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上海市延安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10月月考语文试题(含详解).doc

上传人:w****g 文档编号:9585563 上传时间:2025-03-31 格式:DOC 页数:22 大小:84.04KB 下载积分:10 金币
下载 相关 举报
上海市延安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10月月考语文试题(含详解).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上海市延安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10月月考语文试题(含详解).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1学年延安中学高一上10月月考语文试卷 (时间:120分钟 满分:100分) 一 积累与运用(22分) 1. 按要求填空 (1)《邶风·静女》的开头,用了“赋”的表现手法,直接写“静女其姝,______。爱而不见,__________”,其中“爱”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 (2)《王风·黍离》的开头“彼黍离离,______________”用了“________”的表现手法,以勾起主人公的忧思。成语“黍离之悲”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 (3)“思君令人老,岁月忽已晚。______________,努力加餐饭”选自《古诗十九首》中的《______________》;“还顾望旧乡,______________。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选自《古诗十九首》中的《______________》。 (4)《荀子·劝学》中指出:“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这与韩愈《师说》中所表达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观点是相同的。 (5)“故木受绳则直,______________”通过“木”与“金”的变化来说明事物经过人工改造,可以改变原来的状况,进而论证后天不断学习的重要性。人要改造成为“知明而行无过”的君子,就要“______________”,可见,学习的意义是十分重大的。 (6)《师说》中,士大夫之族以地位、官职为借口拒绝从师学习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韩愈作《师说》送给十七岁的李蟠,李蟠其人“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其中“古文”指的是______________,与骈文相对。“六艺”是“《诗》《书》《礼》《乐》《易》《春秋》六部儒家经典”。“传”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 2. 按要求选择 (1)古汉语中,往往为强调宾语(受词),而将宾语提到动词前面。下列不属于这种语法结构的选项是:( ) A. 用之则行,含之则藏,唯我与尔有是夫 B.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C. 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 D. 莫我肯顾 (2)教师节的时候,高一的同学们想选一些诗句来给自己的班主任。以下最合适的一项是( ) A.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B.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C.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D.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一项是( ) A. 看到中国羽毛球队在奥运会中取得了好成绩,小东在朋友圈激动地写下:“铩羽而归,包揽金银!这份荣耀,非你们莫属!” B. 世界杯预选赛四十强赛过去两场比赛,中国男足的表现差强人意,令广大球迷倍感失望,中国足协对此深表歉意。 C. 小苏在跑步方面刻苦训练,其他人难以望其项背。运动会上,他一骑绝尘,其他选手只感叹望尘莫及。 D. 面对不同文化需求,博物馆举办的“国云展”“为国宝代言”等活动,浮光掠影,吸引了不少观众。 二 阅读(38分) (一)(11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各题。 失败在大学生活中的三种功能 ——在2021级本科生开学典礼上的发言 ①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同事,亲爱的2021级新生以及各位家长: ②首先请允许我代表我的同事们向今天入学的2021级同学们表示最热烈的祝贺!每一级的清华人都是特殊的,今天我能够作为教师代表来跟大家讲几句话,也是一个特别特殊的经历。上个星期收到通知以后,我就一直在回忆自己1995年考入这所学校以后的全部人生。我的思虑如此过度,以至于有几个晚上我都梦见,学校在查看了我的大学成绩单以后,决定取消我这次发言的资格,非常的失败和沮丧。相信我,这样的梦你们在大一的时候也常常会做。毕竟,对过于美好的事物突然降临到自己头上表示怀疑,是一种正常的应激反应。 ③但是,这几个夜晚吓醒的经历,让我找到了今天跟各位分享的关键词。因为我发现,真正伴随着我们成长的,一直都是对于失败的恐惧。所以,作为老师,我特别想跟各位同学分享的是失败在大学生活中可能发挥的几个功能,供各位缺乏失败经验的同学们参考。 ④首先,失败会让你看见自己能力的边界。对你们很多人来说,之所以考不到更高的分数完全是因为有总分的限制。所以,你们应该会愿意,在更广阔的知识空间里和更充裕的自主时间里,试探一下失败何时到来。因为正如跳高比赛一样,你跳不过去的时刻才能看见自己最大的标高。大家放心,这场跳高,我和我的同事们已经安排上了。我打一个小广告。在清华传统的各种大一硬菜之外,学校从2018年起还开设了一门必修的“写作与沟通”课。你们的学长说这是“一门至少和微积分一样硬的课程”,我们写作中心将在这门硬课当中等着你们发现自己的边界。 ⑤当然,认识自己的边界并不总是那么愉快的经历。“跳出舒适区”的另一面就是“跳进不适区”。除了建议大家在碰到失败的时候,勇于寻求学校提供的各种专业帮助之外,我也建议大家常常想起考入清华的初心。荣耀不是你来这里的目的。通过自己的努力,在一个跳一跳才够得着的平台上打开自己新的可能才是。所以,面对未来的失败,你要学会忍耐。 ⑥第二,失败会让你看到输赢之外的风景。我们过去的成功通常都与输赢相关。一分之差,天上地下。然而,宏观经济学家早已指出,任何抽象的指标一旦用于评价,就一定会失去它的测量价值。你们来到清华之前,可能也已经厌倦了单向度的输赢体系,然而,只是碍于赢家的身份,不愿背上“凡尔赛”的骂名。所以各位,是时候放下你们的偶像包袱了!与其把所有的精力放在如何“科学”地提高0.1个绩点上,不如承受这一点小小的失败,在打好基础的前提之下,尽快地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更有意义的知识探索和创造实践中去。“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担大任”是4月19日考察清华大学时对广大青年学生提出的殷切要求。各位,要做心怀国之大者,就要多看前路风景,少谈一时输赢。我期待在你们的未来数年里会有忘了时间的阅读、不取悦老师的写作、想解决问题的实验,把一件事情做到底的社工,并从这里开始,走向不再被输赢羁绊的人生! ⑦第三,失败很有可能让你看到个人以外的世界。卢梭说,“当人们从事一个人能单独操作的工作和不需要许多人协助的手艺的时候,人的生活是自由、健康、善良而幸福的,并且在交往中无拘无束”。然而,这种“自由和无拘束”很可能只是哲学家的想象。来到清华以后,你们很快就会发现,几乎在所有方面,自己都不再是中学里无所不能的那一位,失落在所难免。然而,如果可以就此学会用平视的眼光欣赏他人的成就,用开放的心态寻求他人的支持,你们将有可能在与他人的合作中打开一个新的世界。甚至,你们可能还会发现合作不仅仅是为了双赢。在我们生活的北京,正在推广汽车礼让行人的做法,这是人们在一个超大城市里追求合作的努力。比起在交通安全上的共赢,让我这个公共管理学者更加感慨的是,原来人与人之间的耐心、包容和合作可以那么动人。 ⑧最后,请允许我回忆一下26年前我入学时最难忘的一个片段。那天我和你们一样兴高采烈地走进清华。奔向独立生活的愿望如此强烈,我迫不及待地就让我的父亲早早离开。收拾行李,认识同学,宿舍夜谈,度过了非常充实的一天。然而,第二天天刚亮,我和我的舍友们被一阵敲门声惊醒。开门一看,原来是我的父亲,他一手拿着一块捡来的砖头,一手拿着一枚钉子,跟我说:“你上铺的铺板有些松动,我昨晚一直在担心,我来帮你固定一下就走。”父亲钉完钉子就离开了,但他拿着砖头的背影直到今天我还记得。各位亲爱的学弟学妹,在今天典礼结束之后,请记得给爱你的家人打一个电话。他们是今天最高兴又最失落的人。在未来的几年中,也请你们常常地记得他们。他们虽然最盼望的是你们的成功,但是如果有一天,你们遇到了失败,他们是还会爱你,直到最后的人! ⑨谢谢大家! 3. 第⑤段的划线句,作者不直接说来清华的初心是什么,而是用了“不是……才是……”的长句子。这样表达有什么样的好处? 4. 本文主要议论的是失败的功能,第⑧段却描述了一个片段。这一段能否删去,为什么? 5. 本文是演讲稿,在讲失败的功能的时候,采用了“首先、第二、第三”的分项列举的形式,但是却并没有犯毛泽东在《反对党八股》中所说的“平乙丙丁,开中药铺”的罪状,这是为什么? (二)(7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各题。 最初教我写作的老师 王鼎钧 ①回想起来,我并非王荆石老师的好学生。那时,人人称赞我的作文好,王老师却说不然。那时我们爱写抒情的散文,所抒之情,为一种没有来由的愁苦怅惘,不免时时坠入伤春悲秋的滥调。那是当时的文艺流行病,我们都受到感染,而我的“病情”最严重。 ②那时,我已经觉察国家危难,家境衰落,青年没有出路,时时“悲从中来”,所以不能免疫。“愁苦之词易工”,我那时偶有佳作,受人称道,只有王老师告诉我们,这样写永远写不出好文章。他说,文章不是坐在屋子里挖空心思产生的,要走出去看,走出去听,从天地间找文章。天下这么多人你不看,这么多声音你不听,一个人穷思冥索,想来想去都是别人的文章,只能拼凑别人的文句成为自己的文章,这是下乘。 ③他最反对当时流行的“新文艺腔调”,例如写月夜:“一轮皎洁的明月,挂在蔚蓝色的天空,照着我孤独的影子。”例如写春天:“光阴似流水般的逝去,一转眼间,桃花开了,桃花又谢了,世事无常,人生如梦。”当时,这种腔调充斥在模范作文或作文描写辞典之类的书里。他不准我们看这些书。 ④他说,说书人有一种反复使用的“套子”,死学活用。说书说到官宦之家,大门什么样子,二门什么样子,客厅里挂着什么字画,摆着什么家具,有一套现成的说法,这一套可以用在张员外家,也可以用在李员外家;可以用在这部书里,也可以用在另一部书里。作文一定要抛弃你已有的“套子”。 ⑤依他的看法,学文言文和学白话文,方法大有分别。学文言是学另外一套语言,那套语言只存在于书本里,在别人的文章里。你必须熟读那些文章,背诵那些文章,才可以掌握那一套语言。你写文言文的时候,先要想一想你能够背诵的那些句子,把它从别人的文章里搬过来使用。你写的文言文是用古人的句子编联而成,颇似旧诗的集句。白话文学的根源不在书本里,而在生活里,在你每天说的话里,不仅如此,在大众的生活里,在大众每天说的话里。回想起来,王老师这番教导出于正统的写实主义,是堂堂正正的作家之路,对我们期望殷切,溢于言表。可是,那时候,我并没有完全了解他的意思,我相信,别的同学也没有听懂。 ⑥回想起来,这段话,也许是说给我一个人听的吧?遍数当年全班同学,再没有像我这样醉心作文的。可是,那时,我完全没有照他的话去做。 ⑦他说,文笔一定要简洁。 ⑧国文课本里有这么一个故事:敌人占据了我们的城池,我军准备反攻,派一个爱国的少年侦察敌情。这少年在午夜时分爬上城头,“看见月色如霜”。——看见月色如霜!全课课文只有这一句写景,王老师称赞这一句写得恰到好处。为什么到了城头才发现月色如霜?因为这时他需要月色照明,好看清楚城里敌人的动静。他说,倘若由俗手来写,恐怕又是“一轮皎洁的明月挂在蔚蓝色的天空”,一大串拖泥带水的文字。月如霜三个字干净利落,用不着多说。 ⑨他的这番训诲,我倒觉得不难。我把这种写法首先用在日记上。我记下,参加一个亲人的葬礼,“四周都是哭红了的眼睛”,王老师给我密圈。我记下,有一天因事早起,“星尚明,月未落,寒露满地,鸦雀无声”,王老师又给我密圈。 ⑩通常,学生的作文都很短,老师总是鼓励大家写得长些。有一次,王老师出题目要我们比赛谁写得又好又短。题目是“我家的猫”。我写的是:我家的猫是一只灰色的狸猫,是三岁的母猫,是会捉自己的尾巴不会捉老鼠的猫,是你在家里的时候它在你脚前打滚儿、你不在家的时候它在厨房里偷嘴的猫,是一只每天挺胸昂首出去、垂头丧气地回来的猫。你说,这到底是一只什么猫?据说,王老师看到我的作文时微微一笑:“这孩子的文章有救了。”作文簿在老师们手上传来传去,有人认为“的猫”两个字太多了,删掉比较好;有人认为“的猫”很有趣,而且扣题,题目就是“我家的猫”嘛! ⑪在那一段日子里,我对作文又爱又怕,怕我那些“妙手偶得”的佳句不能通过王老师的检验。有一次,我在作文簿上写道:时间的列车,载着离愁别绪,越过惊蛰,越过春分,来到叫做清明的一站。王老师对这段文字未加改动,也未加圈点,他在发还作文簿的时候淡淡地对我说:“这是花腔,不如老老实实的说‘清明到了’。” ⑫又有一次,我写的是:金风玉露的中秋已过,天高气爽的重阳未至。他毫不留情的画上了红杠子,在旁边改成“今年八月”。 ⑬回想起来,王老师提倡质朴,反对矫饰,重视内容。他朝我这棵文学小草不断的浇冷水,小草受了冷水的滋润,不断地生长。这一番教导对我的影响太大、太大了。 (节选自王鼎钧《昨天的云》第四章《荆石老师千古》) 6. 阅读文章的第一部分,分析文艺流行病的表现、危害、病因以及如何医治。 表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危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病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医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 第⑪、⑫段写王老师对“我”的文字进行了两处改动,请对这个改动进行评析。 (三)(6分) 阅读下面的两首诗歌,完成各题。 甲 春望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乙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杜甫 剑外①忽传收蓟北②,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注】①剑外:剑门之外,泛指易中地区,②蓟北:河北北都地区,安史之乱时叛军的根据地范阳一带。 8. 出版社准备编辑一套古代文学作品选,可以收录这两首诗歌的一书是( ) A. 《乐府诗选》 B. 《律诗集粹》 C. 《诗余选集》 D. 《古诗菁华》 9. 下列说法不准确的一项是( ) A. 甲诗“城春草木深”句有黍离之悲意味。 B. 甲诗更能体现出杜甫“沉郁顿挫”的风格。 C. 乙诗对人物的神态描写和动作描写很传神。 D. 乙诗七八句动词的运用有化近为远的效果。 10. 两首诗歌都写到了“泪”,请结合诗歌的内容,分析它们各自蕴含的情感。 甲诗: 乙诗: (四)(14分) 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各题。 甲 ①管仲夷吾者,颍上人也。少时常与鲍叔牙游,鲍叔知其贤。管仲贫困,常欺鲍叔,鲍叔终善遇之,不以为言。已而鲍叔事齐公子小白,管仲事公子纠。及小白立为桓公,公子纠死,管仲囚焉。鲍叔遂进管仲。管仲既用,任政于齐,齐桓公以霸,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管仲之谋也。 ②管仲曰:“吾始困时,尝与鲍叔牙贾,分财利多自与,鲍叔不以我为贪,知我贫也。吾尝为鲍叔谋事而更穷困,鲍叔不以我为愚,知时有利不利也。吾尝三仕三见逐于君,鲍叔不以我为不肖,知我不遭时也。吾尝三战三走,鲍叔不以我怯,知我有老母也。公子纠败,召忽死之,吾幽囚受辱,鲍叔不以我为无耻,知我不羞小节而耻功名不显于天下也。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 ③鲍叔既进管仲,以身下之。子孙世禄于齐,有封邑者十余世,常为名大夫。天下不多管仲之贤而多鲍叔能知人也。 ——节选自《管晏列传》 乙 ①其召至京师而复为刺史也,中山刘梦得禹锡亦在遣中,当诣播州。子厚泣曰:“播州非人所居,而梦得亲在堂,吾不忍梦得之穷,无辞以白其大人;且万无母子俱往理。”请于朝,将拜疏,愿以柳易播,虽重得罪,死不恨。遇有以梦得事白上者,梦得于是改刺连州。呜呼!士穷乃见节义。今夫平居里巷相慕悦,酒食游戏相征逐,诩诩强笑语以相取下,握手出肺肝相示,指天日涕泣,誓生死不相背负,真若可信;一旦临小利害,仅如毛发比,反眼若不相识。落陷穽,不一引手救,反挤之,又下石焉者,皆是也。此宜禽兽夷狄所不忍为,而其人自视以为得计。闻子厚之风,亦可以少愧矣。 ——节选自《柳子厚墓志铭》 11.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字: (1)尝与鲍叔牙贾 (2)天下不多管仲之贤而多鲍叔能知人也 (3)当诣播州 (4)亦可以少愧矣 12. 翻译以下的句子: (1)吾尝三仕三见逐于君,鲍叔不以我为不肖,知我不遭时也。 (2)请于朝,将拜疏,愿以柳易播,虽重得罪,死不恨。 13. 甲文和乙文都写到了动人的友情,但作者的写作意图有些不同,请比较分析。 甲文 乙文 三 作文(40分) 14. 在成长的道路上,我们会遇到很多人,有人更看重朋友,可也有人更看重对手。朋友和对手,你更看重哪一个?请写一篇议论文谈谈对这个问题的思考。 要求:自拟题目;不少于800字。 2021学年延安中学高一上10月月考语文试卷 (时间:120分钟 满分:100分) 一 积累与运用(22分) 1. 按要求填空 (1)《邶风·静女》的开头,用了“赋”的表现手法,直接写“静女其姝,______。爱而不见,__________”,其中“爱”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 (2)《王风·黍离》的开头“彼黍离离,______________”用了“________”的表现手法,以勾起主人公的忧思。成语“黍离之悲”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 (3)“思君令人老,岁月忽已晚。______________,努力加餐饭”选自《古诗十九首》中的《______________》;“还顾望旧乡,______________。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选自《古诗十九首》中的《______________》。 (4)《荀子·劝学》中指出:“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这与韩愈《师说》中所表达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观点是相同的。 (5)“故木受绳则直,______________”通过“木”与“金”的变化来说明事物经过人工改造,可以改变原来的状况,进而论证后天不断学习的重要性。人要改造成为“知明而行无过”的君子,就要“______________”,可见,学习的意义是十分重大的。 (6)《师说》中,士大夫之族以地位、官职为借口拒绝从师学习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韩愈作《师说》送给十七岁的李蟠,李蟠其人“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其中“古文”指的是______________,与骈文相对。“六艺”是“《诗》《书》《礼》《乐》《易》《春秋》六部儒家经典”。“传”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 俟我于城隅 ②. 搔首踟蹰 ③. 隐藏,遮掩 ④. 彼稷之苗 ⑤. 比兴 ⑥. 对国家残破,今不如昔的哀叹。也指国破家亡之痛。 ⑦. 弃捐勿复道 ⑧. 行行重行行 ⑨. 长路漫浩浩 ⑩. 涉江采芙蓉 ⑪. 故弟子不必不如师 ⑫. 师不必贤于弟子 ⑬. 金就砺则利 ⑭. 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⑮. 位卑则足羞 ⑯. 官盛则近谀 ⑰. 先秦两汉的散文 ⑱. 解释经书的著作 【解析】 【分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 本题要注意如下字词:俟、隅、踟蹰、弃捐、利、己、谀。 2. 按要求选择 (1)古汉语中,往往为强调宾语(受词),而将宾语提到动词前面。下列不属于这种语法结构的选项是:( ) A. 用之则行,含之则藏,唯我与尔有是夫 B.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C. 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 D. 莫我肯顾 (2)教师节的时候,高一的同学们想选一些诗句来给自己的班主任。以下最合适的一项是( ) A.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B.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C.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D.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 看到中国羽毛球队在奥运会中取得了好成绩,小东在朋友圈激动地写下:“铩羽而归,包揽金银!这份荣耀,非你们莫属!” B. 世界杯预选赛四十强赛过去两场比赛,中国男足的表现差强人意,令广大球迷倍感失望,中国足协对此深表歉意。 C. 小苏在跑步方面刻苦训练,其他人难以望其项背。运动会上,他一骑绝尘,其他选手只感叹望尘莫及。 D. 面对不同的文化需求,博物馆举办的“国云展”“为国宝代言”等活动,浮光掠影,吸引了不少观众。 【答案】(1)A (2)B (3)C 【解析】 【分析】 【小问1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的能力。 A.“用之则行,含之则藏,唯我与尔有是夫”的意思是用我呢,我就去干;不用我,我就隐藏起来,只有我和你才能做到这样吧!该句不是宾语前置句。 B.“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宾语前置句。“句读”和“惑”都是要强调的宾语,分别作动词“知”和“解”的宾语,“之”是提宾助词。现代汉语语序是“不知句读,不解惑”。 C.“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宾语前置句。“之”是提宾助词,现代汉语语序是“惟为听弈秋”。 D.“莫我肯顾”,宾语前置句。否定句中,代词“我”作动词“顾”的宾语,“我”作前置的宾语,现代汉语语序是“莫肯顾我”。 故选A。 【小问2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语言得体的能力。 A.“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意思是不辞辛劳,贡献自己的一切,到死为止。该句中的“死而后已”用于教师节祝语,不合适。 B.“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是杜甫对来得及时、滋润万物的春雨的赞颂,而这句话正是默默奉献,几十年如一日的辛勤培育学子的老师的真实写照。用在教师节,得体。 C.“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的意思是春蚕结茧到死时丝才吐完,蜡烛要燃尽成灰时像泪一样的蜡油才能滴干。该句写老师付出心血培养学生,至死方休,如蜡烛燃烧自己,照亮学生,直到燃尽的那一刻。此句中的“到死丝方尽”“成灰泪始干”用于教师节的祝语,不得体。 D.“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的意思是落花从枝头上掉下来的落花,但它不是无情之物,化成了春天的泥土,还能起着培育下一代的作用。该句可以用于赞美老师的奉献精神,但是句中的“化作春泥”用于教师节祝语,不得体。 故选B。 【小问3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 A.铩羽而归:指失败或不得志而归。结合“中国羽毛球队在奥运会中取得了好成绩”“包揽金银”可知,中国羽毛球队是取得胜利的。使用错误。 B.差强人意:大体上还能让人满意。结合“令广大球迷倍感失望,中国足协对此深表歉意”可知,中国男足的表现让人很不满意。使用错误。 C.望尘莫及:望得见走在前面的人带起的尘土却不能追上,比喻远远地落在后面。结合“一骑绝尘”可知,其他选手追不上小苏。使用正确。 D.浮光掠影:意思是水面上的反光和一闪而过的影子。比喻观察不细致,没有深的印象;又指文章言论的肤浅,无真知实学。结合“吸引了不少观众”可知,观众对博物馆举办的“国云展”“为国宝代言”等活动印象深刻。使用错误。 故选C。 二 阅读(38分) (一)(11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各题。 失败在大学生活中的三种功能 ——在2021级本科生开学典礼上的发言 ①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同事,亲爱的2021级新生以及各位家长: ②首先请允许我代表我的同事们向今天入学的2021级同学们表示最热烈的祝贺!每一级的清华人都是特殊的,今天我能够作为教师代表来跟大家讲几句话,也是一个特别特殊的经历。上个星期收到通知以后,我就一直在回忆自己1995年考入这所学校以后的全部人生。我的思虑如此过度,以至于有几个晚上我都梦见,学校在查看了我的大学成绩单以后,决定取消我这次发言的资格,非常的失败和沮丧。相信我,这样的梦你们在大一的时候也常常会做。毕竟,对过于美好的事物突然降临到自己头上表示怀疑,是一种正常的应激反应。 ③但是,这几个夜晚吓醒的经历,让我找到了今天跟各位分享的关键词。因为我发现,真正伴随着我们成长的,一直都是对于失败的恐惧。所以,作为老师,我特别想跟各位同学分享的是失败在大学生活中可能发挥的几个功能,供各位缺乏失败经验的同学们参考。 ④首先,失败会让你看见自己能力的边界。对你们很多人来说,之所以考不到更高的分数完全是因为有总分的限制。所以,你们应该会愿意,在更广阔的知识空间里和更充裕的自主时间里,试探一下失败何时到来。因为正如跳高比赛一样,你跳不过去的时刻才能看见自己最大的标高。大家放心,这场跳高,我和我的同事们已经安排上了。我打一个小广告。在清华传统的各种大一硬菜之外,学校从2018年起还开设了一门必修的“写作与沟通”课。你们的学长说这是“一门至少和微积分一样硬的课程”,我们写作中心将在这门硬课当中等着你们发现自己的边界。 ⑤当然,认识自己的边界并不总是那么愉快的经历。“跳出舒适区”的另一面就是“跳进不适区”。除了建议大家在碰到失败的时候,勇于寻求学校提供的各种专业帮助之外,我也建议大家常常想起考入清华的初心。荣耀不是你来这里的目的。通过自己的努力,在一个跳一跳才够得着的平台上打开自己新的可能才是。所以,面对未来的失败,你要学会忍耐。 ⑥第二,失败会让你看到输赢之外的风景。我们过去的成功通常都与输赢相关。一分之差,天上地下。然而,宏观经济学家早已指出,任何抽象的指标一旦用于评价,就一定会失去它的测量价值。你们来到清华之前,可能也已经厌倦了单向度的输赢体系,然而,只是碍于赢家的身份,不愿背上“凡尔赛”的骂名。所以各位,是时候放下你们的偶像包袱了!与其把所有的精力放在如何“科学”地提高0.1个绩点上,不如承受这一点小小的失败,在打好基础的前提之下,尽快地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更有意义的知识探索和创造实践中去。“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担大任”是4月19日考察清华大学时对广大青年学生提出的殷切要求。各位,要做心怀国之大者,就要多看前路风景,少谈一时输赢。我期待在你们的未来数年里会有忘了时间的阅读、不取悦老师的写作、想解决问题的实验,把一件事情做到底的社工,并从这里开始,走向不再被输赢羁绊的人生! ⑦第三,失败很有可能让你看到个人以外的世界。卢梭说,“当人们从事一个人能单独操作的工作和不需要许多人协助的手艺的时候,人的生活是自由、健康、善良而幸福的,并且在交往中无拘无束”。然而,这种“自由和无拘束”很可能只是哲学家的想象。来到清华以后,你们很快就会发现,几乎在所有方面,自己都不再是中学里无所不能的那一位,失落在所难免。然而,如果可以就此学会用平视的眼光欣赏他人的成就,用开放的心态寻求他人的支持,你们将有可能在与他人的合作中打开一个新的世界。甚至,你们可能还会发现合作不仅仅是为了双赢。在我们生活的北京,正在推广汽车礼让行人的做法,这是人们在一个超大城市里追求合作的努力。比起在交通安全上的共赢,让我这个公共管理学者更加感慨的是,原来人与人之间的耐心、包容和合作可以那么动人。 ⑧最后,请允许我回忆一下26年前我入学时最难忘的一个片段。那天我和你们一样兴高采烈地走进清华。奔向独立生活的愿望如此强烈,我迫不及待地就让我的父亲早早离开。收拾行李,认识同学,宿舍夜谈,度过了非常充实的一天。然而,第二天天刚亮,我和我的舍友们被一阵敲门声惊醒。开门一看,原来是我的父亲,他一手拿着一块捡来的砖头,一手拿着一枚钉子,跟我说:“你上铺的铺板有些松动,我昨晚一直在担心,我来帮你固定一下就走。”父亲钉完钉子就离开了,但他拿着砖头的背影直到今天我还记得。各位亲爱的学弟学妹,在今天典礼结束之后,请记得给爱你的家人打一个电话。他们是今天最高兴又最失落的人。在未来的几年中,也请你们常常地记得他们。他们虽然最盼望的是你们的成功,但是如果有一天,你们遇到了失败,他们是还会爱你,直到最后的人! ⑨谢谢大家! 3. 第⑤段的划线句,作者不直接说来清华的初心是什么,而是用了“不是……才是……”的长句子。这样表达有什么样的好处? 4. 本文主要议论的是失败的功能,第⑧段却描述了一个片段。这一段能否删去,为什么? 5. 本文是演讲稿,在讲失败的功能的时候,采用了“首先、第二、第三”的分项列举的形式,但是却并没有犯毛泽东在《反对党八股》中所说的“平乙丙丁,开中药铺”的罪状,这是为什么? 【答案】3. 文中用“不是……才是……”的句式,让荣耀与突破自己的极限形成了对比,从而突出突破自己的重要性,而在突破自己的过程中,将不可避免遭遇到失败,这就呼应了文章的主题。 4. 不能删去。第⑧段阐明即使你在追求突破自己的过程中失败了,家人仍然会给予你坚定的支持,这是人世间最深沉的爱。这一段是对文章主题的升华。 5. 毛泽东在《反对党八股》中所说的“开中药铺”,是指在文章中不提出问题,不分析问题,不解决问题,文章内容空洞。而本篇文章内容充实,论证有力且富有文采,与毛泽东所说的党八股有着本质的区别。 【解析】 【分析】 【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句子表达效果的分析能力。 句子中运用了“不是……才是……”的句式,首先否定对荣耀的追求,然后是肯定对突破自己的极限。这样就让荣耀与突破自己的极限形成了对比,从而突出突破自己的重要性。如果直接说来清华的初心是什么,则会显得表达平庸,同时也起不到突出这一初心的效果。同时,作者再次暗示在突破自己的过程中,将不可避免遭遇到失败,这就与文章的主题相呼应。 【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段落作用的分析能力。 文章的第⑧段作为文章的结尾,其内容是叙述作者父子之间的一件小事,此事虽小,却洋溢着浓浓的父爱。作者以此结尾,是想说明无论在突破自我的过程中是成功还是失败,家人都会给予你最坚定的支持,你要珍惜这人世间最深沉的爱。这也是失败的收获之一。这一结尾,不仅让文章充满浓浓的爱意,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也让文章的主题得以升华。 【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结构,探究文本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见解的能力。 毛泽东在《反对党八股》中说到,“党八股第五条罪状是:甲乙丙丁,开中药铺。所说的党八股一篇文章充满了这些符号,不提出问题,不分析问题,不解决问题,不表示赞成什么,反对什么,说来说去还是一个中药铺,没有什么真切的内容。我不是说甲乙丙丁等字不能用,而是说那种对待问题的方法不对”。从中可知,毛泽东是指在文章中不提出问题,不分析问题,不解决问题、内容空洞的文章。但通读本文可知,本文绝不是为了罗列而罗列,而是为了让文章的层次更加分明而采用了“首先、第二、第三”的分项列举的形式。本文内容充实,论证有力,论据与论点间有着极强的逻辑性。在理性的分析中又不失文采,以第④段和第⑦段为例分析:第④段,作者提出观点“失败会让你看见自己能力的边界”,然后提示学生们要“试探一下失败何时到来”,还拿跳高比赛进行比较,得出结论要发现自己的边界。第⑦段中,首先提出观点“失败很有可能让你看到个人以外的世界”,紧接着引用卢梭的话来告诉学生们“自由和无拘束”很可能只是哲学家的想象。让学生明白到清华之后要学会用平视的眼光欣赏他人的成就,要学会在与他人的合作中打开一个新的世界,思路清晰明了。所以本文与毛泽东所说的党八股有着本质的区别。 (二)(7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各题。 最初教我写作的老师 王鼎钧 ①回想起来,我并非王荆石老师的好学生。那时,人人称赞我的作文好,王老师却说不然。那时我们爱写抒情的散文,所抒之情,为一种没有来由的愁苦怅惘,不免时时坠入伤春悲秋的滥调。那是当时的文艺流行病,我们都受到感染,而我的“病情”最严重。 ②那时,我已经觉察国家危难,家境衰落,青年没有出路,时时“悲从中来”,所以不能免疫。“愁苦之词易工”,我那时偶有佳作,受人称道,只有王老师告诉我们,这样写永远写不出好文章。他说,文章不是坐在屋子里挖空心思产生的,要走出去看,走出去听,从天地间找文章。天下这么多人你不看,这么多声音你不听,一个人穷思冥索,想来想去都是别人的文章,只能拼凑别人的文句成为自己的文章,这是下乘。 ③他最反对当时流行的“新文艺腔调”,例如写月夜:“一轮皎洁的明月,挂在蔚蓝色的天空,照着我孤独的影子。”例如写春天:“光阴似流水般的逝去,一转眼间,桃花开了,桃花又谢了,世事无常,人生如梦。”当时,这种腔调充斥在模范作文或作文描写辞典之类的书里。他不准我们看这些书。 ④他说,说书人有一种反复使用的“套子”,死学活用。说书说到官宦之家,大门什么样子,二门什么样子,客厅里挂着什么字画,摆着什么家具,有一套现成的说法,这一套可以用在张员外家,也可以用在李员外家;可以用在这部书里,也可以用在另一部书里。作文一定要抛弃你已有的“套子”。 ⑤依他的看法,学文言文和学白话文,方法大有分别。学文言是学另外一套语言,那套语言只存在于书本里,在别人的文章里。你必须熟读那些文章,背诵那些文章,才可以掌握那一套语言。你写文言文的时候,先要想一想你能够背诵的那些句子,把它从别人的文章里搬过来使用。你写的文言文是用古人的句子编联而成,颇似旧诗的集句。白话文学的根源不在书本里,而在生活里,在你每天说的话里,不仅如此,在大众的生活里,在大众每天说的话里。回想起来,王老师这番教导出于正统的写实主义,是堂堂正正的作家之路,对我们期望殷切,溢于言表。可是,那时候,我并没有完全了解他的意思,我相信,别的同学也没有听懂。 ⑥回想起来,这段话,也许是说给我一个人听的吧?遍数当年全班同学,再没有像我这样醉心作文的。可是,那时,我完全没有照他的话去做。 ⑦他说,文笔一定要简洁。 ⑧国文课本里有这么一个故事:敌人占据了我们的城池,我军准备反攻,派一个爱国的少年侦察敌情。这少年在午夜时分爬上城头,“看见月色如霜”。——看见月色如霜!全课课文只有这一句写景,王老师称赞这一句写得恰到好处。为什么到了城头才发现月色如霜?因为这时他需要月色照明,好看清楚城里敌人的动静。他说,倘若由俗手来写,恐怕又是“一轮皎洁的明月挂在蔚蓝色的天空”,一大串拖泥带水的文字。月如霜三个字干净利落,用不着多说。 ⑨他的这番训诲,我倒觉得不难。我把这种写法首先用在日记上。我记下,参加一个亲人的葬礼,“四周都是哭红了的眼睛”,王老师给我密圈。我记下,有一天因事早起,“星尚明,月未落,寒露满地,鸦雀无声”,王老师又给我密圈。 ⑩通常,学生的作文都很短,老师总是鼓励大家写得长些。有一次,王老师出题目要我们比赛谁写得又好又短。题目是“我家的猫”。我写的是:我家的猫是一只灰色的狸猫,是三岁的母猫,是会捉自己的尾巴不会捉老鼠的猫,是你在家里的时候它在你脚前打滚儿、你不在家的时候它在厨房里偷嘴的猫,是一只每天挺胸昂首出去、垂头丧气地回来的猫。你说,这到底是一只什么猫?据说,王老师看到我的作文时微微一笑:“这孩子的文章有救了。”作文簿在老师们手上传来传去,有人认为“的猫”两个字太多了,删掉比较好;有人认为“的猫”很有趣,而且扣题,题目就是“我家的猫”嘛! ⑪在那一段日子里,我对作文又爱又怕,怕我那些“妙手偶得”的佳句不能通过王老师的检验。有一次,我在作文簿上写道:时间的列车,载着离愁别绪,越过惊蛰,越过春分,来到叫做清明的一站。王老师对这段文字未加改动,也未加圈点,他在发还作文簿的时候淡淡地对我说:“这是花腔,不如老老实实的说‘清明到了’。” ⑫又有一次,我写的是:金风玉露的中秋已过,天高气爽的重阳未至。他毫不留情的画上了红杠子,在旁边改成“今年八月”。 ⑬回想起来,王老师提倡质朴,反对矫饰,重视内容。他朝我这棵文学小草不断的浇冷水,小草受了冷水的滋润,不断地生长。这一番教导对我的影响太大、太大了。 (节选自王鼎钧《昨天的云》第四章《荆石老师千古》)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当前位置:首页 > 包罗万象 > 大杂烩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0574-28810668  投诉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