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1、病例摘要:
男性,69岁,上腹部不适、纳差、乏力4个月,巩膜、皮肤黄染2周。
4个月前,无明诱因出现上腹部不适,饭后饱胀、隐痛,食欲渐下降,伴恶心、乏力,消瘦。2周前发现尿色加深呈茶色,巩膜、皮肤黄染,逐渐加重。粪便色偏白。既往无肝炎或结核病史。
查体:T 37℃,p 80次/分,BP l30/90mmhg。神清合作,皮肤巩膜黄染,心肺查体未见异常。腹平坦,未见肠型及蠕动波,上腹轻度压痛,无肌紧张及反跳痛,肝脾肋下未触及,右锁中线肋缘下可触及囊性肿物,Muyphy征(-),肠鸣音正常
辅助检查:Hb 122g/l,Wbc 5.3×109/l,Tbil 3214umol/L,Dbil 209umol/L,CA19-9 662u/ml,尿胆红素(+);腹部B超示肝内胆管轻度扩张,肝外胆管扩张,内径1.4cm,胆囊11×4.6cm,壁不厚。胰头区见一3.6×3.5cm低回声肿块,边界欠清。
1、原则答案:
一、诊断及诊断根据:
(一)诊断
1.胰头癌 2.梗阻性黄疸
(二)诊断根据
1.①上腹隐痛、乏力、消瘦、近期出现黄疸,逐渐加重。
②CA19-9 ↑
③腹部B超所示肝内胆管轻度扩张,肝外胆管扩张,胰头区见一3.6×3.5cm低回声肿块,边界欠清。
2.①皮肤巩膜黄染。
②Tbil↑,Dbil↑.
二、鉴别诊断:
1.肝炎 2.胆管结石 3.肝癌 4.慢性胰腺炎
三、进一步检查:
1.腹部CT或MRI。
2.肝功能、肝炎病原学和凝血功能检测。
四、治疗原则:
1.根治性手术: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2.姑息性手术:不能切除者行减黄治疗。
3.其他:放疗、化疗和免疫治疗。
2、病例摘要:
女性,50岁,大便时肛门脱出肿物伴便血六个月
六个月前开始排大便时肛门脱出肿物,便后脱出肿物可自行回纳,发现手纸上有新鲜血迹,但无疼痛。六个月来肛门脱出物逐渐增大,便后常常需要用手回纳。发病来大便常常干燥,睡眠好,体重无明显减轻。既往有便秘史。
查体:T 36°c,P 65次/分,R 18次/分,BP 90/60mmhg。巩膜无黄染,浅表淋巴结未触及,心肺、腹部、脊柱四肢无异常。肛门直肠检查:截石位,肛门3、7、11点处可见肿物脱出,肿物突出于粘膜,质软,呈暗红色,挤压可变形。肛门未见皮肤裂口。直肠指诊:肛门括约肌松弛,直肠粘膜光滑,未扪及异常。指套表面可见新鲜血迹。
化验:血Hb 120g/l,WBC 6×10⒐/l,N 0.68, plt 150×10⒐/l
2、原则答案:
一、诊断及诊断根据:
(一)诊断
内痔
(二)诊断根据
1.大便时肛门脱出物六个月伴便血六个月,无疼痛。
2.便后脱出物回纳
3.脱出物截石位在肛门3、7、11点处。
4.直肠指诊所见
5.肿物突出于粘膜,质软、呈暗红色、挤压可变形。
二、鉴别诊断:
1.直肠癌 2.直肠脱垂 3.直肠息肉
三、进一步检查:
1.直肠镜 2.粪常规、CEA
四、治疗原则:
1.一般治疗:保持大便畅通,防治便秘和腹泻,排便后温水坐浴
2.肛管内应用药物
3.介入治疗:硬化剂注射疗法、红外线凝固疗法等
4.必要时手术治疗:胶圈套扎、痔单纯切除术等
3、病例摘要:
男孩,8个月,因发热5天,伴皮疹2天入院。
5天前,患儿不明原因出现发热,体温38.9℃左右,伴咳嗽、流清涕。无呕吐、腹泻及惊厥等体现,自服退热药及中成药效果不佳。2天前,体温升高达39.5℃左右,并发现面颈部皮疹,咳嗽加重,少痰,双眼发红,精神欠佳,食欲下降,大小便如常。患儿系G1P1足月顺产,否认产伤窒息。现混合喂养,准时添加辅食。按计划接种卡介苗、百白破和脊髓灰质炎疫苗。无遗传病家族史。
查体:T 39.5℃,P 140次/分,R 50次/分,急性热病容,神清,精神不佳。面、颈部及躯干、四肢可见红色斑丘疹,压之褪色,疹间皮肤正常。睑结膜充血伴眼睑水肿,畏光。口鼻分泌物多。咽部充血,双侧颊粘膜见细小白色斑点。双肺呼吸音粗,可闻及固定中细湿性罗音。HR 140bpm,律齐,心音有力,未闻及杂音。腹软,肝肋下1cm,质软,脾肋下未触及,双下肢无水肿。
化验:血常规:RBC 4.5×10⒐/l,HB 115g/L,WBC 5.6×10⒐/l,N0. 26,L 0.71,M 0.02,E 0.01,Plt 255×109/l,尿、粪常规(-)
3、原则答案:
一、诊断及诊断根据:
(一)诊断:
1.麻疹 2.肺炎
(二)诊断根据:
1.①婴儿,急性起病
②以发热、皮疹为重要临床体现,且皮疹出目前热程3天后,出诊后T↑
③查体:遍及全身旳斑丘疹,疹间皮肤正常
④口腔内可见柯氏斑
⑤畏光、睑结膜充血、流涕、咳嗽
⑥WBC↑,L↑
2.①伴有呼吸道症状:流涕、咳嗽
②呼吸快,双肺固定中细湿罗音
二、鉴别诊断:
1.幼儿急疹 2.风疹 3.药物疹 4.猩红热 5.肠道病毒感染
三、进一步检查:
1.胸部平片 2.病毒抗原检测 3.病毒分离 4.分泌物涂片查多核巨细胞
四、治疗原则:
1.一般治疗:加强护理,休息,注意饮食等
2.对症治疗:包括退热、止咳祛痰
3.治疗并发症肺炎,保持呼吸道畅通。
5、病例摘要:
男性,46岁,突发左侧肢体无力1小时急诊。
患者1小时前饮酒时突感头晕,左侧上下肢无力,从座椅上滑落躺倒在地,当时头部无外伤,无昏迷,无四肢抽搐,即由其友紧急送入院。既往每年体检血压、血脂略高(数值不详),未予任何治疗。无肝病和心脏病史。有烟酒嗜好约,日吸烟约10支,每周至少饮酒(约40度白酒)4两。子女身体健康,父亲有血脂异常及脑梗死病史。
查体:T 36℃,P 72次/分,R 18次/分,BP 175/100mmhg。面容正常,浅表淋巴结不大,巩膜不黄,甲状腺不大,两肺未闻及啰音,心界不大,心率72次/分,律齐,无杂音。腹平软,肝脾未触及,下肢不肿。神经科检查:神志清,言语流利,略有躁动,双眼向右侧凝视,双侧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反射敏捷,左上肢肌力0级,左下肢肌力3级,左侧巴彬斯基征阳性。
辅助检查:RBC 4.0×10⒓/L,HB 124g/L,WBC 7.5×10⒐/L,分类正常,Plt 305 ×10⒐/L,LDL-C 4.83mmol/L,血凝血酶原和纤维蛋白原正常。发病2小时头颅CT为右半球脑沟变浅,脑实质密度略低于左侧半球。肝肾功能和心肌坏死标识物正常。
5、原则答案:
一、诊断及诊断根据:
(一)诊断
1.急性脑梗死 2.高血压2级 极高危组 3.血脂异常
(二)诊断根据
1.①中年男性,急性发病,饮酒时突发头晕,左侧肢体无力,②查体:双眼向右侧凝视,瞳孔等大等圆,光反射敏捷,左上肢0级,左下肢3级,左病理征+ ,③发病2小时头颅CT右半球脑沟变浅,脑实质密度略低于左半球。
2.体检BP↑,入院175/100mmol/L,未进行任何治疗,有烟酒嗜好,本次发生脑梗死。
3. 体检血脂↑。入院查LDL-C↑,父有血脂异常史。
二、鉴别诊断:
1.脑出血 2.心源性脑栓塞 3.颅内占位性病变
三、进一步检查:
1.起病24小时后复查头部CT、MRI,
2.心电图 3.观测血常规和凝血功能变化
四、治疗原则:
1.立即准备溶栓治疗 2.溶栓后亲密监测生命征
3.防治并发症:呼吸道、泌尿道感染,防止褥疮。
4.防止:二级防止,康复锻炼
6、病例摘要:
女性,36岁,乳房间歇肿胀、疼痛,伴有肿块近一年。
约一年前开始感觉双侧乳房肿胀,疼痛,随即发现常于月经前一周左右,乳房胀痛加重,并可触及肿块,右侧明显。月经来潮一周后疼痛减轻,肿块缩小、变软。已婚,未生育,近亲中未发现乳腺癌患者。
查体:发育、营养良好。心、肺、腹部未见异常。外科状况:双乳房外形正常,除右乳房稍大外,基本对称。双侧腺体均弥漫性增厚呈团块状,边界欠清,以外上象限为主,轻度压痛。腺体中有多发、均匀分布旳小结节,类似黄豆与绿豆(约0.5-1cm大小),光滑柔韧。未触及孤立硬结或肿块。双侧腋窝未触及肿大淋巴结。
6、原则答案:
一、诊断及诊断根据:
(一)诊断
乳腺囊性增生病
(二)诊断根据
1.经典旳与月经周期有关旳乳房胀痛病史。
2.乳房检查:腺体弥漫性增厚呈团块状,边界欠清,有多发、柔韧旳小结节,未触及孤立硬结。
3. 腋窝淋巴结不大。
二、鉴别诊断:
1.乳腺癌 2.慢性乳腺炎 3.乳腺纤维腺瘤
三、进一步检查:
1.B超,必要时钼靶检查。 2.血常规,肿瘤标志物
3.必要时穿刺针吸
四、治疗原则:
1.对症治疗,中药为主
2. 定期复查:根据病变状况,采取对应措施。
3. 疑有恶变时,手术切除,病理检查。
7、病例摘要:
男性,52岁,脑外伤2天,呕吐咖啡样物2小时
2天前脑外伤后于神经科急诊,经检查确诊为蛛网膜下腔出血。2小时前呕吐咖啡样物约100ml,查呕吐物隐血试验(+)。既往史:否认高血压、心脏病、胃肠疾病史及肝病史,无药敏史。
查体:T 36℃,P 88次/分,R 18次/分,BP 130/80mmhg。浅昏迷,皮肤巩膜无苍白及出血点,无黄染,未见肝掌及蜘蛛痣。心肺检查未见异常.腹平软,无压痛,未及包块。肝脾未及,移动性浊音(-),肠鸣音10次/分。脑膜刺激征阳性。
辅助检查:Hb 120g/l,wbc 7.6×109/l,N 70%。Pit 170×10⒐/L,肝肾功能、血清电解质、血糖无异常。腹部B超示:肝胆胰脾肾未见异常。
7、原则答案:
一、诊断及诊断根据:
(一)诊断
1.急性糜烂性出血性胃炎 2.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
(二)诊断根据
1.脑外伤后呕吐咖啡样物,否认胃肠疾病、肝病史,呕吐物隐血试验阳性。
2.明确旳脑外伤后神志不清,脑膜刺激征阳性,否认心血管疾病史,经神经科确诊为蛛网膜下腔出血。
二、鉴别诊断:
1.消化性溃疡合并出血。 2.胃癌
3.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 4. 贲门粘膜扯破出血
三.进一步检查:
1.清醒后胃镜。
2.动态观测HB、BUN、粪隐血、胃液隐血。
3.头颅CT
四、治疗原则:
1.一般治疗:卧床、禁食,静脉补液,维持水,电解质平衡。
2.静脉用抑酸剂、胃粘膜保护剂。3.备血。
4. 必要时胃镜下止血。5. 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旳治疗。
8、病历摘要
女性,38岁,发现WBC减少2年,关节肿痛1个月。
患者于2年前发现外周血WBC减少,未予诊治。3个月前出现双眼睑水肿,以晨起明显。1个月前出现双腕关节肿胀,疼痛较轻,晨僵﹤10分钟。自发病以来脱发明显,体重下降约2KG,尿有泡沫,尿色正常。食欲可,无腹泻。既往体健。
查体:T 36.5度,P 82次/分,R 18次/分,BP125/80mmHg.双侧面部红斑,直径约1cm左右,略高于皮面。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头发略稀疏,双眼睑水肿,巩膜无黄染,心肺未见异常,肝脾肋下未触及,移动性浊音-,双膝关节肿胀,双手及双腕关节弥漫性肿胀,双下肢轻度水肿。
WBC 3.08 ×109/L Hb 120g/L Pit 200×10⒐/L,抗核抗体1:640(正常﹤1:40),RF 50U/ml(正常﹤30u/ml),补体C3 0.2g/L(正常0.8-1.5g/L)
补体C4 0.03g/L(正常0.2-0.6g/L),尿蛋白(3+),尿蛋白定量2.96g/24h
8、原则答案
一、诊断及诊断根据
1. 系统性红斑狼疮 2. 狼疮肾炎
诊断根据:
1、①育龄期妇女。
②经典体现:脱发、体重下降、多关节炎、尿有泡沫
③体查:面部红斑,头发稀疏、眼睑水肿、关节肿、双下肢水肿
④辅查:抗核抗体+,尿蛋白↑,补体↓,WBC↓。
2、符合SLE诊断条件,并有肾脏损害。
二、鉴别诊断
1、原发性肾小球肾炎 2、类风湿性关节炎
3、其他结缔组织病,如干燥综合征。
三、进一步检查
1、抗dsDNA抗体,抗ENA抗体。2、肾穿刺活检。
3、肾功能检查。4. 腹部B超。5. 必要时骨穿。
四、治疗原则
1、一般治疗:休息,防止阳光照射,低盐,优质蛋白饮食。
2、首选激素。3、长期治疗加用免疫克制剂。
9、病历摘要
男性,36岁,车祸后左大腿疼痛1小时。
1小时前驾车追尾,伤后左大腿肿痛,不敢活动,神志清,无恶心呕吐,无皮肤活动性出血及肢体麻木。由救护车送入院。
查体:P110次/分,BP 80/60mmHg.神志清,面色略苍白,HR 110次/分,律齐,胸腹无异常。骨科检查:左大腿肿胀明显,骨擦感,股擦音。左足部活动正常,左下肢皮肤感觉正常,左足背动脉搏动弱。
WBC:7.8 ×109/L Hb:92g/L Pit:102×10⒐/L,
9、原则答案
一、诊断及诊断根据
1.左股骨干骨折 2.低血容量性休克
3.急性失血性贫血
诊断根据:
1、外伤后左大腿疼痛,不敢活动。
2、面色、口唇苍白,BP低,HR快。
3.左大腿肿胀,股擦音、骨擦感,足背动脉弱。
4.HB下降
二、鉴别诊断
1、病理性骨折 2、左大腿软组织损伤
三、进一步检查
1、左大腿X片 2、血型,配血备用 3、尿常规
4.胸片及腹部B超。
四、治疗原则
1、治疗:抗休克。2、监测血压、脉搏等生命体征
3、必要时输血
4、待状况稳定后手术(髓内钉或钢板)内固定。
10、病历摘要
男性,55岁,外伤后腹痛4小时。
4小时前被汽车撞伤右胸腹部,右上腹部持续性疼痛,向右肩背部放射。此后疼痛范围逐渐扩大,波及全腹,以右侧为重。1小时以来渐感口渴、头晕、心悸。
既往体健,无肝炎或高血压病史。
查体:T 37.5℃ P 120次/分,R 24次/分 BP 85/50mmHg.痛苦面容,轻度烦躁,结膜略苍白。HR 120次/分,律齐,肺未见异常。右下胸压痛,未扪及骨擦感。腹稍胀,全腹压痛、反跳痛,肌紧张,以右上腹明显,腹部叩呈鼓音,移动性浊音(+),肠鸣音弱。
WBC 12 ×109/L Hb 90g/L ,腹部B超示:肝右叶膈面有液性暗区,肠间隙增宽,胆囊、脾、胰、肾未见异常。立位腹平片:膈下未见游离气体。
10、原则答案
一、诊断及诊断根据
1.肝破裂 2.弥漫性腹膜炎 3.失血性休克
诊断根据:
1、明确旳诱因:右上腹撞伤史。
2、经典旳临床体现:右上腹疼痛,口渴、心悸、BP低,HR快。
3. 查体:贫血貌,腹膜刺激征和移动性浊音(+)。
4. HB下降,腹部B超示肝膈面损伤,腹腔内积液。
二、鉴别诊断
1.单纯胸壁或腹壁损伤 2.其他腹内脏器损伤 3.血胸
三、进一步检查
1、腹腔穿刺检查 2、胸部X线片 3.必要时腹部CT
四、治疗原则
1、严密观测病情,监测血压、脉搏等生命体征和HB,RBC RV.
2、必要时输血、输液,纠正休克,同步做好术前准备。
3、急诊剖腹手术。
11、病历摘要
女性,26岁,反复皮肤瘀点、瘀斑1年,月经量增多3个月。
1年前无意中发现皮肤稍显瘀点,皮肤碰撞后易出现瘀斑,曾在当地医院检查血常规示血小板偏低,余均正常,未进一步诊治。3个月前始觉月经量增多,经期正常。近日有头晕,乏力,活动后心悸等,皮肤瘀点、瘀斑增多,故来就诊。发病以来无发热、关节疼痛、脱发、口腔溃疡等。精神、食欲欠佳,睡眠尚可,体重无明显减轻,无血尿及黑便。
既往无肝炎、胃病、自身免疫疾病史。无药物过敏及手术、外伤史。已婚未育。
查体:T 36.4℃ P 104次/分,R 22次/分 BP100/70mmHg.神志清,皮肤可见散布旳瘀点和瘀斑,以双下肢为甚。浅表淋巴结未触及。巩膜无黄染,睑结膜苍白,牙龈渗血。口腔粘膜未见溃疡,HR 104次/分,律齐,肺未见异常。腹平软,无压痛、反跳痛,肝脾肋下未触及。双下肢无水肿。
WBC 5.5 ×109/L 分类正常, Hb 86g/L ,Pit 15×109/L MCV 70fl,MCHC 30%,
11、原则答案
一、诊断及诊断根据
1.慢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2.缺铁性贫血
诊断根据:
1、①经典旳临床体现:女性易患,慢性发病,皮肤出血,月经量增多。② 查体:皮肤瘀点、瘀斑,牙龈出血,脾不大。③辅查:血小板 ↓ WBC正常。④无血小板↓旳其他原因。
2. ①有头晕、乏力、活动后心悸等,月经量多,睑结膜苍白。②小细胞低色素贫血
二、鉴别诊断
1、再障 2、继发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3.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4. 过敏性紫癜
三、进一步检查
1、骨髓检查和铁染色。2、出、凝血功能检查。
3.免疫性疾病筛查(ANA谱),血清免疫球蛋白、补体检查。
4. 铁蛋白、总铁结合力测定
四、治疗原则
1、一般治疗:休息,防止外伤。.
2、激素,如无效,可行脾切除术。效果不佳用免疫克制剂。
3、补充铁剂。
12、病例摘要:
男性,62岁,左颈前肿物2个月,声音嘶哑5天。
患者2个月前无意中发现左颈前小枣大小肿物,无多汗、易饥饿、乏力、手震颤等不适,未予诊治。5天前开始出现声音嘶哑,未予就诊。发病以来精神好,饮食好,睡眠佳,大小便正常,体重无明显变化。既往体健,无结核病史,无肝炎病史。否认药物过敏史和放射性毒物接触史。
查体:T 36.5℃,P 80次/分,R 18次/分,BP 120/60mmhg,营养、发育良好,全身皮肤、粘膜无黄染。双肺扣清音,呼吸音清,未闻及罗音。心界不大,心音有力,律齐,未闻及杂音,腹软,无压痛和反跳痛,未触及异常包块。外科检查:颈软,未见颈动脉异常搏动及颈静脉怒张,气管居中。甲状腺Ⅰ度肿大,甲状腺左叶可触及一直径3cm肿块,质硬,边界不清晰,表面不光滑,无压痛,活动度差,未及震颤,未闻及血管杂音,左侧颈部扪及一枚1.5×1.0cm淋巴结,质硬,活动度差。
辅助检查:B超示:甲状腺左叶单发结节,直径3cm,低回声,内有少许钙化。
规定:根据以上病史摘要,请将:诊断及诊断根据;鉴别诊断;进一步检查与治疗原则写在答题纸上。
12、原则答案:
一、诊断及诊断根据:
(一)诊断
甲状腺癌
(二)诊断根据
1.老年男性,甲状腺单发肿物伴声嘶
2.既往体健,无食欲亢进、多汗、乏力、手震颤等甲亢症状。
3. 甲状腺左叶肿块,质地硬,边界不清,表面不光滑,活动度差。
4. 左侧颈部扪及肿大、质硬淋巴结。
5. B超示左甲状腺单发、低回声结节,内有少许钙化。
二、鉴别诊断:
1.甲状腺腺瘤 2.结节性甲状腺肿大 3.甲状腺炎
三、进一步检查:
1.颈部CT 2.甲状腺细针穿刺3.心电图
4.喉镜检查声带
四、治疗原则:
1.手术治疗 2.术后服用甲状腺素片
3.放疗:根据病情选用内放射或外放射治疗。
13、病例摘要:
女性,27岁,引产术后5天,阴道分泌物异常伴下腹痛、发热3天,加重1天。
患者5天前在外院因13周妊娠引产,术后胎盘胎膜不全行清宫术。近3天阴道分泌物为脓血样,味臭,同步伴下腹痛,低热。1天来腹痛加重并伴高热。既往体健,术前妇科检查未见异常。
查体:T39℃,p108次/分,R 20次/分,BP 100/60mmhg,急性病容,下腹部有肌紧张、压痛和反跳痛。妇科检查:外阴(-),阴道内少许脓血样分泌物,有臭味;宫颈充血水肿,举痛(+);子宫体10周妊娠大,稍软,压痛明显;双附件增厚有压痛。
辅助检查:血常规 Hb 116g/L WBC 13.8×10⒐/L N0.87 Pit 210×10⒐/L
13、原则答案:
一、诊断及诊断根据:
(一)诊断
急性盆腔炎
(二)诊断根据
1.近期有子宫手术史,阴道分泌物异常,下腹痛,发热。
2.下腹肌紧张,压痛反跳痛。
3.妇检:阴道内有脓血性分泌物,味臭;宫颈举痛;子宫、双附件压痛。
4. 白细胞及中性增高。
二、鉴别诊断:
1.急性阑尾炎 2.异位妊娠 3.卵巢囊肿蒂扭转
4. 卵巢囊肿破裂
三、进一步检查:
1.腹部B超
2.宫颈分泌物细菌培养及药物敏感试验
3.ESR及C反应蛋白
四、治疗原则:
1.半卧位休息,物理降温
2.静脉用抗菌素,药敏汇报前选用广谱抗菌素,兼顾需氧和厌氧菌。
3.加强营养,支持治疗。
14、病例摘要:
女性,31岁,阴道淋漓出血6天,下腹痛1小时。
患者6天前出现阴道淋漓出血,未予诊治 。1小时前忽然左下腹扯破样疼痛伴肛门坠胀感,呕吐胃内容物1次。无腹泻及发热。既往月经规律,3-4天/30天,末次月经为39天前。2年前自然分娩一女婴,安全期避孕。
查体:T 36℃,P 124次/分,R 20次/分,BP 70/40mmhg,面色苍白,双肺呼吸音清,HR 124次分,律齐,各瓣膜区未闻及杂音。全腹肌紧张,右下腹压痛和反跳痛明显。妇科检查:外阴(-),阴道内少许暗红色血,后穹窿饱满;宫颈光滑,举痛(+);子宫前位正常大小,右侧附件科触及一界线不清之包块,质软。
辅助检查:血常规 Hb 61g/L WBC 6.5×10⒐/L Pit 165×10⒐/L
14、原则答案:
一、诊断及诊断根据:
(一)诊断
1.异位妊娠破裂 2.失血性休克 3.贫血
(二)诊断根据
1.停经,阴道出血,下腹扯破样疼痛;腹肌紧张,右下压痛反跳痛,移动性浊音可疑;妇检:后穹窿饱满;宫颈举痛+;右侧可触及一包块,质软。
2.异位妊娠破裂,血压下降。
3.面色苍白,HB降低。
二、鉴别诊断:
1.流产 2.黄体囊肿破裂 3.卵巢囊肿蒂扭转
4. 急性输卵管炎
三、进一步检查:
1.血HCG检查 2.阴道后穹窿穿刺 3. 腹部B超检查
4.术前检查:凝血功能.肝肾功能、血电解质、ESR等
四、治疗原则:
1.补充血容量,抗休克治疗 2.立即开腹探查手术。
15、病历摘要
女性,69岁,多关节肿痛2年,加重7个月。
患者于2年前出现双双腕关节及掌指关节肿痛,并逐渐累及肩关节及近端指间关节,伴有晨僵不小于1小时。7个月前各关节肿痛加重,以双膝关节为甚。发病以来无光过敏、脱发、口腔溃疡,无口干、眼干,体重无明显变化,既往体健,无糖尿病、银屑病史。
查体:T36.度,P82次/分,R18次/分,BP125/80mmHg.无皮疹,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心肺未见异常,肝脾肋下未触及,移动性浊音-,脊柱无畸形,右手尺偏畸形,双手近端指间关节、掌指关节、腕关节、膝关节肿胀压痛,双膝浮髌试验阴性,无骨摩擦感。
WBC 4.47 ×109/L N 0.76 Hb 120g/L Pit 289×10⒐/L, 抗核抗体1:80(正常﹤1:40),RF 90U/ml(正常﹤30u/ml),ESR 103 ASO (-)
15、原则答案
一、诊断及诊断根据
类风湿性关节炎
诊断根据:
1、老年女性。
2.经典体现:慢性、对称,多关节炎、晨僵不小于1小时
3. 体查:双手指间关节、掌指关节、腕、膝关节肿胀压痛
4.辅查:ESR快,RF(+)。
二、鉴别诊断
1、骨关节炎 2、SLE 3.强直性脊柱炎
三、进一步检查
1、抗dsDNA抗体,抗ENA抗体。2、双手X线片。
3、动态观测ESR和血常规变化
四、治疗原则
1、一般治疗:休息,合适功能锻炼。
2、对症治疗:外用和口服非甾体抗炎药。
3、选择变化病情抗风湿药。
16、病例摘要:
女性,30岁,左乳房疼痛伴发热2天。
2天前开始感觉左侧乳房外侧胀痛,疼痛逐日加重伴发热及乏力,20天前足月分娩,产后乳汁少,曾予以推拿按摩治疗。
查体:T38.5℃ P90次/分 R 23次/分 BP 120/70mmhg 神志清。皮肤巩膜无黄染。心、肺、腹部、脊柱四肢未见异常。左乳房外侧红肿,皮温高,局部压痛明显,无波动感。
试验室检查:血常规:HB 110g/L WBC 15×10 ⒐/L N 0.85 Pit 200×10⒐/L
16、原则答案:
一、诊断及诊断根据:
(一)诊断
急性乳腺炎
(二)诊断根据
1.产后20天,左乳房疼痛伴发热,乏力。
2.乳房检查:左乳房外侧红肿,皮温高,局部压痛明显。
3.白细胞及中性分类高。
二、鉴别诊断:
1.乳房皮肤感染(疖、丹毒) 2.炎 性乳腺癌
3.乳腺囊性增生病
三、进一步检查:
1.乳房B超 2.左乳红肿区诊断性穿刺 3.细菌培养加药敏
四、治疗原则:
1.排空乳汁,局部湿热敷 2. 抗生素治疗。
3. 若脓肿形成,行切开引流。
17、病历摘要
男性,32岁。意识不清2小时。
2小时前患者被清晨返家丈夫发现呼吸急促、不能叫醒。床旁发既有呕吐物,房间内有煤炉取暖。送医院急诊。近日未发既有情绪变化。平素身体健康,无高血压病史,无肝、肾疾病史。个人史无特殊,无药物过敏史。
查体:T36.5℃ P112次/分 R 35次/分 BP 135/80mmhg .昏迷状态。面色红润,皮肤、巩膜无黄染,口唇呈樱桃红色。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双侧瞳孔等大等圆,直径约2.5毫米,对光反射迟钝。双肺叩诊呈清音,听诊可闻及广泛湿性罗音。心界不大,心率112次/分,律齐,各瓣膜听诊区无杂音。腹部平软,肝脾肋下未触及。双侧巴氏征阳性。
辅助检查:血常规:HB 120g/L WBC 7.9×10⒐/L N 0.67 。尿常规无异常。肝功能:ALT 35U/L,Tbil 25.9umol/L,Alb 39g/L.肾功能Scr 92 umol/L,BUN 5.5 mmol/L。血清电解质K 3.9 mmol/L ,Na 135 mmol/L ,Cl 93 mmol/L. 胸部X线片:以肺门为中心分布旳渗出性变化。心电图示心前导联为主旳T波低平变化。
17、原则答案
一、诊断及诊断根据:
(一)诊断
急性一氧化碳中毒
急性肺水肿
(二)诊断根据
急性一氧化碳中毒
1.忽然昏迷,既往体健。房间内用煤炉取暖,有一氧化碳中毒来源,无其他中毒证据。
2.查体:昏迷,呼吸急促,口唇呈樱桃红色,双侧巴氏征阳性。
3.心电图示心前导联为主旳T波低平变化。
急性肺水肿
1. 双肺广泛湿性罗音。
2.胸片示双肺肺水肿征象。
二、鉴别诊断:
1.急性脑血管疾病、中枢感染性疾病。
2.其他急性中毒,如安眠药、农药等中毒。
3.全身性疾病致昏迷,如肝昏迷、尿毒症性昏迷、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三、进一步检查:
1.HbCO,定性或定量 2.血气分析 3.头颅CT
4、排泄物或呕吐物及代谢产物测定。
5、血糖、肝、肾功能,肌酶和心肌酶学测定。
四、治疗原则:
1.保持气道畅通,吸氧。
2.高压氧治疗。
3.针对肺水肿予以强心、利尿、脱水治疗,必要时机械通气。
4、防治脑水肿,改善脑组织代谢。
5、对症治疗,防治并发症。
18、病历摘要
男性,68岁,间断咳嗽、咳痰,活动后气促6年,加重2天。
患者前开始出现咳嗽、咳白色粘痰,晨起明显,量约20-50ml/日。无低热、盗汗、胸闷、喀血等。常因受凉后咳嗽、咳痰发作或加重,冬季多见,每年发作时间合计约2-3个月。6年前开始出现活动后气促。2年前开始于咳嗽、咳痰加重时出现双下肢水肿。经“抗感染及利尿”治疗,症状可缓解。2天前受凉后咳嗽加重,咳黄念痰,伴发热,体温38.5℃.休息时也有明显气促,半卧位间断入睡。发病以来精神差,食欲下降,大小便正常,体重无明显变化。否认肺结核、心脏病史,无药物过敏史及外伤、手术史。吸烟50年,30支/天。
查体:T 38.2℃,P 99次/分,R 26次/分,BP 130/86mmHg。慢性病容,神智清晰,半卧位。浅表淋巴结未触及。口唇及甲床发绀,颈静脉怒张。桶状胸,双肺叩诊呈过清音,肺下界位于双肩胛线第11肋间,双肺呼吸音低,双下肺可闻及干、细湿性罗音。心界缩小,HR 99次/分,律齐,各瓣膜区未闻及杂音。腹平软,无压痛、反跳痛,肝肋下3cm,质地中等,脾肋下未触及。无杵状指(趾),双下肢凹陷性水肿。
辅助检查:血常规 Hb 136g/L,WBC 11.5×10⒐/L,N 0.9 Pltl 150×10⒐/L.胸部X线 片示双肺野透亮度增加,双下肺纹理增粗、模糊。双侧膈肌低平。肺动脉段膨隆,心尖略上翘。心电图示:肺型P波,右心室肥大。动脉血气分析:pH 7.28,PaCO⒉ 68mmHg, PaO⒉50 mmHg, SaO⒉85%,HCO⒊-32mmol/L.
18、原则答案
一、诊断及诊断根据:
1、 慢性阻塞性肺病 急性加重期
2、慢性肺原性心脏病 心功能失代偿期
3、Ⅱ型呼吸衰竭0.5
(二)诊断根据
1、
1)老年男性,慢性病容,长期大量吸烟史;2)反复咳嗽、咳痰,活动后气促,冬天易发作。加重伴发热2天;3)肺气肿体征( 桶状胸、肺底下移、双肺扣过清音),双下肺干、湿性罗音;4)血常规 WBC、N升高;5)胸片 肺气肿体现。
2.
1)COPD、Ⅱ型呼衰成立;2)右心衰体现 颈静脉怒张,肝大,双下肢水肿;3)心电图 肺型P波,右心室肥大;4)胸部X线 片示肺动脉段膨隆,心尖略上翘。
3. 动脉血气分析:低氧血症并二氧化碳潴留
二、鉴别诊断:
1.支气管扩张。2.支气管哮喘。3.左心衰竭。
三、进一步检查:
1.痰涂片染色,痰培养+药敏。 2.超声心动图
3、肝、肾功能,电解质。
4、病情缓解后复查肺功能及血气分析。
四、治疗原则:
1.休息,持续低流量吸氧,营养支持。
2.静滴广谱抗感染药物。
3、联合应用支气管舒张剂和糖皮质激素。
4.合适强心、利尿治疗。
5、对症治疗,祛痰、止咳。
6、必要时使用无创通气或机械通气。
7、并发症防治 :纠正酸碱失衡、防止消化道出血。
19、病例分析
女性,16岁,发现皮肤出血点、瘀斑1个月,发热4天。1个月前患者无明显诱因发现皮肤出血点、瘀斑,无乏力、发热、关节肿痛、口腔溃疡等,未就诊。10天前来月经,经量较前明显增多,淋漓不尽,患者感头昏、乏力、耳鸣,活动后明显。4天前出现发热、咳嗽,咳黄色粘痰,咽部疼痛不适,体温38-39度,当地医院就诊,查血常规示“全血细胞减少”。予输血治疗后头昏、乏力有所好转,但仍发热,急诊收入院。患病以来精神、食欲差,睡眠可,体重无明显变化。大便正常。既往体健,否认肝炎、结核病史。家族史无特殊。
查体:T 38.9℃,P102次/分,R 24次/分,BP 100/60mmHg,重度贫血貌,四肢散在出血点和数处瘀斑,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巩膜无黄染。胸骨无压痛,右肺底可闻及少许湿性罗音。心界不大,心率102次/分,律齐,心尖部可闻及2/6级收缩期吹风样杂音。腹软,肝脾肋下未触及。
试验室检查:血常规:Hb 50g/L,RBC 1.63×10⒓/L,WBC 1.3×10⒐/L,N 0.36,L 0.63,Plt 28×10⒐/L.网织红细胞绝对计数15.6×10⒐/L,肝肾功能正常。
19、原则答案
一、诊断及诊断根据
1、再生障碍性贫血 2、肺部感染
诊断根据:
1、①以出血、乏力、发热为重要症状,进行性加重;② 查体:发热、重度贫血貌,皮肤有出血点、瘀斑,心率快,肝脾不大。③辅查:全血细胞减少, WBC分类中淋巴细胞减少,网织红细胞计数减少。
2. ①急性起病,发热、咳嗽、咳黄痰。②右肺底可闻及西湿性罗音。
二、鉴别诊断
1、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 2.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3、急性白血病 4.巨幼细胞贫血
三、进一步检查
1、骨髓细胞学检查。2、胸部X线。
3、血Hams试验(酸溶血试验)、尿Rous试验(尿含铁血黄素试验)。
4.血清铁、 铁蛋白和叶酸、维生素B12测定
四、治疗原则
1、对症治疗:如成分输血。2、控制感染
3、免疫克制剂。4、雄性激素。5、中医中药
6、确诊后有条件者行异基因骨髓移植。
20、病例摘要:
女性,25岁,多食、消瘦3个月,发热、咽痛2天,神志不清半小时
患者3个月无明显诱因出现易饥多食及明显消瘦,伴怕热、多汗及心悸。约一种月前在外院经检查诊为“甲亢”,与药物治疗(详细方案不详),但患者服药不规律,病情无明显好转。2天前患者着凉后出现发热、咽痛,伴轻咳、流清涕,自服药(详细不详)后症状无改善,逐渐出现烦躁、焦急不安。半小时前神志不清。既往体健,月经规律。无有关疾病家族史(病史由患者家眷提供)。
查体:T39.5℃,P 145 次/分,R 26次/分,BP 130/60mmhg,昏迷,急性病容,呼吸急促,皮肤湿润,大汗淋漓。突眼(-),双侧瞳孔等大等圆,直径约3mm,对光反射存在,口唇、甲床无发绀。咽红,双侧扁桃体无肿大。颈软,气管居中,颈动脉无异常搏动,颈静脉无怒张。甲状腺弥漫性ш度肿大,质软,无结节,双侧上极均可闻及明显血管杂音。双肺呼吸音清晰,未闻及干湿性啰音。心界叩诊不大,心率 145次/分,律齐,心脏未闻及杂音。腹部未见明显异常。生理反射存在,病理反射未引出。
试验室检查:甲状腺功能(1个月前)FT3 、FT4 及TRAB 明显升高,TSH 明显下降。
心电图:窦性心动过速
20、原则答案:
一、诊断及诊断根据:
(一)诊断
1.弥漫性毒性甲状腺肿 Graves病 甲状腺危象
2.上呼吸道感染
(二)诊断根据
1.①症状:易饥多食,心悸、怕热、多汗、消瘦,上呼吸道感染后昏迷;②查体:高热、急性病容、昏迷,皮肤湿润,大汗淋漓,甲状腺弥漫肿大,无结节 ,可闻及血管杂音。呼吸急促,心率快。③辅助检查:FT3↑, FT4↑,TSH↓
2.①出现食欲亢进、月经紊乱等甲亢症状6个月, ②甲状腺肿大,有血管杂音,HR↑ ③FT3↑、 FT4↑、TRAB↑,TSH↓ ,心电图:窦性心动过速
二、鉴别诊断:
1.中枢神经系统感染 2.败血症
三、进一步检查:
1.血常规、血培养 2.血生化:肝、肾功能,电解质
3.动脉血气分析 4.胸片,必要时胸部CT
5.头颅CT或MRI
四、治疗原则: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