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浅析工程项目协议审计
摘要: 协议本质在于规范市场交易, 节省交易费用。工程协议确定了成本, 工期, 质量, 安全和环境等项目总体目标, 要求和明确了当事人各方权利, 义务和责任。所以协议管理是工程项目管理关键, 协议管理贯穿工程实施全过程, 对整个项目起着控制和确保作用。
关键词: 建设工程协议, 审计, 防范, 提升, 法律条款
建设工程协议是建设单位与施工单位签署明确双方权利义务法律文件, 起到保护当事人正当权益, 维护社会经济秩序关键作用, 所以对建设工程协议审计也尤为关键。协议当事人是发包方和承包方, 双方是平等民事主体。[1]
1.工程项目协议审计意义
协议本质在于规范市场交易, 节省交易费用。工程协议确定了成本, 工期, 质量, 安全和环境等项目总体目标, 要求和明确了当事人各方权利, 义务和责任。所以协议管理是工程项目管理关键, 协议管理贯穿工程实施全过程, 对整个项目起着控制和确保作用。[2]
1.1工程项目承包协议中存在问题
在工程项目承包协议中, 常见多个问题关键有: (1)协议一方在协议实施中才发觉协议一些条款对自己极为不利, 隐藏着极大风险; (2)在实施过程中发觉原订协议中有些条款考虑不周、 含糊不清; (3)缺乏必需法律知识; (4)协议条款漏洞太多, ; (5)工程协议签署条件不含有; (6)协议条款过于苛刻, 使工程协议无法推行。
1.2工程项目协议审计目
经过审计能够达成以下多个目: (1)审计协议正当性; (2)经过审计, 能够发觉协议条款之间矛盾性以及部分含糊不清内容; (3)研究各项条款合理性和可行性; (4)审计协议内容完整性。[3]
2.对协议主体资格审核
对于业主, 关键审查内容: (1) 主体资格; (2)履约能力; (3)业主社会信誉。
对于承包商, 关键审查内容: (1)资质情况; (2)施工能力; (3)社会信誉; (4)财务情况。[4]
现在建筑领域较为普遍地存在建设工程协议签约主体与协议实施主体不一致现象, 即建设领域中挂靠、 转包、 以及违法分包等行为时有发生。依据《中国建筑法》相关要求: 严禁施工企业超越本企业资质等级许可业务范围承包工程, 严禁其她单位使用本单位资质证书、 营业执照以本企业名义承接工程; 以及严禁承包单位将其承包全部建筑工程转包给她人, 严禁承包单位将其承包全部建筑工程肢解后以分包名义分别转包给她人。[5]
施工单位为规避上述法律要求, 通常采取无施工资质或低施工资质施工单位挂靠高资质施工单位方法, 签署施工协议并承接施工任务, 以至于目前建设领域存在一个普遍现象即: 一级施工队伍中标, 二级施工队伍签协议, 三级施工队伍甚至无等级施工队伍进行施工。这种现象存在, 严重地损害了建设单位利益。针对上述现象, 审计人员在审计时, 应严格比对协议签署实体和实施实体, 一旦发觉违规行为存在, 应立刻指出, 并提请被审计单位立刻纠正。[6]
3.对协议标、 工期审计
总承包协议标是指当事人权利义务共同指向东西, 通常见数量表示, 也有技术性项目协议标还包含技术性能。因为总承包协议建设规模和投资多变性、 标数量, 就肯定伴随变更协议而变更。所以, 审计人员应将与协议标相关协议文件加以搜集整理, 经过鉴证、 计算, 给予确定。
建设工程工期是依据工程进度而定。但有总承包协议因为协议中约定和实际完工工期存在不一致现象, 造成其工期存在待定状态。所以, 在识别工期时通常应将协议约定工期与实际完工工期或者是发包人对总承包人提交完工验收汇报逾期回复验收时间一并考虑。依据实践针对上述情况应掌握以下几点: ①当协议约定工期与实际完工验收一致时, 应依约定时间确定工期; ②当协议约定工期与实际完工工期不一致时, 应以双方认可变更工期确定; ③ 根据协议约定当总承包人已完全推行协议, 而且已向发包人提交完工验收汇报后, 发包人在无正当理由或未取得总承包人同意延期验收前提下逾期组织验收, 应按发包人逾期验收时间确定工期。
同时, 在工期确定时, 应将开工时间、 工期变更情况及其违约责任进行关注。经过审计, 明确协议标和工期正确性以及工程逾期后过失方违约责任确定或处理情况。[7]
4. 对设备、 材料招投标情况审计
《中国招投标法》第三条要求对以下三种工程建设项目包含项目勘察、 设计、 施工、 监理以及工程建设相关关键设备、 材料等采购, 必需进行招标: 一是大型基础设施、 公用事业等关系社会公共利益、 公众安全项目; 二是全部或者是部分使用国有资金或者国家融资投资项目; 三是使用国际组织或者外国政府贷款、 援助资金项目。或者法律、 国务院对必需进行招标其她项目和依据审计署《相关内部审计工作要求》中 “对本单位内部控制制度健全性和有效性及风险管理进行评审”等要求。通常符合以上要求建设工程项目设设备材料应进行风险管理审计。审计内容关键有: 投标单位、 投标时间、 设备名称、 规格型号、 单价、 数量、 金额等进行审计。
鉴于有总承包协议, 包含外购设备、 材料, 所以对供货单位、 外购设备名称、 规格、 数量、 单价、 金额、 交货地点、 验收时间, 以及其违约责任等情况应进行审计。
经过审计对上述设备材料招投标真实性、 正当性给予识别, 对数量计算正确性给予审核。[8]
5.对协议推行情况审计
在工程审计时, 审计人员还必需对工程协议推行情况进行跟踪审计, 工程协议推行审计关键包含以下六个方面:(1)检验工程协议当事人双方是否根据协议约定全方面、 真实地推行协议义务; (2)检验协议具体你前是否经过协议交底落实协议责任; (3)协议签署情况评价; (4)检验协议实施情况; (5)协议偏差分析; (6)协议管理工作评价。[9]
6工程签证与索赔审计
工程施工中签证内容不清楚、 程序不规范、 责权不明确往往是造成工程结算扯皮、 工程造价不能得到有效控制关键原因。所以, 必需加强工程签证管理制度。工程签证与索赔审计关键是:(1)审查协议专用条款中是否明确有效签证认定标准, 工程变更签证约定条款是否得到有效实施; (2)审查签证单上是否有业主、 监理工程师、 承包人等相关方签字和盖章, 签字人是否含有签字权限, 签证单是否在要求时间提交; (3)审计签证事宜是否真实, 资料是否完整、 正确、 客观, 签证事宜描述是否将事由发生原因及事实真相表述清楚, 责任划分是否明确、 合理; (4)审计工程变更签证事项是否实施已经有协议单价, 新增单价是否符合相关要求, 是否符合当期市场价格; (5)审查索赔期限和程序是否符合协议约定; (6)审查索赔事件中对双方当事人责任划分是否明确、 合理, 索赔依据是否充足; (7)审查索赔证据是否有效、 真实、 客观、 全方面; (8)审查索赔值计算是否准备、 合理; (9)审查索赔与反索赔事件处理是否正当、 合规与合理。[10]
7.结束语
加强协议管理审计对于保障协议顺利进行、 防范工程项目风险都含有主动作用。经过根据上述内容进行工程协议管理审计, 有利于当事人明白履约情况, 分清责任, 并针对微弱步骤或过失采取方法, 降低损失, 有利于受损失当事人维护正当权益。从而, 降低和避免协议当事人经营管理风险和提升预险、 防险、 避险工程风险管理能力。
参考文件
[1] 《中国招投标法》
[2] 《中国建筑法》
[3] 《相关内部审计工作要求》
[4]中国协议法.北京: 中国法制出版社
[5]中中国部审计协会.设项和协议管理.京: 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
[6]李三喜, 李玲.设项目审基精要与案例分析.京: 中国市场出版社,
[7] 李启明.《土木工程协议管理实务》, .9
[8]余灿.建设项目审计深度思索.京晓庄学院学报, (1)
[9]周文东.程项目管理审计研究与实证分析: [硕士学位论文].京: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10]时现, 建设项目审计.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