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技 术 交 底
编制单位: 中铁十三局集团第五工程有限企业宁西铁路 共 5 页
主送单位
工程部
编号
/
工程名称
宁西铁路增建二线工程
日期
6月21日
K668+269.9(1-2.5)交通、 浇灌框架涵
交底内容:
一、 交底内容
1排水沟道截流
涵洞施工前将现有涵两侧施工范围沟道截流(采取草袋围堰)。围堰施工完后将围堰内水排干。待框架涵施工完后将围堰拆除, 恢复原排水系统。
2管线探查
在现有框架涵两侧开挖探沟, 挖探沟时要请相关设备单位派人现场指导, 再进行开挖。具体调查施工位置管线位置及走向并对管线实施有效保护方法。
3路基边坡施打钢板桩防护
涵洞开挖前预防路基边坡滑塌, 预先沿现有八字墙两侧施打钢板桩, 挖孔桩长度为10-12m,埋入地下深度≥3.5m(现有涵洞底板往下), 钢板桩间距小于30cm,且八字墙每侧挖孔桩根数不少于8根。
4基坑开挖及八字墙破除
钢板桩防护施工完成后(监理工程师检验合格), 采取人工破除现有八字墙(现有八字墙材质为浆砌片石, 拆除圬工量小)及墙背后土方, 基坑开挖深度为0.95m(现有涵洞底板到设计基底标高)。依据实际情况对基坑采取井点降水方法降低水位, 确保基坑稳定。施工期间基坑内严谨积水。基坑开挖采取人工配合机械开挖, 基坑周围不得堆码土方。基坑开挖后加强防排水工作, 开挖后要立刻完成下部结构施工, 不得暴露时间太长。
八字墙破除时严禁直接采取机械破除片石墙体, 预防扰动原涵洞主涵身。现有八字墙与墙身衔接处人工采取风镐进行破除, 且确保上下切割平齐(沿原沉降缝位置), 以免影响新设沉降缝施工。
5基底处理
涵身基坑开挖至设计标高, 清除基底黏土夹粉砂, 浇筑0.1m厚C15混凝土垫层, 后浇筑0.5m厚C30涵身基础砼及出入口翼墙泄床基础砼(厚1.25m)。
6涵身施工(钢筋、 模板、 砼浇筑)具体工艺步骤、 技术标准及施工方法见第二大项。
7 涵洞基坑开挖后用采取级配碎石, 回填至原地面并分层扎实。
8 涵洞出入口铺砌必需与周围排水沟顺连, 避免冲刷周围农田、 菜地。
9 涵身钢筋净保护层为4-5cm, 沉降缝按设计图纸要求设置三道。
二、 施工工艺:
现有路基边坡加固→人工拆除原涵洞八字墙部分→基坑开挖及检测→换填级配碎石及基础回填砼→涵身底板钢筋绑扎及浇筑→涵身侧墙顶板钢筋绑扎及浇筑→出入口及隶属施工。具体见下图。
一、 模板工程
K668+269.9,1-2.5m框架接长涵混凝土分二次浇筑。
第一次浇筑至底板以上0.6m, 总浇筑高度1m。模板采取112×244×1.2cm竹胶板; 背带采取10×10cm方木, 竖带间距30cm, 横带间距60cm; 在侧墙内侧采取Φ48×3.5mm钢管作为对撑杆, 外侧采取Φ48×3.5mm钢管作为斜撑杆, 以下图所表示
图4-9 第一次浇筑模板支架方案
第二次浇筑剩下侧墙及底板, 总浇筑高度为2.64m。模板采取112×244×1.2cm竹胶板; 背带采取10×10cm方木, 竖带间距30cm, 横带间距60cm; 采取Φ12光圆钢筋作为拉筋进行侧墙和顶板模板加固, 拉筋竖向和横向间距均为1.2m, 外侧附带钢管作为对拉杆支撑, 并利用蝴蝶卡作为对拉系统; 另外在侧墙内侧搭设Φ48×3.5mm满樘钢管支架, 纵向间距均为30cm, 横向、 竖向间距为60cm、 , 顶板倒角处横向间距为30cm; 外侧采取Φ48×3.5mm钢管作为斜撑杆。
表4-4 模板安装许可偏差及检验方法
序号
项 目
许可偏差(mm)
检 验 方 法
1
轴线位置
基 础
15
尺量每边不少于2处
板、 墙
5
2
表面平整度
5
2m靠尺和塞尺不少于2处
3
高程
基础
±20
测量
板、 墙
5
4
模板侧向弯曲
板、 墙
L/1500
拉线尺量
5
板、 墙两模板内侧宽度
+10
-5
尺量不少于3处
注: L为板跨度。
二、 钢筋工程
钢筋加工严格根据K668+269.9,1-2.5m框架身钢筋部署图要求进行施工作业。
钢筋接长采取闪光对焊, 并须进行纵向打磨。钢筋制作及安装还必需满足相关规范要求。
主筋90度弯折时, N1、 N9弯曲半径为6d,余均为12d。
主筋45度弯折时, 弯曲半径均为12d。(d为钢筋直径)
钢筋接头不得设置在弯起位置和跨中位置, 且接头距弯起点达成10倍钢筋直径以上距离。
钢筋安装及钢筋保护层厚度许可偏差和检验方法
序号
名 称
许可偏差(mm)
检验方法
1
受力钢筋排距
±5
尺量, 两端、 中间各1处
2
同一排中受力钢筋间距
基础、 板、 墙
±20
3
分布钢筋间距
±20
尺量, 连续3处
4
箍筋间距
绑扎骨架
±20
焊接骨架
±10
5
弯起点位置(加工偏差±20mm包含在内)
30
尺量
6
钢筋保护层厚度c
c≥40mm
+10
-5
尺量, 两端、 中间各2处
注: 表中钢筋保护层厚度实测偏差不得超出许可偏差范围
钢筋加工许可偏差和检验方法
序号
名 称
许可偏差(mm)
检验方法
1
受力钢筋全长
±10
尺量
2
弯起钢筋弯折位置
20
3
箍筋内净尺寸
±3
三、 混凝土工程
涵洞混凝土由混凝土商品砼搅拌站生产供给, 混凝土运输车运输, 由汽车泵直接浇筑。混凝土应分层进行浇筑, 不得随意留置施工缝。其分层厚度小于300mm。混凝土浇筑过程中, 随时对混凝土进行振捣使其均匀密实, 振捣采取插入式振捣器垂直点振, 插入式振捣器移动间距小于振捣器作用半径1.5倍, 且插入下层混凝土内深度为50~100mm, 与侧模保持0~100mm距离。
当振捣完成需变换振捣棒在混凝土拌和物中水平位置时, 应边振动边竖向缓慢提出振动棒, 不得将振捣棒放在拌和物内平拖, 不得用振捣棒驱赶混凝土。避免碰撞模板钢筋及其她预埋部件。
混凝土较黏稠时, 应加密振点分布。每一振点振捣延续时间宜为20~30s, 以混凝土不再沉落、 不出现气泡、 表面展现浮浆为度, 预防过振、 漏振。混凝土振捣完成后, 立刻修整。抹平混凝土裸露面, 待定浆后再抹第二遍并压光。抹面时严禁洒水, 预防过分操作影响表层混凝土质量。
为了确保混凝土接茬质量, 须将界面植筋凿毛处理, 植筋钢筋为φ14间距为0.35cm梅花形部署。混凝土振捣过程中, 避免反复振捣, 预防过振, 加强检验模板支撑稳定性和接缝密合情况, 预防在振捣混凝土过程中产生漏浆。
四、 涵洞隶属及其它
(1)、 翼墙及泄床施工
优异行出入口翼墙基础开挖及C30混凝土浇筑, 然后进行翼墙C30混凝土及泄床施工。翼墙模板采取竹胶板拼装, 模板采取直径12mm圆钢做拉筋, 钢管做横带竖带, 用自锁式脚手架做涵内支撑。
(2)、 涵洞出入口铺砌、 顺沟顺路及边坡防护
涵洞出入口铺砌及边坡防护采取碎石垫及M10浆砌片石。护坡砌筑时坡面要挂线, 砌面要平顺, 不得边砌筑边补土。坡面自下而上进行施工, 反滤层应按要求分层施工。
(3)、 防水层、 保护层及沉降缝施工
本管段K668+269.9接长涵洞顶填土, 两侧侧墙部分直接采取聚氨酯防水涂料防水层施工, 其涵洞顶防水层做法: 抹一层M10水泥砂浆垫层→粘贴聚氨酯防水涂料→聚氨酯防水卷材→3cm厚C40细石砼且成2%人子坡。防水涂料按甲、 乙两组份配比正确、 搅拌均匀、 涂刷均匀、 无漏刷现象。沉降缝设置位置根据设计文件要求, 采取沥青浸制木板, 且箱涵内侧沉降缝镶嵌5cm深聚氨酯弹性胶, 外侧粘贴50cm宽氯化聚乙烯防水卷材。铺装面层必需平整、 干燥、 无凹凸不平、 蜂窝麻面, 且应保持干燥。防水涂料必需按产品使用说明进行配比, 每次搅拌量以30kg为宜。搅拌均匀, 搅拌时间约为3-5min。
五、 涵身钢筋部署、 涵身防水层、 沉降缝结构见附图
编制
复核
签发
签收单位
签收者
签收日期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