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核桃病虫害的危害分析与防治对策.doc

上传人:仙人****88 文档编号:9450328 上传时间:2025-03-26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8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核桃病虫害的危害分析与防治对策.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核桃病虫害的危害分析与防治对策.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课题名称 果树生产技术 分课题名称 核桃病虫害的危害分析与防治对策 课题序号 授课日期 第三周 2010年3月12日 授课时数 6 课时分配 讲课100分钟、示范60分钟 、练习180分钟 授课班级 授课班级人数 教学目的与要求 1、核桃主要病害及其防治 2、核桃缺素症状及其防治 3、核桃主要虫害及其防治 4、核桃病虫害防治年进程 重点与难点 重点:核桃主要病虫害、缺素症的症状识别 难点:核桃主要病虫害、缺素症的有效的防治方法 教学模式 四环节五步教学法 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直观演示、现场教学法、自主学习法。 教学材料准备 1、教学课件;病虫害、缺素症 的实物标本和图片 2、核桃园内的典型的病虫害、缺素症的实物;防治过程中需要的几种药剂 教学后记及改进措施 教学过程 主要教学是、示范、训练内容及步骤 理论讲解5分钟 利用课件、标本、图片讲解核桃病虫害和缺素症的具体症状表现,在生产上相对应的具体的防治方法 演示操作或示范或展示图片等(10分钟) 事物、演示、多媒体、标本、图片等 操作步骤:1、提问导入 2、内容讲解 3、课题小结 4、演示练习 5、独立操作 边讲边演示内容一(15分钟) 核桃主要病害及其防治 1. 核桃溃疡病  1.1为害症状:危害核桃苗木、大树的干部和主枝,在皮部形成水孢,破裂后流出淡褐色液体,遇空气变为铁锈色,后病斑干缩,中央纵裂一小缝,上生黑色小点。发病期一般在早春或夏秋。发病初期在树干及主侧枝的基部出现褐色至黑色近圆形的溃疡斑,后扩大成梭形或长条形病斑。病斑呈水渍状湿腐,组织松软,手压易下陷,流出黑褐色液体。发病后期病部失水干缩下陷,变黑褐色,其上部产生黑褐色小颗粒状物。病斑环绕树干时,病部以上的树干及枝条枯死。 1.2发病因素:  真菌为害,5月下旬气温28℃左右时,借风雨传播,多从伤口侵入,发病达高峰。土壤贫瘠、土质就重、排水不良、地下水位高、树体生长不良,发病普  1.3防治方法: 1.适地适树,合理密植,加强土、肥、水和树体管理,增强树势,提高其抗病力。  2.彻底清除病枝,枯死枝、病死株,集中烧毁,冬季进行树干涂白,保护树体免受冻害,减免伤口的发生,减少病菌的侵染途径。(配方:生石灰5公斤,食盐24克,油0.1公斤,面粉0.1公斤,水20升。)  3.发芽前用好润150毫升兑水120~150公斤水对树干全面喷雾,发芽后用好润150毫升兑水100~120公斤对树面进行全面喷雾,7~10天用一次药,连用2~3次。 4、刮除病斑。用刀刮净病斑至木质部或将树皮病斑纵横深划几道口子,将刮下的病皮全部带离林外集中烧毁。用70%甲基托布津可湿粉100克加0.5%施特灵水剂75毫升兑水20公斤涂涮、喷雾;隔一星期用40%禾枯灵100克加0.5%施特灵75毫升兑水20公斤再涂刷、喷雾一次。 遍而严重。 2. 核桃黑斑病(又名核桃细菌性黑斑病、核桃黑腐病) 2.1为害症状:在嫩叶上病斑褐色,多角形,在较老叶上病斑呈圆形,中央灰褐色,边缘褐色,枝梢上病斑长形,褐色,稍凹陷,严重时病斑包围枝条使上部枯死。受害的绿色幼果,初期果皮上产生褐色油浸状小斑点,后扩大成圆形或不规则形,无明显边缘,周围有水浸状晕圈,严重时病斑凹陷,深入内果皮(核壳)并使全果皮变黑腐烂,果仁干瘪,早落。 2.2发病因素:细菌为害,发病与雨水关系密切,雨后病害常迅速蔓延。展叶及花期最易感病。7月下旬到8月中旬为发病盛期。  2.3防治方法  (1)加强水肥土管理,注意刨树盘,蓄水保墒,增强树势。  (2)清除病叶、病果,核桃采收后脱下的果皮,集中烧毁或深埋,剪除病、枯枝。 (3)及时防治核桃举肢娥等害虫,采果时避免损伤枝条。  (4)核桃展叶时及落花后用好润15~30毫升兑水15公斤水或真管用15~30毫升及等量赠品兑水15公斤。 (5)生长期用5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500—800倍液,喷洒1—3次(开花前、开花后及幼果期各喷1次)。 3.核桃枯枝病 3.1为害症状:病害先从一、二年生的枝梢或侧枝的顶端开始,逐渐向下蔓延至主干,病枝上叶片变黄脱落,皮层略隆起,并失绿呈灰褐色,后变浅红褐色至深灰色,枝条枯死。枯死的枝条上产生许多黑点,扁圆形瘤状突起,即病菌分生孢子团。 先侵害幼嫩的短枝,从顶端开始渐向下蔓延直至主干。被害皮层初呈暗灰褐色,后变为浅红褐色或深灰色,并在病部形成很多黑色小粒点,病枝上叶片渐变黄、脱落,枝条枯死。 3.2发病因素:真菌为害,翌春条件适宜时产生的分生孢子借风雨或昆虫传播,从伤口侵入。长势衰弱的核桃树及枝条易感病,遭冻害或春旱年份发病重。 3.3防治方法  (1)冬季进行树干涂白。及时剪除有螨枝条和叶片,集中烧毁或深埋。在剪除病枝的剪锯口处,用波尔多液涂敷,以防感病蔓延,对严重病枝应及时清除,减少病源。  (2)药剂防治。芽萌动前,对发病较重的林木用真管用150毫升兑水150公斤和杀螨剂喷雾,7天一次,连用3次。 (3)在8 月份发病时可选用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或400~500倍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喷雾防治,每隔10 天喷1次,连续喷3~4次可收到明显的防治效果。 (4)在枝干发病部用2%五氯酚蒽油胶泥(50%蒽油和30%胶泥再加20%水)涂治。 (5)清除病株、枯死的枝条集中烧毁,病少发病来源。 4.核桃腐烂病 4.1为害症状:主要危害枝、干。枝条染病,一种为失绿,皮层充水与木质部分离,使枝条干枯,其上生黑色小点;另一种从剪锯口处生明显病斑,向下蔓延,绕枝一周后形成枯梢。幼树主干或侧枝染病,病斑近梭形,暗灰色水渍状稍肿起,按压后流出孢沫状液体,皮变褐有酒糟味,后病皮失水下陷,上生许多黑色小点,湿度大时从小点上涌出涌红色胶质物,病斑扩展致皮层纵裂流黑水。大树主干上的病斑,初期隐蔽在韧皮部,当发现皮层外溢出黑色粘液时,皮下已扩展为纵长数厘米,甚至更长的病斑。后期沿树皮裂缝流出黑水,干后发亮,好象刷了一层黑漆。 4.2发病因素:真菌为害,4—5月为发病盛期。核桃园土壤瘠薄、排水不良、盐碱重、冻害、管理粗放、连年大量开花结实等发病重。  4.3防治方法 (1)选栽抗病品种,增施有机肥,增强树势,提高抗病力。 (2)搞好田园卫生。冬季清除病果、病叶,集中烧毁。6~7月及时摘除病果。 (3)药剂防治。发芽前用禾甲安15毫升兑水15公斤喷雾一次,开花后发病前用好润15毫升兑水15公斤或真管用15毫升兑水15公斤喷雾,发病后再复配80%炭疽福美或25%咪鲜胺进行治疗。 (4)晚秋要及时检查和刮除病斑,大树要刮去老皮铲除隐蔽在皮层下的病疤,刮除部位涂抹50%甲基托布津50 倍液,65%代森锌50~100 倍液,波美5~10 度石硫合剂保护伤口; (5)冬季结合修剪及时清除果园病枝、枯枝,集中烧毁;树干刷涂白剂(用生石灰5公斤,硫磺粉0.5公斤,食盐0.25公斤,水20升充分混匀后涂于树干基部。) 5.核桃炭疽病 5.1为害症状:先在绿色的外果皮上产生圆形至近圆形黑褐色病斑,后扩展并深入果皮,中央凹陷,内生许多黑色小点,散生或排列成轮纹状,雨后或湿度大时,黑点上溢出粉红色黏质状物;叶片染病产生黄褐色近圆形病斑,上生小黑粒。果实上病斑初褐色,后变黑色,近圆形,中央下陷。病斑上很多褐色至黑色小点突起,有时呈同心轮纹状排列。湿度大时,病斑上小黑点呈粉红色小突起,即病原菌分生孢子盘。一个病果有一至十几个病斑,病斑扩大或连片,可导致全果发黑腐烂。 发病规律:发病时期为8月份。发病早晚与轻重和当年雨水有密切关系。如当年雨季早,雨水多,树势弱、枝叶稠密及管理粗放则发病早且重,反之,则发病晚或轻。 5.2发病因素: 真菌为害,如雨季早、高温、湿度大、雨多则发病早且重;否则,发病晚,危害轻。常常引起果实早落,核仁干瘪,大大降低产量和品质。 5.3防治方法  (1)选用优质抗病品种,加强栽培管理,经常清除病枝、落果和落叶并集中烧毁,及时除草松土和修枝,使核桃园内通风透光,改善环境条件。 (2)于6月中下旬在果实迅速生长期,喷1:1:200(硫酸铜∶石灰∶水)的波尔多液或50%退菌特600~800倍液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75%百菌清 600倍液,或50%托布津800倍~1000倍液,每隔半月喷1次,直到9月底果实采摘完。 (3)用刀刮除或划破病皮,深达木质部,用好润125毫升兑水3公斤水进行涂抹。 6.核桃白粉病 6.1为害症状:主要危害核桃的叶、幼芽及新梢,造成早期落叶,危害严重时可造成早期落果,树势衰弱,影响产量,甚至苗木死亡。发病初期叶片退绿或造成黄斑,核桃叶面有黄色斑块,严重时,嫩叶停止生长,叶片扭曲变形,幼芽不能展开,受害叶片正反面出现明显的片状薄层白粉,秋后,在白粉层出现黑色小颗粒。影响树体生长,甚至造成幼树全株死亡。 发生规律:我省6~8月进入发病盛期,病源孢子借气流传播,一般因春旱年份或管理不善、树势衰弱时发病重,反之则轻,9月份后逐渐消退。 6.2发病因素:真菌为害,5~6月进入发病盛期,7月以后该病逐渐停滞下来。春旱年份或管理不善、树势衰弱发病重。 6.3防治方法  (1)核桃采收后,结合修剪,剪除病梢、病芽、扫除落叶集中烧毁。  (2)加强管理,合理灌水施肥,控制氮肥用量,增强树体抗性。  (3)发芽前喷淋1波美度石硫合剂,减少菌源。发病初期喷洒0.2-0.3波美度石硫合剂或50%甲基托布津1 000或50%可灭丹(苯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20%三唑酮乳油1000倍液、20%三唑酮硫磺悬浮剂1000倍液、12.5%腈菌唑乳油或30%特富灵可湿必粉剂3000倍液。发芽前用真管用15毫升及等量赠品兑水15公斤喷洒。发病初期用禾甲安15毫升兑水12公斤或好润15毫升兑水12公斤喷洒。 7. 核桃褐斑病 7.1为害症状:主要危害叶片、果实和较嫩枝梢,会造成落叶、枯梢。感病初期,叶片上先出现近圆形中间呈灰色的小褐斑,病斑上有略呈同心轮纹排列的小黑点。发病重的叶片枯焦,提早落叶。病斑增多后呈枯花斑,果实表面病斑小且凹陷,嫩苗上呈椭圆形或不规则形病斑,常形成枯梢。。一般,5~6月发病,7~8月为得病高峰期。 7.2发病因素:真菌为害,分生孢子借风雨传播,从叶片侵入,发病后病部又形成分生孢子进行多次再侵染,7~9月进入发病盛期,雨水多、高温高湿条件有利于该病的流行。 7.3防治方法  (1)清洁果园。冬季清除落叶,集中烧毁。展叶后剪除病 枝,将清除的病叶、剪除的有病枝梢,深埋或烧毁,消灭菌。  (2)加强果园管理。增施有机肥,提高树体抗病力,雨后注意排水,降低果园湿度。  (3)开花前后用好润125毫升兑水125公斤或真管用125毫升及等量赠品兑水125公斤,间隔10~15天再用禾甲安200毫升150~200公斤喷雾。 (4) 在6月中旬用5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500~800倍液或1∶2∶200倍波尔多液或50%多菌灵1 000倍、800~1000倍百菌清等喷施一次。 核桃主要虫害及其防治 1.核桃举肢蛾 其幼虫危害核桃果实和种仁引起早期落果,群众称为“核桃黑”,是核桃减产和品质受损的主要害虫。 为害症状:一年发生1-2代,以老熟幼虫在树冠下1-3厘米深土中或杂草、石块、枯叶中结茧越冬,6-7月化蛹,产卵于两果相结处或萼洼梗洼叶柄上,初孵幼早在果面爬行1-3时后蛀入果实危害,8月为脱果盛期.该幼虫在核桃果皮蛀食多条隧道, 并充满虫粪,被害处青皮发黑。早期被害的坚果仁干缩、早落;晚期被害坚果仁瘦瘪变黑。 防治措施 ⑴秋季采果后,清除杂草和枯枝落叶;树盘内覆土3~5 厘米厚,可有效防止越冬幼虫的羽化,以减少越冬虫源。封冻前,清除核桃园内枯枝、树叶以及杂草,刮掉树干老皮,集中烧毁。冬春细致耕翻树盘,消灭越冬虫蛹。8 月上旬摘除树上被害虫果并集中处理。 ⑵成虫羽化出土前可用50%辛硫磷乳剂200-300倍液树下喷洒,然后浅锄或盖上一层薄土。 ⑶成虫产卵期每10-15天向树上喷洒速灭杀丁2000倍液一次。在幼虫孵化期喷洒25 %灭幼脲3号胶悬剂,50 %敌百虫乳油1 000倍液或1.80 %阿维菌素乳油500 倍液。 2.核桃小吉丁虫又名串皮虫,是只危害核桃的重要害虫,害核桃的枝条,以幼虫在枝干的皮层内缧旋状取食,被害处枝肿大,表皮变为黑褐色,直接破坏输导组织,导致枝条枯梢,大枝脱水干枯,树冠变小,严重时全株枯死。树受害严重时,易形成小老树或整株死。 形态特征:成虫黑色,体长4~7mm,有铜绿色金属光泽,触角锯齿状,头、前胸背板及鞘翅上密布小刻点,鞘翅中部两侧向内凹陷。 防治方法和措施: 消灭虫源,秋采后,清除全部受害枝条,集中烧毁;诱虫卵,于其产卵期及时设立一些饵木,诱集成虫产卵,再及时集中烧毁。 生物防治,利用核桃小吉丁虫的2种寄生蜂天敌,释放寄生蜂。 药剂防治,成早发生期喷洒25%西维因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80%敌敌畏乳剂800倍,2.5%溴氰菊酯乳剂4000倍液。幼虫危害盛期,发现受害处出现虫疤,可涂抹40%氧化乐果10倍液。从5月下旬开始,每隔15天用90%敌百虫晶体600倍液喷洒主干,在成虫发生期,结合防治核桃举肢蛾等害虫,在树上喷洒80%敌敌畏乳油或90%敌百虫晶体800~1000倍液。 3.刺蛾(谷称洋辣子、刺八角)常见的有黄刺蛾、福刺蛾、绿刺蛾和扁刺蛾。以初齿幼虫取食叶面下表皮和叶肉,仅留表皮呈网状透明斑,我国南方每年发生1-2代,6月初出现成虫于叶背产卵,7月中旬至8月上旬孵化成幼虫开始危害叶片。8月下旬老熟幼虫结茧越冬。 防治方法: ⑴秋季结合修剪铲出虫茧并深埋,成虫出现期(6月上中旬)每天用黑光灯诱杀成虫。摘除群集危害的虫叶并立即埋掉或将幼虫踩死。 ⑵幼虫危害严重时,在幼虫发生期喷洒25%亚胺硫磷乳油600倍液或2.5%溴氰菊酯乳剂5000倍液。 4.核桃木橑尺蠖又名大头虫、吊死鬼,是一种分布较广的杂食性害虫。 为害症状:该幼虫对核桃叶片为害严重。木橑尺蠖幼虫啃食核桃叶片,造成啃痕、孔洞,严重的3~5 d 把整枝叶片吃光,影响光合作用,致使核桃树势衰退减产。 防治措施:成虫羽化期用黑光灯诱杀或堆火诱杀,一般在5-8月进行。春或早秋,在树盘周围挖蛹,集中捕杀。 药剂防治:幼虫孵化期,可喷洒敌杀死2 000 倍液,50 %杀螟松乳剂800 倍液、50 %辛硫磷乳油1 200 倍液、5 %氯氰菊酯乳油3 000 倍液、20 %速灭杀丁乳油2 000~3 000 倍液。 6.核桃云斑天牛又名铁炮虫、核桃大天牛、白条虫、钻木虫等,主要为害核桃枝干,是一种毁灭性害虫。 为害症状:成虫啃食新枝嫩皮,使新枝枯死,幼虫取食韧皮部,后钻入木质部,影响核桃生长。受害严重的树可整株枯死。成虫产卵时树皮上有月牙形伤疤,幼虫蛀食皮层和木质部,有黑水流出,蛀孔排出木屑和虫粪。一般2~3 a发生一代,以幼虫在树干里越冬。6 月上旬-8 月中旬出现成虫,6 月中、下旬为产卵盛期。卵产在树干上,产卵前将树皮咬一个月牙形的伤疤,将卵产于皮层中。 防治措施 6 月上旬-8 月中旬在成虫产卵期, 寻找产卵疤或流黑水的地方,用刀将被害处树皮切开,杀死卵和幼虫。 将排粪孔虫粪清除, 用棉球蘸50 %杀螟松乳剂40 倍液塞入虫孔,用泥将其封严,熏杀干内的幼虫。利用成虫趋光性,于6-7 月成虫发生期的傍晚,持灯到树下捕杀成虫。 5.核桃长足象该虫又名核桃果象甲, 该害虫在我区发生普遍,为害严重。 为害症状:此成虫为害果实,也食幼芽和嫩枝。可造成果皮干枯变黑,引起果仁发育不全,更为严重的是成虫产卵于果中,造成大量落果。 防治措施: 利用成虫假死性, 于清早或傍晚摇树震落害虫捕杀。可在6 月初—7 月下旬,拾落果深埋。初孵幼虫蛀食果皮时,用80 %敌敌畏1 500 倍液喷冠。 边讲边示范二(25分钟) 核桃缺素症状及其防治 一、核桃缺锰症。  ⑴症状:表现为叶片失绿,叶脉之间浅绿色,叶肉和叶缘发生焦枯斑点,易早落。  ⑵防治方法:用0.5公斤硫酸锰加水25升,于叶片接近停止生长时喷施 二、核桃缺硼症。  ⑴症状:主要表现为枝梢发枯,小叶叶脉间出现棕色小点,小叶易变形,幼果易脱落。  ⑵防治方法:于冬季结冻前,土壤施用硼砂1.5-3公斤,或喷0.1-0.2%硼酸溶液。应注意:硼过量也会出现中毒现象,其树体表现与缺硼相似,要注意区分。 三、核桃缺铁症。  ⑴症状:叶片黄化或白化,叶脉间出现部分黄褐色枯斑,并由叶缘变黄褐色枯死。首先表现在幼嫩部分,老叶仍保持绿色。通常跨碱性土壤上易发病。  ⑵防治方法:增施有机肥料,改良土壤性质,使土壤铁素变为可溶性的。对黄化树木可用铁盐溶液进行树冠喷洒、树干,注射或土壤浇灌。可用含硫酸亚铁1.5%、硫酸镁0.5%、尿素5%的溶液作树干注射或用1:30的硫酸亚铁浇灌均可有效。 四、核桃缺铜症。  ⑴症状:常与缺锰病同时发生,主要表现为核仁萎缩,叶片黄化早衰,小枝表皮出现黑色班点,严重时枝条枯死。  ⑵防治方法:在春季展叶后喷波尔多液,或距树干约70厘米处开20厘米深的沟,施入硫酸铜,或直接喷施0.3-0.5%硫酸铜溶液。 五、核桃缺锌症(又叫小叶病)。  ⑴症状:表现为叶小且黄,卷曲;严重时,全树叶子小而卷曲,枝条顶端枯死。有的早春表现正常,夏季则部分叶子开始出现缺锌症状。  ⑵防治方法: ①在叶片长到最终大小的3/4时,喷施浓度为0.3-0.5%硫酸锌,隔15-20天再喷1次,共喷2次,其效果可维持几年;   ②于深秋,依树体大小,将定量硫酸钾施于距树干70-100厘米,深15-20厘米的沟内。 学生分组练习教师巡回指导10分钟 学生正确分辨识别各种病害、虫害、缺素症的症状所在,教师指出不同症状的特征特点、危害部位、发生规律,及不同时期采用的防治方法。 教师强调和纠错(5分钟) 1、 相同部位不同危害的症状的区别 2、 相同病虫害在不同危害时期的不同防治 学生单独练习 常见病虫害的症状识别及有效的防治方法 教学总结 本节课需要掌握的内容是:常见病虫害的症状识别及有效的防治方法,在核桃园内独立进行各种病虫害、缺素症的识别和防治。 布置作业 1、 常见核桃病虫害的有哪些? 2、 一年当中如何综合防治核桃病虫害? 整理现场及设备保养 1、 保养各种相关的标本、图片 2、 整理果园内病虫危害的残枝落叶,集中销毁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林业/苗木/果业/深加工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