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谈小学六年级语文卷“基础部分”质量抽测.doc

上传人:仙人****88 文档编号:9458487 上传时间:2025-03-27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2.19MB
下载 相关 举报
谈小学六年级语文卷“基础部分”质量抽测.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谈小学六年级语文卷“基础部分”质量抽测.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谈小学六年级语文卷“基础部分”质量抽测.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谈小学六年级语文卷“基础部分”质量抽测.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谈小学六年级语文卷“基础部分”质量抽测.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优劣有因 训练有法谈小学六年级语文卷“基础部分”质量抽测各位领导、各位同行: 大家好! 面对这份试卷,我们出题者有太多的感慨,首先是我们磨了又磨,看了又看的试卷还是有这样那样的问题,深感愧疚。我记得定稿以后还是盯着电脑看了N遍,不放心又打印出来又看了N遍,但还是出现了类似于格式上的这样的显性的问题,深深感叹:出试卷真难!其次,我认真拜读了14位老师,(PPT出示)从第二大题到第五大题的分析报告,我尤为感动。感动于她们全面的分析、深入的思考,感动于文字背后所传递的那份对语文教学的高度热情和极端负责。第二到第五题我将站在他们的肩膀上,向大家作分析。而第一大题的选择题,我没有任何第一手的资料可以参考

2、只能凭着徐老师提供的数据做分析,因为对全市其他学校的学生情况也不了解,我只能是主观臆断,发表自己个人的粗浅看法,请各位指正。基础部分包括第一大题选择题,第二大题填词语,第三大题改句子,第四大题课内积累和第五大题课外积累。经过梳理和整理,主要是这样三块内容:词语、句子和积累,第一大题我选取得分率低的,有代表性地题跟大家做交流,不再按题目的顺序一道一道讲下来。第一部分:词语 第一题题号正确答案考查知识点得分率单选1B字音拼读60.91%单选2D词语书写79.70%单选3B词语归类68.78%单选4B词语运用50.71%单选5D成语修辞59.09%单选6D判断语病60.65%单选7C词语解释44.

3、32%单选8D标点使用56.17%单选9D课外积累50.73%单选10B语句排序62.94%从考查的知识点我们不难看出,该题包括了字音、字形、字义、标点、排序、修辞等内容,涵盖面广;检测指向理解、积累和运用等不同层次;范围基于课内,又拓展延伸至课外学习、生活。能较全面地考察学生的语文素养。我们这次毕业考,试卷的难度系数是0.71,大家看一下第一题选择题的每题得分,合计了一下,第一题的得分率为59.4%,这出乎我们的意料。答得相对好一些的题是:1、2、3、6、10,失分较多的题是:4、5、7、8、9,这5题合格率没到60,占了一半,就是表格中涂成了红色的题,这些涂红的题中涉及到词语的是4、5、7

4、先看到4。4. 下列这段话的括号中依次填入词语正确的一组是( B )一条长长的“铁龙”,从柴达木盆地深处的工业新城格尔木起步,( )巍峨的昆仑山,( )风火山隧道,( )“世界屋脊”青藏高原,( )雪域圣城拉萨。(选自把铁路修到拉萨去)A穿越 通过 跨过 到达 B.跨过 通过 穿越 到达C. 跨过 到达 穿越 通过 D.跨过 穿越 通过 到达 第4题,正确选项是B,但选B的只有 50.71% ,可见这4个动词与后面地点的名词搭配有点难度,而混淆最多的是“通过”和“穿越”,因为选择D的有 32.37% 。但毕竟是书里的原句,是第十册的把铁路修到拉萨去:“跨过巍峨的昆仑山,通过风火山隧道,穿越世

5、界屋脊青藏高原,到达雪域圣城拉萨。”仔细体会意思还是有差异的。我觉得这种题的失分主要原因是,我们教这类略读课文时,朗读不够到位。朗读也能有效提高学生的语感,如果这题不是来自课内,语感好的学生也能应对。对于这样的题型,辨别近义词最好方法就是:调换词序,体会意思5.下列成语所用修辞手法不同的一项是( D )A.兔死狐悲 莺歌燕舞 B.水平如镜 呆若木鸡C.归心似箭 口若悬河 D.骨瘦如柴 闭月羞花 第5题是关于成语的修辞手法,这一题要分2步,第1步是判断成语的修辞手法,但判断修饰前先得知道这个成语的意思。最浅近的是A选项,很明了就是拟人的。下面的几个选项对于小学生来说难度有递增。第二步,还要判定这

6、2个成语的修辞手法是否相同。比如,正确选项是D,“骨瘦如柴”和“闭月羞花”这2个也确实都有“夸张”的成份,但是你要是把这2个词归为“夸张”的话,就找不准了,这2个成语更直观的第一修辞是“比喻”和“拟人”,认识到了这一点,这道题才能得分。这道题得分低的主要原因是,我们老师平常都只讲句子的修饰,却很少涉及词语的修饰,更不会对词语的修饰进行比较和归类,所以估计很多学生第一次接触这种题型,不知如何应对。语文是个很大的天地,不能固于书本,练习、积累更不能只拘泥于作业本,对于考试来讲接触各种题型还是很有必要的。建议:拓宽视野 ,灵活运用7.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C )A为(因为)是其智

7、弗若与 B.平明(清晨)送客楚山孤C. 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人工驯养的禽类) D.时(时而)鸣春涧中第7题,这是考查学生对词语的理解,有诗句里的,也有文言文中的,这里我先要就这题的不严谨表示抱歉,是我们方城的上学期任教六年级老师为我们指出的。这里要解释的有四个词语,分别是“为、平明、家禽、时”,大家说哪个词是不应该出现的?对,“家禽”在这里不能作为一个词语出现,因为这句话读成: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应该“家”为一个词,“禽”为一个词。好在这C选项作为错误的一项,而且杨氏之子是到五年级为止出现的第一篇文言文,这一句又是文章的重难点所在,当时出题时是觉得学生会比较容易得分,但没想到学生的正确率只

8、有44.32%,选A有37.17%。我觉得这很不应该,这个“为”的理解是六下的第一篇课文,书里还明明白白印着注解呢。“平明”和“时”两个词的解释学生也不生疏,出自王昌龄的芙蓉楼送辛渐和王维的鸟鸣涧,这两首诗都出现在小学语文课本六下的“古诗词背诵”部分里,课文里就有在2词语的解释。我们不谈其它3篇,如果学生对杨氏之子这一篇学得扎实的话,这个选项是容易找的。因为“理解意思”是文言文教学的第1目标。建议大家教学中最本质的东西不能丢:落实课堂目标,突破重难点第二题二、根据语境和拼音在括号中写出相应的词语(4分)11. 楼兰人曾在这里建设了令人tn wi gun zh( 叹为观止 )的绿洲文明。这里气候

9、温和,土地fi w( 肥沃 ),麦浪翻滚,牛羊成群。楼兰城就建立在罗布泊的西面,城内绿树成荫,din p ln l( 店铺林立 ),商贾云集,成为世界上最开放、最fn hu( 繁华 )的城市之一。因此,楼兰是兵家必争之地,整天lng yn s q( 狼烟四起 ),白骨遍野。 总体来说,这一题的答题情况比较理想。这是一道关于识字与写字的基本题,学生对字音、字词的掌握较好。题号最大值最小值平均分标准差得分率满分率零分率难度区分度11题402.940.9173.539.52.650.740.36 本题要求填写的字,肯定都是大纲要求的“四会字”,但是组合起来可能成了学生陌生的词语。如果把这些词放到“楼

10、兰文明”这个语境中,明白每个词语的意思,那么完成此题并不难,可惜的是,很多学生把一个词一个词,甚至一个字一个字孤立起来去脑中搜寻,出现了各种难以想象的错别字,真的,如滨海二小的林敏老师说的,学生的想象力超乎我们的想象。一、典型错误: 本题中错误率最高的一个空就是“din p ln l”(店铺林立)。“店铺”二字生活中经常看见,却不曾留心它的书写,因而不会写。其次“林立”出错,就是因为不明白这个词语的意思。部分学生写成“盈利”,他可能认为店铺就应该是赚钱的,也有学生写成“伶俐”还有“tn wi gun zh”,学生写成“炭为官子”、“探为官指/只”等等。除去上面所说的错别字,“肥沃”写成“肥卧/

11、窝”“狼烟四起”的“四”,很大一部分学生写成了“似”;其中,错误率较高的是“lng”,部分学生拼成了“ln”(蓝),或是“ling”(凉),或是“liao”(燎)。要是懂得了“狼烟”这个词的由来,这词语就不会写错:古代中国边境的士兵为了及时的传递敌人来犯的信息,在峰火台上点燃狼粪,因为狼粪点燃时的烟很大,可以看的很远,就这样,一个峰火台接一个峰火台的点下去,敌人来犯的消息就传的非常快。 联系选择题中的3道及词语考察的题目,我认为滨海二小林敏老师的建议很好:二、 教学建议 1、重视基础落实从本次检测中,我们很明显地看到,许多教材中的必须掌握的字、词,学生不过关。其次,通过分析失误原因,发现失分主

12、要是忽略对形近字、同音字的辨析比较,造成对这些字的意思和用途的混淆以致出错,我们一定要加强形近字或同音字的辨析。同时,还要养成学生自觉订正,定时复习的习惯,每隔一段时间进行一次总结,将这期间积累的东西进行归纳,这样日积月累就可以掌握很多零散的、不容易集中记忆的知识。还有,我们高年级的老师同样要有针对性地进行词语听写、检查地训练,同时还可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来训练和巩固学生对词语的掌握。 2、联系语境理解语言知识系统,是由一个个字、一句句话、一篇篇文章组合起来的。一个一个的字只是抽象的符号而已,但是摆放到合适的位置,才会体现无限的魅力。如像刚刚提到的第二题的填空:如果“林立”这个词语不会写的话,就

13、联系这段话创设的语境,“楼兰人曾在这里建设了令人叹为观止的绿洲文明”,还有下文的“商贾云集 、繁华”是可以想到“林立”是指店铺多的意思,“像树木一样密集地竖立着,形容很多,“林立”这个词就出来了。还有如“高楼林立、工厂林立等”。通过具体语言环境,就把词语“活”化了。把词语“放养”在具体的句子中,理解才算到位,印象才会深刻。“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章。”在学生读准字音,认清字形的基础上,理解词语的意思,这样才是真正的词语学习。课标指出:“语言有意境,词语有温度”每个词语有特定的含义,即便是高年级了,对词语的运用同样不能忽视,只不过跟低年级的要求不同而已。3、链接现实生活世界上的一切不是孤立存

14、在的,现实生活是学生语文学习中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我们可以利用电视、广告、商标等帮助学生积累字词,在与人的交流中不断培养识字兴趣,不断丰富字词积累,同时,还应善于利用课外阅读积累字词,并且不能只停留这“积累”层面而是走向“运用”。当时还有一道题打算也放进去的就是来自于生活的:是朱群萍从街道、路旁看来的有关房产商的广告 :房地产公司拟定四条广告,你帮忙选出最表达恰当的一条是( )A.地段繁华 设施齐全 质量可靠 环境幽雅B.地段繁荣 设施完整 质量保证 环境优美C.地段繁茂 设施完善 质量可信 环境优越D.地段纷繁 设施齐整 质量上乘 环境幽静这些词语,大家看着很熟悉,但是要把这些熟悉的词

15、语自觉、主动、正确地运用,才是真道理,我提议:语文教学要从“积累”走向“运用”。第二部分:句子第三题12.缩写句子:在工作卓有成效的同时,射线也在无声地侵蚀着她的肌体。 13.改成转述句:种树人语重心长地说:“如果我每天都来浇水,每天定时浇一定的量,树苗就会养成依赖的心。”14.将下面的两个句子用适当的关联词连成一句话 安妮凭着自己的努力考取了大学。 为了照顾生病的玛莉拉,安妮放弃了学业。 15.用夸张手法改写句子:嗓子很干。题号最大值最小值平均分标准差得分率满分率零分率难度区分度12题201.680.5284.2264.314.080.840.1913题201.90.3595.0189.91

16、2.210.950.1414题201.630.481.4838.653.010.810.215题201.540.6776.7657.6511.110.770.311215题806.751.2884.3717.950.550.840.21本题的内容覆盖面较广,有缩写句子,有改成转述句,有用关联词连成一句话,还有用夸张手法改写句子,比较全面地反映了学生改写句子方面的能力水平。第12、13小题以课文内容为基点,语意理解上没有困难,重点考查学生对句子理解和感受的能力;第14、15小题侧重语言的表达和运用,充分体现了语文的工具性。 本题的4个小题的难度分别是0.84、0.95、0.81、0.77,本题的

17、总体难度值为0.84,说明此题比较容易。表现为大部分学生对于这部分的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掌握得较好。句子是从字词到篇章的过渡部分,每年级每学期的测试时都会出现。 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下典型错题及相应的方法策略,第二大题的资料主要来自下列老师的分析报告:城南小学廖文燕、石桥头小学蒋灵志、箬横四小林小丹 12题:一、典型错误(1)成分多余。没有缩到最简,保留了多余的修饰成分。同时,射线侵蚀着肌体。射线也侵蚀着肌体。(2)成分残缺。缩到最后的不是一个完整的句子。侵蚀肌体。同时射线肌体。 (3)有错别字。缩句已缩到最简,但出现了错别字, 如: (4)忘加标点。忘记了加上标点符号。 二、教学建议: 缩句,就

18、是把“枝稠叶茂”的长句子,缩短为只留“主干”的短句子,并且不能改变原句的主要意思。 在具体的缩写过程中,可以按图索骥: 一、明确缩句步骤 1、读懂原句意思 2、找出句子主干:如“谁”、“什么”,“是什么”或“怎么样”,对这部分予以保留,删掉次要部分 3、检查主要意思:是否缩成最简单的句子,是否保持了原句的。 二、把握方法技巧 1“在中(时、里、下)”表示特定的条件和环境等词组的处理 缩写句子时,首先看看有没有这样的词组,如果有,有不是主语的话第一时间先删去。例如: 在学习雷锋的活动中,我们取得了进步。应缩短成:我们取得了进步。这句话中,“在学习雷锋的活动中”是用来强调在怎样的条件下“我们”才取

19、得进步,可以删掉。 2“的、地、得”的处理。 圈出“的、地、得”的词语,并用横线划出“的、地”前的和“得”后面的修饰语,将其删去。 3句子中的“不、无、没有”的处理 像这样“不、无、没有”等的否定词,缩句时要保留,否则有可能颠倒句子的原意。 4句子中谓语后面的“着、了、过”的处理 句子中谓语后面的“着、了、过”,如果去掉可能会改变句子的句式、结构或语气、情感。 5数量词语的处理 表示数量的词语可删去 6特定词组的处理 很多句子里面是特定词组或专用名词,如“五星红旗”要保留。 鲜艳的五星红旗迎风飘扬。 缩写后是“五星红旗飘扬。” 7特殊句式的处理 “把”字句和“被”字句是两种比较特殊的句式。“把

20、和“被”都是句子的主干,应在缩句时保留主要意思。还有句子中由“和”字组成的词语,既可表示主语,也可表示谓语或宾语,缩句时两者都得保留。13题:一、典型错误1、人称没有转换。如:种树人语重心长地说,如果我每天都来浇水,每天定时浇一定的量,树苗就会养成信赖的心。2、标点符号没有转换或没有全部转换。如:种树人语重心长地说:“如果他每天都来浇水,每天定时浇一定的量,树苗就会养成信赖的心。 二、教学建议 从它的形式上来看,有比较明显的特点: 1、改变人称:即把第一人称(或第三人称)改为第三人称(第一人称),如果原句中出现了第二人称,则改为双引号以外的具体人称。 2、改动标点:即冒号与逗号互换,去掉或加

21、双引号。 3、增删词语:保证句子的通顺流畅。 特别留意: 1、人称变化 要生活化,要在语境中学习。直述句改转述句关键在找准转述的人,哪个人转述,转述给谁听,只有在具体的语境中去体会才能保证直述句改转述句的准确。 A妈妈对我说:“我明天要去开会。”改为:妈妈对我说,她明天要去开会。 B妈妈对我说:“你要好好学习。”改为:妈妈对我说,让我好好学习。 C妈妈对爸爸说:“你去买点菜。”改为:妈妈对爸爸说,让爸爸去买点菜。 2、指示代词的变化(这,那)而代词的变化就是一个特殊语境下产生的相应变化,这是比较复杂的。 A叔叔在信里对我说:“有时间我一定到你那儿玩。”改为叔叔在信里对我说,有时间他一定到我这儿

22、玩。 B 他对我说:“这是我的铅笔。”改为:他对我说,那是他的铅笔。 3、没有代词的情况 人们都说:“桂林山水甲天下。”改为:人们都说,桂林山水甲天下。 4、趋向动词的情况(去,来) 妈妈对我说:“我来给你烧饭。”改为:妈妈对我说,她去给我烧饭。 5、改后的提示语一般都在前面,如: (1)直述句提示语在前面。 妈妈说:“我明天还要去开会。”改为:妈妈说,她明天还要去开会。 (2)直述句提示语在中间或者在后面。 “工作太多了。”妈妈说,“我明天还要去开会。”改为:妈妈说,工作太多了,她明天还要去开会。 “我明天还要去开会。”妈妈说。改为:妈妈说,她明天还要去开会。 14题 一、典型错误: 1、后

23、半句再次出现的主语,没改为“她”或没有去掉后半句的主语。 2、关联词运用不当。如:用了“因为所以”这样的 安妮凭着自己的努力考上了大学,因为为了照顾生病的玛莉拉,所以放弃了学业。又如:二、教学建议:关联词语是复句中用来联结分句与分句,标明分句与分句之间的关系的词语。用关联词语的句子,一般都由两个以上的分句组成。而分句与分句之间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关系,正符合我们表达的需要。因此,学会正确选用关联词语是非常必要的。常见的几种关系:1、并列关系;不是而是(否定前边重点肯定后边);又又;既又(两种以上行为同时进行);一方面一方面2、递进关系;不但而且;不仅还(后边比前边说的意思更进一层) 3、选择关系;

24、不是就是;是还是(选择未定);与其不如;宁可也不(选择已定) 4、转折关系;虽然但是;尽管还是(后一部分不是顺着前一部分说下去,而是转向与前一部分相对应或相矛盾的反面) 5、因果关系;因为所以(前因后果);既然就;(推论因果)之所以;是因为(倒装因果) 6、条件关系;只要就(具备了前边的条件就可以产生后边的结果);只有才(唯一条件);无论都;不管也(任何条件下结果都不会改变) 7、假设关系;如果就(顺接:假设和结果一致);即使也(逆接:假设和结果不一致); 而用关联词把两句话合并成一句话的练习,首先就要判断这两句话是以上哪种情形,再用上正确的关联词。其次就是把后一句的主语去掉,特别要跟学生强调

25、同一句话中不能出现两个主语,并且同一句话中尽量不出现相同的词语。关联词大都有一定的搭配习惯,不能任意组合。15题一、典型错误:1、夸张不贴切“嗓子干得都开始枯萎了。”“嗓子干得仿佛灌满沙子。”“嗓子很干,像是十二年没有喝水了。”“嗓子很干,简直说不出话来。”“嗓子太干了,干得连食物都吃不进去。”2、多添加成分 “太阳照得大地火红,我的嗓子干得直冒烟。” “巨人的嗓子里如同吃进了一个大火球,把嗓子烤得很干很干。” “他天天唱歌,嗓子干得连水都不可以喝了。”3、修辞错误如“嗓子干得跟沙子似的。”“嗓子干得像一口没有水的井似的。”“嗓子干得如同见底的河床。”“嗓子很干,干得跟枯竭的河水一样,四分五

26、裂,寸草不生。”“嗓子很干,干得像得不到水分的土地一样,干巴巴的。”4、“得”字使用不当,如: 二、教学建议:夸张:就是对事物的某些特点进行有意地夸大、缩小或超前描写。恰当地运用夸张,可以突出所描述对象的特点,增强表达效果。学生错误的原因很大程度在于没有这样的生活体验,脱离生活情景,让学生去天马行空地想象,是很难想象出嗓子很干的时候是什么感觉,更别说是用什么词语形象表达。 1、夸张的方式有三种: (1)扩大夸张:例句:我们的作业实在是太多了,压得我们整天喘不过气来。 (2)缩小夸张:例句:她的心眼儿比针眼儿还要小十倍。 (3)超前夸张:例句:她还没有端酒怀,就醉了。 2、使用夸张手法时要注意:

27、 (1)不能像夸张又像现实。例句这间卧室真宽敞,简直可以摆下四张床。(2)不能前后矛盾。例句这个人脾气很小,说的话却能冲倒墙。 (3)增加生活体验。一定要充分调动起学生原来的生活认知,这样才能进行贴切的夸大或者是缩小,夸张才能揭示事物的本质,才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像这15题中,很多的学生不明白怎么才算是“干”,缺乏一定的生活认知,他们认为“河水被抽干”就是很干,他们认为“跟太阳一般”就是干。所以建议通过一些阅读活动来丰富学生的认知,通过课堂上对于词语的准确理解来丰富学生的词库。只有这样,在写夸张句的时候才会将夸张自如地进行应用。这类按要求改句子的题目,除了上述几种题型外,小学阶段还经常出现:

28、句型转换(反问句与陈述句互换,对话与转述句的互换,改成“把”字句或改成“被”字句,仿写(照样子写句子)或续写,修改病句等等。此类试题,教师在指导上多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渗透和指导,充分发挥“授之以渔”的重要作用,使学生掌握要领。另外,在训练的广度和灵活性上要加强,不能只停留在教材上,浅尝辄止。要有强烈的生本意识,要有强烈的发展意识! 再次感谢撰写第三大题试卷分析报告的6位老师:城南镇第三小学陈彩琴、城南二小吴雪萍、箬横四小林小丹、石桥小学蒋灵志、岩下小学陈君、城南小学廖文燕。8.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D )A.“哦!”我恍然大悟:“墙壁当然比鼻子硬得多了,怪不得您把鼻子碰扁了。

29、13.46%B. 电影“美国队长2”深受广大青少年喜爱。16.29%C. 她终于抽查了一根。哧火柴燃起来了,冒出火焰来了!13.63 % D. 旁逸斜出,崛起巍巍“斜山”;相对相依,宛如“热恋情人”;婷婷玉立,则好似“窈窕淑女”。 56.17%第8题要考察的是是标点符号的正确运用,本题A要判断冒号是错误的;B要辨析的是双引号;C要辨析的是省略号;D是正确的,逗号,分号、双引号都是对的,是课文的原句。语文课程标准就要求第三学段:学生在理解课文的过程中,体会顿号与逗号、分号与句号的不同用法。由此可见,本题涉及的内容,也是课程标准所要求的,但是得分率却不高。我认为其根本原因还是在于方法问题。在作业

30、习作的批改中,学生写错字了,我们会再三强调要求订正摘抄及至完全掌握。而对于标点符号的错误,我们最多是用红笔圈画出来了事,更不会加以扣分惩罚。因而,我们可以把标点的正确与否也作为成绩考查的一个重要标准,鼓励学生正确使用标点符号。加强训练,提高实际应用能力。还有,在以后的教学中一定要把标点符号同句子的理解结合起来训练,A就是刚刚提到的直述句,用双引号,提示语在中间的用逗号;B只有在句子里我们判断这是影片的片名,必须用书名号,单单一个词语,用双引号不能判错,而很多学生肯定是不知道有这么一部影片;C只有联系了课文和句子,联系小女孩的生活遭遇,理解火柴对小女孩的特殊作用,才会懂得“哧”字后面的感叹号;

31、D只有理解了这是个并列的分句组成的长句子,同样,如果平常多观察,多一份生活经验,就容易体会到分号的运用。包括没有详细讲的第一题填空的6和10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做个生活的有心人。教育前辈陶行知就倡导的“社会即学校”、“生活教育”的思想。所以,联系刚刚分析过的第二大题的改句子,我提议我们的语文教学要从“课堂”走向“生活”。第三部分:积累16. 写的匆匆告诉我们 ;跨越百年的美丽一文中,居里夫人在发现了镭的同时,也完成了对 的发现;俄国作家契诃夫写的凡卡,将凡卡 的学徒生活同 的乡村生活作对比,并用 的梦境做结尾,表达作者对凡卡不幸遭遇深切的 。在为人民服务一文中,毛泽东引用了司马迁说的“人固有一

32、死, ,或轻于鸿毛”来说明死的不同意义。17.“玉颗珊珊下月轮,殿前拾得露华新。 ,应是嫦娥掷与人。”这首诗描写的内容和我国传统节日 有关。18.一些名人的话给我深刻启迪。马尔克斯说:“ 是一项财宝,不应该随意虚掷。”海明威说:“一个人并不是生来要给打败的。你尽可以消灭他,可就是 他 。” 课内积累一、典型错误: 1、错字别字:书写不规范或不会写造成的错字题目最大值最小值平均分标准差得分率满分率零分率难度区分度16题806.781.4684.7935.460.650.850.2717题201.720.5285.8173.013.440.860.2818题201.910.3395.3890.95

33、1.70.950.13161812010.411.9586.7229.870.570.870.25错字:有结构错误、笔画错误的别字如:“朱自清”写成“朱白清”或“朱子清”,“艰苦”写成“坚苦”, “至今不会天中事”写成“只/直/就今不会天中事”或“至今不会天下/宫事”或“至今不是/为天中事”,列举的都是出现频率相对较高的。 2、识记混乱 古诗混搭:因为不会,便把不同作者的诗句混搭在一起,如:“疑是银河落九天,应是嫦娥掷与人”,“如今直上银河去,应是嫦娥掷与人”。 课文知识或不清:对课文内容印象不深,学生便容易错填,如:“朱自清”写成“林清玄”、“老舍”、“李清照”; “人生价值”写成“放射线”

34、科学”、“科学定律”; “或重于泰山”写成“但死的意义不同”;“ 守信”写成“诚信”、“信用”、“信念”、“知识”。 3、传统文化缺失 自创节日,本题要求填写的是中秋节这一传统节日,学生可能对我们国家的传统节日不大了解,因此,题中出现的节日可谓五花八门,闻所未闻,如:“嫦娥节”、“月亮节”、“热闹节”、“传说节”、“劳动节”等。 混淆节日,而有一些同学虽了解中国的传统节日,但是对诗题中的的“八月十五”具体指的是哪个节日不甚了解,因此,出现了“七夕节”、“元日”、“乞巧节”、“清明节”、“端午节”、“春节”等传统节日。 二、教学建议:(以下是松门小学陈雪萍提供) 1、在吟咏中加深理解对于本题

35、来讲,必要的记忆和背诵,尤其不可忽视。小学阶段的语文学习,很重要的一点就是积累。我们要让学生会背诵课文中的优美段落,名言警句,古诗词,要让学生扎扎实实地掌握这些知识,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让学生在反复吟咏中加深理解,培养学生的语感,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2、在理解中加深记忆(1)整篇的读。学生对课文必须整体把握,从头至尾的读,不放过任何一个词语,理解每句话的含义。学生只有熟悉了课文内容,才能把握文章的实质。(2)带着问题读。 我们的课文课后都有有关的习题。这些“思考与练习”实际上是在引导我们把握课文的实质。它牵涉到文章内容、写作方法、思想感情。这就是课文学习的“重点”。这一过程要用心读

36、要一个问题一个问题地思考与揣摩;要有自己的独到见解,敢于发表自己的看法;对于实在难以理解的问题,我们要做好标记,等待课堂的上的互帮互学或老师的讲解。(3)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与背诵。语文科的理解不同于理科,它有着由浅入深的过程,甚至理解的深度和厚度因人而异、因时而异。正因为如此,所以才有“一千个读者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之说。凭着学生对字词的掌握,对课文内容、意境的把握,在此基础上,在脑海中浮现形象、创造意象,在这个过程中自然的记忆字词、句子、段落甚至整篇课文,那就容易了,并且记住了就难得忘记。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与背诵,积少成多,集腋成裘,丰富自己的知识,培养自己的语感,陶冶自己的的情操,提高

37、自己的写作能力,这是学好语文这一科目的最佳有效课堂模式!3、这规范中形成习惯在本次改卷的过程中,我们发现很多学生书写的字迹非常潦草,龙飞凤舞,有些几乎不可辨认,所以我们认为写字教学不可忽视。(1)悉心指导严要求中高年级,仍然不要忘了识字写字是一项重要任务。对易读错写错的字教师要给予细心指导,严格要求,让学生把字写规范,写美观。还要把字理摸清,避免错别字。 (2)习惯培养莫忽视从卷面上看,部分学生书写工整规范、卷面整洁、赏心悦目;部分学生歪歪马虎潦草,模糊不清,影响评分。老师们要特别重视在日常教学中对学生良好书写习惯的培养,养成工整规范,看清字形了然于心再动笔写的好习惯,尽量少写错,少涂改,杜绝

38、学生使用改正液、改正带。平常作业可从正确率和书写两方面评定,促使学生平常就养成专心写字,写好字的好习惯。(3)书写指导多形式 到了中高年级,除了指导学生写好单个字外,还要指导学生写好单线格、作文格内的字。单线格要求学生在书写单线格时注意“立地不顶天”,上面留出适当的空位,每个字间隔适中,大小均匀,使整体看上去整齐美观。同时,在标点符号的书写上也要求学生规范书写,标号和点号都应写在相应的位置。感谢提供第四题分析报告的下列老师:箬山小学李城卫、松门二小张莹莹、松门三小毛丽施、松门小学陈雪萍、英才小学柯敏巧。课外积累:五课外阅读中国古典文学四大名著,按要求填空(7分)19.补充歇后语或写出有关名著题

39、目(4分)林黛玉葬花自叹命薄 ( )猪八戒照镜子 (西游记) 打虎一举成名 (水浒传) 周瑜打 一个愿打,一个愿挨(三国演义)20.西游记里的孙悟空,还有其他几个称呼。请选择一个称呼,简要写出该称呼的由来。(50字以内)(3分)美猴王 弼马温 齐天大圣例:“孙悟空”是他的第一位师父菩提老祖给他取的。因为他是猢狲,又因佛家说“要领悟万物皆空”所以给他取名“孙悟空”。 “ ” 题号最大值最小值平均分标准差得分率满分率零分率难度区分度19题403.620.7190.5566.231.380.910.1820题301.620.9254.0616.435.730.540.251920题705.241.2

40、874.9112.480.510.750.21温峤小学的李海红老师发现了试题不够完善的地方,20小题有这样一句话:“孙悟空还有其他几个称呼。请选择一个称呼,简要写出该称呼的由来”。以下列举了“美猴王、弼马翁、齐天大圣”三个称呼。学生答题时,是只能三个之中选一个,还是也可以写写三者之外的称呼,比如“斗战圣佛”?如果不行,题目应提示“请在以下三个称呼中选择其中一个”;如果行,应在三个称呼后再加一个省略号。同样是20小题。格式方面,例句的格式并不规范。第二行应顶格写。与下文要求学生回答的横线格式一致。经李老师一说,我也才发现,是啊,当时看了那么多遍,左瞧右瞧为啥就是看不出来呢?19小题学生总体答题情

41、况较好,准确率较高。第一个空基本能答对,但极个别学生写成了“水浒传”、“三国演义”等。第二个空,不知道的学生往往就发挥了他们天马行空的想象力,什么“里外都是猪”、“镜碎了”、“自己吓自己”等都出来了。第三题,个别学生给“武松”的“武”加上了一个撇。最后一个空基本能答对,也是个别学生写错了“盖”。也有几个同学只写了一个“黄”,下面空着,因为不知道他想的是黄什么,所以无法给分,但只要写出黄加一个gai读音的字,即可视为错别字,只扣半分。20小题,大部分学生能够结合原著内容,按题目要求把名字的由来介绍清楚,语言准确、有条理,展现了自己对于故事情节的理解。但相对19小题,这一题错误较多,错误原因也各有

42、不同。有审题不清的,答题不规范的,答得不知所云的等等。学生的表达能力也显示出了不同的水平。一、典型错误1、审题不清(李海红老师的报告里很详细地罗列了典型错题)扣分的主要原因还是学生未能仔细审题,看漏一个“红楼梦”的填写,以致答案顺序全被打乱。从示例中可以看出,这两个同学答案基本都知道。第一位同学后面空着,可能没盾到旁边“红楼梦”的填写,估计他当时还认为怎么多了一个空;第二位同学则可能是把题目竖着看了下来,或者发现落了一个“红楼梦”直接补在了后面。这都导致了4分全扣光的情况。如此图所示,个别同学把“红楼梦”加上了书名号,但原题中已有书名号,所以答案中不应该出现。因未仔细审题,还有一种错误是写了别的人物。所以,猪八戒出来了,沙僧出来了,诸葛亮出来了,连五行缺土的闰土也出来了。2、答题不明个别学生写错字后,进行修改时却将答案写至框外,导致改卷老师无法判断他的书写是否正确而无法给分。可能,在答题前,个别老师对相关注意事项强调得不够。3、内容错乱部分学生所答与原著基本无关。如图所示,部分学生原著内容不熟悉,想当然的以为孙悟空是因为相貌俊美,所以被称为美猴王。 另外,现在西游记的周边产品很多,比如游戏,大话西游、西游漫画等,这些没有忠于原著的产品都在很大程度上误导了孩子对于原著的认知。所以才有了“孙悟空是一个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语文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