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应用计算题
1. 石灰石样品10克与100克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反应后剩余物质的质量为106.7g 。求:①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
②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
③稀酸的溶质质量分数。
2、取22.2g石灰石样品,放入盛有126g稀盐酸的烧杯中,石灰石中的碳酸钙与盐酸恰好完全反应(杂质不反应,也不溶解),烧杯内物质质量变为139.4g。则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为_________g,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___
3、.Cu-Zn合金10克与足量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0.2g,求合金中铜的质量分数。
4、小东从海边捡到一些有沙砾的贝壳(主要万分为碳酸钙)为测定碳酸钙的含量,他做了如下实验:首先取50g贝壳样品,然后将150ml的盐酸分5次加入(杂质不反应)。实验过程记录数据如右:
(1) X=______g(2)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是_________________。
(3)计算生成的二氧化碳的质量.。
稀盐酸的体积
第一次30ml
第二次30ml
第三次30ml
第四次30ml
第五次30ml
剩余固体的质量
40.0g
X
20.0g
10.0g
5.0g
5、某铁厂用含杂质20%的赤铁矿石冶炼生铁,计算用8000t这种矿石可以炼出含杂质4%的生铁多少吨?
6、某课外兴趣小组对一批铁样品(含有杂质,杂质不溶于水,也不与稀硫酸反应)进行分析,甲、乙、丙三位同学分别进行实验,其中只有一位同学所取用的稀硫酸与铁样品恰好完全反应,实验数据如下表:
甲
乙
丙
烧杯+稀硫酸
200g
150g
150g
加入的铁样品
9g
9g
14g
充分反应后,烧杯+剩余物
208.7g
158.7g
163.7g
请你认真分析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哪位同学所取的稀硫酸与铁样品恰好完全反应;
计算样品中铁的质量分数;
计算恰恰好完全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烧杯的质量为25.4g;计算结果精确到1%)
7、为了对海水中的氯化物(假设以NaCl计算)进行成分分析,甲、乙、丙三位同学分别进行实验数据如下,请仔细观察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甲
乙
丙
所取海水样品的质量 /g
100
50
50
加入AgNO3溶液的质量 /g
50
50
75
反应后所得的沉淀物的质量 /g
1.435
1.435
1.435
两溶液恰好完全反应的是__________的实验。
请计算海水中的氯化物(以氯化钠计算)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8、36、现有一种铜和氧化亚铁的混合物样品。为测定样品中氧化亚铁的含量,某学生取20.0g此样品置于烧瓶中,分四次加入密度为1.22g/cm³的硫酸并做相关记录。有关数据记录如下表:
加硫酸的序号
加入硫酸的体积/mL
剩余固体的质量/g
1
20.0
16.0
2
20.0
12.0
3
20.0
8.0
4
20.0
8.0
试计算:(1)10.0g此样品中铜的质量。
(2)样品中氧化亚铁的质量分数。
所用硫酸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
9、35、过氧乙酸是一种杀菌能力较强的消毒剂,过氧乙酸容易挥发、分解,有腐蚀性,自从防“非典”工作开展以来,这种消毒剂被广泛使用。
用市售的一种20%的过氧乙酸溶液,配制用于室内预防性消毒的0.2%的过氧乙酸溶液1000g时,需20%的过氧乙酸溶液和水各多少克?根据上述对过氧乙酸的有关介绍,说说在使用 它的过程中应注意什么?
10、小红同学在某化工厂进行社会实践,技术员与小红一起分析由氯化钡和氯化钠组成的产品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取16.25g固体样品,全部溶于143.6mL水中,向所得到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溶质质量分数为10.6%的碳酸钠溶液,记录了如图所示的曲线关系。 技术员给小红的提示:
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BaCl2+Na2CO3===BaCO3↓+2NaCl
②水的密度为1g/cm3
③相对分子质量 BaCl2:208 Na2CO3:106
BaCO3:197 NaCl:58.5
⑴当氯化钡与碳酸钠恰好完全反应时,消耗10.6%的碳酸钠溶液的质量是 g。
⑵产品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⑶当氯化钡与碳酸钠恰好完全反应时,过滤,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11、研究性学习:探究实验室中久置的NaOH的变质程度。
[研究方案]先称取13.3g的NaOH样品(杂质为Na2CO3),配成溶液,然后向溶液中逐滴加入质量分数为14.6%的稀盐酸,根据生成CO2的质量测定Na2CO3的质量。从而进一步确定样品中NaOH的变质程度。
[解决问题]实验测得加入稀盐酸的质量与产生CO2气体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
[继续探究]计算实验过程中与NaOH反应消耗的盐酸的质量________。
12、今有50 g盐酸与氯化镁的混合溶液,向其中滴加溶质质量分数为20%的氢氧化钠溶液,所加氢氧化钠溶液质量与生成沉淀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1)求原盐酸中氯化氢的质量分数.(2)生成沉淀的最大质量.
4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