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梅钢技术比武试题A答.doc

上传人:丰**** 文档编号:9529760 上传时间:2025-03-29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3.5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梅钢技术比武试题A答.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梅钢技术比武试题A答.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梅钢技术比武试题A答.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梅钢技术比武试题A答.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梅钢技术比武试题A答.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高级轧钢工综合测试试卷 (A答) 姓名 岗位 成绩 第一部分: 工艺知识(70%)一、 填空题(每空1分, 共25分)1、 本厂层流冷却水压力是 0.7Kg/cm2 , 侧喷压力是 10 Kg/cm2 , 侧喷水作用是 吹扫带钢表面水和杂物 。2、 影响前滑原因有 辊径 、 摩擦系数 、 相对压下量 、 轧件宽度 、 张力 等。3、 本厂轧线上SR16作用是 中间辊道控制 , SR19作用是 压下 系统控制 、 SR23作用是 换辊系统控制 。4、 影响轧制力原因有轧件材质、 摩擦 、 辊径 、 轧件宽度 、 压下量 、 轧件温度 、 轧件速度 、 前后张力 。5、 本企业质量体系(B)版中,

2、 最高管理者是 戴元永 , 管理者代表是 陈德浩 。6、 轧辊辊面常见缺点有掉肉、 粘肉 、 龟裂 、 麻点 。7、 本厂主轧线上原R3改为现在F0, 关键目是 缩短轧线长度 和 提升中间坯厚度降低温降 。二、 选择题(每题1分, 共10分)1、 下列钢种(品种)中, 带钢性能对温度制度最敏感是( C ) A、 Q235 B、 SPHC C、 HP295 D、 花纹板2、 编制轧制工艺过程首要依据是( A ) A、 产品技术条件 B、 生产规模大小 C、 轧制材料加工性能 D、 轧线设备情况3、 轧制花纹板时, 为了确保花纹高度, 最关键是( B ) A、 确保终轧温度 B、 确保末架压下量

3、C、 确保辊压正确 D、 确保RT64、 在带钢热连轧生产中, 为了降低头尾温差采取( C )或在精轧机组前采取热卷箱、 保温罩等方法。 A、 提升穿带速度 B、 关掉部分除鳞水 C、 升速轧制 D、 降低前段机组压下量5、 粗轧四辊轧机上压指是( D ) A、 上工作辊速度大于下工作辊速度 B、 上工作辊强度大于下工作辊强度 C、 上工作辊压力大于下工作辊压力 D、 上工作辊辊径大于下工作辊辊径6、 层流冷却是采取( C )冷却方法, 方便在尽可能短时间内带走更多热量。 A、 高压小水量 B、 中压中水量 C、 低压大水量 D、 高压大水量7、 板坯气泡不会造成( A )缺点。 A、 尺寸精

4、度 B、 力学性能 C、 工艺性能 D、 表面质量8、 出现双边浪时, 能够用( A )来调整。 A、 正弯辊 B、 负弯辊 C、 液压AGC D、 电动AGC9、 带钢宽度与下列那项原因无关( D ) A、 立辊 B、 板坯宽度 C、 轧制中宽度 D、 侧导板开口度10、 我厂空气压力是( B ) A、 10Kg/cm2 B、 6 Kg/cm2 C、 8 Kg/cm2 D、 4 Kg/cm2三、 是非题(每题1分, 共10分)1、 板带钢轧制压力规程是板带钢轧制制度最基础关键内容。( 对 )2、 生产中张力波动会引发带钢厚度波动。( 对 )3、 其她条件相同时, Q235钢比SPHC钢轻易产

5、生氧化铁皮。( 错 )4、 精轧机最大单位张力不会超出该轧制温度下带钢屈服极限35%。( 对 )5、 钢中含硫偏高, 易造成钢冷脆。( 错 )6、 轧制终了后, 从终轧温度冷却到室温过程称为轧后冷却。( 对 )7、 压下量一定时, 轧辊辊径越大, 轧件越轻易咬入。( 对 )8、 在变形区内靠近轧辊出口处, 金属纵向流动速度大于轧辊线速度, 这种现象叫后滑。( 错 )9、 轧辊消耗是指生产每吨钢材平均消耗轧辊重量。( 对 )10、 除鳞唯一作用是清除氧化铁皮。( 错 )四、 简答题(四题, 共25分)1、 上支撑辊平衡作用是什么?(6分)答: 上支撑辊平衡作用: 1、 消除压下螺丝与螺母间隙 2

6、 消除压下螺丝端部与快速垫间间隙 3、 消除快速垫与上支撑辊轴承箱之间间隙 4、 预防咬钢和抛钢时产生冲击2、 描号和打捆作业应该确定轧制明细表上哪些内容?(4分)答: 应该确定: 轧制单位名, 钢卷批号, 卷号, 板坯号, 下工序去向3、 试分析带钢轧制中产生甩尾原因?(7分)答: 1、 轧辊未调平 2、 压下负荷分配不均, 修正不适当 3、 抛钢时速度配合不妥, 不协调 4、 侧导板对中不良 5、 尾部温度过低 6、 切尾不净 7、 轧制薄规格、 宽轧件、 硬材质等难轧规格品种时操作控制措施不多、 方法不利 8、 轧线上除鳞水、 轧辊冷却装置喷射状态不佳、 除鳞箱切水板变形引发轧件宽度方

7、向温度分布不均 9、 关键检测器, 如测厚仪、 高温计等工作条件没有满足, 检测失常破坏轧制稳定状态与条件 10、 设备本身技术条件不符和要求, 如轧辊质量, 侧导板衬板磨损严重等 11、 来料质量不良 12、 生产计划安排不妥4、 影响轧辊消耗原因有哪些? 在生产操作中应采取哪些方法来降低辊耗?(8分)影响轧辊消耗原因有: 1、 轧辊材质 2、 所生产钢种 3、 所生产产品规格 4、 板坯加热质量 5、 带坯温度 6、 轧辊冷却效果 7、 轧制操作和轧辊磨削技术水平 为降低辊耗生产操作中应采取: 1、 严禁低温轧钢 2、 提升轧辊冷却效果 3、 切头切尾要切净 4、 调整好板形降低甩尾 5、

8、 废钢后要捡净残片 6、 提升磨削质量第二部分: 相关知识(30%)一、 填空题(每题1分, 共8分)1、 精整钢卷库钢卷堆双层堆放、 两排为一垛、 垛与垛间距1.8米。2、 哈尔顿飞剪剪刃间隙适定: 剪刃水平间隙为 0.2 毫米, 中间重合度为 0 毫米。3、 分卷线开卷机型式: 悬臂式 , 分断剪型式: 液压下切式 , 卷取机型式: 悬臂式 。4、 横切生产线平整机平整压下率: 0.30.5% 。5、 钢卷、 钢板不合格品处理方法有降级、 返工、 改判、 让步接收和报废。6、 熔化氧化铁皮流入板坯与板坯缝隙之间后, 当板坯从加热段进入 均热段 时, 因为温度降低, 氧化铁皮凝固。便产生了

9、粘钢 。7、 传热方法有传热传导(热传导)、 对流传热(热对流)、 辐射传热(热辐射)。8、 钢经加热后, 上表面温度比下表面温度高时, 在轧制过程中轻易出现 叩头 现象。二、 是非题(在题后括号内作记号, “”表示对, “”表示错; 每题1分, 共10分)1、 横切生产线, 切边剪刃间隙调整适宜, 则剪面上产生2/3左右光洁面, 即拉断面、 毛刺和倒角均很轻微。( 错 )2、 分卷线原料接收条件中厚度要求为1.56.5毫米, 卷温小于60度。( 错 )3、 分卷线分断剪剪刃间隙方法为: 经过调整机架上刃台紧固螺栓和拉紧螺栓, 可调整滑道间隙。( 错 )4、 横切生产线第一个活套是在开卷机矫直

10、机与切边机之间形成( 对 )5、 分卷线返工方法, 适适用于塔型、 边裂、 松卷和折边等缺点钢卷处理。( 错 )6、 三段加热炉不一定要采取三段式加热制度, 也能够实施两段操作。( 对 )7、 低碳钢许可快速加热。( 对 )8、 热轧钢坯加热温度现有上限也有下限存在。( 对 )9、 通常加热时间为板坯升温与均热两个阶段时间总和。( 对 )10、 通常我们所指加热炉几段制度是指炉型结构分几段。( 错 )二、 选择题(选出一个正确或最好答案, 将其代表字母填入题中; 每题1分, 共5分) 1 . 炉内为负压, 冷空气由炉门吸入, 降低炉温并加剧钢 A A 氧化烧损 B 脱碳 C 过热过烧 2 .

11、连续加热炉炉压控制基础要求是固定梁平面保持 C A 正压 B 0压或微负压 C 0压或微正压 3 . 按板坯向炉内装、 出料方法来分, 加热炉可分为室式加热炉和 A 加热炉。A 连续式B 步进式C 推钢式 4 . 以均匀板坯内部温度为目燃烧区域叫 C 。A 预热段B 加热段C 均热段 5 . 钢最高加热温度确定关键应考虑预防 B 。A 脱碳B 过热、 过烧C 氧化四、 简答题(2题, 共7分)1、 钢加热目是什么?(3分)答: a、 提升板坯塑性b、 降低变形抗力c、 使板坯内外温度均匀, 降低因为温度差所造成应力, 有利于加工进行。D、 改变板坯内部结晶组织或消除轧制所造成内应力, 以达成产品交货所需要机械和物理性能。2、 什么叫钢过热、 过烧?(4分)答; 对于碳钢、 合金钢加热温度上限应该是固相线, 实际上因为钢中偏析及非金属夹杂物存在, 加热温度还不到固相线温度就可能在晶界出现溶化现象以后氧化, 晶粒间失去塑性, 形成所谓“过烧”。另一个情况是加热时间长而加热温度又高, 结晶晶粒过分长大, 使塑性降低, 加工后表面出现裂纹, 这种现象叫“过热”。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包罗万象 > 大杂烩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