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教学内容:1.5.1 乘方(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1、理解乘方的意义;
2、掌握有理数的乘方运算。
教学重点:乘方的意义,乘方运算。
教学难点:乘方式子的正确书写,符号的处理。
教学流程:一、激趣导入,揭示目标:
让学生猜一猜:(白板出示)把一张厚度为0.01毫米的足够大的纸对折30次,它的厚度会超过珠穆朗玛峰的海拔高度8844.43米,你相信吗?教师提出问题,学生猜测。教师指出要解决这个问题,需认真学好今天的课程。
二、学习新课,运用新知:
1、学生带着白板出示的问题自读课本41至42页后,回答自读的问题。
2、学生尝试完成白板出示的自读诊测题。
3、师生共同完成例题,总结乘方运算的方法。
4、学生完成白板出示的“思考与交流” ,让学生充分思考交流,全班形成共识。
5、白板展示“自读诊测”题的答案,让学生自我评价。
6、强调底数为负数或分数的乘方的书写形式后,学生完成白板展示的练习。
7、白板出示问题,让学生回答交流,全班形成共识,总结乘方的符号法则,再完成白板出示的对应练习。
8、师生共同解决本节课开始的问题。另外,再联系“拉面” 、“细胞分裂”、“国际象棋与麦粒”等说明乘方运算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三、课堂小结: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需注意哪些问题?
四、布置作业:教材47 至48页第1,7,11,12题。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