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1、掌握生字词,理清文章思路。
2、感知课文内容,总体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抓住其特点来描绘景物,理清文章思路。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在寒冷的冬天里,当白雪纷飞的时候,当我们在白雪中瑟瑟发抖的时候,每个人都会在心中渴望春天。迎着冬天的笑脸,我想起了雪莱的一句诗:冬天到了,春天还会远吗?因为春天带给人温暖,带给人希望 ,带给人力量。每当春回大地的时候,人们往往情不自禁的吟诗作文。古今往来,许多文人用彩笔描绘春天,歌颂春天。同学们想一想,诗人杜甫 在《 绝句》中是怎样描绘春色的?还有王安石在《泊船瓜洲》中又是怎样写春的?
(利用课件分别出示杜甫《绝句》和王安石《泊船瓜洲》的画面。引导学生分析,《绝句》是从“鸟”的角度,《泊船瓜洲》是从“春风”的角度来写春天。绝句只有四句,往往是选取春天的一个或两三个景物来写。)
今天我们学习朱自清先生的散文──《春》(出示课题),让我们一起领略一下著名散文家朱自清先生是怎样描绘春天的?
二 、作者简介
朱自清,字佩弦,是著名诗人和散文家。他的散文,文字清新朴素,描写细腻,感情真切,富有自然美,读后令人回味无穷。他热爱自然,观察自 然,描绘自然,他的写景散文,无不寄托着对大自然的无限深情。 著名作品有:《春》、《荷塘月色》、《背影》和《绿》 。
三、检查预习,正确读出下面这些字的音。(出示课件)
朗润lǎng 钻出zuān 嫩绿nèn 眨眼 zhǎ 酝酿 yùn niàng
鸟巢cháo 宛转wǎn 蓑衣suō 稀疏shū 抖擞精神sǒu
应和(hè) 晕(yùn) 水涨(zhǎng) 散(sǎn)在草丛里
四、利用课件出示学习目标、学习重点。
五、讲授
1、录音范读,整体感知。《注:范读是非常重要的,从发音、停顿、重音、语调、速度和情感等方面给学生以引导和熏陶,目的是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读,去思考,以便从整 体上把握文意,为下一步的品读奠定基础。》
听读课文,并思考: 你会选择哪一个标点来形容你的初读感受?说说你的理由。
。 ! ? , ; : 、—— ……
2、1933年,朱自清与朋友编写《初中语文读本》,少了一篇写景的文章,于是,朱自清就创作了《春》。初中语文版本很多有北师大、人教、冀教、河大等,很多文章都已更换,唯独《春》没有变。因为它非常适合初中生阅读。
山之精神写不出,以烟霞写之;春之精神写不出,以草树写之。
——刘熙载《艺概》
自由朗读课文:1、作者笔下,春天的足迹在哪里?(草,花,风,雨,人)
2、请你填空,在空白处填一字,并说理由
草( )春 花( )春 风()春 雨()春 人( )春
3、再读课文,课文为什么主要从这五个方面来写?这五个方面来写犹如五幅画,分别给他们起一个好听的名字
3、学生自读课文,理清层次。请学生思考:
1、春天未到,朱自清先生是以怎样的心情写春天的到来;然后写春天来到,又用彩笔描绘了春天的哪些美景;最后,看到春天的美景,他又怎样满怀喜悦的抒发自己的感受?
2、文中蕴含了作者什么思想感情?
(出示课件提示:先写( )春——再写( )春——最后写( )春。在括号内加上一个字。)
春天尚未来临,热切地盼望她的到来:待到她降临人间之后,则尽情地欣赏这美好的大地回春的景象,最后以赞美作结,用三个比喻句颂扬春天,深化题旨。
六、分组读课文,比一比哪组读得好。
七、课堂小结,布置作业
1、背诵前三段。
2、课下搜集描写春的词语,积累词语。
3、完成课下练习,见多媒体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