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如何让作文出彩?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v 1.从生活中提取有价值的写作素材,用敏锐的眼光观察生活,用灵动的心感悟生活,选取那些真实新颖、生动典型、有积极意义的材料写入文章,抓住细节描写,表达思想感情,写出让文章出彩的内容。
v 2.提升学生人文素养和健康的心理,并同时促进学生作文的人文内涵。
课前准备:各种图片。
教学思路:
激趣引题——技巧展示——构思成文——交流讲评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让学生比较以下三句话:
张三说:“……”;
张三无可奈何地说:“……”;
张三摊了摊手,一副无可奈何的样子:“……”
显然,让人物说话有多种方式,写语言可以不用出现“说”,而是在语言前面加上动作和神态,学会细节描写,不要仅干巴巴的地写“某某说”。
二、作文指导
1、写外貌不用“有”
作文如何写外貌?学生的作文里总会看到类似这样的句子:“XX可漂亮了,她有一头卷卷的黄头发,有一双乌黑的葡萄般的大眼睛,有一个高高的鼻子,还有一张樱桃小嘴。”
如果你试着让他们去掉文中的“有”,把文字重新串联一遍,会发现作文顺了很多:
“XX可漂亮啦。一头卷卷的黄头发自然地披在肩上。她的眼睛太吸引人了,乌黑乌黑葡萄一般。高高的鼻子,和樱桃小嘴配合起来,有点混血的味道,同学们可喜欢她啦。”
是不是读起来舒服多了?
2、写心理描写不出现“想”
最常用的就是“我心想”。
遇到描写心理活动时,这样的句子已经被孩子们写滥:“我脑子里跳出两个小人,一个小人……另一个小人……”不用这个句子又该怎么写?
如某学生写: “数学老师出了一道难题要带回家写的。我心想:天哪!这该怎么办呢?”如果去掉:“我心想”三个字如何?
“数学老师出了一道难题要带回家写的。天哪!这该怎么办呢?”
是不是更简洁精练?别忘了,要给心理描写加上适当感叹词。
3、要动连着动
文章要一波三折才好看,但现在的学生生活都很平淡,那就让他们学会一波三折地使用动词——学会连续使用动词。某学生写一场乒乓球球赛:“他发了一个旋转球,让人看得眼花缭乱。”(一句话把文章就给写完了)学会动词技巧后将修改成:“只见他高高地将球抛起,眼睛死死盯着,球接触球板的一瞬间,他手腕轻轻一抖,脚一跺,球高速旋转着,向这边飞来,让人看得眼花缭乱。”一个动词转瞬变成六七个,文字即刻灵动丰富起来。
4、一秒钟的事写三百字
如关于破校运会跳高纪录瞬间的描写原本只有几十字:只见某某纵身一跳,一下子飞过横杆,新的校运会纪录诞生了!
怎么变成三百字?
(1)可以有条理地加上动作解剖:如何助跑、起跳、翻越、落地;
(2)、加上联想:往届校运会有人挑战失败,平时如何一次次练习等等;
(3)、还可以加上细节来充实,起跳前如何与同学们进行眼神交流,成功后同学如何向他祝贺……
三、学生练笔
选择你最有感悟的一组图片,加上合理的想像,运用今天所学的知识,写一段构思新巧有你独立见解的一段话。
四、师结束语:
作文是呈现在同学们面前的一片汪洋大海,浩瀚无际、广阔无边,教师的指导正如微信上的呢称一样---连接两岸,帮大家从知识的此岸度向知识的彼岸,欲济沧海,还需驾船的本领,那就是--对生活的感悟和认识、抓住细节描写,写出出彩的文章来!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