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超声回弹综正当检测混凝土强度实施细则
1.检测目
经过超声回弹综正当, 检测结构或构件混凝土强度。
2.检测范围
适适用于结构混凝土强度检测, 必需时可采取钻芯法验证。对于表面有显著缺点、 遭受冻害、 化学侵蚀、 火灾和高温损伤结构混凝土强度检测不适用。
3.检测依据
《超声回弹综正当检测混凝土强度技术规程》(CECS 02:)。
《铁路工程结构混凝土强度检测规程》(TB 10426-)。
4.工作程序
4.1仪器设备
4.1.1采取武汉岩海企业研制RS-ST01D型非金属超声检测分析仪。
4.1.2采取压电震动模式为厚度震动平面换能器, 产生超声波和接收经混凝土传输后超声波。
4.1.3回弹测试采取指针式直读回弹仪。
4.2检测准备工作
4.2.1 工程名称及设计、 施工和建设单位名称;
4.2.2 结构或构件名称、 编号、 施工图(或平面图)及混凝土强度等级;
4.2.3 水泥品种、 标号、 用量、 出厂厂名, 砂石品种、 粒径; 外加剂或掺合料品种、 掺量, 以及混凝土配合比等;
4.2.4 模板类型、 混凝土灌注和养护情况, 及成型日期;
4.2.5 结构或构件存在质量问题, 混凝土试块抗压汇报等。
4.3测试技术
4.3.1 测区
4.3.1.1 按单个构件检测时, 应在构件上均匀部署测区, 且不少于10个;
4.3.1.2 当对同批构件抽样检测时, 构件抽样数应不少于同批构件30%, 且不少于4件, 每个构件测区数不少于10个;
4.3.1.3 对长度小于或等于2m构件, 其测区数量可合适降低, 但不应少于3个。当按批抽样检测时, 凡符合下列条件构件, 才可作为同批构件:
4.3.1.3.1 混凝土强度等级相同;
4.3.1.3.2 混凝土原材料、 配合比、 成型工艺、 养护条件及龄期基础相同;
4.3.1.3.3 构件种类相同;
4.3.1.3.4 在施工阶段所处状态相同。
每个构件测区, 应满足以下要求:
4.3.1.3.5 测区部署应在构件混凝土浇灌方向侧面;
4.3.1.3.6 测区应均匀分布, 相邻两测区间距不宜大于2m;
4.3.1.3.7 测区宜避开钢筋密集区和预埋铁件;
4.3.1.3.8 测区尺寸为200㎜×200㎜; 相对应两个200㎜×200㎜方块应视为一个测区。
4.3.1.3.9测试面应清洁、 平整、 干燥, 不应有接缝、 饰面层、 浮浆和油垢, 并避开蜂窝、 麻面部位, 必需时可用砂轮片清除杂物和磨平不平整处, 并擦净残留粉尘。结构或构件上测区应注明编号, 并统计测区所处位置和外观质量情况。每一测区宜优异行回弹测试, 然后进行超声测试。对非同一测回弹值及超声声速值, 不能按综正当计算混凝土强度。
4.3.2 回弹值测定
4.3.2.1 用于综正当测强回弹仪, 必需是处于标准状态, 并在钢砧上率定值为80±2仪器。用回弹仪测试时, 宜使仪器处于水平状态测试混凝土浇筑侧面, 此种情况修正值为0。如不能满足这一要求, 也能够非水平状态测试或测试混凝土浇注顶面或底面, 但其回弹值应进行修正。检测时, 回弹仪轴线应一直垂直于结构或构件混凝土检测面, 缓慢施压, 正确读数, 快速复位。
4.3.2.2 测点宜在测区范围内均匀分布, 相邻两测点净距不宜小于30㎜; 测点距外露钢筋、 预埋件距离不宜小于50㎜。应按《回弹法评定混凝土抗压强度技术规程》要求, 对构件上每一测区两个相对测试面各弹击8点, 测点不应在气孔或外露石子上, 同一测点只应弹击一次。每一测区记取16个回弹值, 每一测点回弹值读数估读至1。
4.3.2.3 计算测区平均回弹值时, 应从该测区两个相对测试面16个回弹值中剔除3个最大值和3个最小值, 然后将下10个回弹值按下列公式计算:
(4.3.2.3)
式中 —测区平均回弹值, 正确至0.1;
—第个测点回弹值。
4.3.2.4 非水平状态测得回弹值, 应按下列公式修正:
(4.3.2.4)
式中 —修正后测区回弹值;
—测试角度为回弹修正值, 查相关规程选择。
4.3.2.5 由混凝土浇灌方向顶面或底面测得回弹值, 应按下列公式修正:
(4.3.2.5)
式中 —测顶面时回弹修正值, 查相关规程选择;
—测底面时回弹修正值, 查相关规程选择。
4.3.2.6在测量超声声时值时, 超声测点应部署在回弹测试同一测区内、 应确保换能器与混凝土耦合良好, 且发射和接收换能器轴线应在同一直线上。每个测区内相对测试面上, 应部署三个测点。
4.3.3 计算超声声速值时, 应在每个测区内相对测试面上, 各部署3个测点, 且发射和接收换能器轴线应在同一轴线上。测区声速应按下列公式计算:
(4.3.3-1)
(4.3.3-2)
式中 —测区声速值, ;
—超声测距, ;
—测区平均声时值, ;
, , —分别为测区中3个测点声时值。
4.3.4 当在混凝土浇灌顶面与底面测试时, 测区声速值应按下列公式修正:
(4.3.4)
式中 —修正后测区声速值, ;
—超声测试面修正系数。在混凝土浇灌顶MJH0面及底面测试时, =1.034; 在混凝土侧面测试时, =1
5.评定标准
5.1 混凝土强度推定
5.1.1 构件第i个测区混凝土强度换算值, 应依据第4.3.2.3~4.3.2.5条、 第4.3.3~4.3.4条要求修正后测区回弹值及修正后测区声速值, 优先采取专用或地域测强曲线推定。当无该类测强曲线时, 经验正后也可按《超声回弹综正当检测混凝土强度技术规程》(CECS 02:)附录二要求确定, 或按下列公式计算:
1 骨料为卵石时
(5.1.1-1)
2 粗骨为碎石时
(5.1.1-2)
式中 —第i个测区混凝土强度换算值, MPa, 正确至0.1MPa。
—第i个测区修正后超声声速值, , 正确至0.01。
—第i个测区修正后回弹值, 正确至0.1。
5.1.2 当结构所用材料与制订测强曲线所用材料有较大差异时, 须用同条件试块或从结构构件测区钻取混凝土芯样进行修正, 试件数量应不少于3个。此时, 得到测区混凝土强度换算值应乘以修正系数。修正系数可按下列公式计算:
1 有同条件立方块时
(5.1.2-1)
2 有混凝土芯样试件时
(5.1.2-2)
式中 —修正系数, 正确至小数点后两位;
—第i个混凝土立方体试块抗压强度值, (以边长为150mm计)MPa, 正确至0.1MPa;
—对应于第i个立方试块或芯样试件混凝土强度换算值, MPa, 正确至0.1MPa;
—第i个混凝土芯样试件抗压强度值, (以ø100×100mm计), MPa, 正确至0.1MPa;
—试件数
5.2 结构或构件混凝土强度推定值,可按下列条件确定:
5.2.1构件测区抗压强度换算值出现小于10.0MPa值时, 该构件混凝土抗压强度推定值取小于10.0MPa。
5.2.2构件测区少于10个时, 取最小值作为推定值。
5.2.3构件测区大于10个时和当按批抽样检测时,该批构件混凝土强度推定值应按下列公式计算:
(5.2.3-1)
式中各测区混凝土强度换算值平均值及标准差,应按下列公式计算:
(5.2.3-2)
(5.2.3-3)
5.2.4当同批测区混凝土强度换算值标准差过大时,批构件混凝土强度推定值也可按下列公式计算:
(5.2.4-1)
式中 —该批每个构件中最小测区混凝土强度换算值平均值,MPa;
—第个构件中最小测区混凝土强度换算值,MPa;
—批中抽取构件数。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