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葡萄栽培技术
葡萄为喜光果树, 栽植葡萄要求风光条件好。地势较高, 不易积水。栽植前确定栽植点, 株距2m左右。修建好排水暗沟, 确保雨后不积水。
品种选择与栽植: 栽植时间宜在秋季落叶后或春季萌芽前。栽植前按定植点挖穴, 穴大小为80cm×80cm×80cm左右。每穴中施1Okg腐熟有机肥, 与挖出表土混匀填入穴底, 再填入部分土壤, 葡萄苗根系舒展后放在穴中土堆上, 再填入剩下心土, 使苗木根颈在地面之上, 轻轻扎实土壤, 浇透水。
1、 创建葡萄园条件
(1)葡萄园地点应尽可能设在交通方便地方, 便于产品外运。
(2)地势应开扩平坦(山地丘陵地要进行合适改造), 排水良好。
(3)有良好水源, 可浇灌。
(4)土层较厚, 土质肥沃疏松, 透水性和保水力良好。
(5)在风大地方, 最好选有天然防风屏障(如森林、 建筑物、 山丘)地点建园, 不然要营造防护林。
2、 葡萄园计划设计
(1)划分栽植区依据地形坡向和坡度划分若干栽植区(又称作业区), 栽植区为长方形, 长边与行向一致, 有利于排灌和机械作业。
(2)道路系统依据园地总面积大小和地形地势, 决定道路等级。主道路应贯穿葡萄园中心部分, 面积小设一条, 面积大可纵横交叉, 把整个园分割成4、 6、 8个大区。支道设在作业区边界, 通常与主道垂直。
(3)排灌系统:葡萄园应有良好水源确保, 做好总灌渠、 支渠和灌水沟三级浇灌系统, 按千分之五比设计各级渠道高程, 即总渠高于支渠, 支渠高于灌水沟, 使水能在渠道中自流浇灌。
(4)防护林葡萄园设防护林: 可改善园内气候, 防风、 沙、 霜、 雹作用。百亩以上葡萄园, 防护林走向应与主风向垂直, 有时还要设置与主林带相垂直副林带。在风沙严重地域, 主林带之间间距为300~500米, 副林带间距200米。
(5)肥源为确保每年有充足肥料, 葡萄园必需有充足肥源。可在园内设绿肥基地, 养鸡、 牛、 羊等积粪肥。按每亩施农家肥万斤设计肥源。
(6)其她包含架式、 行株距等等。
①架式。选择架式通常应依据品种特征、 当地气候特点以及当地栽植习惯来确定。
②株行距设置。葡萄株行距因架式、 品种和气候条件不一样而异。采取棚架形式整枝葡萄, 行距4~10米不等。株距则依据架面上所留主蔓数量确定, 1株1蔓株距为0.5米左右。再依据各地气候条件, 暖和、 生长久较长地域, 株行距可稍大, 反之冬季较严寒、 生长久较短地域, 株距可稍小。采取篱架时, 行距过宽不利于提升每亩架面和有效架面, 在不埋土区或轻度埋土区, 单篱架行距以等于或稍大于架高即2~2.5米之间为宜。行距过窄架面下部光照不足, 变成无效架面。
3、 挖沟栽植
葡萄是多年生藤本植物, 寿命较长, 定植后要在固定位置生长结果多年, 需要有较大地下营养体积。而葡萄根系幼嫩组织是肉质, 其生长点向下向外伸展碰到阻力就停止前进, 为了使葡萄根系在土壤中占据较大营养面积, 达成“根深叶茂”, 在栽植葡萄前要挖好栽植沟。
(1)挖定植沟挖定植沟时间, 北方地域通常在秋后至上冻前进行为好。山地葡萄园挖栽植沟要合适深和宽些, 通常深、 宽均为1米为宜, 平地可挖各0.8米深沟。先按行距定线, 再按沟宽度挖沟, 将表土放到一面, 心土放另一面, 然后进行回填土。回填土时, 先在沟底填一层20厘米有机物。平原地块, 若地下水位较高, 可填20厘米炉渣或垃圾, 以作滤水层。再往上填一层表土、 一层粪肥, 或粪肥和表土混合填入。
(2)栽苗选好合格苗木, 要求根系完整有5条以上, 直径在2~3毫米侧根。苗粗度在5毫米以上完全成熟木质化, 其上有3个以上饱满芽, 苗木应是无病虫危害, 若嫁接苗, 则砧木类型应符合要求, 嫁接口完全愈合无裂缝。
栽苗时期: 栽苗前要对苗木进行合适修剪, 剪去枯桩, 对过长根系留20~30厘米剪截。然后放清水浸泡二十四小时, 使其充足吸水。栽苗时挖穴, 将苗木根系向四面散开, 不要圈根, 覆土踩实, 使根系与土壤紧密结合。栽植深度不宜过深或过浅。通常嫁接苗覆土至嫁接口下部1厘米处, 扦插苗以原根际与栽植沟面平齐为宜。栽后灌透水一次, 待水渗后再覆土, 不让根系外露。在干旱地域栽苗后用沙壤土埋上, 培土高度以超出最上1个芽眼2厘米为适宜, 以防芽眼抽干, 隔5天再灌水1次, 这么才能确保苗木成活。最好采取地膜覆盖, 有利于提升地温和保墒, 促进根系生长。
(3)定植苗木当年管理技术定植苗木抹芽、 定枝、 摘心非常关键, 当芽眼萌发时, 嫁接苗要立刻抹除嫁接口以下部位萌发芽, 以免萌蘖生长消耗养分, 影响接穗芽眼萌发和新梢生长。待苗高20厘米时, 依据栽植密度进行定枝、 疏枝, 若株距较大通常留2枝, 反之, 则可留1枝。抹除多出枝、 留壮枝不留弱枝, 使养分集中供给保留下来枝以利于植株生长。当苗木1米高时, 要进行主梢摘心和副梢处理, 首先要抹除距地面30厘米以下副梢, 其上副梢通常留1~2片叶反复摘心, 较粗壮副梢可留4~5 片叶反复摘心控制。当主梢长度达1.5米时再次摘心。北京地域苗木管理很好到9月上旬通常植株可达2米左右, 还要进行最终次主梢摘心。经过数次反复摘心, 能够促进苗木加粗, 枝条木质化和花芽分化。冬剪时在充足成熟直径在1厘米以上主蔓上剪截, 通常主蔓留长度在1~1.2米。主梢上抽发副梢粗度在0.5厘米时, 可留1~2芽短截, 作为下年结果母枝。
(4)早期丰产栽培技术最关键是肥水管理,当苗高在40~50厘米时要进行第1次追肥。因为定植苗木根系很小, 用于吸收营养元素量也较少, 所以, 要勤追少施, 年追施2~3次即可, 追肥时间20~30天一次, 前期追施以氮肥为主, 后期追施以磷钾肥为主, 追肥后要立刻灌水、 松土、 中耕除草。还要注意病虫害防治。
4、 肥料管理
(1)基肥:基肥在秋天施入, 秋施基肥愈早愈好。基肥通常见腐熟有机肥料(厩肥、 堆肥等), 并加入部分速效性化肥。
(2)追肥:在葡萄生长季节施用, 通常一年需追肥2-3次, 重视钾肥使用。
第一次追肥在春季开始膨大时, 宜施用付熟有机肥混尿素为主, 合磷钾肥。
第二次追肥在谢花后幼果膨大早期, 以施腐熟有机肥、 草木灰、 二胺等速效肥料为主。
第三次追肥在果实着色前进行, 这次施肥以速效磷、 钾肥为主。
5、 水分管理
葡萄耐旱性较强, 通常一年内必需确保三个关键时期灌水。
第一时期: 在萌芽前后结合施肥灌一次催芽水;
第二时期: 在6月份葡萄座果后到浆果生长早期加灌2-4次膨大水, 这对提升葡萄产量有良好作用。
第三时期: 采收前半个月要严格控制灌水, 预防降低品质。
第四时期: 是在入冬前灌越冻水, 以利根系安全越冬。
6、 花果管理
为提升坐果率与增大果粒, 提升产量和品质, 可采取人工授粉方法。用带毛兔皮钉在木板上制成授粉毛刷, 在盛果早期早晨无露珠时用毛刷在葡萄花序上进行刷拉帮助授粉。
7、 果实套袋
通常花后40天左右、 果粒黄豆大小时进行套袋防治果实病虫害。 套袋前7天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 或80%大生M-45可湿性粉剂600~800倍, 或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等全方面喷施一次杀虫杀菌剂。选择天天早晨10时以前和下午4时以后进行套袋, 预防午间高温灼伤果粒。
8、 整形修剪
整形庭院水平棚架可采取多主蔓扇形, 主干高度1m以上, 在棚架面上多个主蔓着生在主干延长蔓上。
9、 夏季修剪
抹芽绑梢与去卷须, 生长前期抹去过多无用嫩梢, 新梢长30cm左右时绑在铁丝上, 以免被风刮断, 同时摘去卷须。摘心与去副梢, 开花前5天左右摘心, 提升坐果率。通常在果穗上留5片叶以上, 摘去顶端嫩梢。摘心后副梢开始萌长, 将果穗下副梢全部摘除, 果穗以上副梢留2片叶再摘心。再摘心后副梢又发生二次副梢, 对二次副梢或以后发出三次副梢继续采取同法摘心。主梢顶端副梢可多留几片叶。
10、 冬季修剪
冬季修剪宜在落叶后至翌年2月份前进行, 2月后常有伤流, 不宜修剪。修剪时应选留主蔓上生长充实, 成熟良好, 无病虫害枝条作为结果母枝。结果母枝剪留2~4芽为短梢修剪, 5~7芽为中梢修剪, 剪留8芽以上为长梢修剪。巨峰等旺势品种常采取中、 长梢为主, 长、 中、 短梢相结合进行修剪。粗壮枝可长留, 瘦长枝可短留。在主蔓和侧蔓下部留部分短梢作预备枝, 用以更新枝蔓。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