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3.3解一元一次方程(二)
------去分母
唐山市税东中学 刘春华
1、教 学 目 标
(1)、知识目标:1、掌握解一元一次方程中"去分母"的方法,并能解这种类型的方程·
2、了解一元一次方程解法的一般步骤·
(2)、能力目标: 经历 "把实际问题抽象为方程"的过程,发展用方程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1、通过具体情境引入新问题(如何去分母),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2、教学重点:通过"去分母"解一元一次方程
3、教学难点:探究通过"去分母"的方法解一元一次方程
4、教学过程:
活动1、创设问题情境:
问题 图中的汽车匀速行驶途经王家庄、青山、秀水三地的时间如表所示。翠湖在青山、秀水两地之间,距青山50千米,距秀水70千米。王家庄到翠湖的路程有多远?
地 名
时 间
王家庄
10:00
青 山
13:00
秀 水
15:00
若设王家庄到翠湖的路程为X千米,根据汽车是匀速行驶的,你可以得到一个什么样的方程呢?
会解这个方程吗?说说你的想法.
这样,学生就会自觉参与探索去分母的一般做法的活动,从而发现"方程两边同时乘以所有分母的最小公倍数"这一方法·也首次由学生自行突破了难点。
学生自己去做,展示有代表的学生作品,因为比较容易,大部分学生可以做对。
活动2
再解方程
巩固简单方程去分母的方法,为复杂情况做准备。
下面方程 可以怎样求解?
观察方程,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并对学生的回答进行总结:先去分母·
怎样去分母?
解去掉分母后的这个方程
归纳总结去分母的方法:在方程两边同时乘以所有分母的最小公倍数;依据是等式的性质2,即"等式两边同时乘同一个数,结果仍相等·"
呈现不同学生的解题过程,选取学生在去分母过程中出现的典型错误,引导全体学生共同分析错误的原因,发现去分母的易错点·巩固了学生对解方程的透彻理解。这样做的目的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和团体协作精神,还对与重、难点知识的突破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通过对错例的辨析,加深学生对 "去分母"的认识,避免解方程时出现类似错误·
去掉分母后,方程即转化为熟悉的形式,新旧知识自然衔接,使学生体会到,只要把
新问题想办法合理转化为熟悉的知识,问题就能得以解决通过在解方程过程中"去分母"这一步骤体会转化思想·
活动3 解方程
设计意图:用实践来加深对 "去分母"的方法解一元一次方程的认识· 结合本题思考,能总结解这种方程的一般操作过程吗?
巩固所学的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同时说明解方程的步骤是程序化的,但不能生搬硬套,每个步骤要不要使用、何时使用都应视方程的特征而定。了解对方程的每一次变形都是为了将方程最终化归为的形式·解题时应根据题目特点,合理选择解题步骤·
小结
活动4总结
(1)学生能否总结本节的知识,是否理解去分母的作用、依据,是否掌握去分母的具体做法;
(2)学生是否掌握了一元一次方程解法的一般步骤;
(3)学生是否能准确表达自己的观点·
最后复习、巩固本节的知识,学会总结反思·
5、评价分析
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参与发展的过程。尽量让学生多说、多思考,同时做练习时,将评价及时反馈给学生,树立学习数学的自信心,促进学生的进一步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