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小学关爱外来务工子女实施方案
( — 学年度)
一、指导思想
为认真落实上级有关外来务工子女教育的相关文件精神,打造我校在外来务工子女教育方面的特色,为迫切需要关爱的特殊少年儿童群体尤其是“外来务工子女”提供服务和帮助,关注外来务工子女的健康成长,丰富外来务工子女的校园文化生活更好地培养、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提高综合素质,培养集体荣誉感,让每个孩子在活动中寻找快乐、培养自信、得到进步,营造积极向上、文明和谐的校园文化氛围。为更好地推动“外来务工子女”教育管理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和经常化,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二、成立领导机构
为切实做好外来务工子女教育保护工作,尽量减少我校外来务工子女数量,让全校学生能健康成长,特成立沌口小学外来务工子女教育保护工作领导机构:
组 长:
副组长:
成 员:校委会成员及各班班主任
三、问题分析
关爱外来务工子女,关系到农民工权益的维护,甚至对于加快经济发展、构建和谐社会都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经济的发展,农村劳动力转移步伐加快,青壮年出去打工的越来越多,有些孩子交给老人或亲戚抚养,有些随父母一起打拼。在家庭教育,安全、健康、品德、学业、生活以及心理素质方面面临诸多困难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他们健康成长。
四、要解决的问题
1、学业失教:部分学生不能很好完成学业,学习习惯差。
2、心理失衡:外来务工子女普遍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自卑、自傲、调皮等。
3、亲情失落:外来务工子女感到亲情失落和孤独,非常想得到父母、老师、同学的关爱。
4、安全失保:由于缺少亲人的照料,外来务工子女在生活中存在着严重的安全隐患问题(如生活安全问题、煤气、火、开水、电)人身安全(上、放学)。
5、父母工作较忙,孩子的独立生活能力强,比起一般儿童,他们对父母少有依赖性,因为少数外来务工子女承担生活劳动量超出了范围,对身心健康不利。
四、具体措施:
1、关注外来务工子女,在班级建立外来务工子女关爱小组。班主任对外来务工子女的情况深入了解,随时关注外来务工子女的动态。
2、班主任每周同外来务工子女交谈一次,对他们的心理需要进行了解,并正确引导,给予关爱。每两周同外来务工子女的家长通一次电话,汇报儿童的进步,增强家长和外来务工子女的自信心。
3、任课教师要了解学生在家中学习、生活的实际情况,发现潜在的问题,帮助他们解决生活与学习上的困难。主动、真诚地关心、帮助他们,让他们感受到来自老师的温暖。
4、部分外来务工子女学习成绩欠佳,在班级开展“手拉手、结对子” 帮扶活动,让外来务工子女与班级同学成为“手拉手”小伙伴,一起学习,一起游戏,让外来务工子女感受到来自小伙伴的关怀与温暖。
5、优先辅导。
班级要从学习方面对外来务工子女分类分组,落实到每一位任课教师。由任课教师具体分析学生的学业情况,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学习帮扶计划,明确帮扶时间,内容和阶段性成果。每个外来务工子女由教师牵头确定一名学习帮手,教师要对结对帮扶效果进行定期检查,建立进步档案。
6、实施教师结对帮扶外来务工子女制度。
确立重点帮扶对象并配备帮扶教师。配对帮扶教师要经常与留守学生谈心,随时掌握留守学生的思想动态,引导他们健康成长。教师要不时与外来务工子女互相交流、沟通,掌握外来务工子女的思想、生活情况;让外来务工子女在老师、同学群体中成长,对已缺失的家庭教育进行补偿,使他们走出孤独和忧郁。
7、在外来务工子女中多开展一些活动,如诗歌朗诵比赛,劳动实践活动,手抄报比赛活动,明礼仪活动,爱少先队队旗活动、师生手拉手等等,让他们在学校生活有乐趣,愿意与伙伴共成长。
五、预测与探索
通过以上帮扶措施的实施,切实为外来务工子女提供真情服务,对农村外来务工子女这一特殊群体给予更多的帮助和关怀,使之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外来务工子女的生活、学习困难和情感、心理问题,让他们得以快乐健康地生活和成长。
-----小学
年 月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