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学案导学 自主、互助探究长期以来,我校初中物理教学,存在下列问题:集体备课几乎没有效益,课堂上老师的教大于学生的学,课堂上缺少真正的互动,大部分学生不会自主学习等等。随着课程改革的全面铺开,学生应当是学习的主人,而教师则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这是现代课堂教学中应有的理念。因此,在教学中采用学案导学教学模式。一学案设计的基本原则1、小模块整合、整体推进原则(1)小模块整合并不是只把相关或联系密切的几节课作为自主互助的学习整体,而且在编写学案时要对学习内容进行整合。例如,在学习各种各样的力一章中,我们要认识弹力重力摩擦力,如果一节一节的逐节研究,学生对力往往形不成整体认识。这时我
2、们在学案设计时,可把这一部分知识整合为一个学习模块,并对知识重新组合。(2)小模块整合、整体推进,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结构的认知。例如,由于知识储备的问题,浮力的知识总是与弹力重力摩擦力分开来研究,学完力学部分后,学生仍然认为浮力的知识很难,与弹力重力摩擦力的知识不一回事。不能把浮力与弹力重力摩擦力看成一个整体,都是物体在某一环境中所受得力。这样,学生对力就没有一个整体的认识。如果对知识进行重新组合,发挥教师的能动性,创造性,对知识进行重组后,某一部分联系密切的知识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研究,学生对对这一部分知识就有更明确的整体感和结构感,学生对各种力的研究方法、不同点、共同点认识更深刻,有利于知识结构
3、网络的建立。而且还有利于节约时间。2.树立以学生为本,师生平等的新教育理念。“学案导学”就是让学生先自学,然后通过学生的讨论、探索,使他们亲身参与课堂教学,真正确立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给学生提供学习的条件和机会,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3促进师生角色的转换。编导“学案”的过程就是一个探究性的活动,它不是教案的翻版,它需要教师从帮助学生学会学习出发,按照从易到难,从表面到本质,从一般到特殊的认识规律,有层次安排学习内容。它还要求教师有创新精神,提出的问题要从课程标准出发,但又不拘泥于标准,要有利于帮助学生突破常规思维局限,有利于挖掘学生的潜能,有利于学生发现问题。在课堂上教师要从主演变为导演,
4、把主演位置让给学生,走下讲台,深入到学生中去。4、学案要具有指导性强、可操作性、思考型;梯度不宜过大二、“学案”的基本结构和内容“学案”的编制依据循序渐进的原则,分层次从知识、技能到理论及运用逐步加强,不同层次的学生可根据不同层次目标指导他们进行自主学习,一般分为以下四个部分:1.知识结构网络及教学目标。包括学科整体知识结构、单元或章节的知识结构、各节基本知识脉络,它是学科知识的基本框架,通过知识结构网络化,使学生对所学知识一目了然,通过自主学习加以认知和掌握、落实教学目标。2.学法指导。在“学案导学”自主学习教学指导模式实施的不同阶段,教学方式要有所区分,在模式试行初期,由于学生的自学能力较
5、差,没有形成自学的习惯和掌握自学的方法,学案的指导性要强,具有可操作性,如:采用思考解决问题还是一对一小组讨论,还是实验小组内进行讨论,还是阅读课本自学,指导性语言到位,经过一段时间的培养后,学生的自学能力增强了,所编写的学案中,关于自学方法方面指导性的语言可逐渐减小。学案并不直接指导学生自主学习课本,而是指导学生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切入,通过学生对知识进行思维,在思维的前提下带着问题、带着自已的观点看课本,这样不容易让课本禁锢住学生的思维,激发了学生的思维,拓展了知识面。交流讨论是解决学生的疑难、对知识加深认识巩固的过程,制定交流提纲也是学案的一部分,交流的内容可以是教师发现学生自主预习时存在和
6、暴露的问题;教师预计学生还不清楚的问题;学生在自主学习时提出的问题;重点的问题、难点问题;各小组在学习中好的思路、好的方法、好的设计的展示。3.运用能力训练。训练题目为精讲精练的题目,题目要具有典型性、拓展性、思考性、纠错性。运用能力训练应体现难度层次的递进性,使学生自学时按照自己能力水平,不同程度地完成训练。4.探究、反馈和讨论。在“学案”的最后,要预留一部分空间,让学生探究、反馈和讨论,一方面,学生自学过程中会遇到许多新问题,提出各种不同的思考。另一方面,教师可在这一过程中引导学生在以下几方面进行探究:掌握某一知识的新技巧;探究知识的综合联系,设计问题并解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发现教
7、材、辅导资料、试卷甚至教师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质疑;提出推理或假设,引发辩论;提出相关研究性学习课题,并设计初步研究方案。学生可以把自己发现或设想的新问题记录在“学案”上面,在课前或课堂上提出,供师生在教学中交流、讨论。三:“学案”导学组织教学教学的成败关键在组织教学,而学案导学的教学如何有效地组织学生进行学习,且要互补,则就更难了,经过充分的准备后确定按如下程序进行组织教学研究试验:(1)、自学、互助分组预习在各班内进行分组,每组为前后两排4人,因在生活和学习中不断发生变化,允许他们在组与组间每周自由调换一次,各组在上课前根据学案相互督促完成课程预习。(2)、教师引导下的学习过程老师依据教
8、材和学案引导学生进行自学、推理、论证、实验、提问、辩论、归纳、总结等等。此过程时间长短可依据教材情况而定,一般为35分钟左右。(3)、课内10分钟的能力检测每位学生将在每节课的最后10分钟进行自我能力检测,并由教师当场进行讲评。并且引导学生提出问题,老师帮助分析问题,师生一起解决问题。四、几点收获和不足1、收获:学案设计不是简单地将教案改写成填空式的讲义,要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全方位设计,多层次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从多层面入手,指导学生学习物理的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和创新精神。2、不足:由于初中物理的特殊性,所以在调动学生使用学案导学的积极性方面还有不足,在下阶段将尽量能使学生从被动接受学案变为主动使用学案,甚至自主设计学案。总之,学案的使用,创设了富有生机和活力的课堂教学气氛,学生热情参与,进而由兴趣向进一步探索的方向过渡,较好地解决了学习态度、学习习惯问题,使教学质量的提高和学生学习能力的发展有了可靠保证。学案的使用彻底打破了传统教学模式,促使教师树立新的教育观念,使学生的主体地位真正得到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