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孤独之旅教学反思.docx

上传人:仙人****88 文档编号:9458719 上传时间:2025-03-27 格式:DOCX 页数:1 大小:14.6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孤独之旅教学反思.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页
本文档共1页,全文阅读请下载到手机保存,查看更方便
资源描述
《孤独之旅》教学反思 汀溪中学 吴育梅 衡量一堂语文课是不是好课,关键是看学生是否有所得,是否有助于学生的发展。而要实现以上的目标,关键是看学生的学习活动是否有效,教学目标的设置是否符合实际,课堂组织实施是否科学合理。 本节课我较好地把握了教学目标的有效设定。这主要是基于三个支点:1、是对学情的准确把握;2、是教师对文本的正确解读;3、是教学目标必须集中、单一。 第一:我们的教学是建立在学生已有的知识积累、情感积淀、智力水平的基础上的,是以尊重学生的阅读习惯、思维方式为出发点的。我的导入,是在课前通过沟通交流和情感互动中,唤起学生对文章内容的关注和接近,为新课文构筑背景,以求教材与生活,作者与学生情感上的沟通,自然与课文接轨。 第二:对于一篇课文来说,我们要达成的教学目标,其实就是通过教学设计和课堂教学来体现的文本的语文核心价值。对《孤独之旅》的核心价值的认识,我的看法是:学生通过阅读来理解文本为强化“孤独之感”而采用的人物细节描写、环境描写的多重渲染等手法的运用。一节课或一个单元教学时间里,我们不可能涉及每一篇课文中所包含的有教学价值的信息,也就是说一堂课不能解决所有的问题。因此我把教学重点放在对“环境描写作用的归纳及语言的组织表达”上,并通过课堂加以训练。这样目标集中、单一,学生才能最大限度的发挥能动性,才能在课堂上有所思想,最大限度地增加思考的力度和思维的深度。 课堂教学的组织实施必须凸现学生主体意识,还课堂于学生,让学生充分地触摸语言。“书声朗朗,议论纷纷”是语文课堂的理想境界。在本节课我注意引导学生阅读文本,朗读重点片段,品味语言,激发学生的思维。在教学过程中,我还适当地运用了追问,问在学生欲言又止处,问在学生思想阻梗处,起到了较好的深化点拨作用。 阅读是个性化的行为,对于“孤独”的认识,学生有的很积极,有的消极因素较多。在“拓展延伸、感悟‘孤独’”的环节,我帮助他们认识成长犹如“蚕蛹蜕变为蝶”,要经受住痛苦的磨炼之后才能见到彩虹。但由于时间限制,学生的畅谈还不够深入,课堂的气氛也可以再活跃一些。这些都有待今后进一步加强,才能更好地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初中语文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