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记承天诗夜游》教学设计
涉县第五中学 徐志华
教学目标
1、诵读:熟读成诵,读出文章韵味。
2、积累:掌握文中重点字词句的含义。
3、感悟:感受作者的特殊心境,领悟作者的人生态度。
教学重点
诵读、积累
教学难点
感受作者的特殊心境,领悟作者的人生态度。
教学过程:
一、导如新课:
猜猜他是谁?
人生态度: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五年间谪官栖迟,较量惠州麦饭,儋耳蛮花,那得此清幽山水 ;三苏中天才独绝,若论东坡八诗,赤壁两赋,还是公游戏文章。
二、作者简介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唐宋八大家”之一。北宋著名的文学家,工诗擅词,散文汪洋恣肆,有“雄视百代”的称誉。神宗时,因反对王安石创行的新法,而招致政敌的弹劾,横加“讪谤朝政”的罪名,苏轼因此下狱,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乌台诗案”。
三、初读课文
1、自由朗读课文,学生结合课文下注释,(要求读准字音,注重朗读节奏)
2、指名学生读,不正确的指出。
3、老师范读
4、学生齐读
5、托音朗读:请同学们把“念”“盖”“但”三个字在读的时候采用托音的方法来读,读出古文的味道来。
四、再读课文
要求学生结合课文下注释翻译课文,不懂的可以划出来,小组交流,小组不懂的可以放到全班提问,共同解决。
五、精读课文
1、作者为什么会夜游?又为什么到承天寺去?
2、所见夜景如何?(用原文回答)你能用自己的话描绘一下吗?
3、夜游过程中,作者的心情有怎样的变化?
六、诗中的月
请大家说说古诗中的明月。
七、对话苏轼
面对苏轼,你想和他说点什么?
总结语:
同学们,明月不老,经典永远不朽,明月不老,精神永远年轻,面对生活的风雨坎坷,请经常读一读苏轼,愿我们的心灵永远澄澈明净,愿我们的人生更加豁达从容。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