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摘 要
我国配网普遍采用小电流接地方式,配网单相接地故障占配网故障的80%左右。要想快速准确地检测出故障线路一直是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的重要研究课题。课题设计在对小电流不接地系统中单相接地故障的特点进行详细分析的基础上,运用高次谐波法,通过比较各个线路的零序电流及零序电压,选出故障线路;比较故障线路的各相电流、电压选出故障相。从而达到正确选线的目的。课题设计通过MATLAB建立仿真模型,VB虚拟仿真平台的应用,对不同情况进行模拟仿真,采用高次谐波接地选线方法,进行正确选线。
关键词:小电流接地系统;单相接地故障;高次谐波;MATLAB仿真软件;VB虚拟仿真平
台
Abstract
In China,the indirectly earthed power system are commonly used in distribution network. And single-phase earth fault accounted for about 80% of all the failures in distribution network. To want to quickly detect accurately the fault line power system protection is always the important research subject. In the design in the small current grounding system are not one-phase ground fault characteristics of detail on the basis of analysis, apply high time harmonic method, through the comparison of each line zero sequence current and zero sequence voltage, and select a fault line; Comparison of the fault line three-phase, voltage elected fault phases.So as to achieve the purpose of the correct route. This design by MATLAB simulation model is established, and the application of the virtual simulation platform Visual Basic,different conditions for simulation, using high harmonic earthing selection, proper route.
Keywords: Small current neutral grounding system; Single-line-to-g round; The high harmonic current; MATLAB simulation; Visual Basic program
目 录
1 绪论 1
1.1 课题的研究意义 1
1.2 高次谐波接地选线保护现状及发展趋势 1
1.3 课题的主要内容 1
2 常用接地选线保护基本原理及应用特点 2
2.1 电力系统中性点接地方式及发生单相接地故障的特点 2
2.2 小电流接地系统高次谐波接地选线保护原理及特点 2
2.3 小电流接地系统其它接地选线保护原理简介 3
2.4 小结 4
3 高次谐波接地选线系统的MATLAB仿真 4
3.1 MATLAB仿真软件意义 4
3.2 仿真模型的搭建 5
3.3 仿真过程及仿真结果 6
3.4 五次谐波选线仿真设计 8
4 接地选线保护虚拟仿真平台软件设计 10
4.1 虚拟仿真平台简介及VB编程软件介绍 11
4.2 将MATLAB仿真出的数据放到VB程序中 11
4.3 虚拟仿真设计的平台界面 12
4.4 虚拟仿真平台软件流程 16
4.5 虚拟仿真平台的运行结果分析 17
5 总 结 19
参考文献 20
附 录 21
致 谢 24
1 绪论
1.1 课题的研究意义
我国的电力系统中性点接地方式有两种,分别是中性点直接接地方式和中性点非直接 接地方式。110kV及以上的电网采用中性点直接接地方式,在这种系统里面,发生单相接地时,短路电流很大,所以叫大电流接地系统,电压等级在110kV以下的、6kV以上的中低压配电网络中,其中性点接地方式主要为非直接接地方式,这样的系统一般叫做小电流接地系统[1]。
小电流接地系统直接面向用户。在瞬时故障下,短路点可以自己恢复,不需要运行人员采取什么措施,可以减少短时断电的次数。
但是,随着配电网的迅速发展,电网中电缆线路的比例上升,缆线混合线路越来越多,系统线路也越来越多,系统单相接地故障电流增大,长时间运行就容易使故障放大,问题越来越严重,弧光接地还会引起整体电压过大,烧坏设备,使系统无法正常运行,所以运行人员必须及时查明故障线路,以便采取措施排除错误电路,使系统恢复正常。由于该种故障造成的故障电流很小,不易检测,尤其是对于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的系统难以准确选出故障设备,因此,小电流接地系统中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如何正确选择故障线路,一直是继电保护领域里的一个研究方向[2]。
1.2 高次谐波接地选线保护现状及发展趋势
对于故障选线的研究,20世纪九十年代初紧接着小波分析的出现和发展,国内国外都有不少书中提到,利用小波分析良好的时频局部性,分析故障暂态电流的高频分量的方法。20世纪50年代我国有根据首半波极性研制成功的接地保护装置和利用零序电流五次谐波研制成功的接地选线定位装置,近几年来,慢慢随着微机在电力系统中的推广,紧接着又出现了一些微机型接地选线装置和适合微机实现的选线理论[3]。其中运用最普遍的是国网研究院所提出的微机小电流接地系统发生单向接地故障时的选线装置,主要原理是比较线路零序电流5次谐波的大小和方向。
到目前为止,再不同选线理论的基础上先后推出了几代产品。在实际应用中,中性点不接地系统用比幅、比相原理选线得出的结果比较准确。但对于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系统,基于稳态特征分量的选线效果不是很理想,所以此问题有需要继续研究。
1.3 课题的主要内容
通过课题的研究,在了解小电流接地系统中单相接地故障的特点基础上,以高次谐波接地选线作为研究对象,研究这种保护的原理、特点及对应的微机保护的算法,利用虚拟现实技术设计出高次谐波接地选线保护装置虚拟仿真平台并进行运行仿真调试。通过课题的毕业设计使我们学的理论知识能运用到实际中,让我们能够更好的分析解决实际中的问题。
2 常用接地选线保护基本原理及应用特点
2.1 电力系统中性点接地方式及发生单相接地故障的特点
电力系统中性点运行方式主要分为两种,即直接接地和不直接接地。直接接地系统不能持续可靠供电,当系统中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出现了中性点以外的接点,形成了短路回路,接地相电流特别大,为了保护设备不受损害,必须马上将接地相甚至三相切掉。不直接接地系统供电比较可靠,但对绝缘水平的要求也高。因这种系统中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不直接构成短路回路,接地相电流不大,不必立即切除接地相,但这时非接地相的对地电压却升高为相电压的1.7 倍[4]。
分析小电流系统单相接地时故障的运行状态,故障线路的零序电流是由线路流向母线,而非故障线路的零序电流是由母线流向线路,两者方向刚好相反[5]。因为小电流系统单相接地时与正常运行时,状态信息的不同,故障线路的判定看起来非常容易,可实际上却不是这样,其原因主要有以下3点:
(1)电容电流波形的不稳定
(2)信噪比小、干扰大
(3)电流信号太小
2.2 小电流接地系统高次谐波接地选线保护原理及特点
高次谐波选线方法的基本原理是,线路零序电流中有谐波太多,比较所有线路零序电流谐波分量的相位,故障线路零序电流相位应与正常线路零序电流相位相反,如果所有线路零序电流相位相同,就是母线故障[6]。谐波选线方法采用有效的数字滤波手段,提取出能量最高的谐波频带范围,避免了提取单一谐波频率而导致的误差[7]。对于中性点不接地的系统中,因为消弧线圈的补偿作用,故障线路的零序电流不再有幅值最大、方向与其他线路相反的特点,所以基波流方向法没有效果,但是对于零序电流中的高次谐波, 消弧线圈的补偿效果可以当做没有,有和中性点接不地中零序电流基波相同的特点,可以用来正确选线。
零序电流原理:图2.1中当线路1的A相发生接地短路故障:
图2.1 线路1的A相发生接地短路故障
线路Ⅰ的零序电流:
(2.1)
(2.2)
线路Ⅱ的零序电流:
(2.3)
(2.4)
由此可见,由故障线路流向母线的零序电流,其数值等于全系统非故障原件对地电容电流的总和(不包括故障线路)其容性无功功率的方向是由线路流向母线,与非故障线路上相反。
2.3 小电流接地系统其它接地选线保护原理简介
(1)有效域技术
根据故障信号特征的不同,不同的选线方法都有一些条件限制。如果在条件范围内选线方法得出的结果就是正确的,否则,选线结果可能出现偏差。装置对每一种选线方法都界定了有效域。当一个故障恰好在有效范围内的话,这种方法对故障得出的选线结果一定是正确的,不然把这种方法得出的选线结果乘以一个系数w(0< w< 1)。根据所有选线方法的结合得到一个综合选线结果,这个结果准确率最高。
传统比幅比相方法信号成分不够可靠、抗干扰能力差、有效范围较小,正确性不够高。智能型的比幅比相方法采用Butte- rworth数字滤波器,对信号进行有效的数字滤波处理,提取出更可靠的信号成分,提高选线正确性[8]。
(2)连续判断技术
连续判断技术是当小电流接地系统单相接地故障中的微弱的容易受干扰的情况故障信号采取的措施。这种技术不可以只从一次判断结果中得出结论,而是要结合全过程的情况进行分析。装置在故障没有完全消失的情况下,每隔1s 重复进行选线计算,直至故障消失,这样可以有效地排除随机大干扰(主要指开关操作) 的影响,提高了选线的准确率[9]。
2.4 小结
段落中主要突出介绍了高次谐波选线方法的基本原理和特点在经消弧线圈接地的系统中,工频零序电容电流基本上被消弧线圈的电感电流所抵消,但是,高次谐波电容电流不会被抵消。当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高次谐波电容电流的分布规律与中性点不接地系统基波电容电流规律差不多。故障线路的相位滞后五次谐波零序电压90°,正好与非故障线路相位完全相反,非故障线路中的五次谐波零序电流超前五次谐波零序电压90°,据此特点,可以实现故障选线[10]。
3 高次谐波接地选线系统的MATLAB仿真
3.1 MATLAB仿真软件意义
MATLAB是美国MathWorks公司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研发出的数学软件,可以计算数值还可以看到数字,另外还可以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图形,使软件开发人员在程序编制过程中实现数值计算和图形显示提供了有力的条件[11]。到目前为止,其最高版本7.0版已经推出。随着版本的不断出现,它在计算数值和符号应用方面不断更新。MATLAB可以在不同科学领域不同的工作环境中广泛运用,尤其在控制、通信、信号处理及科学计算等领域中得到广泛的应用,是可以使工作起来又好又快。
在通常的学习过程中,理论和实践是靠课堂上老师的讲解和实验室的实验来完成结合的。所学的抽象的理论,复杂的计算,由于实践的机会不多,而且隔得时间又长,很难迅速的掌握知识。当结合仿真实验学习时,在掌握了理论的基础上,对于复杂的计算,其计算由计算机来完成,可以迅速得出结果,而且还可以很快做出相应的图标曲线,其物理本质与规律性一看就可也看出来。并且可以方便,频繁地应用先进的软件工具与方法对基本原理,计算方法,先进技术,复杂的系统进行反复的实验研究。
采用仿真实验的方法,加深了对数理基础,专业知识的理解,提高了学习效率。
信息科学发展迅速,用于研发,测试的仪器更新速度加快,随着技术含量的提高,价格也越来越昂贵。并不是所有从事研究与开发的工程技术人员都能够拥有与科学技术发展进程相应的仪器设备。计算机仿真可以用于大部分电子工程,现代通讯技术和通讯系统实验研究工作。
在计算机及相应软件的配合下,通过专门培训就可以做出上述实验。传统的研究开发工作是从购买元件,做印制电路板,搭建电路,配置相应的仪器做实验开始的,显然这样的时代已经落伍了,也太浪费了。
建模,仿真能力对年轻的一代电气技术人才已经不是特长,而是基本的技能和交流工具。我们学习掌握MATLAB软件工具,在某种意义上说是在科学计算,工程设计和工具应用上与国际接轨[12]。
3.2 仿真模型的搭建
图3.1 仿真模型的搭建
电源基波部分电压是28577V,A相相位0度,B相相位240度,C相相位120度;五次谐波部分电压是2857.7V,A相相位0度,B相相位120度,C相相位240度。
系统阻抗,电阻是0.01Ω,电感是1×10-4H。
对地电容是1×10-6F。
变压器T2、T3容量是100×106VA,一次侧35kV,二次侧10kV。
线路模块是20kM的π型线路。
3.3 仿真过程及仿真结果
当仅线路一A相单相接地故障,即在故障模块中设置仅A相接地,点击运行,观察A、B、C相的电流电压变化。A相、B相、C相的电流分别为IA、IB、IC,电压分别为UA、UB、UC。
电流IA,IB,IC,的波形如图3.2,图3.3和图3.4所示:
图3.2 A相电流IA波形
图3.3 B相电流IB波形
图3.4 C相电流IC波形
由上述图形我们可以看出在0.2s时,IA的电流有大幅增加,IB、IC则没有发生变化,短路点出现在A相。
图3.5和图3.6是线路一的零序电流I01和线路二零序I02的对比:
图3.5 线路一零序电流I01波形
图3.6 线路二零序电流I02的波形
由线路一的零序电流I01和线路二零序电流I02的对比我们可以看到0.2s故障出现时时I01和I02相差相位相反。
电压波形如图3.7,图3.8,图3.9和图3.10所示:
图3.7 A相电压UA
图3.8 B相电压UB
图3.9 C相电压UC
图3.10 线路一零序电压U0
由图可见当A相发生接地短路时,A相电压UA变为0,B相C相电压UB、UC升高。可以看出A相发生接地短路。
当发生故障时,值班人员应记录发生故障的时间、接地相位与其他相的差别,零序电压及消弧线圈的电压值和电流值,根据这些数据对故障线路进行修改。
3.4 五次谐波选线仿真设计
建立Matlab环境下的Simulink仿真模型,如图3.11所示,通过仿真来验证分析五次谐波选线法的应用,基本思路是根据系统的接线原理图,建立一个有6条线路的简单小电流接地仿真模型,给定断路器在t=0.1s时刻闭合,让系统发生A相接地故障,观察 B、C相电压电流变化。
采用分布参数模型,选用电缆线路的标准参数,正序电阻0.024Ω/km,电感5.16e-4H/km,电容3.08e-7F/km;零序电阻0.196Ω/km,电感3.98e-3H/km,电容2.03e-7F/km。模型中6条线路长度分别设置为20km,25km,15km,15km,16km,20km。线路故障发生在第一条线路末端。
消弧线圈自身电感量可以自动调节,计算其电感量使其和线路对地电容相平衡。
图3.11 仿真模型简图
接地电阻为100Ω时,故障线路和非故障线路五次谐波电流如图3.12和图3.13所示。
故障线路的五次谐波电流经过首半波幅值变化后,幅值和频率就稳定不变。非故障线路的五次谐波电流在故障刚开始,有一个幅值逐渐减小的振荡衰减的过程,稳定后的电流幅值很小,如图3.13所示。
图3.12 故障线路的五次谐波电流
图3.13 非故障线路五次谐波电流
当接地电阻小于200Ω时,故障线路五次谐波电流比较大,与非故障线路电流的比值也比较大,这是因为接地电阻阻值小时,由于系统零序阻抗中消弧线圈感抗抵消了容抗,只有接地电阻,所以线路电流较大。当接地电阻阻值大于500Ω时,故障五次谐波电流就变小了,这对于要求正确检测到该电流是比较困难的,尽管它与非故障线路电流的比值仍然较大。
4 接地选线保护虚拟仿真平台软件设计
4.1 虚拟仿真平台简介及VB编程软件介绍
因此设计中利用MATLAB仿真软件来仿真,能够准确地判断电力系统在运行当中发生故障时所出现的故障数据。MATLAB的工作原理是将不同情况下发生故障时所出现的数据进行保存以备以后进行仿真时的调用。虚拟平台利用VB强大的调试功能进行断点设置,单步运行和全速运行,可方便地对所设计和编写的各种微机保护软件功能模块进行运行调试,可仿真整个微机保护装置的运行过程及动作结果。因此,微机保护虚拟仿真平台可实现对保护原理、软件设计思路、软件流程等预先进行仿真性地检验与调试,不失为一种经济而方便的微机保护装置预开发平台。
程序设计方法概述:
(1)初期的程序设计,高运行效率,少占用内存为目标。
(2)结构化程序设计,程序的可读性,可维护性为目标,程序=算法+数据结构+计算机语言+面向过程的程序设计方法。
(3)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OOP) ,降低程序的复杂性,提高软件的开发效率和改善工作界面为目标,程序=对象+消息+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
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具有如下的优点:
(1)符合人们习惯的思维方法,便于分解大型的复杂多变的问题。
(2)易于软件的维护和功能的增减。
(3)可重用性好。
(4)与可视化技术相结合,改善了工作界面。随着基于图形界面操作系统的流行,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方法也将深入人心。
4.2 将MATLAB仿真出的数据放到VB程序中
首先在MATLAB软件系统中建立如下M-File文件(可执行文件),文件名取为zcpr:
data=[ia(:,1) ia(:,2) ib(:,2) ic(:,2) ia(:,2)+ib(:,2)+ic(:,2) ua(:,2) ub(:,2) uc(:,2) ua(:,2)+ub(:,2)+uc(:,2)] ;
filename='DD1dA.txt';
fid=fopen(filename,'w');
fprintf(fid,'%12.8f %12.8f %12.8f %12.8f %12.8f %12.8f %12.8f %12.8f %12.8f\n',data');
fclose(fid);
程序运行后数据会保存在文档库中MATLAB文件夹里的DD1dA.txt文件中,这次一共仿真六组数据分别是线路ⅠABC三相的短路故障和线路ⅡABC三相的短路故障。之后在VB程序文件里新建一个dd文件夹,将DD1dA.txt复制进去,就完成了将MATLAB仿真出的数据放到VB程序中的操作。
4.3 虚拟仿真设计的平台界面
(1)VB主界面窗口form1如图4.1所示
图4.1 VB主界面窗口form1
以下是虚拟仿真平台图4.1各控件(对象)名称:
按钮“采样数据处理”:Command1
按钮“查看采样点波形”:Command2
按钮“通”:Command3
按钮“断”:Command4
按钮“断”:Command5
按钮“断”:Command6
按钮“断”:Command7
按钮“断”:Command8
按钮“结束”:Command9
线路1的3个断路器:Text1~Text3
线路2的3个断路器:Text4~Text6
按钮“定值设置”:Command10
按钮“开入量设置”:Command11
按钮“运行”:Command12
按钮“复位”:Command13
标示“保护出口信息”:Label2
显示保护出口信息的文本框:Text7
“运行灯”:Text8
“启动灯”:Text9
定时中断时钟控件:Timer1
保护装置面板示意框:Frame1
标示“保护装置”:Label1
示意图的图片框:Picture1
(2)查看采样点波形窗界面口如图4.2所示
图4.2 查看采样点波形模块
查看采样点波形模块图4.2各控件名称:
波形文件名下框:Text1
电流放大比例下框:Text2
电压放大比例下框:Text3
时间轴放大比例下框:Text4
时间轴起点下框:Text5
纵轴刻度框:Text6
按钮“显示波形”:Command1
按钮“返回”:Command2
A相电流下拉框:Combo1
(3)定值设置窗口界面如图4.3所示
图4.3 定值设置模块
定值设置模块图4.3各控件名称:
各定值标签:Label1~Label4
各定值输入框:Text1~Text4
按钮“确认并返回”:Command1
按钮“放弃并返回”:Command2
(4)开入量设置窗口界面如图4.4所示
图4.4 开入量设置模块
开入量设置模块图4.4各控件名称:
各开入量标签:Label1~Label3
各开入量选择下拉框:Combo1~Combo3
按钮“确认并返回”:Command1
按钮“放弃并返回”:Command2
4.4 虚拟仿真平台软件流程
图4.5 运行主程序流程图
(1)读取定值文件中定值
在实际保护中,需要用户来设置定值,以便在数据采样等模块中运用,如电压互感器、电流互感器变比等定值。
在虚拟仿真平台中,通过在界面上设置定值,生成定值文件来存放定值,保护运行仿真时再从定值文件中读取定值。
(2)读取开入量文件中开入量
在实际保护中,要通过压板的投入与否来确定某些保护功能的投入与退出,并且一些外部的运行状态(如:是否手动合闸、是否断路器位置不对应等)是通过一些开关状态来判断。在仿真中,通过在界面上设置开入量来仿真投退压板或外部运行状态,并将开入量存入开入量文件,保护运行仿真时再从开入量文件中读取相应的开入量。
(3)保护总压板的投入
保护总压板实现了保护装置某些功能(如主保护、距离保护、零序保护等的投、退) 。故在判断出保护总压板没有投入时,要灭运行灯,直到保护总压板投入,才能运行,亮运行灯。
(4)标志置1
运行按钮按下时,若判断保护总压板投入则运行灯会变成红色,此时,标志置1,表明运行按钮已经按下。
(5)初始等待
由于保护装置(虚拟仿真平台)刚投入时,即采样刚开始进行时,采样数据缓冲区中仍是空值(尚未放满真实采样数据),此时若进行故障启动判断、故障处理等往往会出现误判,导致保护误动作。因此在投入初期,仅进行采样而不进行故障启动等判断,等待采样数据缓冲区中放满真实采样数据后,再进入到正常的采样及故障启动判断等流程。
(6)故障报告判断的死循环
运行起来后,则进入到故障报告判断的死循环,只有定时中断才能将其打断。即每隔一个采样周期则进入定时中断服务子程序,定时中断服务程序执行完成后又返回到该死循环中,等待下次定时中断,如此循环往复。当在定时中断服务程序中判断出有故障并经过故障处理,则返回到该死循环后将给出故障报告。
4.5 虚拟仿真平台的运行结果分析
(1)VB仿真平台运行线路A相接地故障结果如图4.6所示
以线路一A相单相接地故障为例,通过MATLAB仿真线路一A相单相接地故障,软件采集故障信息,以DD1dA.txt格式存储,采集的信息放入VB仿真平台,运行仿真平台,点击“采样数据处理”模块,待故障数据采样完毕,弹出“采样完毕”对话框,再点击“运行”按扭,“保护装置”模块开始闪烁,“运行灯”亮起,仿真平台开始运行,当“启动灯”也亮起时,仿真平台的“保护出口信息”模块就会自动显示出本线路A相接地。其他线路故障都类似此操作。
图4.6 VB仿真平台运行线路A相接地故障数据结果
(2)VB仿真平台运行其他线路A相接地故障结果如图4.7所示:
图4.7 VB仿真平台运行其他线路A相接地故障数据结果
以线路二A相单相接地故障为例,通过MATLAB仿真线路二A相单相接地故障,软件采集故障信息,以DD2dA.txt格式存储,采集的信息放入VB仿真平台,运行仿真平台,点击“采集故障数据处理”模块,待故障数据采集完毕,弹出“采集完毕”对话框,再点击“运行”按扭,“保护装置”模块开始闪烁,“运行灯”亮起,仿真平台开始运行,当“启动灯”也亮起时,仿真平台的“保护出口信息”模块就会自动显示出其他线路A相单相接地故障。
5 总 结
课题设计在对小电流不接地系统中单相接地故障的特点进行详细分析的基础上,运用高次谐波法,通过比较各个线路的零序电流及零序电压选出故障相。从而达到正确选线的目的。课题设计通过MATLAB建立仿真模型,VB虚拟仿真平台的应用,对不同情况进行模拟仿真,采用高次谐波接地选线方法,进行正确选线。
MATLAB主要用于经消弧线圈接地的系统。因为在这一系统中,工频零序电容电流基本上被消弧线圈的电感电流所抵消,但是,高次谐波电容电流不会被抵消。理论上,当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其高次谐波电容电流的分布规律基本上与中性点不接地系统基波电容电流规律差不多。所以障线路上的高次谐波零序电流在幅值上基本等于非故障线路高次谐波电流之和,其相位滞后五次谐波零序电压90°,与非故障线路相位完全相反,非故障线路中的五次谐波零序电流超前五次谐波零序电压90°,据此特点,可以实现故障选线。
通过这次设计,使我明白了自己原来知识太片面,自己还有很多东西需要学习,在以后的工作、生活中都应该不断的学习,努力提高自己的知识和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 贾鹏飞.基于Matlab仿真的谐振接地系统单向接地故障分析[J].现代电子技术出版社,2012,35(23):11-13.
[2] 要焕年,曹梅月.谐振接地技术新发展[J]. 中国电力,2000,33(10):55-57,80.
[3] 肖白,束洪春,高峰.小电流接地系统单相接地故障选线方法综述[J].继电器,2001,29
(4):16-20.
[4] 马珂,张保会.中性点非直接接地系统故障选线原理的发展与展望[J].继电器,2003,
31(5):65-70.
[5] 曾祥君,尹项根,张哲. 配电网接地故障负序电流分布及接地保护原理研究[J].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01,21(6):84-89.
[6] 穆大庆.消弧线圈接地电网中单相接地保护的新原理探讨[J].继电器,2001,29(6):26-27.
[7] 穆大庆,尹项根,甘正宁.中性点不接地系统中单相接地保护的新原理探讨[J].长沙电力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 20(1):6-9.
[8] 钟麟,王峰.MATLAB仿真技术与应用教程[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4:1.
[9] 吕生荣,张丽萍,王利江.Visual Basic程序设计实践[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科学版),2012,25(9):86-89.
[10] Jozef Lorenc,Kazimierz Musierowicz,Andrzej Kwapisz. Detection of the Intermittent Earth Faults in Compensated MV Network [J]. IEEE Power Technology Conference, Bologna,Italy,2003,23(6):26-31.
[11] 陈春亮,范春菊.基于五次谐波突变量的小电流接地系统选线[J].电力系统及其自动
化学报.2006,18(5):37-42.
[12] 李孟秋.电力系统继电保护与故障检测新方法研究[D].湖南:湖南大学,2007.
附 录
VB程序:
1,定义全局变量程序:
Dim nta, ntv, du0qd, kset '定义定值变量
Dim bhyb, tvyb, tzyb '定义开入量
Dim numb, num, YUNXINGB, WAIT, REP '定义采样计数指针及标志
Dim diltu0, sttime, tvtime, timea, timeb, timec, flash '定义计数器
Dim rept1$ '定义保护出口信息字符串
Dim samia(192) As Single '定义采样数据存放数组
Dim samib(192) As Single
Dim samic(192) As Single
Dim sami0(192) As Single
Dim samua(192) As Single
Dim samub(192) As Single
Dim samuc(192) As Single
Dim samu0(192) As Single
Private Type record '定义采样随机文件的记录类型
time As String * 16
ia As String * 16
ib As String * 16
ic As String * 16
i0 As String * 16
ua As String * 16
ub As String * 16
uc As String * 16
u0 As String * 16
End Type
2,Command1程序:
Private Sub Command1_Click()
On Error GoTo ERRSUB
If Command3.Caption = "通" Then '线路1的A相接地选文件名称DD1A
M$ = "DD1dA"
ElseIf Command4.Caption = "通" Then '线路1的B相接地选文件名称DD1B
M$ = "DD1dB"
ElseIf Command5.Caption = "通" Then '线路1的C相接地选文件名称DD1C
M$ = "DD1dC"
ElseIf Command6.Caption = "通" Then '线路2的A相接地选文件名称DD1A
M$ = "DD2dA"
ElseIf Command7.Caption = "通" Then '线路2的B相接地选文件名称DD1B
M$ = "DD2dB"
ElseIf Command8.Caption = "通" Then '线路2的C相接地选文件名称DD1C
M$ = "DD2dC"
End If
D$ = ".\dd\" + M$ + ".txt" '由接地故障位置、相别确定原始故障数据文件名D$
Open ".\sampview.txt" For Output As #2 '一次侧按采样间隔存放的故障数据查看文件sampview.txt清0
Print #2, ""
Close #2
Open ".\samp.txt" For Output As #3 '二次侧按采样间隔存放的故障数据文件samp.txt清0
Print #3, ""
Close #3
Dim t As Double
Dim samp As record
Ts = 5 / 6000 '采样间隔(采样周期)
k = 0
Open D$ For Input As #1 '由原始故障数据文件D$生成按采样间隔存放的故障数据文件sampview.txt及samp.txt
Open ".\sampview.txt" For Output As #2
Open ".\samp.txt" For Random As #3 Len = Len(samp)
faultdatanumb = 30000 '原始故障数据文件中故障数据点数
For I = 1 To faultdatanumb
If EOF(1) Then Close #1: GoTo FLG3 '若到文件末尾则转FLG3
Input #1, t, ia, ib, ic, i0, ua, ub, uc, u0
If t >= k * Ts Then
Print #2, k, t, ia, ib, ic, i0, ua, ub, uc, u0
samp.time = Str$(t)
samp.ia = Str$(ia)
samp.ib = Str$(ib)
samp.ic = Str$(ic)
samp.i0 = Str$(i0)
samp.ua = Str$(ua)
samp.ub = Str$(ub)
samp.uc = Str$(uc)
samp.u0 = Str$(u0)
Put #3, , samp
k = k + 1
End If
Next I
FLG3:
Close #1
Close #2
Close #3
mi$ = "数据处理完毕"
mist = MsgBox(mi$, 48, "")
flag:
致 谢
时间一晃而过,几个月过去了。从最初的毫无头绪,到慢慢对课题有所了解,再到对思路逐渐的清晰,整个写作过程难以用语言来表达。历经了几个月的奋战,紧张而又充实的毕业设计终于落下了帷幕。这段时间使我受益匪浅。
刚开始对与我的课题,我一头雾水,于是我在假期里就开始查阅相关资料,接下来便进行相关MATLAB仿真模块搭建。我的设计渐渐有了头绪,通过查阅资料,逐渐确立方案。方案中MATLAB仿真模块的搭建是个比较头疼的问题,通过自学,阅读关于MATLAB的书籍,完成了论文的创作。这次毕业论文的制作过程是我的不断学习,不断提高的过程。在论文中我充分地运用了大学期间学到的知识。毕业论文的制作给了我难忘的回忆。我从资料的收集中,掌握了MATLAB仿真的知识,让我对所学过的知识有所巩固和提高,并且让我对当今MATLAB仿真的最新发展技术有所了解。在整个过程中,我学到了新知识,开阔了视野。在今后的日子里,我仍然要不断地充实自己,争取有所作为。 脚踏实地,认真严谨,实事求是的学习态度,不怕困难、坚持不懈、吃苦耐劳的精神是我在这次设计中最大的收益。我想这是一次意志的磨练,是对我实际能力的一次提升,也会对我未来的学习和工作有很大的帮助。
在此我要深深的感谢高导师,是您让我明白了自己的课题,认识到自己的任务,使我的论文得以顺利完成。同时还要感谢我的同学,没有你们的帮助我也很难完成设计。最后我要感谢所有在这段时间陪伴我走过的人,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