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信息技术条件下老师专业化发展研究》
开题汇报
一、 课题提出背景和意义
二十一世纪是信息时代, 伴随信息技术不停发展, 我们看到信息技术环境下教学已经成为现代学校教育关键表征, 老师经过提升信息素养来进行业务提升已成为老师专业化发展实际需要, 信息技术已成为老师专业发展工具和平台, 而且正在改变着老师教学与研究方法。然而很多学校往往只停留在对老师进行技术方面培训, 所关注往往局限于“专业知识”层面, 也就是技术基础知识和技能; 而对“实践性知识”, 也就是怎样将信息技术有效地应用到教育教学中, 更缺乏将信息技术与老师专业化发展二者相结合研究。怎样将现有信息技术理论素养、 学科知识、 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相熔合, 使教育工作真正走向专业化、 信息化、 艺术化, 使老师能够从一个“能干教书匠”, 逐步成长成为“专业教育家”。作为教育一线中学老师, 我们期盼在实践中不停提升自己信息素养, 发挥现代教育技术手段优势作用, 促进老师专业化发展, 使我们教育工作得以不停优化改善。
我校是由两校合并异地新建一所超大规模学校, 近几年发展较快, 共有近90个班, 学生近5000人, 专业老师近400人。其中35岁以下青年老师近300人, 约占全体老师70%多, 培养青年老师是我校急需处理问题, 依靠老老师传、 帮、 带做法显然不适合我校校情。学校有完善网络信息环境, 年青老师信息技术素养基础很好, 在这么背景下, 我们提出利用信息技术来促进老师专业化发展, 怎样利用信息技术环境促进青年老师专业成长, 是我们必需思索和面对问题。我们期望经过本课题研究, 能形成一套行之有效方法, 从而使青年老师快速成长。
本课题意在研究信息技术条件下老师专业化发展, 归纳出尤其适适用于中学老师专业化发展路径和经验, 以利于广大中学老师专业成长。
二、 课题必需性分析
1、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 “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普遍应用, 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 充足发挥信息技术优势, 为学生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教育环境和有力学习工具。”作为教学前沿老师、 新课程实践者, 认识、 掌握并创新地利用信息技术已成肯定, 教育信息化呼叫老师信息素养立刻提升。
2、 新课程改革呼叫老师专业化。老师是新课程改革实践者, 课改成败关键在于老师。中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把老师专业化推向前台, 成为老师教育面临关键时代课题, 对老师提出了巨大挑战。
三、 课题研究关键目标与内容
研究目标:
1、 使老师能够利用信息技术进行跨时空个体学习, 充实教与学理论, 促进老师个体自觉进行探索性教育行动。
2、 利用网络共享、 办公平台等实现老师小组共同体备课和教学研讨, 发掘老师集体智慧, 深入提升教育教学技能, 引领老师专业发展。
3、 探索出含有校本特色老师专业发展模式, 探索超大规模办学条件下信息技术与青年老师专业成长相结合之路。
4、 探索一条能促进老师专业化发展新路径, 使老师能够熟练地利用网络、 电脑等学习技术, 完成自己课程重建、 教学过程重建工作, 从而促进老师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发展, 使老师真正成为含有信息素养和信息技术能力, 成为以信息技术为支持新型老师。
5、 为推进区域教育现代化发展提供示范辐射作用。
研究内容:
1、 老师信息技术素养与信息技术能力内涵。
2、 老师专业化发展内涵。
3、 怎样将掌握和利用信息技术成为老师自觉行为, 有效地开展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实践。帮助老师提升信息技术应用于教学教学设计水平, 积累相关教学经验和优异教学案例。
4、 怎样利用网络技术, 建立老师终生学习体系。
5、 超大规模办学条件下青年老师信息技术与专业化成长研究。
6、 探索在信息技术环境下, 有效促进老师专业发展有效模式。
四、 课题研究方法
1、 文件研究法: 利用信息技术, 从不一样层面, 不一样学科, 多角度开展比较研究, 把握中国外研究动态, 借鉴已经有研究结果和经验教训, 预防反复研究, 避免走弯路。
2、 调查法: 利用网络信息技术调查了解老师信息素养基础情况, 调查了解老师专业化发展现实状况, 为课题研究探索丰富依据。
3、 行动研究法: 将老师教育教学行动与老师课题研究结合起来, 结果经过网络进行展示。
4、 问卷法: 利用网络了解老师和学生信息素养水平及参与爱好。
5、 构建法: 构建数字化信息平台和资源库, 为老师专业化成长助力。
五、 课题研究实施步骤与预期结果
实施步骤:
(一)准备阶段(5月-10月)
1、 完成课题论证, 进行课题申报工作。
2、 成立课题组, 搜集相关文件资料, 完成课题研究方案设计。
3、 采取问卷调研、 座谈交流、 互动研讨方法, 了解老师信息素养现有水平和实际需要, 针对老师在教学中碰到实际问题展开一系列理论思索与学习。
(二)实施阶段(10月——1月)
1、 深入完善校园网建设。
完善校园网络平台, 实现有线、 无线并举, 消除校园网络盲点, 实现全覆盖, 更新服务器等设备, 搭建含有校本特色导学案库、 课件库、 教学资源库、 电子图书管理系统, 为老师提供一个方便、 易用信息环境。
2、 有计划、 有系统、 有层次地对全校老师进行信息技术理论和技术培训。
全员培训: 全体老师参与“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培训, 掌握信息技术基础操作, 掌握校园网和办公平台使用方法, 会利用信息技术手段辅助教学, 含有基础信息意识。
关键培训: 推荐教学骨干、 部分优异青年老师参与县级及以上等级信息技术培训, 较熟练掌握多个信息技术技能, 学习设计开发课件, 进行信息环境下教学设计研究。
3、 超大规模办公条件下, 青年老师利用信息技术加紧自生专业成长路径研究。
4、 针对中学老师教育教学阶段特点, 研究学科教学专业化与信息技术关系, 明确专业化发展对老师信息化提出要求。
5、 主动探索对中学老师信息技术培养模式, 归纳出适适用于中学老师专业成长模式。
6、 规范课题过程管理。
按研究设计方案在每学期制订课题研究计划, 实事求是地开展课题研究。立刻统计, 搜集数据等资料, 立刻小结。按计划进行课题中期评定, 讨论汇报研究进展情况, 依据实际情况调整研究思绪。坚持学习与研究相结合, 提升本身研究水平, 并立刻地撰写研究论文和经验总结。做好课题文档管理、 人员管理、 经费和设备资源管理工作。
(三)总结阶段(1月-5月)
1、 搜集、 整理相关资料, 对数据系统地进行统计分析。
2、 撰写研究汇报, 以数字化信息平台、 资源库、 论文等形式整理结果, 接收课题评定判定, 推广研究结果。
预期结果
主 要 阶 段 性 成 果 (限 报 10 项)
序号
研究阶段
(起止时间)
阶 段 成 果 名 称
结果形式
责任人
1
05 月
------------
10月
课题研究计划、 方案
研究汇报
王乃成
2
11 月
------------
03 月
学校老师信息素养与信息能力应用情况调研以及课题开题汇报
汇报或论文
王乃成
周恒武
3
03 月
------------
11月
中期研究汇报
信息技术条件下老师专业化发展研究体系分析与初步形成
汇报或论文
周恒武
李玲
郭志祥
4
11月
------------
2月
形成研究汇报在学校进行推广
汇报或论文
周恒武
5
2月
------------
5月
搜集整理资料、 撰写课题结题汇报、 整理结集论文
论文集和汇报
王乃成
最 终 研 究 成 果 ( 限 报 3项, 其中必含研究汇报 )
序号
完成时间
最 终 成 果 名 称
结果形式
负 责 人
1
11 月
-----------
03 月
对学校老师信息素养与信息技术能力应用情况调研
汇报或论文
王乃成
2
03月
------------
2 月
中期研究汇报
信息技术条件下老师专业化发展研究体系分析与初步形成
汇报或论文
周恒武
3
年2月
------------
5月
搜集整理资料、 撰写课题研究汇报、 整理结集论文
论文集和汇报
王乃成
六、 研究组织和管理
1、 安宜高中“信息技术条件下老师专业化发展研究”课题关键组员分工表
课题责任人姓名
王乃成 周恒武
课 题 组 成 员
姓名
性别
职务
职称
专长
分工
王乃成
男
主持人
中一
组织领导
引领课题研究, 负担关键研究职责
周恒武
男
主持人
中一
组织领导
实践研究
负担关键研究任务
主持课题日常研究活动
戴文静
女
关键组员
中一
实践研究
负担关键研究任务
王娟
女
关键组员
中二
实践研究
负担关键研究任务
郭志祥
男
关键组员
中一
应用研究
负担关键研究任务
李玲
女
关键组员
中二
应用研究
负担关键研究任务
其她关键组员有: 陈莉、 房瑗、 高瑞梅、 葛玉霞、 陆竹青、 宋发平、 夏丹、 鲜黎、 徐启兄、 赵燕红。另全校全部师生均参与课题调查、 实践、 反馈等研究工作。
2、 管理方法
(1)全校动员, 主动参与, 从思想上认识到该课题研究关键性。
我校在被评为四星级高中, 底经过市首批“数字化校园”创建验收, 从硬件方面在当地域是首屈一指。我们认识到, 数字化校园推广不仅是完善多种硬件投入, 更得要是发挥数字化校园优势, 为教育教学革新和提升发挥主动有效推进作用。实际上我校领导们也正是认识到数字化校园建设与应用贴合四星评定标准要求, 也有利于我校在这方面形成当地域示范学校起到引导作用。为此校领导从上到下统一了认识, 专门为本课题研究工作召开专题会议, 并作了若干指导性指示, 派分管校长亲自督促, 同时在全校大会上, 全校动员, 说明本课题研究意义, 使全校很多师生都主动要求参与, 形成了课题研究应有些人气。
(2)从实际应用出发, 开展课题研究。
从本课题立项初始, 经过几次校领导直接参与研讨后, 我们形成了部分对本课题研究共识。我们认为, 本课题研究应立足当地域和本校软硬件特点, 因地制宜开展, 不求大求全, 不追求技术新奇, 而应立足一切为学校教育教学服务为宗旨, 来开展各项研究。
(3)加强课题负担者责任意识, 完善课题研究各项制度, 确保课题研究正常有序开展。
做任何一项研究工作, 都必需有一定规范和制度来约束。为此, 借鉴以往我们参与过国家、 省市级课题研究成功经验, 我们制订了若干课题研究制度。首先是课题负担者负责制度, 本课题关键负担者必需切实推行责任人职责, 定时召集例会, 计划讨论议题, 协调组员分工和合作, 计划经费开支, 督促组员按时按量完成研究任务等。另外还有课题研究倒会制度, 关键组员课题研究职责, 研究组员管理制度, 经费支出细则等。
(4)明确课题组员职责与分工, 完善合作机制, 争取早日完成课题研究目标。
综合课题组组员各自专长, 和个人课题研究经验, 在校领导协调下, 对课题研究作了明确分工, 并明确指出分工与合作并存, 分工只是明确研究主攻方向, 平时大家共同讨论研究也是必需。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