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山中访友学案.doc

上传人:仙人****88 文档编号:9455965 上传时间:2025-03-27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2.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中访友学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山中访友学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理解、积累“湛蓝、清澈、唱和、德高望重、津津乐道”等词语。 2.有感情地诵读课文,把握作者把进山看风景说成是“山中访友”所传达的思想感情。 能力目标 1.鉴赏本文新奇丰富的想像美。 2.学习本文栩栩如生的景物描写,透过语言文字,感悟课文充满诗意的画面。 德育目标 体味作者所表达的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培养健康高尚的审美情操。   ●教学重点 抓住课文重点词语,理清思路,品味赏析栩栩如生的景物描写。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揣测写作意图,体会文章的写作技巧。   ●教学方法 1.朗读法。本文是一篇构思新奇、富有想像力、充满童心童趣的散文。通过富有感情的美读体会课文的意境,品味文章所表达的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2.联想想像法。本文的叙述方式独具匠心,运用想像的手法与自然界的古桥、树林、山泉、小溪等朋友们互诉心声,动情的叙述营造了一个如诗如画的童话世界。引导学生在反复朗读中,展开丰富的想像进入课文描写的情境,体会文章灵气飞扬、新奇丰富的特色。 3.自读点拨法。本文属自读篇目,课堂教学以学生充分阅读、自由探究为主,教师点拨课文的学习要点。   ●教具准备 多媒体CAI课件、录音机及示范朗读带、投影仪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要点] 学生充分阅读,以悬测揣摩写作意图,速读抓重点词语感知课文,精读探究艺术特点。 [教学步骤] 一、导语设计 设计(一)(教师配乐深情诵读) “我闭上眼睛,我真的变成了一株树,脚长出根须,深深扎进泥土和岩层,呼吸地层深处的元气,我的头发长成树冠,我的手变成树枝,我的思想变成树汁,在年轮里旋转、流淌,最后长出树籽,被鸟衔向远山远水。” 同学们,这段如溪水畅流栩栩如生、灵气飞扬的精彩景物描写的观照视角新颖、独特,树与“我”融为一体互诉心声,使人耳目一新。今天我们学习的李汉荣的《山中访友》便是以这样的叙述方式而成文的。让我们“带着满怀的好心情”在作者的引领下走进山林,走进幽谷,走进如诗如画的童话世界,去探访山中的众朋友。 设计(二) 唐代苦吟诗人贾岛,以“推敲”的诗坛佳话而为人们熟悉,有谁能够背出他的《寻隐者不遇》?(学生背诵:“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这首诗作诗人去探访的是一位隐居山林名士,而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李汉荣的《山中访友》也是这样的吗?就让我们带着疑问,在作者的引领下,走进山林去看个究竟。 二、感知课文,理清思路 1.悬测:文题为《山中访友》,按照惯常的阅读经验判断,作者到山中去寻访友人,那么课文中叙述的友人是这样的吗?请同学们速读全文印证自己的猜测。 学生回答,教师归结:作者所说的山中访友指的是进山看风景,山中朋友指的是古桥、树林、山泉、小溪、白云、瀑布、悬崖、落叶、小花、阵雨、蚂蚁、归鸟等自然界的景物。 2.学生轻声诵读,勾画文中出现的生字词并利用词典疏解。 投影: (1)注音。 栀子( )         唱和( )        禅心( )        湛蓝( )        憔悴( )       逝川( ) (2)根据词义写出相应的词语。 ①流水,比喻消逝的时光。(  ) ②精神高度集中,不分散。(  ) ③玄秘深奥。(  ) ④指歌唱时此唱彼和,互相呼应。(  ) ⑤道德高尚,有很高的声望。(  ) ⑥形容有滋味或有兴趣的说道。(  ) ⑦形容人瘦弱,面色不好看。(  ) 明确: (1)zhī hè chán zhàn qiáo cuì shì (2)①逝川 ②凝神 ③玄奥 ④唱和 ⑤德高望重 ⑥津津乐道 ⑦憔悴 3.教师有感情地范读,学生轻声跟读,感知课文内容。 4.学生自由诵读。课文亲切感人、生动活泼,优美、精彩的语句俯拾皆是。请勾画标注出喜欢的语句并理解、积累。 语句积累示例: (1)走出门,就与含着露水和栀子花气息的好风撞个满怀。 (2)你把多少人马渡过彼岸,你把滚滚流水送向远方,你躬着腰,俯身吻着水中的人影鱼影月影。 (3)忽然下起雷阵雨,像有一千个侠客在天上吼叫,又像有一千个喝醉了酒的诗人在云头朗诵。 (4)于是,我轻轻地招手,告别了山里的众朋友,带回了满怀的好心情,好记忆,顺便还带回一路月色…… 5.听读课文录音,(或:指名语感较好的学生美读课文的精彩片断)学生丰富地想像作者动情叙述的充满诗意的画面,尽享童心童趣的童话世界,体会作者的心境。 6.合作研讨: (1)“那座古桥,是我要拜访的第一个老朋友。德高望重的老桥,你在这涧水上站了几百年了?你累吗?”本段文字中,对古桥,作者在叙述时人称有无变化?如果有,请揣摩一下变化的原因,并思考变化时应注意的问题。 (2)“走进这片树林,每一棵树都是我的知己……我闭上眼睛,我真的变成了一棵树,脚长出根须,深深扎进泥土和岩层,呼吸地层深处的元气,我的头发长成树冠,我的手变成树枝,我的思想变成树汁,在年轮里旋转、流淌,最后长成树籽,被鸟儿衔向远山远水。”本段文字作者运用什么手法,将自己写成一棵树,这充分体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 (3)作者为什么把进山看风景说成是“山中访友”? (4)你认为本文突出的艺术特色是什么? 学生讨论、回答,教师明确: (1)本段文字中对古桥的叙述人称有变化,由第三人称变为第二人称;用第二人称,似面对面的倾诉,更亲切自然,更利于抒发强烈的感情。由第三人称变为第二人称请注意使用呼告语,如本段文字中的“德高望重的老桥”。 (2)本段文字作者运用想像的手法,与树木融为一体、与自然融为一体,热爱自然之情。 (3)作者把进山看景说成“山中访友”用的是拟人化说法。将古桥、树木、山泉、小溪等自然景物看成是自己的山中朋友,将进山看景说成是山中访友,是为了表达自己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这样说既使行文生动,又为下文写与景物对话铺垫。 (4)本文突出的艺术特色表现在独具匠心的叙述方式上和想像丰富、新奇,充满童心童趣,有浪漫色彩上。 文章的叙述方式使读者也进到画面中,进到作者的心境中,仿佛这些自然界的朋友,也是每一位读者的,更加感到亲切。根据表达的需要,还适当地变换叙述人称,对山中的“朋友”,作者有时用第三人称叙述,有时感情强烈了又以第二人称称呼,从而使情感表达更加充分。 本文的想像使景物栩栩如生,灵气飞扬,也使文笔生动活泼,如溪水畅流,不时激起美丽的浪花。读这篇文章,不会有呆板、陈腐的感觉,会时时为童心所打动,时时为流淌在字里行间的激情所感染。 三、诉心声         拓展延伸 盐城市的黄海滩涂湿地,又被列入联合国“人与生物圈”名录,这里生活着丹顶鹤等许多珍稀鸟类。请结合你对滩涂湿地和丹顶鹤等鸟类的了解,合理想像,说一段与游客互诉心声的文字(或以你熟知的某一处风景为话题)。 学生在说话拟稿时,教师引导学生注意观照视角的提示。每小组推举代表在班上交流,师生共同评议。 四、课堂练习 1.句段仿写 要求:仿照下面的句式(长短句结合,句式整齐),写一段熟悉的景物。 炮声隆隆,震撼大地。晨星闪闪,迎接黎明。 林间,群鸟争鸣,天将破晓。 东方的地平线上,渐渐透出一派红光,闪烁在碧绿的嘉陵江上;湛蓝的天空,万里无云,绚丽的朝霞,放射出万道光芒。 2.阅读课文,回答问题。 (1)第②段中的“独自去访问我的朋友”若换成一般说法,应是______________。 (2)第④段中“我闭上眼睛……被鸟儿衔向远山远水”一句写的是眼前的实景吗?为什么? (3)第⑦段中“像有一千个侠客在天上吼叫,又像有一千个喝醉了酒的诗人在云头朗诵”一句用的是什么表现手法?该句侧重写了雷阵雨的什么特点? (4)“像一千个喝醉了酒的诗人”,中国古代文人的许多篇章中都离不开酒,许多文人的名字与酒连在一起,这是一种有趣的文化现象。请写出你所知道的这样的诗人名字(一位) ______________诗文名篇题目(一篇)______________。 (5)第⑦段中“谁能说这不是天地给我的恩泽”是______________句式。 (6)第⑧段中“顺便还带回一路月色”交待了什么内容? 参考答案:1.略 2.(1)进山看景 (2)不是。这是作者身心完全融入大自然后的感觉,写的是想像。 (3)比喻。该句侧重了雷阵雨的声势。 (4)李白或陶渊明等 篇目须与之对应 (5)反问 (6)返回的时间。 五、课堂小结 同学们,自然是美好可亲的,只要我们用心去善待她,正如德国作家歌德在诠释人与自然关系时所启迪人们的,“她在幻影里得着快乐。谁在自己和别人身上把它打碎,她就责罚他如暴君;谁安心追随它,她就把他像婴儿般偎搂在怀里。”生活在自然怀里的我们如能以一颗挚真的童心去呵护、关爱她,那么她就会荫庇我们,因为我们是朋友,恰如《山中访友》所描绘的。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