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教育心理学(中学组)重点题库
第一章
一 选择题
1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科学诞生于------年. A 1879 B 1897 C 1789 D 1798
2 在教育心理学看来,--------不仅是课堂管理研究的主要范畴,也是学习过程研究和教学设计研究所不能忽视的重要内容. A 教学内容B 教学媒体 C 教学环境 D 评价/反思过程
3 20世纪60年代初期, 在美国发起课程改革运动的著名心理学家是----
A 桑代克 B 斯金纳 C 华生 D 布鲁纳
4 在学与教的过程中,要有意传递的主要信息是------
A 教学过程B 教学手段C 教学内容 D 教学媒体
5 1903年,美国心理学家-----编著出版的<教育心理学>,是西方第一部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专著
A 斯金纳B 布鲁纳C 华生 D 桑代克
6 教育心理学的诞生之年是----- A 1903年B 1913年C 1924年D 1934年
7 教育心理学的创始人是----- A 华生B 桑代克C 布鲁纳D 加涅
8 1924年我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 教科书出版,他的作者是---- A 陶行知B 蔡元培C 潘菽D 廖世承
9 1868年, 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出版了----,对当时的心理学发展成果进行了总结,因此,乌申斯基被称为”俄罗斯教育心理学的奠基人” A <<大教学论>>B <<人是教育的对象>>C <<教育心理学>>D<<教育心理大纲>>
10 学习的主体因素,指---- A 学生B 老师C 教学手段D 教学环境
11 在学校教育中,起关键作用的是----- A 教学媒体B 教师C 学生 D 教学环境
12 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核心内容是---- A 教学方法B 教师C 学生D 学习过程
13 教育心理学完善时期的时间大致为-----
A 19世纪20年代以前B 19世纪80年代C 20世纪20年代以前D 20世纪80年代
14 教育心理学初创时期的时间大致为----
A 19世纪20年代以前B 19世纪80年代C 20世纪20年代以前D 20世纪80年代
二填空题
1 20世纪20年代到50年代末,美国出版的教育心理学书籍版本种类繁多,体系五花八门,但只有------------这一课题是各书共有的
2 教育心理学大致经历了---------------------------------完善时期等四个时期。
3 利用教育心理学原理,教师不仅可以正确分析,了解学生,而且可以预测学生将要发生的行为或者发展的-----并采取相应的-------,达到预期的效果。
4 教育心理学为实际教学提供了一般性的-------------或者--------------
5 一名小学四年级学生的语文阅读方面存在困难,我们可以应用-------------,---------或者与此有关的生理方面的健康检查等各种形式的测查手段,来找出困难的症结
6 教育心理学的内容体系包括总论,--------,---------等三个方面。
7 1903年,桑代克出版的教育心理学专著于1913~~1914年又发展成三大卷--------
8 评价、反思过程包括在教学之前对教学设计效果的-----,在教学过程中对教学------,以及在教学之后的检验和反思。
9 教学环境中的社会环境主要指-------,-------,-------,同学关系,校风以及社会文化背景等
10 教学环境中,物质环境涉及-------,------,-------。等
11 --------研究是研究如何是学生共享教与学过程中所涉及的人类资源,如何在认知心理学研究的深刻影响,人们对学习概念的理解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12 80年代后,随着--------和维果斯基的理论被大量介绍到美国,加之认知心理学研究的深刻影响,人们对学习概念的理解发生很大的变化
13 教育心理学是介于-------和------之间的交叉学科
14 教育心理学是-----------的一种
15 -------在1994年美国教育研究会的特邀专题报告中,精辟的总结了教育心理学十几年来的成果
16 教学内容一般表现为教学大纲,-------和--------
17 学生可以从群体差异来影响学与教的过程中,其中包括年龄差异,年龄差异主要体现在-----的差异
18 桑代克从“人是一个生物的存在”的角度建立自己的教育心理学体系,他的教育心理学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将人类的本性,第二部分讲-------------------第三部分讲----------------------
19 教育心理学的具体研究范畴是围绕---------相互作用过程展开的
三 简答题
1 简述学习与教学的要素
2 简述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3 简述教育心理学发展的概况
4 教育心理学帮助教师准确地了解问题,这体现在哪些方面
5 20世纪80年代以后,教育心理学研究成果集中体现在哪些方面
6 简述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三种过程
四 论述题
1 请阐述教育心理学的作用
2 请论述教学过程的四种变量
3 有人认为“有些老教师以前从没有学过教育心理学,课同样上的很好,有的还当了教授,课件学不学这门课没有多大关系。”请谈谈你对这种观点的看法。
第二章
一,选择题
1 儿童的思维已经超越了对具体的可感知的事物的依赖,能以命题的形式进行,并能发现命题之间的关系,能理解符号的意义,能做一定的概括,思维已经接近成人的水平。这在皮亚杰儿童智力发展阶段中属于------
A 感知运动阶段 B 前运算阶段C 具体运算阶段 D 形式运算阶段
2 如果儿童处于具体运算阶段,那么他的年龄是----- A 0~2岁B 2~7岁 C 7~11岁 D 11~16岁
3 按照维果斯基文化历史发展理论,不属于人的高级心理机能的能力是------
A 记忆能力B 语言能力C 思维能力 D 行走能力
4 维果斯基在儿童心理发展观上提出了-----
A 阶段发展理论B 最近发展区理论C 文化历史发展理论D 人格发展理论;
5 影响人格发展的社会因素包括------
A 家庭教养模式,学校教育,同辈群体B 家庭教养模式,学校教育,社会环境
C 父母性格,学校教育,同辈群体 D 家庭教养模式,校风校纪 同辈群体
6 ------阶段是青少年儿童开始发展自我同一性的时期。 A 小学B 初高中 C 大学D 成年
7 去过几次小朋友的家,就能画出具体的路线图来,认知发展到哪一阶段的儿童能做到这种程度
A 感知运动阶段 B 前运算阶段 C 具体运算阶段 D 形式运算阶段
8 某学生活泼,好动,乐观,灵活,喜欢交朋友,爱好广泛,稳定性差,缺少毅力,见异思迁。他的气质类型属于-*---- A 多血质B 胆汁质C 粘液质 D 抑郁质
9 根据埃里克森的理论,2~~3岁的发展任务是培养----- A 自主性B 主动性 C 勤奋感 D 自我同一性
10 自我意识是个体对自己以及自己与周围事物关系的----- A 控制 B 基本看法 C 改造 D 意识
11 少年期的年龄一般在------ A 6.7~11,12岁 B 11,12~14,15岁 C 8,9~16,17岁 D 6,7~14,15岁
12 狼孩现象主要是由----因素造成 A 先天 B 后天 C 遗传 D 狼奶
13 青少年期一般是指-----岁 A 6~12 B 11~18 C 6~18 D 10~20
14 前运算阶段的儿童其思维的典型特点是----- A 自我中心性 B 客体永久性C 守恒性 D 可验证性
15 提出最近发展区理论的心理学家是 A 维果斯基B 布鲁纳 C 加涅 D 桑代克
16 个体倾向于利用自己的身体或者内部参照物作为信息加工依据的学习风格是
A 场依存性 B 场独立性 C 冲动 D 沉思型
17 在有几种可能解答的问题情境中,小红倾向于深思熟虑且错误较少,则他的认知方式是--------
A 场依存性 B 场独立性 C 冲动性 D 沉思型
18 ----教养模式下的儿童是最成熟的,他们有能力,独立性强,善于控制自己。
A 专制型 B 放纵型 C 民主 D 集体型
19 心理学家的研究表明,小学生一般达到了-----
A 前运算阶段 B 感知运动阶段 C 具体运算阶段 D 形式运算阶段
20 按照自我意识发展理论,生理自我成熟的年龄是----- A 7岁 B 3岁 C 12岁 D 18岁
21 有研究表明,儿童口头语言发展的关键期一般在------ A 2岁 B 4岁 C 5岁以前 D 1~3岁
22 已有研究表明,儿童形状知觉形成的关键期一般在------ A 2~3岁B 4岁 C 5岁以前 D 1~3 岁
23 是人格各部分整合和统一起来的核心力量是----- A 生理自我 B 社会自我 C 心理自我 D 自我意识
二 填空题
1 学生性格差异主要是指性格的特征差异和性格的--------
2 ---------是学生在学习新知识是,那些促进或者妨碍学习的个人生理、心理发展的水平和特点
3 学习准备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包括-----和----两个维度
4 学生的认知差异主要包括认知方式差异和------
5 根据皮亚杰的研究,儿童开始形成抽象概念、思维可以逆转、能够进行逻辑推理的最早发展阶段为---阶段
6 皮亚杰认为,守恒是------阶段儿童具备的能力。
7 儿童自我意识包括自我认识,-------和-----三方面。
8 -----是智慧的最高表现,因而从逻辑学中引进的概念作为化繁智慧阶段的依据.
9 -----是指个体组织自己的动机,能力信仰及其活动经验而形成的有关自我的一致性形象
10 心理自我是在------开始发展和形成的,这样时期是自我意识发展的第二个飞跃期
11 在认知风格中,与”场独立”,相对的认知风格叫--------
12 自我意识的发展包括生理自我-------和------三个阶段
13 -----是人与人相互区别的自我方面,是人格的核心
14 美国------等人提倡程序教学,依靠教学机器或者程序化教科书呈现学习程序,使学生循序个别学习
15 自我体验是指个体对自己的------.如自尊,自爱,自豪,自卑及自暴自弃等
16 自我监控属于意志控制,如自我检查\自我监督,------自我追求等
17 智力是个体------和------相互作用的结果.
三 简答题
1 简述自我意识的发展阶段
2 简述学生心理发展的四个基本阶段特征
3 简述认知发展阶段的理论
4 简述性格差异的教育含义
四 论述题
1 论述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理论
第三章
一、选择题
1、提出观察学习概念的心理学家是( ) A、班杜拉 B、斯金纳 C、华生 D、皮亚杰
2、下列概念中( )不是皮亚杰最先提出的. A、同化 B、顺应 C、图式 D、反射
3、对黑猩猩做“顿悟实验”的是( ) A、苛勒 B、托尔曼 C、桑代克 D、巴甫洛夫
4、我国著名心理学家一般把人的学习定义为在( )中,以语言为中介,自觉地,积极主动地掌握社会的和个体的经验的过程. A、学习行为 B、社会理论 C、社会生活实践 D、文化视野
5、根据强化的性质和目的可以分成( )
A、自然强化物和人为的近似强化物 B、积极强化和消极强化 C、正强化和负强化 D、强化和惩罚
6、操作性条件反射学说的代表人物是( ). A、斯金纳 B、巴甫洛夫 C、桑代克 D、班杜拉
7、引导学生分辨勇敢和鲁莽.谦让和退缩是属于刺激( ) A、获得 B、消退 C、分化 D、泛化
8、( )强调学习的主动性和认知结构的重要性,主张教学的最终目标是促进学生对学科结构的一般理解.
A、斯金纳 B、布鲁纳 C、苛勒 D、加涅
9、根据学习的定义,下列属于学习的现象是( )
A、吃了酸的食物流唾液 B、望梅止渴 C、蜘蛛织网 D、儿童模仿电影中人物的行为
10、学生学习直角三角形,这种学习属于( )A、词汇学习 B、符号学习 C、概念学习 D、命题学习
11、学生学习”功=力×距离”,这种学习属于( )
A、辨别学习 B、符号学习 C、概念学习 D、规则或原理学习
12、有机体学会对条件刺激或其他与条件刺激相类似的刺激做出相同的行为反应,巴甫洛夫称之为( )
A、刺激分化 B、刺激比较 C、刺激泛化 D、行为强化
13“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这种现象指( )A、消退 B、刺激比较 C、刺激泛化 D、刺激泛化
14、桑代克认为动物的学习是由于在反复的尝试错误过程中,形成了稳定的( )
A、能力 B、技能 C、兴趣 D、刺激一反应联结
15、根据经典条件反射作用理论,食物可以诱发狗的唾液分泌反应,则唾液是( )
A、中性刺激 B、无条件刺激 C、条件反应 D、无条件反应
16、看见路上的垃圾后绕道走开,这种行为是( ) A、强华 B、惩罚 C、逃避条件作用 D、消退
17、先行组织者教学技术的提出者是美国著名心理学家( )
A、斯金纳 B、布鲁纳 C、奥苏伯尔 D、桑代克
18、以下哪一项不是班杜拉重点研究的社会学习对儿童发展的作用?( )
A、攻击性行为 B、亲社会行为 C、性别角色的获得 D、观察能力
二.填空题
1、( )是用以调节人际交往,实现社会控制,维持社会秩序的思想工具,它来自于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的交往经验。
2、在西方心理学中,加涅在( )一书中先后提出的学习层次和学习结果分类影响较大。
3、意义学习的主观条件是学习者知识结构中必须具有能够( )的适当的原有知识。
4、教学不是知识传递,而是知识的( )。
5、在教育心理学领域最有影响的是奥苏贝尔的( )和布鲁纳的( ),这二者都重视所学内容的( )的重要性。
6、当有机体做出某种反应以后,呈现一个厌恶刺激,以消除或抑制此类反应的过程,称作( )。
7、完形—顿悟说认为完形是一种( ),是对事物关系的认知。
8、斯金纳认为( )的作用在于改变同类反应在将来发生的概率。
9、回避条件作用与逃避条件作用都是( )的条件作用类型。
10、斯金纳认为行为分为两类:应答性行为和( )行为。
11、布鲁纳认为学科基本结构包括( )基本原理.基本态度和( )。
12、负强化与惩罚的含义( )(填“相同”或“不同”)。
13、( )学说作为最早的一个认知性学习理论,肯定了主体的能动作用,把学习视为个体主动构造完形的过程,强调观察.顿悟和理解等信知功能在学习中的重要作用。
14、( )也是概念同化过程,是课堂学习的主要形式。
15、布鲁纳的认知结构学习理论认为,学习包括( )、转化和( )三个过程。
16、认知结构学习理论认为,学习的实质是主动的形成( )。
17、完形—顿悟学说认为,学习的裨是主体内部构造( )。
18、强化也是一种操作,它是呈现或撤除能够( )发生的概念。
19、强化有( )与( )之分。
20、从学习的信息加工模式来看,学习是学生和环境之间( )的结果。
21、老师在教授概念时常常以定义的形式直接向学生呈现概念的定义,这是一种( )
三、简答题
1、如何理解学习的概念?
2、简述经典性条件反射的基本内容。
3、简述桑代克主张的学习应遵循的三条重要学习原则。
四.论述题
1、请辨析接受学习与发现学习理论的关系.并思考如何用其相互关系来指导教学实践。
2、试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观点。
第四章
一 选择题
1 下列哪位不是最早集中研究成就动机理论的心理学家?----------- A 默里 B 麦克里兰C 班杜拉 D 布鲁纳
2 认知内驱力属于----- A 内部动机 B 外部动机 C 直接动机 D 间接动机
3 关于学习动机的激发,美国心理学家耶克斯和多德森认为,-----程度的动机激起水平最有利于学习效果的提高
A 低等B 一般C 中等 D 高等
4 下列情景中代表内在动机的情境是------
A 王老师对张华的数学测验成绩表示满意B 学生把当前的学习和国家的利益联系在一起
C 老师表扬爱劳动的学生 D 王嘉每天独自听音乐
5 首先提出自我效能感理论的心理学家是------- A 班杜拉B 麦克里兰德 C 奥苏伯尔 D 阿特金森
6 在学习动机的理论中,需要层次理论的代表人物是----- A 阿特金森 B 班杜拉 C 维纳 D 马斯洛
7 对学习内容或者学习结果感兴趣而形成的动机,可称为------
A 近景的直接性动机 B 兴趣性动机 C 情趣动机 D 直接性动机
8 由于对学习活动的社会意义或者个人前途等原因引发的学习动机称作-------
A 远景的间接性动机 B 社会性动机 C 间接性动机 D 志向性动机
9 由于个体的内在需要引起的动机称作-----
A 外部学习动机 B 诱因性学习动机 C 内部学习动机 D 隐蔽性学习动机
10 由于外部诱因一年期的学习动机称作-------
A 外部学习动机 B 诱因性学习动机 C 强化性动机 D 激励性学习动机
11 学习效率和动机水平之间存在------ A 线性关系 B U型关系 C 倒U型关系 D 平行关系
12 如果一个家长想用看电视作为强化物奖励儿童认真按时完成作业的行为,最适合的安排应该是-------
A 让儿童看我电视后立即督促他完成作业 B 规定每周看电视的适当时间
C 惩罚孩子过分喜欢看的行为 D 只有按时完成家庭作业后才能看电视
13 根据成就动机理论,力求成功者最可能选择的任务的成功概率为--------A 25% B 50% C 75% D 100 %
14 认知内驱力。自我提高内驱力和附属内驱力在动机结构中所占的比重并非一成不变.在------附属内驱力最为突出. A儿童早期 B 少年期 C 青年期 D 成年期
15 根据维纳的两维成败归因理论,属于稳定的内在原因是------ A 能力 B 努力 C 任务 D 运气
16 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新的学习需要可以通过两种途径来形成,利用-------主要应考虑的就是如何使学生原有的学习需要得到满足 A 直接发生途径 B 直接转化途径 C 间接发生途径 D 间接转化途径
17 个体的成就动机中含有两种成分: 追求成功的倾向和------
A 追逐利益的倾向 B 避免失败的倾向 C 回避困难的倾向 追求刺激的倾向
18 根据学习动机的社会意义,可以把学习动机分为----
A 社会动机和个人动机 B 工作动机和提高动机 C 高尚动机和低级动机 D 交往动机和荣誉动机
二 填空题
1 低级的学习动机的核心是利己的--------,学习动机只有来源于自己跟前的利益.
2 与学习动机中其他内驱力相比,附属内驱动会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步-----------
3 学习动机的两个基本成分是----------和----------
4 “身教重于言教” 是-----------的作用在教育实践中的表现
5 马斯洛提出人又五中基本需要,最高级的是----------的需要
6 从动机的生理基础来看, 动机最佳水平是----------程度的激活或唤起,此时对学习具有最佳效果
7 归因理论是从-----------来阐述行为动机的
8 -----------是通过一定的榜样来强化相应的学习行为或者学习行为倾向
9 作为学习动机的基本构成要素,能够激起有机体的定向行为,并能满足某种需要的外部条件或者刺激物叫---------
10 阿特金森通过研究发展,---------更容易选择非常容易的任务.
11 期待包括----------期待和----------期待
12 -----------指个体对自己能否实施某种成就行为的能力的判断,即人对自己的行为能力的预测
13 班杜拉研究指出,影响自我效能干的最主要因素是个体自身行为的--------------
14 ------------, 是指激发个体进行活动,维持已引起的学习活动,并使活动朝向某一目标的内在心理过程或者内部动力
15 青年期,认知内驱力和----------内驱力成为学生学习的主要动机
16 高尚的学习动机的核心是-----------
17 成就动机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是-------------
三 简答题
1 谈谈如何自我激励学习动机
2 简述奥苏伯尔学校情境中的成就动机的组成
四 论述题
1 试论述成败归因理论
2 作为一名老师,如何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第五章
一, 选择题
1,下述所列的迁移说中,被认为是缺乏科学依据的是------
A 形式训练迁移说 B 同化学习迁移说 C 经验类化迁移说 D 认知结构迁移说
2 “举一反三”和”触类旁通”所说的是---- A创造性B 学习迁移 C 发现教学法 D 学会学习
3 心理定势对解决问题------ A 具有积极作用 B 具有消极作用 C 既有积极也有消极作用 D 没有作用
4 认知结构迁移理论的提出者是------- A 桑代克 B 贾德 C 奥苏伯尔 D 布鲁纳
5 按照学习迁移内容的抽样与概括水平进行的划分,迁移可分为------
A 水平迁移与垂直迁移 B 正迁移与横向迁移 C 普通与特殊迁移 D 顺向与逆向迁移
6 根据迁移过程中所需的内在心理机制的不同进行划分,迁移可分为--------
A 正迁移和负迁移 B 水平迁移和垂直迁移 C 一般迁移与具体迁移 D同化性迁移,顺应迁移与重组性迁移
7 下面的四个成语或者俗语中有一句说的就是典型的正迁移现象-----A 举一反三 B聪明过人 C 思维敏捷D 物以类聚
8 下列属于影响迁移的个人因素有------A认知结构和态度 B智力和学习环境 C年龄和学习态度 D学习目标和态度
9 --------的经验类化理论强调概括化的经验或者原理在迁移中的作用A 奥苏伯尔 B 桑代克 C 贾德 D格式塔心理学
10 学过高等数学后有利于初等数学的进一步理解和掌握,这属于-------
A 顺向正迁移 B 逆向正迁移 C 顺向负迁移 D 逆向负迁移
二 填空题
1 根据迁移的影响效果不同,可以将迁移划分为-------和 ---------
2 两种学习之间的相互干扰和阻碍称之为---------
3 数学学习中形成认真审题的态度及其审题饿方法也将影响到化学,物理等学科中的身体活动,这种迁移属于-------------
4 陆钦斯的-----------实验室定势影响歉意的一个典型例证
5 现代迁移理论中,以------等人为代表,认为如果两种情境中有产生式的交叉或者重叠,则可以产生迁移.
6 当学完单词BALL(球)之后,再学习football(足球)时,产生的迁移叫---------
7 奥苏伯尔的------------理论代表了从认知观点来解释迁移的一种主流倾向.
8 专家比新手拥有更强的迁移能力,原因之一就是专家拥有更丰富的背景经验或-------
三 简答题
1 迁移的种类有哪些 ;2 简述迁移的作用;3 简述促进迁移的教学
四 论述题
1 请你 系统论述学习的迁移理论; 2 试论述影响迁移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第六章
一 选择题
1 儿童在知道”苹果”, “梨子”等概念后,再学习”水果”的概念,新学习的概念就具有了意义,这种学习叫做------ A 派生归属学习 B 相关归属学习 C 上位学习 D 并列结合学习
2 瞬时记忆的贮存时间大约为------ A 0.25~2秒B 0.2 ~0.5秒 C 2秒~1分钟 D 5秒~~2分钟
3 由于反映活动的形式不同,知识可分为陈述性知识与-------
A 程序性知识 B 实用的知识 C 直观的知识 D 可应用的知识
4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知识直观的方式主要有实物直观,模像直观和----------
A 言语直观 B 形象直观 C 感知直观 D 表象直观
5 短时记忆的容量有一定的限度,其平均数量为-----个组块 A 6+-2 B 6+- 1 C 7+- 1 D 7+- 2
6 根据知识本身的存在形式和复杂程度,知识学习可分为符号学习\概念学习和------------
A 公式学习 B 命题学习 C 原理学习 D 推理学习
7 中学生利用认知结构中原有的上位概念来学习新的下位概念的学习模式是---------
A 并列结合学习 B 总括学习 C 下位学习 D 上位学习
8 在学过正方体,长方体等形体的体积计算公式后,学习一般柱体的体积属于-------
A 并列结合学习 B 类属学习 C 下位学习 D 上位学习
9 小章原来认为”教学心理”就是研究知识掌握和技能形成的,后来要让他认为”教学策略”的学习也是教学心理研究的内容之一.这是-------- A 并列结合学习 B 类属学习 C 下位学习 D 上位学习
10 学习质量与能量等概念之间的关系属于---------
A 并列结合学习 B 类属学习 C 下位学习 D 上位学习
11 到工厂进行参观访问属于------- A 模像直观 B 形象直观 C 感知直观 D 实物直观
12 对有关历史生活的领会,不能缺少------- A 言语直观 B 形象直观 C 感知直观 D 表象直观
13 经常看到主语在句子的开头,因而认为主语就是句子开端部位的那个词 ,这属于------
A 理性概括 B 感性概括 C 形象直观 D 言语直观
14 研究表明,遗忘进程是不均衡的,表现为------ A 时快时慢 B 不快不慢 C 先慢后快 D 先快后慢
15 知识是个体通过与环境相互作用后获得的---------- A 感受与体验 B 前人经验 C 记忆的内容 D 信息及其组织
16 长时记忆的容量-------- A 较大 B 没有限制 C 非常之小 D 为7+-2 个组块
17 短时记忆容量有限,,为了使其包含更多的信息,可 采用的方式是---- A 感觉登记 B 注意C 组块 D 复述
18 最早提出著名的遗忘曲线的心理学家是------- A 艾宾浩斯 B 巴普洛夫 C 冯特 D 弗洛伊德
19 所谓的及时复习,应该是指------
A 在学习结束立刻复习 B一周之后复习 C在大面积遗忘开始之前复习 D当天复习
20 奥苏贝尔提出的解释遗忘原因的理论是--------- A 痕迹衰退说 B 干扰说 C 同化说 D 动机说
二 填空题
1 通常所说的规则,原理,原则属于------
2 按反映活动的深度来划分,知识课分为------和------
3 根据新知识与原有认知结构的关系,知识的学习可分为------------和-----------
4 在知识学习的三个阶段中,应解决的主要心理问题分别是知识的------,--------和---------
5 -------是理解科学知识的起点,是学生由不知到知的开端,是知识获得的首要环节
6 学生对于知识的概括存在两种不同的类型,即------和--------
7 比较主要有两种方式---------和 -------------
8 在学习达到刚好记忆水平以后再进行的学习称之为--------------
9 研究表明学习的程度达到-------------%时,记忆效果最好.
10 根据反映活动的深度不同,知识可分为------和---------.前者可分为------和-----
两种水平,后者包括-----和-----两种形式
11 下位学习包括两种形式:------和-----
12 ----- 也叫操作性知识,是个体难以清楚陈述,只能借助于某种作业形式间接推测其存在的知识
13 关于遗忘产生原因的解释有许多学说,比如--------, 干扰说, 同化说, 和动机说等
14 教师启发学生进行自觉概括的最常用的方法是----------
15 短时记忆一般包括两个成分,一是-------,即输入的信息没有经过进一步的加工; 另一成分是------------,指从长时记忆贮存中提取的正在使用的知识信息
16 ------指空间上接近,时间上连续,形状上相同,颜色上一致的事物,易于构成一个整体
三 简答题
1 请简述实物直观.模像直观和言语直观这三种知识直观类型的优缺点
2 请简要阐述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的内涵及不同之处
3 试述遗忘的原因及其影响因素
四 论述题
1 请论述教学过程中如何提高知识直观的效果 ; 2 论述如何有效地进行知识概括
第七章
一 选择题
1 技能形成的基本途径是---- A 讲解 B 观察 C 示范 D 练习
2 在技能形成过程中,练习中期出现进步的暂时停顿现象,在心理学上称*-------
A 抑制现象 B 挫折现象 C 高原现象 D 低分现象
3 -----------即操作者自身以外的人和事给予的反馈,有时也称结果知识.
A内部反馈 B 外部反馈 C 动觉反馈 D 过程反馈
4 吹拉弹唱属于------ A 识记技能 B 心智技能 C 操作技能 D 认知技能
5 安德森的心理技能形成三阶段理论的第三个阶段是-----
A 认知阶段 B 联接阶段 C 评价阶段 D 自动化阶段
6 根据操作对象的不同可将操作技能分为------
A 细微型和粗放型操作技能 B连续型和断续型操作技能 C闭合性和开放性操作技能 D 徒手型与器械型操作技能
7 根据练习内容的完整性的不同可将练习分为----------
A 集中与分散练习 B 整体与部分练习 C 模拟与实际练习 D 过分与适度练习
8 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呵护法则的心智活动方式即是--------- A 智力技能 B 知识迁移 C 智力 D 思维程序
9 在原型内化阶段,在学生言语培养的重点应放在---------
A 考查言语的动作效应上 B 使学生了解动作本身 C 巩固学生对动作的认知 D 使学生学会利用言语来标识练习
10 心智技能和操作技能相比,在结构上的特点是------ A 具有观念性 B 具有内潜行 C 具有简缩性 D 具有整体性
二 填空题
技能是通过练习而形成的合乎法则的活动方式,一般分为------和-------两种
2 操作技能形成的基本阶段分为-------,-----,,-------,---------四个阶段
3 著名认知心理学家安德森认为,心智技能的形成经过三个阶段,即----------- 、-----------------,-、-----------
4 技能的学习要以----------的掌握为前提
5 根据动作的精细程度与肌肉运动强度的不同,可以将操作技能分为-----------和-----------
6 技能是合乎法则的活动方式,他能够对活动进行----------与------------
7 技能是获得经验,解决问题,变革实现的---------------
8 在操作定向阶段形成的映象包括------------的各种信息和-----------的各种内外刺激的认识与区分
9 模仿是在-----------的基础上进行的
10 就有效的操作技能而言,模仿需要以-------为基础
11 --------------是形成各种操作技能所不可缺少的关键环节
12 根据练习时间分配的不同有-------------与----------
13 操作者自身的感觉系统提供的感觉反馈是----------------
14 反馈在操作技能的学习的过程中的作用非常关键,其中---------的作用尤为明显
15 前苏联心理学家加里培林于1959年系统提出了----------的理论
16 ----------是外部动作向内部的转化.即内部动作映象形成的过程
17 通过-------------,学生建立起了关于活动的初步的-----------,从而为进行实际操作提供了内部控制条件
18 目前,我国心理学家一般认为,用心理模拟法莱建立心智活动的时间模式需要经过啷个步骤,即------------------和----------------
三 简答题
1简述技能有哪些基本特征;2 学生在进行操作技能的培训师,有什么要求;3 试比较心智技能与操作技能
4 心智技能的原型操作阶段对教师的要求有哪些?;5 在原型定向阶段,教师应当怎样帮助学生完成学习任务
四 论述题
1 试述操作技能形成的介个阶段及其各自的特点;2 谈谈如何运用有效地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心智技能
第八章
一 选择题
1 元认知的实质是个人对认知活动的自我意识和-----------A 自我控制 B 自我认知 C 自我指导 D 自我学习
2 不属于元认知策略的是--------- A 计划策略 B 学习策略 C 监控策略 D 调节策略
3 学习策略是学习者为了提高学习效果和效率,有目的,有意识的制定的有关学习过程的--------
A 复杂方案 B 学习计划 C 可行方案 D 思维程序
4 学习一种新材料时运用联想假借意义,对记忆有帮助的这种方法称为----------
A 语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