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教案-作业-学案.doc

上传人:仙人****88 文档编号:9458654 上传时间:2025-03-27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8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案-作业-学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教案-作业-学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等腰三角形性质的复习课学案 一.知识梳理:幻灯片 二.知识自查:小卷+幻灯片 三.知识运用: 1.在△ABC中,AB=AC,DB=DC, (1)求证:AD⊥BC (2)延长BD交AC于E,若BE⊥AC, 若∠BAC=45°.求证:AD=2BM 练一练: 在△ABC中,AB=AC, ∠BAC=90°,CD平分∠ACB,BE⊥CD,垂足E在CD的延长线。 求证:BE=CD 议一议:如图:在△ABC中,∠BAC=90°,点F线段AB上,点D在线段BC延长线上,∠ABE=∠D, BE⊥DE,DE与AB相交于点F, (1)探究∠D与∠ACB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证明你的结论。 (2)当DF=2BE,探究线段AB,AC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证明你的结论。 五.课堂小结: 1.本节课你的收获有哪些? 六.检测 如图,在△ABC中,AB=AC, ∠BAC=90°,点D在线段BC上,∠EDB=∠C,BE⊥DE,垂足为E,DE与AB相交于点F,试探究线段BE与FD的数量关系,并证明你的结论。 要求:画出辅助线即可 知识点自查 姓名:_________ 得分:________ 一.判断(正确的打√ ,错误的打 ×) 1.等腰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顶角的平分线是它的对称轴. ( ) 2.等腰三角形高和中线相互重合 ( ) 二.选择: 3.等腰三角形的一个角是80°,则它的底角是 ( ) A.80° B.40 C.80或20 D.80°或50° 4.等腰三角形一腰上的高与另一腰的夹角为30°,则底角的度数为( ) A. 60° B. 30° C. 60°或120° D. 60°或30° 三.填空: 5.在△ABC中,AB=AC,D为BC边的中点,DE⊥AB于E,DF⊥AC于F,若DE=2,则DF=_________ 6.如图,在△ABC中,AB=AC,点D在AC上,且BD=BC=AD.则∠A 的度数是___________ 知识点自查 姓名:_________ 得分:________ 一.判断(正确的打√ ,错误的打 ×) 1.等腰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顶角的平分线是它的对称轴. ( ) 2.等腰三角形高和中线相互重合 ( ) 二.选择: 3.等腰三角形的一个角是80°,则它的底角是 ( ) A.80° B.40 C.80或20 D.80°或50° 4.等腰三角形一腰上的高与另一腰的夹角为30°,则顶角的度数为( ) A. 60° B. 120° C. 60°或150° D. 60°或120° 三.填空: 5.在△ABC中,AB=AC,D为BC边的中点,DE⊥AB于E,DF⊥AC于F,若DE=2,则DF=_________ 6.如图,在△ABC中,AB=AC,点D在AC上,且BD=BC=AD.则∠A 的度数是___________ 《等腰三角形性质的复习课》教学设计 哈市征仪路学校 白严冬 教学目标 1.复习等腰三角形的概念,熟练掌握等腰三角形的性质 。 2.理解并能灵活应用等腰三角形性质解决问题。 3.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增强学生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灵活运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 教学难点 运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解决问题。 教学过程设计 问题与情境 师生行为 设计意图 一.知识梳理:幻灯片 二.知识自查:小卷+幻灯片 三.知识运用: 1.△ABC中,AB=AC, DB=DC, (1)求证:AD⊥BC (2)延长BD交AC于E,若BE⊥AC, ∠BAC=45°.求证:AD=2BM 练一练:在△ABC中,AB=AC, ∠BAC=90°,CD平分∠ACB,BE⊥CD,垂足E在CD的延长线。 求证:BE=CD 议一议:如图:在△ABC中,∠BAC=90°,点F线段AB上,点D在线段BC延长线上,∠ABE=∠D, BE⊥DE,DE与AB相交于点F, (1)探究∠D与∠ACB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证明你的结论。 (2)当DF=2BE,探究线段AB,AC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证明你的结论。 五.课堂小结: 1.本节课你的收获有哪些? 六.检测 如图,在△ABC中,AB=AC, ∠BAC=90°,点D在线段BC上,∠EDB=∠C,BE⊥DE,垂足为E,DE与AB相交于点F,试探究线段BE与FD的数量关系,并证明你的结论。 要求:画出辅助线即可 教师出示幻灯片提出问题,学生独立思考,举手回答问题 教师板书: 学生独立完成自查小卷,教师给出答案,学生自批,有疑问小组内解决 学生先独立思考,然后请学生上黑板给其他同学讲解 学生独立思考,小组交流,请一名代表讲解。学生写出完整解题过程 学生独立思考,根据前面的知识作出辅助线,然后同组内学生相互交流,请一名代表展示 小组合作完成,组内交流,总结方法,各组展示。 与学生一起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并请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 学生动手独立完成   引导学生梳理基础知识,使学生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 通过练习,巩固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的有关知识,进一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通过学生的讲解,学生相互比较,得出结论。 培养学生的小组合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规范书写 考察学生对前面知识的理解 通过小组合作,交流,进一步理解和掌握“三线合一” 在解答题中的作用。 通过小结,梳理本节课内容和方法 考察学生对本节课知识的掌握情况。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