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本资料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谢谢。本资料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本资料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谢谢。本资料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汉字百年大事记,汉字百年发展,小组组员:水忠昊,李傲,刘子成,买多多,吴文熹,1/25,第一部分 建国前汉字发展,第二部分 建国后汉字发展,2/25,第一部分 新中国成立前汉字发展,一,切音字运动(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梁启超,卢戆章,切音:拼音,也叫合声,切音字就是泛指在这一运动中产生各种各样汉语拼音方案。,3/25,假名系:模仿日文假名,采取汉字部首作为拼音符号。1892年卢戆章一目了然初阶一书中提出“中国切音新字”,1901年王照“官话合声字母”等都属于假名系。,(2)速记系:采取速记符号作为拼音符号。1896年到1897年两年间出版蔡锡勇传音快字、沈学盛世元音、王炳耀拼音字谱等书中提出方案都属于速记系。,(3)拉丁系:采取拉丁字母作为拼音符号。1906年朱文熊江苏新字母、1908年刘孟扬中国音标字母和江亢虎通字、1909年黄虚白拉丁文臆解等书中提出方案都属于拉丁系。,拼音字母方案:,4/25,二,老国音之争(19121920年),(1)国音制订之争,1912年(民国元年)12月由蔡元培任总长教育部成立读音统一会筹备处,由吴敬恒(稚晖)任主任,并制订读音统一会章程8条。要求读音统一会职责是为审定每一个字标准读音,称为“国音”。,结果:,以北京语音为“基础”,同时吸收其它方言语音特点,如区分尖团音和保留入声。,5/25,2.京国之争,京音为主?,仅京音为准?,国音是主要“以京音为主,兼顾南北”,京音是“纯以北京话为标准”,最终“读音统一会”1913年确定“以京音为主,兼顾南北”老国音就被修改为“纯以北京话为标准”新国音了,“所谓以当代确实北平音标准音者,系指当代北平音系而言,“并非必字字尊其土音”,国音惯用字汇序,6/25,三,新文化运动(1919年开始),“欲使中国不亡,欲使中国民族为二十世纪文明之民族,必以废孔学、灭道教为根本之处理,而废记载孔门学说及道教妖言之汉文,尤为根本处理之根本处理。”,钱玄同,(一)废除汉字,7/25,“汉字不灭,中国必亡!”,“汉字终将废去,盖人存则文必废,文存则人当亡。在此时代,已无幸运之道。”,鲁迅,“强烈地主张废除汉字,中国文字,既难载新事新理,且为腐毒思想之巢窟,废之诚不足惜。”,陈独秀,“汉字真正是世界上最龌龊最恶劣最混蛋中世纪茅坑!”,瞿秋白,8/25,汉字缺点:,1.汉字不能适应当代化要求,2.汉字不利于普及和传输科学文化知识;,3.汉字不够严谨,逻辑性不强;叙事能力微弱;,9/25,(二)白话文运动,从清代末年到民国初年,接连出现了几件能够决定文体改革方向大事:一是科举制度废除(1905);二是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皇帝;三是粉碎了袁世凯称帝迷梦(1916),新青年发出提倡科学和民主、打倒孔家店号召。思想解放带来文体解放,觉醒了广大人民群众,掀起了民主主义浪潮,为白话文运动打下了群众基础。,1.背景,10/25,“白话文学为文学之正宗”,文学改良刍议,2.过程,主张:,一曰:需言之有物,二曰:不模仿古人,三曰:需讲求文法,四曰:不做无病之呻吟,五曰:务去烂调套语,六曰:不用典,七曰:不讲对仗,八曰:不避俗字俗语,11/25,3.结果,1922年北洋政府宣告废除全国全部中小学文言文语文教材,代之以白话文,推行白话文优点:,1.语言学习愈加便捷轻易,2.书面文字能力得到快速提升,推行白话文缺点:,1.造成阅读古籍困难,12/25,13/25,第二部分 新中国成立后汉字发展,(一)中国文字改革协会诞生,1949年10月10日,中国文字改革协会在北京正式成立。由吴玉章、成仿吾、范文澜、马叙伦、郭沫若、沈雁冰等共同组织,一,文字改革序幕(19491955年),中国文字改革协会主要工作是组织对拉丁化汉语拼音文字方案研究,新中国第一个全国性文改革组织,14/25,(二)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成立于1954年12月。,1985年12月16日,更名为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直属国务院。,主要工作:,1.制订汉字简化方案;,2.制订汉语拼音方案;,3.研究和推行标准音(普通话)教学。,15/25,(三)全国文字改革会议,教育部和文改会于1955年10月15日至23日,联合召开了全国文字改革会议,参加会议有来自全国28个省、市、自治区和中央一级相关机关、人民团体和部队代表207人。,会议代表讨论并一致经过了汉字简化方案修正草案和第一批异体字整理表草案,16/25,二,文字改革高潮(19561965年),(一)汉字简化方案,汉字简化方案修正草案经全国文字改革会议经过以后,1956年1月28日,国务院全体会议第23次会议经过了关于公布汉字简化方案决议。1月31日,人民日报发表了国务院决议和汉字简化方案。,17/25,(二)报刊实施横排,从1956年1月1日起,全国报刊实施了横排横写,18/25,(三)普通话,1956年2月6日,国务院发出关于推广普通话指示,把普通话定义增补为“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当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当代汉民族共同语。”,这个定义从语音、词汇、语法三个方面明确要求了普通话标准,使得普通话定义更为科学、更为周密了。,“普通话”三字涵义是“普遍”和“共通”意思。,“普通话”一词开始以明确内涵被广泛应用。普通话语法以鲁迅、茅盾、冰心、叶圣陶等人著名当代白话作品为规范,而且还必须是这些当代白话文中“普通用例”。,19/25,普通话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指是以北京话语音系统为标准,并不是把北京话一切读法全部照搬,普通话并不等于北京话。,普通话与北京话区分,北京话中土音:,告诉 普通话 gaosu 北京话 gaosong,蝴蝶 普通话 hudie 北京话 hudir,北京话中异读音现象:,侵略 有些人念 qn lue 也有些人念成,q,nlue,附近 有些人念 fujin 也有些人念成 fjin,20/25,(四)汉语拼音方案,19551957年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汉语拼音方案委员会”研究制订,1958年2月11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同意公布,1982年国际标准化组织认可为拼写汉语国际标准。,1958年1月10日,政协全国委员会举行汇报会,周恩来总理在会上作了当前文字改革任务主要汇报,他在汇报中对文字改革三大任务“简化汉字,推广普通话,制订和推行汉语拼音方案”做了明确透彻阐述。,21/25,三,文字改革后续发展(1976年开始),(一)试用第二次汉字简化方案(草案)。,1977年5月20日,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将关于第二次汉字简化方案(草案)请示汇报送国务院审批。10月31日,国务院将这个汇报批转各省、市、自治区和国务院各部委、解放军总政治部。,1978年3月2日,教育部发出关于学校试用简化字通知,决定全国统编中小学各科教材,自1978年秋季起一律试用第二次汉字简化方案(草案)第一表简化字。,22/25,(二)开始汉字编码研究工作。,汉字编码是电子计算机对汉字信息进行处理时必须处理一个主要课题,70年代以后,这一课题在中国很紧迫地提上研究日程,电子计算机界希望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参加这项研究工作。,当代汉字五种编码法类型:,整字输入法,字形分解法,字形为主、字音为辅编码法,全拼音输入法,拼音为主、字形为辅编码法,23/25,(三)推广普通话,1978年8月26日,教育部发出关于加强学校普通话和汉语拼音教学通知,重申必须继续落实“大力提倡,重点推行,逐步普及”推普方针。,推广普通话存在问题,第一,过分推广普通话造成方言流失。,第二,过分推广普通话引发一些人对普通话抵制。,第三,过分推广普通话造成地域矛盾。,第四,过分推广普通话造成民族矛盾。,24/25,The end,谢 谢,25/25,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