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教 师 授 课 计 划
(2010-2011学年第一学期)
专 业 科 建 装 科
学 科经济政治与社会
分管主任
莱州市高级职业学校
2010年9月6日
经济政治与社会教学计划
教材分析
经济政治与社会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德育课。本课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对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相关基本观点教育和我国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与社会建设常识教育。其任务是使学生认同我国的经济、政治制度,了解所处的文化和社会环境,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积极投身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
本学期主要内容包括:透视经济现象、投身经济建设、拥护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参与政治生活、共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五单元内容。
第一单元透视经济现象,主要内容包括: 1.商品的交换与消费,2.企业的生产与经营,3.个人的收入与理财。本单元教材主要使学生透过常见的经济现象,掌握有关的经济知识,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劳动观,增强创新、诚信、效率、公平等意识,树立依法纳税的观念,提高参与经济生活的能力。
第二单元投身经济建设,主要内容包括:1.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2.坚持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3.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这一章主要使学生了解职业活动所处的经济制度、经济体制背景以及相关的时代、国际背景,认同我国的经济制度和发展经济的方针政策,增强规则意识、开放意识、竞争意识、风险意识,增强参与经济建设的能力。 了解有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知识、我国经济建设的重大方针政策,理解我国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优越性、实行对外开放基本国策的必要性。
第三单元拥护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主要内容有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我国民主政治的发展道路。使学生认同我国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认清我国民主政治发展道路,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积极投身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
第四单元参与政治生活,主要内容有:依法行使民主权利,履行义务 承担责任,关注国际社会 维护国家利益。使学生了解参与政治生活的相关知识和我国的对外政策,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依法行使权利、履行义务,提高参与民主政治生活的能力。
第五单元共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主要内容有:关注改善民生,建设和谐文化,构建和谐社会。使学生了解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和谐文化建设的有关要求,了解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总要求,懂得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要意义,积极投身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学情分析
1、 学生基础参差不齐,差别较大。
2、 大部分学生有偏科现象,有的学生基础较好,有的可能太差。
3、 高二的学生大部分面临实习,学习态度不够端正,不够认真。
学期教学目标
引导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相关基本观点和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有关知识;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提高辨析社会现象、主动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
1. 使学生透过常见的经济现象,掌握有关的经济知识,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劳动观,增强创新、诚信、效率、公平等意识,树立依法纳税的观念,提高参与经济生活的能力。
2. 使学生了解职业活动所处的经济制度、经济体制背景以及相关的时代、国际背景,认同我国的经济制度和发展经济的方针政策,增强规则意识、开放意识、竞争意识、风险意识,增强参与经济建设的能力。
3. 使学生认同我国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认清我国民主政治发展道路,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积极投身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
4. 使学生了解参与政治生活的相关知识和我国的对外政策,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依法行使权利、履行义务,提高参与民主政治生活的能力。
5. 使学生了解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和谐文化建设的有关要求,了解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总要求,懂得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要意义,积极投身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达标措施
教学方法应体现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注重因材施教。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运用学生需要掌握的我国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知识分析社会现象,使学生在学习和运用知识的过程中,内化知识,获得体验,培养能力,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和职业教育的特点,针对教学内容,综合运用案例教学、探究式教学、情景教学、小组合作教学、仿真教学、现场教学、社会实践等方式,提高教学效果。
教师应充分利用教学参考资料所提供的内容,积极开发校园德育资源,收集优秀学生和成才典型的先进事迹以及社会上丰富多彩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生活中的素材,特别是社会的新发展、改革开放的新成果和实践中产生的新知识、新观点、新事物、新典型等充实教学内容;利用德育基地和引进社会各界的相关专家学者、英雄模范和一线的劳动者或企业家参与学校活动,丰富教学形式;通过有效使用电脑、投影、录音、录像、影视、图片、幻灯等各种教具,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室、校园网、互联网等信息技术设备,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育教学效果。
经济政治与社会授课进度表
周次
时间
授课内容
课时安排
备注
月
日
1
8
28
1.1商品和货币
1.2价格和价值规律
1.3消费和消费观
2
2
8
30
2.1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2.2企业中的劳动者
2
3
9
6
3.1个人收入与分配
3.2依法纳税
3.3投资理财
2
4
9
13
单元测试
2
5
9
20
4.1维护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
4.2把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征
2
6
9
27
5.1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5.2坚持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生态协调发展
2
7
10
4
6.1对外开放是强国之路
6.2面对全球化,增强开放意识
2
8
10
11
单元测试
2
9
10
18
7.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7.2我国的政党制度
2
10
10
25
7.3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7.4基层民主与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2
11
11
1
期中复习
2
12
11
8
期中考试
2
13
11
15
8.1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
8.2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2
14
11
22
9.1公民享有民主权利
9.2人民政府服务人民
2
15
11
29
10.1公民的政治性义务
10.2自觉参与政治生活
2
16
12
6
11.1中国在攻击社会中的作用
11.2我国奉行的外交政策
2
17
12
13
单元测试
2
18
12
20
12.1优先发展教育:学有所教
12.2医疗和社会保障:普惠百姓
2
19
12
27
13.1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发发展大繁荣
13.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2
20
1
3
14.1高举旗帜 科学发展
14.2和谐社会 共建共享
2
21
1
10
期末复习
2
22
1
17
期末考试
2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