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昌平区2015-2016学年第二学期高一年级期末质量监控
地 理 试 卷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016.7
考
生
须
知
1. 考生要认真填写学校、班级、姓名、考试编号。
2. 本试卷共12页,分两部分。第一部分选择题,共50个小题;第二部分非选择题,共5道大题。
3. 试题所有答案必须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第一部分必须用2B铅笔作答;第二部分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作答。
4. 考试结束后,考生应将试卷答题卡放在桌面上,待监考老师收回。
第一部分 选择题 (共50分)
下列各小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意要求的。请将所选答案前的字母,按规定要求填涂在答题卡第1~50题的相应位置上。(每小题1分,选对一项得1分,多选则该小题不得分。)
图1
北京时间2015年3月30日21时52分,我国成功发射新一代北斗导航卫星,预计到2020年,将建成由30多颗卫星组成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图1),实现全球覆盖。据此完成1~2题。
1.北斗导航卫星所处的天体系统中,级别最低的是
A.地月系 B.太阳系
C.银河系 D.河外星系
2. 此次北斗导航卫星发射时,伦敦(中时区)正值
A.凌晨 B.上午 C.正午 D.下午
图2
读图2“地球圈层结构示意图”,完成3~4题。
3.联系地球大气圈、水圈、岩石圈、生物圈,并
促进各圈层间物质迁移和能量交换的是
A. 水循环 B. 大洋环流
C. 大气环流 D. 岩石圈物质循环
4.岩石圈的范围是
A. ①层 B. ②层
C. ①层和②层 D. ②层和③层
图3
读图3“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完成5~6题。
5.使近地面大气温度升高的热量传递过程是
A.①-②-③ B.①-④-②
C.②-③-④ D.③-②-④
6.青藏高原上昼夜温差大是因为
A.①弱 ③强 B.②强 ④弱
C.③弱 ④强 D.③强 ④强
读图4“某年12月22日零时某区域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完成7~8题。
③
7.图中城市风力最小的是
A.乌鲁木齐
B.沈阳
C.广州
D.武汉
8.此时出现降雪可能性最大的是
A.①地 B.②地
C.③地 D.④地
图4
读图5“气压带风带移动规律模式示意图”,完成9~11题。
图5
0°
10°
20°
30°
40°
图例
气压带
风带
M
9.各纬度带气流运动的方向与干湿性质正确的是
A.0°~10°盛行下沉气流,干燥
B.10°~20°盛行东南信风,干燥
C.20°~30°盛行西南风,湿润
D.30°~40°盛行下沉气流,干燥
10.此季节
A.我国华北正值春旱严重
B.亚洲大陆内部寒冷干燥
C.南极圈内出现极夜现象
D.我国东南沿海台风频发
11.若M点位于大陆西岸,图6中表示M地气候特征的是
②
①
1 7 (月)
1 7 (月)
④
③
1 7 (月)
1 7 (月)
图6
A.① B.② C.③ D.④
图7
读图7“北半球某区域示意图”,完成12~15题。
12.实现图中环节②的可能是
A.盛行西风 B.副热带高气压
C.地表径流 D.我国的冬季风
13.图中甲处的地表形态与对应的地质构造是
A.山脊——褶皱 B.山谷——断层
C.陡坡——断层 D.盆地——褶皱
14.图中乙处流水作用主要是
A.侵蚀作用 B.搬运作用 C.沉积作用 D.固结成岩
15.图中洋流的性质及其对沿岸气候的影响是
A.暖流,降温增湿 B.暖流,增温增湿 C.寒流,降温减湿 D.寒流,增温减湿
读图8“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完成16~17题
图8
16.图中表示变质作用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17.台湾野柳地质公园的“女王头像”,由具有层理构造的砂岩经海水侵蚀而成,其属于
A.侵入岩 B.喷出岩 C.沉积岩 D.变质岩
据中科院天山冰川观测试验站观测数据显示,天山一号冰川面积在1962年-2006年期间减少了14%。据此完成18~19题。
18.冰川消融和退缩的主要原因是
A.过度放牧导致 B.旅游活动破坏 C.臭氧空洞扩大 D.全球气候变暖
19. 随着冰川的消融和退缩,当地生物的生存环境及数量发生了变化,反映出地理环境的
A.差异性 B.整体性 C.地域性 D.综合性
读图9“中国东部某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率随时间变化曲线图”,完成20~21题。
20. 只考虑人口的自然增长,该地区人口数量
A. ①时比③时多
B.②~③下降快
图9
C. ③时达最大值
D. ④时达最小值
21. ③~⑤阶段
A. 出生率高于死亡率 B. 劳动力成本优势增加
图9
C. 城市化的速度加快 D. 人口老龄化问题加重
读图10“我国部分省级行政区2005-2010年间迁移人口比重图”,完成22~23题。
人口迁入比重(%)
图10
人口迁出比重(%)
0 5 10 15 20 25
2
10
0
4
6
8
安徽
江西
贵州
四川
江苏
天津
广东
浙江
北京
上海
22. 该时段人口迁移
A.迁入人口比重上海高于江西
B.迁出人口数量贵州多于四川
C.主要受政治和环境因素影响
D.主要方向是由沿海迁往内陆
23.省级行政区间的人口迁移
A.延缓了皖、赣、黔的老龄化进程
B.缓解了沪、京、津的老龄化问题
C.降低了皖、赣、黔的城市化水平
D.降低了沪、京、津的城市化水平
读图11“城市化进程示意图”,完成24~25题。
24.当前最可能处于城市化第Ⅲ阶段的是
A.埃及 B.中国 C.德国 D.印度
25.城市化第Ⅲ阶段,主要出现
A.城市人口比重下降
B.逆城市化现象突出
C.第二产业比重上升
图11
D.特大城市畸形发展
读图12“某城市空间结构分布示意图”(虚线表示中心城区范围),完成26~27题。
图12
甲功能区
图 例
工业区
风景区
铁 路
公 路
河 流
26.图中甲功能区最有可能是
A.居住区
B.商业区
C.休闲区
D.文化区
27.该城市的工业区
A.靠近铁路线均匀分布
B.集中分布在河流沿岸
C.在外围沿交通线分布
D.集中分布在城市南部
28.上海迪士尼乐园选址在浦东新区川沙新镇的主要因素是
①土地价格 ②游客流量 ③商业集聚 ④地域文化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读图13“新疆十二五城镇发展格局示意图”,完成29~30题。
图13
29.新疆
A. 地形是决定城镇分布的主要因素
B. 城镇主要分布在山麓地带的绿洲
C. 城镇集群带在矿产资源丰富地区
D. 城镇发展轴主要沿河流规划建设
30.新疆城镇体系中
A. 伊宁和喀什是同级别区域中心城市
B. 阿勒泰也具备乌鲁木齐的城市功能
C. 库尔勒服务范围能完全覆盖阿克苏
D. 不同等级城市应保持均衡发展态势
读图14“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传统民居建筑”,完成31~32题。
①豫西—天井窑院 ②东南亚—“水屋” ③北非—碉堡式建筑 ④北欧—木屋
图14
31. 图示传统民居建筑体现
A. 人类对环境的利用和适应 B.地域文化的内向与含蓄
C. 地区之间文化交流与扩散 D. 地域文化的创新与发展
32. 图示传统民居与当地环境特征对应的是
A. ①下沉式窑院——黄土土质黏重 B. ②房屋高架——风暴海啸多发
C. ③墙厚窗小——炎热干燥光照强 D. ④顶尖坡陡——森林资源丰富
天麻主要分布在云、贵、川等地,北方因气候没有大面积种植。2011年在北京昌平区,通过控制大棚的温度和湿度,实现越冬种植,新鲜天麻开始摆上首都市民餐桌。据此完成33~35题。
33. 云、贵、川等地种植天麻的有利自然条件是
A. 平原面积广 B. 土壤粘性大 C. 水热条件好 D. 光照充足
34. 北京昌平引种天麻的主导区位因素是
A. 地形和水源 B. 交通和劳动力 C. 气候和土壤 D. 市场和技术
35.“南麻北移”成功,改造的自然地理要素是
A. 气候 B. 地形 C. 水源 D. 土壤
内蒙古蒙牛集团和北京三元集团,都是我国著名的牛奶生产企业。据此完成36~37题。
36.“蒙牛”和“三元”牛奶的生产同属
A. 乳畜业 B. 大牧场放牧业 C. 商品谷物农业 D. 混合农业
37. 与蒙牛集团相比,北京“三元”牛奶生产的主要优势是
A. 科技支撑 B. 政策支持 C. 交通便利 D.靠近市场
图15
市场
原料
能源
科技
①
②
⑤
④
③
读图15“工业区位因素对工业部门影响力示意图”(数字代表不同工业部门),完成38~39题。
38. 图中各数字与其代表的工业部门组合正确的是
A. ①—汽车工业 B. ②—啤酒工业 C. ③—服装加工 D. ④—电子装配
39. 某工业部门在图中的位置逐渐由④移向⑤,其原因最可能是
A. 工业原料利用率逐步提高 B. 工业生产自动化程度提高
C. 工业原料的运输成本加大 D. 信息通信网络越来越通达
图15
读图16甲“风光互补路灯示意图”和乙“甘肃省年等降水量线图”,完成40~42题。
图16
40.“风光互补路灯”研发企业布局的主导因素是
A. 资源 B. 市场 C. 技术 D. 劳动力
41. 图乙中风光发电条件最好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42. 甘肃省发展农业的限制性因素是
A.光照 B.降水 C.热量 D.温差
图17
读图17“地铁昌平线示意图”,完成43~45题。
43. 与乘坐公交车相比,市民选择地铁出行是因为其
A. 受天气影响较大 B. 通达度更高 C. 速度较快 D. 灵活性更强
44. 地铁昌平线的修建,促使
A. 地铁沿线商业网点增多 B. 人口向中心城区迁移
C. 地铁沿线住宅价格降低 D. 城市形态呈现条带状
45. 北京市轨道交通的发展可以
①缩短市民上班路程 ②成为城市交通重要组成部分
③减少私家车的数量 ④为城市居民出行提供了便利
A.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②④
网络商店遍地开花,网上购物悄然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据此完成46~48题。
46. 与传统购物方式相比,网上购物降低了商品的
A.收购成本 B.储存成本 C.运输成本 D.销售成本
47. 在网络上浏览、选购商品时主要应用了现代化的
A.邮政通信 B.电信通信 C.电力通信 D.无线电通信
48. 随着“网购”的兴起,商品流通量不断增加,促进了
A.商业网点密度的加大 B.商业区的规模扩大
C.商业流通环节的增加 D.地域间的商业联系
从“快排”模式转化为“渗、滞、蓄、净、用、排”模式,成都进入了提升城市韧性的海绵体建设进行时,未来成都市70%的降水将就地消纳和利用。据此完成49~50题
49. 海绵城市的建设,最能体现可持续发展的
A. 共同性原则 B. 公平性原则 C. 持续性原则 D. 阶段性原则
50. 为体现“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理念,在日常生活中,普通居民应该
A. 将动物园的动物放生,解决生态破坏问题
B. 严格限制私家车购买,解决环境污染问题
C. 企业废水需达标排放,以改善城市的水质
D. 实行垃圾的分类处理,以实现资源再利用
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 (共50分)
③
d
c
0°
②
④
①
a
b
图18
51.读图18和图19,回答下列问题。(10分)
图19
(1) 图18所示日期是 ,太阳直射的纬度是 。
(2)图18中四地线速度最大的是 ,按正午太阳高度由大到小排序为 ,该日后太阳直射点将向 (方向)移动,再过4个月,北京地区昼夜长短状况是 。
(3)图18所示日期对应图19中 (填序号),此日后一个月内公转速度将 。
(4)下列诗句描绘图19中地球运行到④位置时的有 (选择填空)。
A.夏至一阴生,稍稍夕漏迟。 B.燕将明日去,秋向此时分。
C.仲春初四日,春色正中分。 D.昼晷已云极,宵漏自此长。
图20
52.读图20“京津冀一体化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共10分)
(1)北京的主要城市职能是全国的 、 中心,也是国际交往中心。
(2)北京和天津城市等级的特点 、 、 。
(3)制约本地区环境承载力的主要因素是 。
(4)随着京津冀一体化的协同发展,北京的 、 、
、 等城市问题将进一步缓解。
53.读图21“北京地形河流与多年平均降水量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共10分)
图21
等降水量线(mm)
城区
山区
平原
500
河流
山峰
图例
湖泊、水库
400
500
500
600
700
600
700
700
密云
平谷
通州
门头沟
房山
大兴
昌平
延庆
顺义
怀柔
(1)北京大致位于40°N,属于 气候,图中两个降水高值区的成因是 。
(2)在北京西北部建生态涵养农业发展圈的主要自然区位条件 、 ,林地主要的作用是 、 。
(3)近年来,北京京郊农业迅速发展,其有利的社会经济条件是 、 、
、 。
54.读图22“环渤海地区略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
图22
(1)据图可知,环渤海地区发展工业的优势自然资源有
、 。
(2)环渤海地区经济发展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环境问题有
、 。
(3)北京市在产业结构升级过程中,适合向周边省转移
(选择填空)。
A.文化创意产业 B.钢铁工业
C.电子工业 D.水产品加工业
北京现代集团年产汽车突破100万辆,“领跑中国环保汽车”是企业新的追求。
(4)现代集团在北京建厂的主要优势区位因素有 、 ;
对北京市发展的积极影响有 、 、 。
55.读图23“某大型农场生产用地随海拔高度分布示意图”和图24“该农场农业生产联系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
图23 图24
(1)影响该农场立体布局的主导因素是_____________。
(2)图中各序号的含义:(选择填空:有机肥料、禽畜饲料、土壤肥力、农副产品)
① 、 ② 、③ 、④ 。
(3) 该农场的发展体现了 _的原则,除社会可持续发展外,该农场经营还体
现了 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
(4) 该农场经营的特点有 、 。
昌平区2015-2016学年第二学期高一年级期末质量监控
地 理 参考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A
D
A
C
A
B
D
A
D
D
C
A
C
C
B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C
C
D
B
C
D
A
B
C
B
B
C
A
B
A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A
C
C
D
A
A
D
B
A
C
D
B
C
A
D
46
47
48
49
50
D
B
D
C
D
51.(10分)
(1)12月22日前后 23°26′S
(2)c d>c>a=b 北 昼长夜短
(3)② 先变快后变慢
(4)AD
52.(10分)
(1)政治 文化
(2)级别高 数量少 服务范围大
(3)水资源
(4)环境污染 交通拥挤 住房紧张 社会治安
53.(10分)
(1)温带季风 夏季风的迎风坡,多地形雨
(2)山区面积大 降水多 涵养水源 防风固沙
(3)市场需求扩大 交通条件改善 科技水平提高 政策支持力度加大
54.(10分)
(1)矿产资源(石油、煤炭、铁矿) 海盐等
(2)资源短缺或枯竭 造成环境污染(生态破坏)
(3)B
(4)市场 技术(交通)
促进产业升级(产业结构调整) 增加就业机会 促进城市化
55. (10分)
(1)地形
(2)①土壤肥力 ②有机肥料 ③禽畜饲料 ④农副产品
(3)因地制宜 经济 生态
(4)农林牧副各业立体发展 多种经营综合发展(合理即可得分)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