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1、 前言
冷却水系统在任何制造或生产型工厂中,就犹如血液在人体中占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当冷却水系统发生沉积、结垢等问题时,就像血管受到硬化或结块堵住,无法畅通;若冷水系统发生腐蚀的问题,就像血管受到溃疡,轻易破裂。这些障碍都足以令以个工厂的生产完全停顿,甚至遭至严重的损失。因此,一个完善的冷却水系统处理方案,非但可以节省能源的耗费,并且可以提高产能及产品质量,实在非常重要。
完善的冷却水系统处理方案,除了要有强而有效的药品之外,还需配合不断的研发、监控及有经验的技术服务工程师,如此才算完整。
2、 冷却水面临的一般问题
2.1、结垢及沉淀
由于在水中之Ca2+ CO3-、O42-2+、iO32-、等离子及悬浮物、有机物、油脂等质,其溶解度受到温度、流速、及PH值等因素作用,在高温和低流速地方沉积,造成下列不良后果:
☆ 降低热传效率或传热不均。
☆ 工厂非计划性停止运转。
☆ 设备腐蚀(垢下腐蚀)。
☆ 增加管线输送压力落差及电力消耗。
☆ 减低腐蚀抑制剂效果。
阻垢机理主要是在碳酸钙晶体的成长过程中,使碳酸钙晶格发生畸变。碳酸钙小晶体成长过程中,若晶体吸附有阻垢剂并掺杂在晶格点阵中,或者吸附在晶体表面,就会使晶体不能严格按照晶格正常生长,因而发生畸变。而那些即使长大了的晶体,由于内部应力的增大,也非常容易破裂变成微小晶体或软垢,从而防止了碳酸钙沉积成硬垢。
在实际的冷却水系统中,碳酸钙垢的形成可分为三个阶段:
1.过饱和溶液的生成。
2.晶核的生成。
3.晶核成长为晶体。
阻垢剂的加入,只要能有效地破坏其中任何一环,则碳酸钙垢的形成就会受到抑制。
据此我们对加入复配药剂前后碳酸钙晶体的形态进行扫描电镜观察,图片如下:
加入药剂后碳酸钙晶体放大11000倍照片 未加药剂碳酸钙晶体放大2000倍照片
电镜扫描结果:加入药剂后碳酸钙的晶格明显变小,说明药剂的作用。
2.2、 腐蚀
由于冷却水中含有溶解氧以及各种电解质,它会由于电位差而产生电化学反应,从而产生金属腐蚀。其反应机理如下:
碳钢腐蚀的过程如下:
阳极反应:
4Fe → 4Fe² + ﹢ 8e
8H2O → 8H+ ﹢ 8OH-
阴极反应:
8H+ ﹢8e →8H ( 析出的氢原子吸附在碳钢表面上 )
细菌的阴极去极化作用:
SO4²- ﹢8H 细菌 S²- ﹢4H2O
腐蚀产物的生成:
Fe² + ﹢ S²- → FeS
3Fe² + ﹢ 6OH- →3Fe(OH) 2
腐蚀总反应:
4Fe ﹢ SO4²- ﹢ 4H2O 细菌 FeS ﹢ 3Fe(OH) 2 ﹢2OH-
从上式看钢的腐蚀是一个电化学过程的自发过程,所以腐蚀是绝对进行的化学反应,但使用好的缓蚀剂可以使它的反应动力学降低,以延缓反应的速度。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工业循环冷却水处理设计规范》GB50050-95 的对循环冷却水系统中腐蚀控制指标的规定:碳钢腐蚀速率小于0.125/a(5mPy)
铜及铜合金、不锈钢腐蚀速率小于0.005/a(0.2mPy)
在淡水中,由于有溶解氧的存在,碳钢和铸铁是不耐腐蚀的。当氧的浓度达到某一临界值时,钢铁发生钝化,腐蚀速度发生明显下降当溶解氧消耗完后,如果水中不存在别的氧化剂时,水就不再腐蚀钢铁了。但水中如果有足够量的溶解氧。又有少量活性离子〔例如C1-).就会造成钢铁的局部腐蚀,有的会快速穿孔。
使用药剂后的 钢、铜腐蚀率现场监测数据汇总
日期
钢腐蚀率/(mm.a-1)
铜腐蚀率/(mm.a-1)
2003—11
0.1116
0.0073
2003—12
0.1004
0.0053
2004—01
0.0638
0.0060
2004—02
0.0907
0.0041
2004—03
0.1090
0.0040
2004—04
0.1120
0.0054
2004—05
0.0860
0.0048
2004—06
0.0920
0.0035
上图:冬季和夏季配方的缓蚀效果曲线
A B
C D
上图:为腐蚀表面能谱 A 、C是紫铜 B、D为碳钢
A、B为没有添加缓蚀剂,C、D添加0.2%的缓蚀剂
A B
上图:为紫铜的扫描电镜图, A未加缓蚀剂,B为加入缓蚀剂
C D
上图:为碳钢的扫描电镜图, A未加缓蚀剂,B为加入缓蚀剂
以上资料证明我们的阻垢缓蚀剂的腐蚀率完全达标。水处理方案实施两个月后,钢腐蚀率、铜腐蚀率基本控制在钢腐蚀率 < 0.125 mm/a,铜腐蚀铜腐蚀率监测:每月一次测试系统钢、铜率 < 0.005 mm/a,达到国标 GB50050—1995 对钢、铜腐蚀率的要求。说明阻垢缓蚀剂 LM- 927 及铜缓蚀剂 LM- 9101 同时使用,可以有效减缓系统碳钢及铜材设备的腐蚀。
2.3、 微生物
105
105
103
105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