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童稚记取》.doc

上传人:仙人****88 文档编号:9453603 上传时间:2025-03-26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童稚记取》.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童稚记取》.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童稚记趣》教学设计 任县第三中学 胡立斌 教材教法分析 本文是河大版七年级(上)第八课,是一篇回忆作者童年生活的散文,课文围绕“趣”字生动地描述了作者童年时代的几件典型事件,表现了儿童热爱生活,富于想象,喜欢探索自然奥秘的心理和情趣。本文联想丰富,想象大胆、奇特,这对初一学生来说有一定吸引力。 我在设计这一课时,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分为“赛读童趣--赏析童趣--畅谈童趣--书写童趣”四个部分,教学环节注重学生的活动,教学中注重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的主导作用。 教学目标 1培养文言文阅读能力,理清文章思路,疏通文意。 2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学会生动具体描写事物的方法。 3体会童真童趣,引导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生活,做一个有情趣的人。 教学重点与难点 1培养文言文阅读能力 2学会生动具体描写事物的方法。 教学准备 预习作业 1. 简介作者及作品并解释题目意思 2. 利用工具书并结合课下注释扫除字词障碍,理解课文,画出不懂得地方。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歌声是心灵的阳光,生命的色彩。喜欢歌儿吗?(播放多媒体歌曲《童年》;教师可带动学生和曲哼唱)      正如歌中所唱,充溢着幻想的童年,如阳光般灿烂。让我们走进沈复的童年,感受作者洋溢在字里行间的童真童趣。  二,检查预习(采用小组抢答方式) 1. 简介作者及作品  本文选自《浮生六记 闲情记趣》,作者沈复(1763—1807)字三白,清代文学家。 2. 解释题目  《童稚记趣》中”童稚“是童年的意思,“记趣”是记述趣事。 老师明确:从题目可以看出本文是一篇回忆性散文。 3. 给下列字词注音并解释意义(抢答)  藐()小:________拟():____________唳():______________壑():______________ 项():___________强():__________鞭():_________ 疏通文意(组内交流,每位同学轮流,解决不了的问题,师生共同解决) 三、    哪一个字最能概括这篇课文的内容呢?(趣)好,现在就让我们开始寻趣的旅程吧。让我们进入第一环节:读趣——      (一)读趣——     1、七分文章三分读。      读的要求:字正腔圆,就是字音读准,发音饱满;抑扬顿挫,就是注意停顿、快慢与轻重;情感朗读,就是读出蕴含在字里行间的情感。      2、教师范读第一段。      首段,句首是作者对远逝往事的遐思,宜缓缓读来,声音不妨深沉些;句中是说那时的行为,可以略快、略高;句尾是收获的喜悦,要读出满足与快意。      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微物,必/      (缓缓、深沉)                (略快 、 略高)      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      (满足、  快意)      (教师像三味书屋中的寿镜吾老先生那样摇头晃脑、声情并茂地范读;播放音乐《西厢词》)      3、学生先自由读,男、女生各推荐读,要求摇头晃脑、字正腔圆、抑扬顿挫、声情并茂。 4.赛读“童趣”(男女生轮流齐读,体会童趣)  (二)品趣——小组竞赛      1、品趣要求。众人拾柴火焰高。让我们进行合作探究。我们采取“小合作+大合作”的办法。小合作:每个小组合力品读。大合作:全班交流合作成果。       品读方式:挑出自己最喜欢的语句, 简单地说明理由。(可以从语言、内容、表达等方面分析)      如“夏蚊成雷”:运用了比喻、夸张手法,只四个字就写出夏天蚊虫之多,轰鸣之响,令人如闻其声。表现了儿童丰富的想象力。语言简洁、生动。      2、学生小组合作探究三分钟,教师巡回指导。      3、现在我们进行全班交流,也就是“大合作”,展示自己的成果吧!看哪一组,说得好,说的多。  (三)探趣——对话沈复      如果苏州沈复来到我们教室,他想问你的问题是:你认为怎样才能获得 “物外之趣”呢?你羡慕沈复吗?你的童年有哪些趣味呢? 你又想对他说些什么,问些什么?      先小组探究,再师生互动、全班交流。      “物外之趣”是如何获得的呢?      “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说明视力好;“见渺小微物,必细察其纹理”说明善于仔细观察;“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其冲烟飞鸣,作青云白鹤观”说明对事物充满好奇,善于创造。“以丛草为林,以虫蚊为兽,以土砾凸者为丘,凹者为壑”说明富于想象,善于联想。“项为之强”写出观察时间的长久。这一切都源自作者有一颗炽热的爱心。  (四) 本课小结(组长总结,老师最后归纳) 本文围绕趣字,主要写了观蚊成鹤,神游山林,鞭打癞蛤蟆三件趣事,表现了作者热爱自然,热爱生活,喜欢观察,善于想象,我们要像作者一样做一个富有情趣的人。 畅谈“童趣” 同学们,你们的童年一定也有许多奇闻趣事,请说出来与大家分享一下。 布置作业—书写“童趣” 请同学们发挥自己的观察力和想象力,写写自己的童年趣事 四、 板书设计 五、 童稚记趣 总 视力好 忆童稚时 观察仔细 分 比喻 夸张 排比 鞭打癞蛤蟆 神游山林 观蚊成鹤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