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口服降糖药物的安全使用,姜 堰 中 医 院,李 小 芬,胰岛素分泌缺陷,生物作用障碍,糖、蛋白质、脂肪、,水、电解质代谢紊乱,临床综合征,临床特点,慢性持续血糖升高,急性代谢紊乱,多系统损害等慢性并发症,糖尿病,-,概述,遗传,环境,定义,糖尿病诊断标准,糖尿病前期,糖尿病前期:即是糖调节受损(IGR),血糖水平升高,但未达到糖尿病临床诊断标准的代谢异常状态,包括空腹血糖受损(IFG)、糖耐量减低(IGT)、或二者兼而有之,高血糖状态的简单描述,糖尿病前期:,5.6,、,7.8,空腹血糖,(FPG)
2、5.6 mmol/L,负荷后血糖,(2hPG),:,7.8 mmol/L,糖尿病:,7,11=18,空腹血糖,(FPG),:,7 mmol/L,负荷后血糖,(2hPG),:,11.1 mmol/L,不同血糖单位之间的换算:,mmol/L 18=mg/dl,糖尿病分型(,WHO,1999,),1,型糖尿病,免疫介导,特发性,2,型糖尿病,其他特殊类型糖尿病,妊娠糖尿病(,GDM,),1,细胞功能遗传性缺陷,2,胰岛素作用遗传性缺陷,3,胰腺外分泌疾病,4,内分泌疾病,5,药物和化学品所致糖尿病,6,感染所致,7,其他与糖尿病相关的遗传综合征,糖尿病的危害主要在于并发症,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在
3、适合工作年龄人群中导致失明的首要原因,1,糖尿病肾病,终末期肾病的首要原因,2,心血管疾病,中风,心血管死亡率和中风危险性增加,2,到,4,倍,3,糖尿病神经病变,导致非创伤性下肢截肢手术的首要原因,5,糖尿病患者中每10人有8人死于心血管事件,4,1,Fong DS,et al.,Diabetes Care,2003;26(Suppl.1):S99S102.,2,Molitch ME,et al.,Diabetes Care,2003;26(Suppl.1):S94S98.,3,Kannel WB,et al,.,Am Heart J,1990;120:672676.,4,Gray RP&Y
4、udkin JS.In,Textbook of Diabetes,1997.,5,Mayfield,JA,et al.,Diabetes Care,2003;26(Suppl.1):S78S79.,糖尿病的治疗,糖尿病药物治疗的目标,早期、平稳、持久控制血糖,避免并延缓并发症及器官损害,糖化血红蛋白(HbAlc),人体血液中红细胞内的血红蛋白与血糖结合的产物。反应过去2到3个月的平均血糖水平。,正常范围:4-6%,HbAlc与平均血糖水平,HbAlc%,平均血糖,水平,6,7.0,7,8.6,8,10.2,9,11.8,10,13.4,为了满足患者不同的需求糖尿病治疗药物不断发展进步,Avai
5、lable from 72,th,ADA website:professional.diabetes.org/webcasts.aspx,动物胰岛素,磺脲类,双胍类,人胰岛素,噻唑烷二酮类,-,糖苷酶抑制剂,人胰岛素类似物,格列奈类,GLP-1,受体激动剂,DDP-4,抑制剂,口服降糖药物(单用或联合应用),用药原则,1,细胞功能,时间,(,年,),诊断,注意:遵医嘱,医生会根据您的情况选择适合您的治疗方案,生活方式干预,多次胰岛素强化治疗,基础餐时胰岛素等,启动胰岛素治疗基础,胰岛素或预混胰岛素,随着,细胞功能的减退不断调整治疗方案,降糖药的分类,降糖药物,口服降糖药,注射降糖药,胰岛素,G
6、LP-1,口服降糖药的分类,口服降糖药,促胰岛素分泌剂,非促胰岛素分泌剂,磺脲类,格列奈类,DPP-4抑制剂,双胍类,噻唑烷二酮类,-,葡萄糖苷酶抑制剂,磺脲类,主要药物介绍(一),磺脲类有哪些特点?,作用机制:刺激胰岛,细胞分泌胰岛素,降糖效力:HbAlc12%,是控制2型糖尿病的主要用药,使用不当易导致,低血糖,增加体重,偶尔有过敏反应,增加,细胞负担,作 用 特 点,不 良 反 应,特别是老年患者,肝肾功能不全的患者,磺脲类降糖药物,氯磺丙脲,甲苯磺丁脲(D860),格列本脲(优降糖),格列吡嗪(美吡哒、瑞易宁),格列齐特(达美康),格列喹酮(糖适平),格列美脲(亚莫利),第一代,第二代
7、第三代,长效类,优降糖(格列本脲),-,应用最广泛(农村)的口服降糖药,-疗效突出,价格便宜,-半衰期长(12h),作用持续24h,每日1-2次,-最易导致难以纠正的低血糖昏迷,最不安全的降糖药,-每日最大剂量6片(2.5mg/片),用至4片时血糖仍不能得到控制时应考虑胰岛素治疗,中效类,达美康(格列齐特),-半衰期长(6-12h),作用持续12-24h,每日1-2次,-每日最大剂量为4片(80 mg/片),-促胰岛素分泌曲线与优降糖不同,较少发生低血糖,短效类,美吡达(格列吡嗪)糖适平(格列喹酮),-半衰期短(1.4mg/dl,肝功能不全,心衰患者,COPD等缺氧的疾病,妊娠、哺乳、接受大
8、手术的患者,用碘化造影剂时,应暂时停用二甲双胍,注意事项,请按医生指导剂量服用,服药期间要做好血糖监测和记录,限制饮酒,从小剂量开始可减轻胃肠道反应;肠溶片减轻胃肠道反应,每天服药的时间和间隔尽可能固定,二甲双胍缓释片,每日一次时,建议随晚餐服用,餐中、餐后服药,-,糖苷酶抑制剂,主要口服降糖药(五),-,糖苷酶抑制剂有哪些特点?,作用机制:抑制碳水化合物在小肠上部的吸收降低餐后血糖,降糖效力:HbAlc下降0.50.8%,作 用 特 点,不 良 反 应,Page,55,碳水化合物吸收,十二指肠,空肠,回肠,未服用阿卡波糖,服用阿卡波糖,空肠,回肠,空肠,回肠,未服用阿卡波糖,服用阿卡波糖,碳
9、水化合物吸收,碳水化合物,Hanefeld M,Schaper F.Expert Review of Cardiovascular Therapy.2008;6(2):153-163.,阿卡波糖的作用机制,-,延缓肠道内碳水化合物吸收,-,糖苷酶抑制剂,代表药,阿卡波糖(拜唐苹),50,100mg,tid,伏格列波糖(倍欣),0.2,0.4mg,tid,阿卡波,糖,作用特点,主要作用部位在小肠绒毛刷状缘,抑制,糖苷酶,延缓淀粉分解,主要降餐后血糖,削峰填谷,具有可逆性,不影响葡萄糖总体吸收,不影响能量供给和营养物质吸收,仅,1,2,经肠道吸收入血,由肠道降解或以原形从肠道排出,仅有轻度胃肠道不
10、良反应,一般可以耐受,对肝肾影响小,轻、中度肝、肾损伤者无需调整剂量,阿卡波糖适应症(拜唐苹),用于,2,型糖尿病的全过程并奏效,IGT,:防止,2,型糖尿病,恢复正常糖耐量,早期、血糖升高较轻,,细胞功能尚可,单独用药奏效,较后期,可与各类降糖药联合用药取得效果,用于,1,型糖尿病,配合胰岛素治疗,阿卡波糖禁忌或慎用,慢性肠炎、疝气患者,18,岁以下患者,妊娠及哺乳期妇女,慢性胃肠功能紊乱者(手术),严重肝肾功能损害者,阿卡波糖不良反应,常见的副作用为胃肠反应,如腹胀、腹泻、腹鸣、排气增多等。从小剂量开始,可逐渐耐受。,单用本药不产生低血糖,但如与胰岛素合用时仍可发生低血糖,且一旦发生,应直
11、接应用,葡萄糖和蜂蜜纠正处理,,进食双糖或淀粉类食物无效,注意事项,请按医嘱剂量服用,服药期间做好血糖监测和记录,从小剂量开始服药,逐渐增加剂量有助于减轻胃肠道反应,每天在相对固定的时间服药,随第一口饭嚼服,噻唑烷二酮类,主要降糖药物介绍(六),噻唑烷二酮类有哪些特点?,作用机制:增加细胞对胰岛素的敏感性而降低血糖,降糖效力:HbAlc11.5%,作 用 特 点,不 良 反 应,噻唑烷二酮类,代表药,罗格列酮(,文迪雅),吡格列酮(瑞彤),曲格列酮(瑞泽林),噻唑烷二酮类药物,罗格列酮(文迪雅),每日mg或mg,大剂量较小剂量效果更明显。,次服或分次服,分次服效果稍优于次,吡格列酮,15mg片
12、每日15或30mg,日服一次即可,单独应用,剂量足够时,HbA1c平均下降约1.5%,血糖愈高者下降愈明显,,罗格列酮有望较长期保持疗效,餐前或进餐时服用,噻唑烷二酮类(TZD)适应症和禁忌症,适应症,主要用于,2,型糖尿病的治疗尤其存在明显胰岛素抵抗者,禁忌症,心功能2级以上:由于存在体液潴留的不良反应,已经有潜在心衰危险的患者应用该药物可以导致心衰加重:,ALT,正常上限,2.5,倍,严重的骨质疏松和骨折病史者,不良反应,体重增加和水肿:,轻中度水肿的发生率约,3,4,,与胰岛素合用增至,15,增加骨折和心力衰竭的风险,TZD,排泄与起效(罗格列酮),经肾脏排泄占64,经粪胆途径排泄23
13、降糖作用需较长时间,一般,2,4,周开始起效,6,12,周出现明显疗效,GLP-1,受体激动剂,新一代的降糖药物,新一代的降糖药物,CLP-1的作用特点?,激动GLP-1受体而发挥降低血糖的作用,降糖效力:HbAlc0.8-2%,胃肠道反应常见,单用不发生低血糖风险,作 用 特 点,不 良 反 应,GLP-1(,胰高血糖素样肽,-1,),代表药,艾塞那肽(百泌达),利拉鲁肽(,诺和力),72,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生理作用,促进饱感,降低食欲,细胞,:,增强葡萄糖依赖的胰岛素分泌,肝脏,:,胰高糖素水平下降,减少肝糖输出,细胞,:,减少餐后胰高糖素分泌,胃,:,帮助调节胃排
14、空,Adapted from Flint A,et al.,J Clin Invest,.1998;101:515-520;Adapted from Larsson H,et al.,Acta Physiol Scand,.1997;160:413-422;,Adapted from Nauck MA,et al.,Diabetologia,.1996;39:1546-1553;Adapted from Drucker DJ.,Diabetes.,1998;47:159-169.,进食促进,GLP-1,分泌,降低,细胞负荷,增加,细胞反应,百泌达,:起始方便、治疗简单,首次注射后,百泌达预充笔
15、可在低于,25C,的室温中保存,特点,针头细,创伤小,每支预充笔可使用一个月,每天给药,2,次,给药时间为,2,顿主餐前,1,小时内,无需根据进餐量或运动量调整剂量,无需额外监测血糖,第一个月,5ug,每天两次,第二个月开始,10ug,每天两次,百泌达适应症,本品用于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适用于单用二甲双胍、磺酰脲类,以及二甲双胍合用磺酰脲类,血糖仍控制不佳的患者。,降糖、减重,!,糖尿病十大安全目标-口服药,药物应在有效期内,无变质,护士掌握口服降糖药物的种类、剂量、主要的作用、原理及不良反应,指导患者药物的服药时间及方法,告知患者服药后的进餐时间、低血糖的症状及处理方法,跟进患
16、者进餐的情况,根据病情需要监测血糖的变化,及时与医生沟通,调整药物剂量,知识点总结,糖尿病是终身性疾病,须终身治疗,治疗注意:目标化空腹血糖7,非空腹血糖1,0,综合化五驾马车,个体化根据不同病情调整方案,目前有六类口服降糖药、经过饮食和运动治疗无效时开始使用,肥胖,超重者先用双胍、,-,葡萄糖苷酶抑制剂、,噻唑烷二酮,非肥胖者,可先用,磺脲类或格列奈类,口服降糖药物降糖效力,磺脲类,1-2,%,二甲双胍,1-2,%,-,糖苷酶抑制剂,0.,5-0.8,%,噻唑烷二酮,1,-1.5,%,非磺脲类胰岛素促泌剂,0.3-1.5%,DPP-4,1.0%,药物,降糖效力(HbAlc),六种口服药作用简
17、述,磺脲类,:刺激胰岛素分泌、药物最多、最常用,格列奈类,:也刺激胰岛素分泌、快,且对餐后高血糖控 制好,老人、及肾功能不全可用,DPP-4,:增加GLP-1在体内的水平,GLP-1以葡萄糖依赖的方式增强胰岛素分泌,二甲双胍,:减少肝脏葡萄糖输出,改善外周胰岛素抵抗,能降血脂、降体重、价格便宜,噻唑烷二酮:,胰岛素增敏剂,价格较贵、适用于胰岛素抵抗、如有代谢综合症特征者,-糖苷酶抑制剂,:延缓餐后葡萄糖的吸收、控制餐后高血糖,服药时间,磺脲类,餐前30分钟,诺和龙,进餐时服,不进餐不服药,DPP-4抑制剂,-不受进餐的影响,双胍类,进餐时或餐后服,糖苷酶抑制剂,第一口饭嚼碎后同服,噻唑烷二酮,空腹或进餐时服用,主要的不良反应,磺脲类:低血糖,体重增加,格列奈类:低血糖,二甲双胍:胃肠道反应,噻唑烷二酮:水肿和骨折,DPP-4:副作用较小,-,糖苷酶抑制剂:胃肠道反应,腹胀排气,感,谢,聆,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