交通,并且在阶梯交界处,由于落差大,蕴藏着丰富的水能资源,故正确,错误。故选B。【点
32、睛】青藏高原海拔高,气温低,是我国夏季气温最低的地区。2020年6月21日,天文奇观日环食上演,下图是我国日环食观赏地图(注:只有环食带穿过的地区可观测到环食奇观)。读图,完成下面小题。22. 环食带( )A. 与长江干流三次相交B. 大致呈东北西南走向C. 经过北京市D. 在我国主要经过北温带23. 天气情况也是顺利观赏环食的重要保障。读图,环食发生时( )A. 西藏自治区多晴空日明,可赏奇观B. 四川省多阴雨朦胧,所以难观赏C. 北京市晴空日明,所以可赏奇观D. 湖南省全境多云转阴,日环食半遮面【答案】22. D 23. A【解析】【分析】【22题详解】读图可知,环食带与长江干流两次相交,
33、A错误;环食带大致呈西北东南走向,B错误;环食带未经过北京市,C错误;环食带在我国主要经过北回归线以北的北温带,D正确。故选D。【23题详解】读图可知,环食发生时,西藏自治区大部分地区晴空日明,可赏奇观,A正确;四川省大部分地区多云转阴,日环食半遮面,B错误;北京市虽然晴空日明,但并不在环食带上,所以难以赏奇观,C错误;湖南省大部分地区多云转阴,日环食半遮面,北部少部分地区阴雨朦胧,所以难观赏,D错误。故选A。【点睛】我国大部分地区属于北回归线以北的北温带,南部少部分地区属于北回归线以南的热带,没有寒带。为了更好地认识地球,某同学用乒乓球制作地球的模型地球仪。完成下面小题。24. 将图中的小地
34、球仪和模拟太阳的光源平置于桌面,演示地球运动时,将无法演示出( )A. 地球自转运动B. 地球公转方向C. 昼夜长短变化D. 昼夜更替现象25. 某同学用线绳量出自制小地球仪上赤道的长度是10cm,则这个小地球仪的比例尺大致是( )A. 1:400000000B. 1:800000000C. 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40千米D. 【答案】24. C 25. A【解析】【分析】【24题详解】利用地球仪模型演示地球运动时可以演示出地球自转运动、地球公转方向、昼夜更替现象,但是无法演示出地球的昼夜长短变化,C选项符合题意。故选C。【25题详解】由题可知,自制小地球仪上赤道的长度是10cm,而赤道的实际
35、周长是4万千米,根据比例尺的计算公式: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可得小地球仪的比例尺大致是1: 400000000, A选项符合题意。综上所述,故选A。【点睛】地球自转产生的现象有昼夜更替现象、时间差异、日月星辰东升西落等。地球公转产生的现象有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正午影长的变化、四季的变化、五带的划分、昼夜长短的变化现象等。第卷26. 某校开展“绘地图、找产地”的实践活动。图1是同学们绘制的法国、德国、加拿大地图及葡萄产地分布,图2是地中海气候的气温曲线降水量柱状图,图3是南极为中心的半球图。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1)从经济水平看,同学们绘制的三个国家都属于_国家。
36、文字资料1:葡萄喜光生长所需最低气温12摄氏度到15摄氏度,昼夜温差大,利于糖分积累,控制土壤水分是种好葡萄的前提。文字资料2:冰酒在气温较低时,利用葡萄树上自然冰冻的葡萄酿制的酒产地,春夏秋三季气温要足够温暖,来满足葡萄生长需求,冬天气温要足够寒冷,且全年气温不能太过干燥。(2)法国的_沿岸盛产葡萄,这里利于葡萄生长的有利气候条件是_、_。自古人们用葡萄酿造葡萄酒,至今法国的葡萄酒享誉全球。两百多年前,一场突然来袭的霜害袭击了德国葡萄园。为了减小损失,酒农将冰冻的葡萄压榨、发酵酿酒。谁知,无心插柳柳成荫,酿成了酒体饱满、风味独特的佳酿冰酒。(3)与法国相比,德国纬度较_。图中葡萄种植地位于_
37、气候和_气候的过渡地带。受海洋影响,这里冬季_(气温特点),所以每三到四年才能碰到一次合适的天气,有机会生产出产量极小的冰酒。加拿大安大略省的尼亚加拉半岛是世界冰酒的最佳产地之一。五大湖的调节作用使该产区的葡萄能在冰雪来临之前有足够的时间充分成熟,随之而来的严冬又能让葡萄稳定结冰。(4)加拿大地势东西高,中间低,这使得五大湖沿岸的尼亚加拉地区每年受来自_洋的冷空气影响明显,保证了冰酒酿造原料的稳定供应,成为世界冰酒最大生产国。(5)读图3,南半球有两个完整的大陆,分别是南极大陆和_;另外还包含南美大陆和_大陆的一部分。从全球来看,南半球冰酒生产国少,因为从陆地面积看,南半球比北半球_。(6)图
38、3中有两个科考站,其中有极昼极夜现象的是_。1月份_(适合/不适合)在南极科考,原因是_(两个角度)。图中在的_方向。【答案】(1)发达 (2) . 地中海 . 光照充足 . 昼夜温差大 (3) . 高 . 温带海洋性 . 温带大陆性 . 温和 (4)北冰 (5) . 澳大利亚大陆 . 非洲 . 小 (6) . . 适合 . 此时南极地区正值暖季,且有极昼现象出现 . 西北【解析】【分析】本题以某校开展“绘地图、找产地”的实践活动为载体,设置六道小题,主要考查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及气候特征,发达国家的分布,全球海陆分布特点和极地科考等内容;重点考察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小问1详解】读图可知,
39、同学们绘制的三个国家分别是位于欧洲西部的法国、德国和位于北美洲的加拿大,从经济水平看,它们都属于发达国家。【小问2详解】从图中可知,法国南部的地中海沿岸盛产葡萄,这里属于地中海气候,夏季炎热干燥,利于葡萄生长的有利气候条件是光照非常充足、昼夜温差大。小问3详解】从图中可知,与法国相比德国更靠北,纬度较高。图中葡萄种植地位于大西洋沿岸的温带海洋性气候和地处内陆的温带大陆性气候的过渡地带。受海洋影响,这里冬季温和湿润,所以每三到四年才能碰到次合适的天气有机会生产出产量极小的冰酒。【小问4详解】从图中可知,加拿大北临北冰洋,地势特点是中间低,东西高,这使得五大湖沿岸的尼亚加拉地区每年受来自北冰洋的冷
40、空气影响明显,这保证了冰酒酿造原料的稳定供应成为世界冰酒最大生产国。【小问5详解】读图可知,完全位于南半球即赤道以南的大陆有南极大陆和澳大利亚大陆;部分位于南半球即被赤道穿过的大陆还包含南美大陆和非洲大陆。从南北半球海陆分布来看,陆地多分布在北半球,海洋多分布在南半球,南半球陆地面积比北半球要小。【小问6详解】读图可知,图中两个科考站,其中科考站地处南极圈以内,有极昼极夜现象。1月份正值南半球的夏季,此时南极地区正值暖季,且有极昼现象出现,因此适合在南极科考。在经纬网地图中,经线指示南北,纬线指示东西,可知,图中在的西北方向。【点睛】27. 2018年4月19日,“甘肃迭部扎尕(g)那农林牧复
41、合系统”在第五次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国际论坛上,获得了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的正式授牌。图1是中国四大分区图,图2是迭部县位置图,图3是扎尕那安多藏寨景观图。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文字资料1:扎尕那村四面环山,植被覆盖率高达87%,林地约占总面积的58%,草地占30%,工地占8%。文字资料2:当地民居的地基多用石料楼梯墙壁天花板地板,多用松木材料。(1)甘肃省迭部县地处我国_个地理区域的过渡地带,其北部是_(山脉),_江贯穿中部,地势起伏较_。这里植被覆盖率高,以_业和_业为主,耕地主要分布在地势较低的_地带,形成独特的农林牧复合农业生产方式,为当地居民提供各种生产资料和生活必需品。(2)
42、迭部县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_气候及高山高原气候的交界地带,生物物种_(单一/多样),有利于农林牧复合生产方式的形成和发展。(3)甘肃迭部扎尕那独特的农林牧复合农业生产方式的特色主要是受_和_等自然因素影响。为了传承和保护这种农业文化遗产,应_。(双项选择)A大力开垦荒地,扩大耕地面积 B加大樵采力度,充分利用森林资源C积极发展新型农业与生态文化旅游业 D禁止游客进入,减少对原生环境的破坏E加大宣传,形成保护遗产共识(4)如图,白龙江的流向为_。(5)扎尕那形成的聚落类型是_聚落,最主要的少数民族是_。当地民居与自然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请从地形、气候、植被等方面任选其一,从地理视角进行解释:_。【答案】(1) . 三 . 迭山 . 白龙江 . 大 . 林 . 畜牧 . 河谷 (2) . 温带大陆性 . 多样 (3) . 气候 . 地形 . CE (4)自西向东 (5) . 乡村 . 藏族 . 当地森林资源丰富,楼梯、 墙壁、天花板、地板多用松木材料,便于就地取材(或当地河谷沿岸地区地形较为平坦,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民居都分布在此处)【解析】【分析】本题以“甘肃迭部扎尕那农林牧复合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