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机械工程基础实验》实验教学大纲.doc

上传人:仙人****88 文档编号:9497065 上传时间:2025-03-28 格式:DOC 页数:119 大小:1.44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机械工程基础实验》实验教学大纲.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9页
《机械工程基础实验》实验教学大纲.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目 录 第一部分 基础实验课 3 《机械工程基础实验(一)》实验教学大纲 4 《机械工程基础实验(二)》实验教学大纲 13 《机械工程基础实验(三)》实验教学大纲 17 《机械工程基础实验(四)》实验教学大纲 27 《电工电子学(一)》实验教学大纲 33 《电工电子学(二)》实验教学大纲 36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实验教学大纲 39 第二部分《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实验课 41 《控制工程基础》实验教学大纲 42 《单片机原理与应用》实验教学大纲 49 《液压与气动技术》实验教学大纲 53 《测试技术与信息处理》实验教学大纲 56 《电子电路CAD》实验教学大纲 60 《精密加工与特种加工》实验教学大纲 65 《电机与拖动基础》实验教学大纲 69 《PLC原理及应用》实验教学大纲 72 《数控机床与编程》实验教学大纲 76 《计算机控制技术》实验教学大纲 80 《数控加工工艺》实验教学大纲 83 《模具设计》实验教学大纲 86 《汽车理论及发动机原理》实验教学大纲 89 《汽车构造》实验教学大纲 92 《汽车电器与电子技术》实验教学大纲 96 第三部分《工业工程》专业实验课 100 《数据库与管理信息系统实验》教学大纲 101 《人因工程实验》教学大纲 103 《基础工业工程实验》教学大纲 107 《项目管理实验》教学大纲 110 《供应链管理实验》教学大纲 112 《生产系统建模与仿真实验》教学大纲 114 《单片机应用技术实验》教学大纲 116 《计算机辅助设计B实验》教学大纲 118 第一部分 基础实验课 《机械工程基础实验(一)》实验教学大纲 一、 课程中文名称(课程英文名称):机械工程基础实验(一)(Basic Experiments in Mechanical Engineering Part I) 二、 课程编码: 1321016015 三、 课程目标和基本要求: 课程目标:机械工程基础实验课程是将机械工程本科专业基础课程(工程图学、工程材料及成型技术基础、理论力学、材料力学、机械原理及设计、机械精度设计及检测基础)的实验教学从理论教学中分离出来,形成一门独立设置的实验教学课程,拓宽实验教学领域,打破课程之间的界限,加强各课程实验间逻辑上、结构上的联系与综合,并增加一些新的创新实验,以达到整体优化的目的。同时研究开发综合性、设计性、创新性、机电一体化的实验项目,给学生提供一个宽松的自由空间,综合运用已学过的知识,解决实验中的各种不同类型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 基本要求:巩固和深化课堂教学内容,熟悉有关几何量测量的基本知识,测量方法和常用计量器具的使用,以及培养具有处理测量结果的能力与提高实际操作水平和独立工作能力。各种测量工具及仪表的读数方法与测量方法。比较各种材料的力学性能。熟悉常用机构的工作原理特性和应用。熟悉常用零件的工作原理特性和标准。验证所学理论,掌握科学的实验方法和有关操作技能,提高学生工程素质、创新能力,训练学生整理实验资料,写出实验报告的能力。 机械工程基础实验课程分三个阶段: (1)认识实验阶段 在第二学期进行,18学时,主要通过计算机辅助绘图、机构及零部件认知实验、机械的结构分析与创新认识实验、参观陈列室、工厂见习、简易测量实践等,着重预备性知识的传授、预备性技能的训练以及数据处理方法的训练,改变原来第一、二学期学生不进行机械实践教学的现状,尽早培养学生动手的能力和严谨的科学作风,为今后实践教学作准备。 (2)基本实验阶段 在第三至五学期进行,46学时,完成各门机械工程基础课程所要求的所有实验项目并精选实验项目、增加综合实验和创新实验,实验项目可相对集中且迟后于理论课程,一方面可使学生温故而知新,另一方面有利于实验的综合化,提高实验的档次,同时,也有利于实验的组织与管理,提高设备利用率。 (3)综合实验阶段 在第五学期末进行,10学时,综合实验项目从生产实际中选题,选择综合性较强的整机性能检测项目,检测项目包括了许多以前所掌握的实验内容。实验时,教师不作任何讲解,学生自行设计实验程序、实验步聚,独立完成实验任务,并进行数据处理、分析和总结。在实验过程中,指导教师应对学生自拟的实验程序以及所选设备进行审核,严格把关,以免出现事故,同时指出存在的问题,其余的工作应由学生自己来完成,让他们自己去思维、创造、发挥,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 机械工程基础实验(一)为本课程的认识实验阶段,在第二学期进行。 四、 课程总学时: 18 学时 [理论: 0 学时;实验: 18 学时] 五、 课程总学分: 0.5 学分 六、 适用专业和年级:专业:机械工程及自动化、工业工程 年级:一年级 七、 实验项目汇总表: 序号 实验编号 实验名称 时数 实验类别 实验类型 实验要求 每组人数 实验一 132101601501* 观看录象、参观实验室 2 专业基础 演示 必做 1 实验二 132101601502* 解剖小机械 2 专业基础 验证 必做 1 实验三 132101601503* 基本测量知识 2 专业基础 验证 必做 1 实验四 132101601519* CAXA基础知识 2 专业基础 验证 必做 1 实验五 132101601520* CAXA图形绘制 2 专业基础 验证 必做 1 实验六 132101601521* CAXA图形编辑 2 专业基础 验证 必做 1 实验七 132101601522* CAXA工程标注及装配图绘制 2 专业基础 验证 必做 1 实验八 132101601508* Solidworks造型基础 2 专业基础 验证 必做 1 实验九 132101601509* Solidworks装配与二维工程图 2 专业基础 验证 必做 1 合计 18 八、大纲内容: 实验一 观看录象、参观实验室 [实验目的和要求] 1、本实验通过参观机器馆、各种陈列柜、各个实验室,达到对本专业所研究的对象有一定的感性认识,使学生对机械工程专业在生产实践中及生活中的重要性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2、通过观看录象让学生了解一些基本的机械设计和机械加工方法以及一些国外的先进的加工工艺及方法。 [实验内容] 1、装拆缝纫机机头、坐便器配件、台式鸿运扇、顶尖座、电脑软驱等机械部件。 2、观看录像。 [主要实验仪器与器材] 1、缝纫机机头、坐便器配件、台式鸿运扇、顶尖座、电脑软驱各种机械多台。 2、各种规格的扳手、螺丝刀、及其他工具。 3、机器配件若干。 4、录像带。(快速车削等) 实验二 解剖小机械 [实验目的和要求] 1、认识典型零部件;了解典型零部件的构成及常见装配结构。 2、培养、发掘和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3、整个解剖过程,学生都是主动的,整个过程为自学能力,动手实践能力以及工程意识的培养打下初步的基础。 [实验内容] 1、装拆缝纫机机头、坐便器配件、台式鸿运扇、顶尖座、电脑软驱等机械部件。 2、讨论思考题。 [主要实验仪器与器材] 1、缝纫机机头、坐便器配件、台式鸿运扇、顶尖座、电脑软驱各种机械多台。 2、各种规格的扳手、螺丝刀、及其他工具。 3、机器配件若干。 实验三  基本测量知识 [实验目的和要求] 1、了解零件的分类、构形过程;建立“标准”概念。 2、认识各种测量仪器及其用途,对基本的测量工具有一个感性的认识,并学会正确使用游标卡尺、 外径千分尺及各种测绘工具。 [实验内容] 1、参观零、部件陈列橱窗,机械剖析示例。 2、游标卡尺的正确使用、维护、维修。 3、外径千分尺的正确使用、维护、维修。 4、各种测绘工具的正确使用。 [主要实验仪器与器材] 1、游标卡尺、外径千分尺、螺纹规、内外卡钳、表面粗糙度比较样块、半径规多台。 2、各种常用计量器具。 3、被测件模型若干。 实验四  CAXA基础知识 [实验目的和要求] 1、熟悉CAXA绘图环境及界面的设置。 2、熟悉CAXA基本操作方式。 3、掌握CAXA的文件管理方法。 4、掌握CAXA的图层设置。 5、掌握CAXA的线型设置。 6、掌握CAXA的图纸幅面设置。 7、掌握CAXA的显示控制方法。 [实验内容] 1、CAXA界面介绍。 2、CAXA常用工具栏介绍。 3、CAXA基本操作方法说明。 4、CAXA的文件管理。 5、图层控制。 6、线型设置。 7、图纸幅面。 8、标题栏设置。 9、显示控制。 10、综合练习,根据要求绘制“插销”零件图。 [主要实验仪器与器材] 1、安装CAXA软件的计算机。 实验五  CAXA图形绘制 [实验目的和要求] 1、掌握绘制直线、圆、圆弧、点的基本方法。 2、掌握绘制椭圆、矩形、正多边形的基本方法。 3、掌握绘制等距线的基本方法。 4、掌握剖面线与图形填充的方法。 5、掌握绘制轴/孔的方法。 6、了解特殊曲线、样条曲线、公式曲线的绘制方法。 7、掌握文字标注和文本格式的设置。 8、掌握局部放大图的绘制方法。 [实验内容] 1、绘制直线。 2、绘制圆。 3、绘制圆弧。 4、绘制点。 5、绘制椭圆。 6、绘制矩形。 7、绘制正多边形。 8、综合练习,完成三组图形的绘制。 9、绘制等距线。 10、剖面线。 11、填充。 12、标注文字。 13、绘制中心线。 14、绘制轮廓线。 15、绘制波浪线。 16、绘制双折线。 17、绘制箭头。 18、绘制齿轮轮廓。 19、绘制样条。 20、绘制孔/轴。 21、绘制公式曲线。 22、绘制局部放大图。 23、综合练习,完成丝杆零件图的绘制,尺寸暂不标注。 [主要实验仪器与器材] 1、安装CAXA软件的计算机。 实验六  CAXA图形编辑 [实验目的和要求] 1、掌握常用图形编辑命令的使用。 [实验内容] 1、裁剪。 2、过渡。 3、齐边。 4、打断。 5、平移。 6、旋转。 7、镜像。 8、阵列。 9、比例缩放。 10、删除图形。 11、综合练习,绘制摩擦片平面图。 12、综合练习,绘制通风板平面图。 13、综合练习,绘制定位板平面图。 [主要实验仪器与器材] 1、安装CAXA软件的计算机。 实验七  CAXA工程标注及装配图绘制 [实验目的和要求] 1、掌握标注风格的设置。 2、掌握常见尺寸标注方法。 3、掌握形位公差的标注。 4、掌握粗糙度标注。 5、掌握装配图的生成方法。 6、掌握装配图零件序号编写。 7、掌握明细表填写。 [实验内容] 1、标注风格设置。 2、尺寸标注。 3、倒角标注。 4、引出说明。 5、形位公差标注。 6、粗糙度标注。 7、基准代号标注。 8、库操作。 9、综合练习,绘制齿轮轴零件图,包括所有的标注。 10、装配图绘制步骤。 11、装配图在绘制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12、零件序号。 13、明细表。 14、综合练习,根据零件图绘制铣刀头装配图。 [主要实验仪器与器材] 1、安装CAXA软件的计算机。 实验八  SolidWorks造型基础 [实验目的和要求] 1、熟悉SolidWorks绘图环境及其工具栏的设置。 2、掌握SolidWorks中草图绘制的基本方法。 3、掌握SolidWorks中智能捕捉的使用及草图间几何关系的设置。 4、掌握SolidWorks中实体造型的常用方法。 [实验内容] 1、SolidWorks草图绘制命令。 2、SolidWorks三维零件造型命令。 [主要实验仪器与器材] 1、安装SolidWorks软件的计算机。 实验九  SolidWorks装配与二维工程图 [实验目的和要求] 1、掌握solidworks的零件装配方法及其装配动态仿真。 2、掌握二维工程图的生成方法。 3、掌握二维工程图的注解标注方法。 [实验内容] 1、装配工具栏。 2、工程图工具栏。 3、注释工具栏。 [主要实验仪器与器材] 1、安装solidworks软件的计算机。 九、主要实验教材(指导书)及参考用书: 1、机械工程基础实验指导书 2、工程图学-计算机绘图实验指导书 十、课程考核方式及成绩评定办法: 机械工程基础实验(一)不进行考试;各实验项目的成绩以实验报告成绩来评定;总评成绩为平时各实验成绩按学时权重加权后的成绩相加为最后成绩,按优秀、良好、中等、及格、不及格五级计分制给出。 《机械工程基础实验(二)》实验教学大纲 一、 课程中文名称(课程英文名称):机械工程基础实验(二)(Basic Experiments in Mechanical Engineering Part II) 二、 课程编码: 1321017015 三、 课程目标和基本要求: 课程目标:机械工程基础实验课程是将机械工程本科专业基础课程(工程图学、工程材料及成型技术基础、理论力学、材料力学、机械原理及设计、机械精度设计及检测基础)的实验教学从理论教学中分离出来,形成一门独立设置的实验教学课程,拓宽实验教学领域,打破课程之间的界限,加强各课程实验间逻辑上、结构上的联系与综合,并增加一些新的创新实验,以达到整体优化的目的。同时研究开发综合性、设计性、创新性、机电一体化的实验项目,给学生提供一个宽松的自由空间,综合运用已学过的知识,解决实验中的各种不同类型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 基本要求:巩固和深化课堂教学内容,熟悉有关几何量测量的基本知识,测量方法和常用计量器具的使用,以及培养具有处理测量结果的能力与提高实际操作水平和独立工作能力。各种测量工具及仪表的读数方法与测量方法。比较各种材料的力学性能。熟悉常用机构的工作原理特性和应用。熟悉常用零件的工作原理特性和标准。验证所学理论,掌握科学的实验方法和有关操作技能,提高学生工程素质、创新能力,训练学生整理实验资料,写出实验报告的能力。 机械工程基础实验课程分三个阶段: (1)认识实验阶段 在第二学期进行,18学时,主要通过计算机辅助绘图、机构及零部件认知实验、机械的结构分析与创新认识实验、参观陈列室、工厂见习、简易测量实践等,着重预备性知识的传授、预备性技能的训练以及数据处理方法的训练,改变原来第一、二学期学生不进行机械实践教学的现状,尽早培养学生动手的能力和严谨的科学作风,为今后实践教学作准备。 (2)基本实验阶段 在第三至五学期进行,46学时,完成各门机械工程基础课程所要求的所有实验项目并精选实验项目、增加综合实验和创新实验,实验项目可相对集中且迟后于理论课程,一方面可使学生温故而知新,另一方面有利于实验的综合化,提高实验的档次,同时,也有利于实验的组织与管理,提高设备利用率。 (3)综合实验阶段 在第五学期末进行,10学时,综合实验项目从生产实际中选题,选择综合性较强的整机性能检测项目,检测项目包括了许多以前所掌握的实验内容。实验时,教师不作任何讲解,学生自行设计实验程序、实验步聚,独立完成实验任务,并进行数据处理、分析和总结。在实验过程中,指导教师应对学生自拟的实验程序以及所选设备进行审核,严格把关,以免出现事故,同时指出存在的问题,其余的工作应由学生自己来完成,让他们自己去思维、创造、发挥,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 机械工程基础实验(二)为本课程的基本实验阶段,在第三学期进行。 四、 课程总学时: 10 学时 [理论: 0 学时;实验: 10 学时] 五、 课程总学分: 0.5 学分 六、 适用专业和年级:专业:机械工程及自动化、工业工程 年级:二年级 七、 实验项目汇总表 序号  实验编号 实验名称 时数 实验类别 实验类型 实验要求 每组人数 实验十 132101701501* 金相显微镜及平衡组织观察 2 专业基础 验证 必做 2 实验十一 132101701502* 热处理、硬度 3 专业基础 验证 必做 2 实验十二 132101701503* 机器人模拟实验(一) 5 专业基础 验证 必做 2 合计 10 八、大纲内容: 实验十 金相显微镜及平衡组织观察 [实验目的和要求] 1、了解金相显微镜的构造,掌握金相显微镜的使用方法。 2、了解金相试样的制备过程。 3、研究和了解铁碳合金(碳钢及白口铸铁)在平衡状态下的显微组织。 4、分析成分(含碳量)对铁碳合金的显微组织的影响,从而加深理解成分,组织和性能之间的相互关系。 5、学会组织示意图的描绘技能。 [实验内容] 1、熟悉金相显微镜的原理、构造和使用方法。 2、观察各种铁碳合金平衡组织。熟悉钢和铸铁的平衡组织特征,以进一步建立成分与组织之间相互关系的概念。 3、描绘所看到试样的组织示意图。 [主要实验仪器与器材] 1、4XB型台式金相显微镜。 2、各种铁碳合金试样。 实验十一  热处理、硬度 [实验目的和要求] 1、了解碳钢的基本热处理(退火、正火、淬火及回火)工艺方法。根据工件的加工及使用性能要求,制订热处理工艺规程。 2、研究不同材料,通过不同的热处理工艺获得不同的组织和性能。 3、分析淬火及回火温度对钢性能的影响。 4、了解硬度测定的基本原理及应用范围。 5、掌握布洛维硬度机的主要结构及操作方法。 [实验内容] 1、结构钢的各种热处理试验。 2、工具钢的各种热处理试验。 3、将各种热处理后的材料通过硬度实验所得数据进行分析。 [主要实验仪器与器材] 1、箱式电炉及控温仪表。 2、HBRVU—187.5型布洛维光学硬度计。 实验十二  机器人模拟实验(一) [实验目的和要求] 1、了解各种构件的工作原理、种类和实际应用方式。 2、基本了解LLWIN3.01语言基本的编程方法。 [实验内容] 1、 学习LLWIN3.01语言。 2、 解释简单的机器人操作程序。 3、 介绍机器人基本零件的用法及其功能。 [主要实验仪器与器材] 1、机器人零件。 2、微型电子计算机。 九、主要实验教材(指导书)及参考用书: 1、机械工程基础实验指导书 十、课程考核方式及成绩评定办法: 机械工程基础实验(二)不进行考试;各实验项目的成绩以实验报告成绩来评定;总评成绩为平时各实验成绩按学时权重加权后的成绩相加为最后成绩,按优秀、良好、中等、及格、不及格五级计分制给出。 《机械工程基础实验(三)》实验教学大纲 一、 课程中文名称(课程英文名称):机械工程基础实验(三)(Basic Experiments in Mechanical Engineering Part III) 二、 课程编码: 1321018015 三、 课程目标和基本要求: 课程目标:机械工程基础实验课程是将机械工程本科专业基础课程(工程图学、工程材料及成型技术基础、理论力学、材料力学、机械原理及设计、机械精度设计及检测基础)的实验教学从理论教学中分离出来,形成一门独立设置的实验教学课程,拓宽实验教学领域,打破课程之间的界限,加强各课程实验间逻辑上、结构上的联系与综合,并增加一些新的创新实验,以达到整体优化的目的。同时研究开发综合性、设计性、创新性、机电一体化的实验项目,给学生提供一个宽松的自由空间,综合运用已学过的知识,解决实验中的各种不同类型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 基本要求:巩固和深化课堂教学内容,熟悉有关几何量测量的基本知识,测量方法和常用计量器具的使用,以及培养具有处理测量结果的能力与提高实际操作水平和独立工作能力。各种测量工具及仪表的读数方法与测量方法。比较各种材料的力学性能。熟悉常用机构的工作原理特性和应用。熟悉常用零件的工作原理特性和标准。验证所学理论,掌握科学的实验方法和有关操作技能,提高学生工程素质、创新能力,训练学生整理实验资料,写出实验报告的能力。 机械工程基础实验课程分三个阶段: (1)认识实验阶段 在第二学期进行,18学时,主要通过计算机辅助绘图、机构及零部件认知实验、机械的结构分析与创新认识实验、参观陈列室、工厂见习、简易测量实践等,着重预备性知识的传授、预备性技能的训练以及数据处理方法的训练,改变原来第一、二学期学生不进行机械实践教学的现状,尽早培养学生动手的能力和严谨的科学作风,为今后实践教学作准备。 (2)基本实验阶段 在第三至五学期进行,46学时,完成各门机械工程基础课程所要求的所有实验项目并精选实验项目、增加综合实验和创新实验,实验项目可相对集中且迟后于理论课程,一方面可使学生温故而知新,另一方面有利于实验的综合化,提高实验的档次,同时,也有利于实验的组织与管理,提高设备利用率。 (3)综合实验阶段 在第五学期末进行,10学时,综合实验项目从生产实际中选题,选择综合性较强的整机性能检测项目,检测项目包括了许多以前所掌握的实验内容。实验时,教师不作任何讲解,学生自行设计实验程序、实验步聚,独立完成实验任务,并进行数据处理、分析和总结。在实验过程中,指导教师应对学生自拟的实验程序以及所选设备进行审核,严格把关,以免出现事故,同时指出存在的问题,其余的工作应由学生自己来完成,让他们自己去思维、创造、发挥,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 机械工程基础实验(三)为本课程的基本实验阶段,在第四学期进行。 四、 课程总学时: 28 学时 [理论: 0 学时;实验: 28 学时] 五、 课程总学分: 1 学分 六、 适用专业和年级:专业:机械工程及自动化、工业工程 年级:二年级 七、 实验项目汇总表: 序号  实验编号 实验名称 时数 实验类别 实验类型 实验要求 每组人数 实验十三 132101801501* 刀具角度测量 2 专业基础 验证 必做 2 实验十四 132101801502* 拉伸、压缩试验 2 专业基础 演示 必做 10 实验十五 132101801503* 机构运动简图的测绘 2 专业基础 验证 必做 1 实验十六 132101801504* 曲柄、导杆、滑块机构实验 2 专业基础 验证 必做 1 实验十七 132101801505* 齿轮范成实验 2 专业基础 验证 必做 1 实验十八 132101801506* 刚性转子的动平衡 2 专业基础 验证 必做 1 实验十九 132101801507* 尺寸测量 3 专业基础 验证 必做 1 实验二十 132101801508* 形状和位置误差的测量 3 专业基础 验证 必做 1 实验二十一 132101801509* 锥度测量、螺纹测量 2 专业基础 验证 必做 1 实验二十二 132101801510* 齿轮参数测定 2 专业基础 验证 必做 1 实验二十三 132101801511* 齿轮误差测量 3 专业基础 验证 必做 1 实验二十四 132101801512* 机器人模拟实验(二) 3 专业基础 综合 必做 1 合计 28 八、大纲内容: 实验十三  刀具角度测量 [实验目的和要求] 1、掌握刀具几何形状的测量,刃磨的原理和方法。 2、熟悉测量刀具角度的参考平面及主剖面参考系的角度。 3、了解刀具几何角度之间的换算方法和应用。 [实验内容] 1、外圆车刀的各种角度测量。 2、切断刀的各种角度测量。 3、画出所测车刀的切削部分简图,并将所测角度值标注在图中。 [主要实验仪器与器材] 1、刀具量角仪。 2、刀具:外圆车刀、切断刀。 3、工具:直尺。 实验十四  拉伸、压缩试验 [实验目的和要求] 1、测定低碳钢的屈服极限、强度极限、延伸率和断面收缩率。 2、测定铸铁的强度极限。 3、观察拉伸过程中的各种现象,并绘制拉伸图。 4、比较塑性材料和脆性材料力学性质特点。 5、测定压缩时低碳钢的屈服极限和铸铁的强度极限。 6、观察低碳钢和铸铁压缩时的变形和破坏情况。 [实验内容] 1、低碳钢的拉伸试验。 2、铸铁的拉伸试验。 3、低碳钢的压缩试验。 4、铸铁的压缩试验。 [主要实验仪器与器材] 1、液压式万能试验机。 2、划线器。 3、游标卡尺。 实验十五 机构运动简图的测绘 [实验目的和要求] 1、学会根据各种机械实物或模型,绘制机构运动简图。 2、学会分析和验证机构自由度,进一步理解机构自由度的概念,掌握机构自由度的计算方法。 [实验内容] 1、对绘制指定的几种机构运动简图,其中至少有一种需按确定的比例尺绘制,其余的可凭目测,使图与实物大致成比例,这种不按比例尺绘制的简图通常称为机构示意图。 2、计算机构自由度数,并将结果与实际机构的自由度相对照,观察计算结果与实际是否相符。 [主要实验仪器与器材] 1、钢皮尺,内外卡钳,量角尺。 2、三角板,铅笔,橡皮、草稿纸。 3、机械实物及模型。 实验十六  曲柄、导杆、滑块机构实验 [实验目的和要求] 1、通过实验了解位移、速度、加速度、角位移、角速度、角加速度的测量方法,转速及不均匀率的测定方法。 2、 比较理论分析所得的机构运动线图与实测的机构运动线图的差异,并分析其原因,增加对速度、加速度,角速度、角加速度的感性认识。 3、 实现计算机多媒体交互式教学方式,使学生在计算机多媒体教学课程的指导下,独立自主地进行实验,培养学生综合分析能力和了解现代实验设计、测试手段。 [实验内容] 1、曲柄运动实测与仿真。 2、滑块运动实测与仿真。 3、机架的振动实测与仿真。 [主要实验仪器与器材] 1、曲柄导杆滑块机构实验台。 2、微型电子计算机。 实验十七 齿轮范成实验 [实验目的和要求] 1、掌握用范成法切制渐开线齿轮的基本原理,观察渐开线齿廓的形成过程。 2、了解渐开线齿廓产生根切的原因和避免产生根切的方法。 3、分析比较标准齿轮和变位移距齿轮的异同点。 [实验内容] 范成法是利用一对齿轮(或齿轮齿条)互相啮合时,其共轭轮廓互为包络线的原理来加工轮齿的一种方法。加工时,刀具与轮坯之间的相对运动关系主要有以下几点: 1、加工时,其中一轮为刀具,另一轮为毛坯,它们保持固定的速比相对转动,完全和一对真正的齿轮啮合传动一样。 2、刀具沿轮坯的齿宽方向作往复切削运动。这样所加工出的齿轮的齿廓就是刀具刀刃在各个位置的包络线。 3、齿条刀具还可沿着轮坯作径向移动,处于不同的位置可分别范成标准齿廓,正变位齿廓和负变位齿廓。 因为刀具为渐开线齿廓,所以其包络线也必为渐开线。由于在实际加工时无法看到包络线的形成过程,所以设法通过齿轮范成仪来复演轮坯与刀具的对滚切削过程,将刀具刀刃在“切削”时曾占有的各位置用铅笔记录在绘图纸上,这样就能清楚地观察到齿轮范成的过程。 [主要实验仪器与器材] 1、齿轮范成仪。 2、绘图纸。 3、圆规,三角尺,剪刀,橡皮,“2H”铅笔。 实验十八  刚性转子的动平衡 [实验目的和要求] 1、加深对转子动平衡概念的理解。 2、掌握刚性转子动平衡试验的原理及基本方法。 [实验内容] 1、 动平衡试验台的工作原理与结构。 2、 转子试件的动平衡测定。 [主要实验仪器与器材] 1、 动平衡试验台。 2、 转子试件。 3、 平衡块。 实验十九  尺寸测量 [实验目的和要求] 1、熟练掌握游标卡尺和外径千分尺的使用方法。 2、掌握外径比较测量原理。 3、了解机构比较仪的结构、调整和使用方法。 4、了解量块的正确使用与维护方法。 5、理解计量器具与测量方法常用术语的实际含义。 6、熟悉测量内径常用的计量器具和方法。 7、加深对内尺寸测量特点的了解。 [实验内容] 1、用游标卡尺和外径千分尺测量轴的外径。 2、用机械比较仪测量外径。 3、用内径百分表测量内径。 [主要实验仪器与器材] 1、游标卡尺。 2、外径千分尺。 3、杠杆齿轮式机械比较仪。 4、量块。 5、内径百分表。 实验二十  形状和位置误差的测量 [实验目的和要求] 1、学习轴的形位误差测量方法。 2、学会用最小区域圆法评定圆度误差。 3、了解用外径千分尺和角尺测量位置度误差的方法及位置度误差的数据处理方法。 4、加深对位置度误差定义的理解。 [实验内容] 1、轴的形位误差测量。 2、用外径千分尺和角尺测量位置度误差。 [主要实验仪器与器材] 1、 跳功检查仪。 2、 量块。 3、外径千分尺。 4、宽底座角尺。 实验二十一  锥度测量、螺纹测量 [实验目的和要求] 1、熟悉测量外螺纹中径的原理和方法。 2、熟悉正弦尺测量外圆锥体锥度的原理和方法。 [实验内容] 1、用螺纹千分尺测量外螺纹中径。 2、用正弦尺测量圆锥塞规的圆锥角偏差。 [主要实验仪器与器材] 1、螺纹千分尺。 2、量块。 3、正弦尺。 4、指示表及表座。 实验二十二 齿轮参数测定 [实验目的和要求] 1、培养同学们对齿轮参数测定方法的熟悉、了解,提高其实际动手的能力。 2、通过测量和计算,巩固有关齿轮各几何参数之间的相互关系和渐开线性质的知识。 [实验内容] 1、确定齿数z。 2、测定齿顶圆直径da和齿根圆直径df。 3、计算全齿高h。 4、测定公法线长度Wk。 5、确定基节Pb模数m和压力角α。 6、判定是否标准齿轮并确定变位系数x。 [主要实验仪器与器材] 1、待测齿轮:选用模数制正常齿(α=20°, =1,c*=0.25)的渐开线直齿圆柱齿轮、标准齿轮和变位齿轮。 2、量具:游标卡尺、公法线长度千分尺。 实验二十三  齿轮误差测量 [实验目的和要求] 1、熟悉测量齿圈径向跳动误差的方法。 2、加深理解齿轮齿圈径向跳动误差的定义。 3、熟悉双面啮合综合检查仪的测量原理和测量方法。 4、加深理解齿轮径向综合误差的定义。 5、掌握测量齿轮齿厚的方法。 6、加深理解齿轮齿厚偏差的定义。 7、掌握测量齿轮公法线长度的方法。 8、加深理解齿轮公法线平均长度偏差和齿轮公法线长度变动的定义。 [实验内容] 1、用齿圈径向跳动检查仪测量齿轮的齿圈径向跳动。 2、用双面啮合综合检查仪测量齿轮径向综合误差。 3、用齿轮游标尺测量齿轮的齿厚偏差。 4、用公法线千分尺测量齿轮公法线平均长度偏差和齿轮公法线长度变动。 [主要实验仪器与器材] 1、齿圈径向跳动检查仪。 2、双面啮合综合检查仪。 3、齿轮游标尺。 4、公法线千分尺。 实验二十四   机器人模拟实验(二) [实验目的和要求] 1、通过慧鱼组合工业模型了解基本的机械结构和特点。 2、、通过该模型向学生展示科学原理和技术过程,为工厂研究设计工业自动化机器提供模拟、示范。 [实验内容] 1、拼装并调试工业机器人—Swivel robot。 2、拼装并调试实验机器人—Freight lift。 3、拼装并调试移动机器人—Edges。 4、拼装并调试气动机器人—Processing centre。 [主要实验仪器与器材] 1、气动机器人实验包。 2、工业机器人实验包。 3、实验机器人实验包。 4、移动机器人实验包。 5、微型电子计算机。 九、主要实验教材(指导书)及参考用书: 1、机械工程基础实验指导书 2、机械原理与机械设计实验指导书 3、互换性与测量技术实验指导书,重庆大学公差、刀具教研室编 十、课程考核方式及成绩评定办法: 机械工程基础实验(三)不进行考试;各实验项目的成绩以实验报告成绩来评定;总评成绩为平时各实验成绩按学时权重加权后的成绩相加为最后成绩,按优秀、良好、中等、及格、不及格五级计分制给出。 《机械工程基础实验(四)》实验教学大纲 一、 课程中文名称(课程英文名称):机械工程基础实验(四)(Basic Experiments in Mechanical Engineering Part IV) 二、 课程编码: 1321019015 三、 课程目标和基本要求: 课程目标:机械工程基础实验课程是将机械工程本科专业基础课程(工程图学、工程材料及成型技术基础、理论力学、材料力学、机械原理及设计、机械精度设计及检测基础)的实验教学从理论教学中分离出来,形成一门独立设置的实验教学课程,拓宽实验教学领域,打破课程之间的界限,加强各课程实验间逻辑上、结构上的联系与综合,并增加一些新的创新实验,以达到整体优化的目的。同时研究开发综合性、设计性、创新性、机电一体化的实验项目,给学生提供一个宽松的自由空间,综合运用已学过的知识,解决实验中的各种不同类型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 基本要求:巩固和深化课堂教学内容,熟悉有关几何量测量的基本知识,测量方法和常用计量器具的使用,以及培养具有处理测量结果的能力与提高实际操作水平和独立工作能力。各种测量工具及仪表的读数方法与测量方法。比较各种材料的力学性能。熟悉常用机构的工作原理特性和应用。熟悉常用零件的工作原理特性和标准。验证所学理论,掌握科学的实验方法和有关操作技能,提高学生工程素质、创新能力,训练学生整理实验资料,写出实验报告的能力。 机械工程基础实验课程分三个阶段: (1)认识实验阶段 在第二学期进行,18学时,主要通过计算机辅助绘图、机构及零部件认知实验、机械的结构分析与创新认识实验、参观陈列室、工厂见习、简易测量实践等,着重预备性知识的传授、预备性技能的训练以及数据处理方法的训练,改变原来第一、二学期学生不进行机械实践教学的现状,尽早培养学生动手的能力和严谨的科学作风,为今后实践教学作准备。 (2)基本实验阶段 在第三至五学期进行,46学时,完成各门机械工程基础课程所要求的所有实验项目并精选实验项目、增加综合实验和创新实验,实验项目可相对集中且迟后于理论课程,一方面可使学生温故而知新,另一方面有利于实验的综合化,提高实验的档次,同时,也有利于实验的组织与管理,提高设备利用率。 (3)综合实验阶段 在第五学期末进行,10学时,综合实验项目从生产实际中选题,选择综合性较强的整机性能检测项目,检测项目包括了许多以前所掌握的实验内容。实验时,教师不作任何讲解,学生自行设计实验程序、实验步聚,独立完成实验任务,并进行数据处理、分析和总结。在实验过程中,指导教师应对学生自拟的实验程序以及所选设备进行审核,严格把关,以免出现事故,同时指出存在的问题,其余的工作应由学生自己来完成,让他们自己去思维、创造、发挥,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 机械工程基础实验(四)为本课程的综合实验阶段,在第五学期进行。 四、 课程总学时: 18 学时(严格按教学计划时数)[理论: 0 学时;实验: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