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期末试卷.doc

上传人:仙人****88 文档编号:9443023 上传时间:2025-03-26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50.5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期末试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期末试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期末试卷 注意事项:1、考试时间为60分钟。满分为100分。 2、请考生认真阅读试卷,用钢笔或圆珠笔将答案全部写在答题卷相应的位置 上,考试完毕只须交答题卷。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计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帝国主义的炮声惊醒了古老的中华帝国的迷梦,中华民族屈辱的历史开始了。你知道标志着中国近代史开端的历史事件是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2、在福建省福州市的一个纪念馆内,一檐柱上挂着一楹联:“焚毒冲云霄,正气壮山河之色;挥旗抗敌寇,义征夺魑魅之心。”此馆纪念的应是 A、邓世昌 B、林则徐 C、关天培 D、陈化成 3、鸦片战争中“不花费一文钱,不动一兵一卒,而能比任何一个参战国得到更多的好处”的国家是 A、英国 B、法国 C、美国 D、俄国 4、“大将筹边尚未还,湖湘子弟满天山,新栽杨柳三千里,引得春风度玉关。”此诗中的“大将”指 A、李鸿章 B、岳飞 C、阿古柏 D、左宗棠 5.黄海海战后,光绪帝垂泪撰联:“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这副挽联纪念的是 A、邓世昌 B、丁汝昌 C、左宗棠 D、林则徐 6、标志着维新变法运动开始的一次轰动全国的事件是 A、公车上书 B、虎门销烟 C、兴办民用工业 D、创办海军 7、1912年,孙中山自豪的说,这是“我国有史以来所未有之变局,吾民破天荒之创举也”。这里的“变局”和“创举”是指 A、辛亥革命的爆发 B、清朝统治被推翻 C、中华民国的成立 D、《临时约法》的颁布 8、遵义会议后,红军攻克娄山关,毛泽东填写了《忆秦娥·娄山关》一词:“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对这一词句的理解,最贴近其历史寓意的是 A、遵义会议,中国革命经历了生死攸关的转折 B、遵义会议后,红军长征从此一路坦途 C、中国革命在此前彻底失败,必须从头再来 D、革命道路漫长而艰巨,前途不容乐观 9、图中的学校创办于( )是今天的 A、洋务运动期间 清华大学 B、辛亥革命期间 首都师范大学 C、义和团运动期间 北京师范大学 D、戊戌变法期间 北京大学 10、孙中山概括的“三民主义”是 A、民族、民主、民权三民主义 B、民主、民生、民权三大主义 C、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 D、民主、民族、民生三大主义 11、某革命历史题材影片中有这样一组镜头:叶挺率领的第四军独立团正在猛攻武昌城,该影片再现的是 A、平型关大捷的战斗情景 B、辽沈战役的战斗情景 C、北伐战争的战斗情景 D、渡江战役的战斗情景 12.新文化运动高举的大旗是 A、民主和科学 B、新道德和新文学 C、新三民主义 D、马克思主义 13.新文化运动的意义是 A、空前的思想解放运动 B、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 C、反对北洋军阀的文化运动 D、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 14、冬季是我国征兵的时间,广大青年踊跃报名参军报效祖国。要想了解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历史,最早应从何时开始查找 A、辛亥革命 B、南昌起义 C、抗日战争 D、解放战争 15、毛泽东说:“这是一个历史的转折点,这是蒋介石的二十年反革命统治由发展到消灭的转折点”。美驻华大使司徒雷登说:“刘伯承的大规模攻袭皖、鄂东和豫南,是一件令人大感忧虑之事。”他们所指的是 A、渡江战役 B、淮海战役 C、挺进大别山 D、平津战役 16、下列有关《辛丑条约》的内容中哪一项最能说明清政府完全沦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A、清政府赔偿白银4.5亿两 B、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 C、清政府拆毁大沽炮台,允许帝国主义派兵驻扎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 D、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驻兵保护,不准中国人居住 17、鸦片战争后,世界在走向中国,中国开始融入世界。中国的近代化进程开始于 A、鸦片战争 B、洋务运动 C、甲午战后 D、戊戌变法 18、惨绝人寰的南京大屠杀持续的时间大约是 A、三个多星期 B、四个多星期 C、五个多星期 D、六个多星期 19、2010年7月一位老者动情的写下了这样一首词:“一声惊雷震九天,南湖八十九年前。唤起工农千百万,同心干,红旗漫卷映河山。”这首词赞颂的历史事件是 A、五四运动爆发 B、中国共产党诞生 C、黄埔军校建立 D、国民革命军出师北伐 20、1902年,北京城一茶馆里有四个汉人在聊天,张三说“我读过《申报》”,李四说“我看过戊戌六君子赴法场”,王五说“我参加过义和团”,赵六说“我家住在东交民巷”。他们中说谎的是 A、张三 B、李四 C、王五 D、赵六 21、“开这个军官学校独一无二的希望,就是创造革命军,来挽救中国的危亡”。文中这所学校的创办者是 A、蒋介石 B、李大钊 C、周恩来 D、孙中山 22、“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这一“远征”最后胜利结束的标志是 A、会师井冈 B、到达吴起镇 C、夺取遵义 D、会师会宁 23、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中国人民打败凶残的日本侵略者的法宝,它初步形成的标志是 A、九一八事变爆发 B、西安事变和平解决 C、红军长征胜利结束 D、七七事变爆发 24、“背负国耻家仇东北易帜无愧少帅风范,肩当民族大义西安举事堪称中华英雄”。这副对联称赞的历史人物是 A、叶挺 B、张学良 C、李宗仁 D、孙中山 25、下列关于洋务运动评价不正确的一项是 A、.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 B、是一次失败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 C、学习了西方资本主义制度,维护了清朝的统治 D、客观上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 26、被严复评价为“此事乃吾国数千年中莫大之举动,沿其重要,直无异古者之废封建,开阡陌”的废科举制,是中国教育史上的一件大事。被废的科举制存在时间是 A、唐朝---清朝 B、隋朝---清朝 C、隋朝---中华民国 D、三国两晋南北朝---清朝 27、下列中国近代著名人物中提出“实业救国”的是 A、康有为 B、荣宗敬 C、陈独秀 D、张謇 28、中华民国成立时间是 元旦,民国元年是 。 A、1911 1912 B、1912 1911 C、1912 1912 D、1911 1911 29、暑假期间,无锡某中学将组织“红色记忆”考察团,分赴东南西北四个方向考察。其中前往东方上海方向考察的主题应为 A、开天辟地,党的诞生 B、林海雪原,抗日英姿 C、延安精神,革命圣地 D、开国大典,欢庆胜利 30、甲午中日战争与抗日战争相比,中国一负一胜的关键在于 A、是否有外国支持 B、武器是否先进 C、政府与军队是否起到了主要作用 D、是否实现了全民族抗战 二、判断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计10分,正确的写“A”,错误的写“B”) 31、中国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中割让香港给英国。 32、八国联军火烧了圆明园。 33、黄埔军校的校长是孙中山。 34、台湾问题是抗日战争中遗留的历史问题。 35、钱穆是我国当代一位自学成才而蜚声中外的历史学家、国学大师,是进入《世界名人辞典》的中国人之一。 36、中国革命在农村建立的第一个革命根据地是井岗山革命根据地 37、武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 38、平型关大捷是八路军所取得的抗战以来的第一次大捷,台儿庄战役是国民党司令李宗仁指挥中国军队取得抗战以来的重大胜利。 39、1946年6月,蒋介石对中原解放区发动进攻,标志着解放战争爆发,全面内战爆发。 40、1879年在北京创办的商务印书馆,是近代中国历史最长、规模最大的文化出版机构。 三、填空题(本大题共8题,每空1分,计15分) 41、无锡历史上最早的中学是_________,即今天的________。 42、无锡近代第一家民族工业是1895年筹建的_________,它是无锡近代工业的开端。 43、无锡近现代众多的实业界人士中,有创办荣氏企业而被誉为中国“纺织大王”和“面粉大王”的荣宗敬、_______兄弟。 44、清末,一批先驱用科学、教育来带动无锡的发展。最早、最为突出是_____、徐建寅父子与_______。1861年,建造了我国第一艘自制的________号机动船舶。后译介大量的外国科技书籍,并筹建格致书院。 45、无锡解放日是1949年4月____日,无锡工人运动的先驱者是_________,无锡解放后的第一任市长是________。 46.为“师夷长技以制夷”而编写的书是《________________》,作者是________。 47、无锡城区有一片晚清风格的花园式大宅院,这是我国近代著名思想家、外交家_____的故居,他曾任出使英、法、意、比四国的钦差大臣。 48、________设计并建成的________,是中国人民自行设计和施工的第一条铁路。 四、配对题(将左侧的人物与右侧的作品一一对应,填入相应的字母。每个1分,计5分) 49、(1)严复 A《围城》 (2)华彦钧 B《义勇军进行曲》 (3)冼星海 C《二泉映月》 (4)聂耳 D《黄河大合唱》 (5)钱钟书 E《天演论》 (1)__________;(2)__________;(3)__________;(4)__________;(5)__________。 五、列举题(本大题共3题,计10分) 50、列举中国从封建社会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中,产生重大影响的三个条约: (1)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 ,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 (3) ,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51、列举解放战争中战略大决战时的三大战役名称: ; ; 。 52、列举在中国近代社会,为寻求救国救民道路努力探索的代表人物(只写一位)。 洋务派代表人物 ; 资产阶级维新派代表人物是 ; 资产阶级革命派代表人物 ; 新文化运动中,写出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的作者是 。 六、识图题。(7分) 53、阅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所谓近代化,即是中国人民向西方学习,寻求新的出路的过程。19世纪下半期到20世纪初,中国的近代化在饱受到强侵略,国门被迫打开的情况中艰难开始。 图1 江南制造总局 图2 谭嗣同 图3 武昌起义的旗帜 图4 《新青年》杂志 (1)依据四幅图文材料,分别写出相对应的运动名称。(4分) 答: (2)图3这场革命的领导者是谁?(1分)这场革命的伟大意义是什么?(2分) 答: 七、材料题(本大题共2小题,计16分) 54、根据材料回答问题:(本小题6分)。 “现在日本在万国和会(即巴黎和会)要求吞并青岛,管理山东一切权利,就要成功了!他们的外交大胜利了!我们的外交大失败了!山东大势已去,就是破坏中国的领土。中国的领土破坏,中国就亡了!所以我们学界今天到各公使馆去要求各国出来维持公道。希望全国工商各界一律起来设法开国民大会,外争主权,内除国贼,中国存亡就在此一举了!今与全国同胞立两个信条道:‘中国的土地可以征服而不可以断送!中国的人民可以杀戮而不可以低头!’国亡了!同胞起来呀!” ——《北京全体学界通电》 请回答: (1) 上述材料反映了哪一运动中学生的激愤心情?(1分) 此次运动发生地点是哪里?(1分) 答: (2)这一运动爆发的导火线是什么?(1分)有什么标志性意义?(2分) 答: (3)从以上运动中,你觉得应该学习的精神是什么?(1分)(言之有理即可) 答: 55、根据材料回答问题:(本小题10分) 材料一:十八日夜,岛本大队川岛中队的河本中尉,以巡视铁路为名,率部下数名向柳条湖方向走去。……河本亲自把骑兵用小型炸药放在这里的铁轨下,并点了火。……这时等在铁路爆破点以北四公里的川岛队长,立刻率兵南下,袭击北大营,炮轰沈阳城。 材料二:1937年7月7日晚,日军在卢沟桥附近进行军事演习。日军借口一名士兵失踪,无理要求进入宛平县城搜查,遭到中国军队拒绝,蓄意挑起战争的日本军队悍然向卢沟桥中国守军发动进攻,并炮轰宛平城。 请回答: (1)材料一、二分别反映的是什么历史事件?(2分) 对中国的影响分别是什么(2分) 答: (2)什么时候日军开始了南京大屠杀?(写出年月日)(1分) 共屠杀中国同胞 万人?(1分) 答: (3)抗日战争胜利的标志是什么?(2分) 答: (4)你认为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是什么?(2分) 答: 八、综合题(本大题共1题,计7分) 56、中新网北京2月27日电 (记者:郭金超,欧阳开宇):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27日下午经表决通过了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设立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的决定,设立每年12月13日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在国家层面举行公祭活动和相关纪念活动。请结合所学历史知识和当前社会背景谈谈你对此新闻内容有何见解。(100字左右) 东林中学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初二历史试题答案 2015.1 41、 竞志女学 、 东林中学 42、 业勤纱厂 四、配对题(将左侧的人物与右侧的作品一一对应,填入相应的字母。每个1分,计5分) 49、(1) E (2) C (3) D (4) B (5) A 五、列举题(本大题共3题,计10分) 50、(1) 《南京条约》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将半封建社会; (2) 《马关条约》 ,大大加深了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程度; (3) 《辛丑条约》 ,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51、三大战役: 辽沈战役 ; 淮海战役 ; 平津战役 。 52、洋务派代表人物 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 (其中任何一个) 资产阶级维新派代表人物 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其中任何一个) 资产阶级革命派代表人物 孙中山 新文化运动中,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作者 鲁迅 。 六、识图题(共1小题,计7分) 53、(1)图一 洋务运动 图二 戊戌变法(百日维新、维新变法) 图三 辛亥革命 图四 新文化运动 (4分) (2)领导者: 孙中山 (1分) 革命意义: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2分) 七、材料题(本大题共2小题,计16分) (3)精神: 爱国、民主、进步 。(1分) 55、(1)历史事件: 九一八事变 七七事变 (2分) 影响分别是 九一八事变后中国人民的局部抗战开始了 , 七七事变后中国全国性的抗日战争从此爆发 。 (2分) (2)时间: 1937年7月7日 (年月日),(1分) 30 万人 。(1分) (3)胜利标志: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 (2分) (4)胜利意义: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一百多年来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所取得的第一次完全胜利。(2分) 八、综合题(本大题共1题,计7分。100字左右) 56、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初中历史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