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青岛版一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
-3-2
柳广荣
春季到来, 一年级学生经过了一个学期学习, 有了一定基础, 所以我相信这个学期教学会也愈加轻易了, 但也不能掉以轻心。为此我制订了这个学期数学教学计划, 与同学们一起学习, 取得最大进步。
一、 指导思想
以新课程改革基础理念为指导, 引导新生入数学之门, 依据教育学、 心理学相关知识, 针对低龄聋生特点, 采取多个手法激发学生对数学爱好, 养成良好学习习惯, 逐步建立数概念, 培养学生学数学、 用数学意识, 处理实际问题能力。
二、 学情分析
我班有学生21人。经过六个月在校学习, 学生行为习惯, 学习习惯有了很大进步。但仍有少数学生行为习惯、 学习习惯跟不上, 造成学习成绩跟不上。学生们都是活泼可爱, 有着强烈好奇心和求知欲。可塑性强, 整体上是一个主动向上班级。为愈加好开展数学教学工作, 特制订本学期教学计划
三、 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包含: 空间与图形(共2个单元)第一单元——认识钟表; 第三单元——认识图形。数与代数(共6个单元)第二单元——100以内数认识; 第四单元——100以内加法和减法(一); 第五单元——认识人民币; 第六单元——100以内加法和减法(二); 第七单元——乘法初步认识; 第八单元——厘米、 米认识; 第九单元——统计。
1、 依据《标准》调整了教学内容, 为学生学习数学提供了更丰富知识。
2、 重视学生经验和体验。依据学生已经有知识和经验设计活动内容和学习素材。
3、 认数和计算相结合, 穿插教学, 使学生逐步形成数概念, 达成计算熟练。
4、 重视学生对数概念了解, 初步建立数感。
5、 计算数学、 表现算法多样化, 许可学生采取自己认为适宜方法进行计算。
6、 安排“用数学”内容, 培养学生初步应用意识和用数学处理实际问题能力。
7、 安排实践活动, 使学生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亲密关系。
四、 教学目标:
这一册教学目标是,
1、 使学生能够: 能认、 读、 写100以内数, 会用100以内数表示物体个数。
2、 会用>、 <、 =等符合和词语来描述100以内数大小。
3、 能说出个、 十、 百数位名称, 识别100以内各数位上数字含义。
4、 结合具体物品感受100以内数表示量。
5、 能利用100以内数表示日常生活中部分事物, 并进行交流。
6、 能与她人交流各自算法。
7、 图形认识: 识别长方形、 正方形、 三角形、 圆等简单图形; 会用它们拼图。
8、 图形与位置: 会用上下、 左右、 前后描述物体相对位置。
9、 认识钟表, 会看整时、 半时, 结合具体事例, 了解整时刚过一点或差一点到整时叫大约几时, 初步了解时间在生活中关键作用, 培养学生遵守时间、 合理安排时间良好习惯。
10、 在现实情境中, 充足利用学生生活经验认识元、 角、 分, 了解它们之间关系: 1元=10角, 一角=10分; 结合熟悉购物活动, 学会人民币简单计算, 能在具体情境中, 提出并处理简单实际问。
五、 教学关键:
能认、 读、 写100以内数, 利用100以内数表示日常生活中部分事物, 并进行交流。能识别长方形、 正方形、 三角形、 圆等简单图形。认识钟表和人民币。
六、 教学难点:
时间认识和人民币之间换算、 图形进行比较和排列。培养学生初步应用意识和用数学处理实际问题能力。
七、 教学方法
1、 努力表现自主探索、 合作交流学习方法。
2、 尽可能注意创设情境为探索数学问题提供丰富素材或信息。帮助学生建立学好数学信心。
3、 时常注意强调学生认真做作业、 书写整齐良好习惯。
4、 课堂教学与家庭教学实践相结合。
八、 教学安排
周 教学内容 备注
1 一、 认识钟表
2-3 二、 100以内数认识
4 三、 认识图形
5-7 四、 100以内加法和减法(一)
8 期中测试
9 五、 人民币认识
10-13 六、 100以内加法和减法(二)
14 七、 乘法初步认识
15 八、 厘米、 米认识
16 九、 统计
17 复习期末考试
.03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