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天津市河西区珠江道小学课堂活动教师教学设计
学科
书法
年级
六年级
任课教师
严瑾
课题
左偏旁的字—双人旁的写法
第( 1 )课时
教
学
目
标
1、学会双人旁的正确写法
2、学会观察分析笔画的位置,方向及双人旁字的比例和结构
3、从学字的书写中学会做人的道理
教学
重点
能较好地书写双人旁及带有双人旁的汉字“行、德、律”
教学
难点
能较好地书写双人旁及带有双人旁的汉字“行、德、律”
教学具
准备
笔、墨、纸、砚。幻灯
教 学 过 程
意 图
一、 激趣导入:1、有个汉字真奇妙,大家都很熟悉它;单个出现是“从”字,成为部首它是啥?
2、揭示课题:(板书)双人旁的书写
3、幻灯出示双人旁。提问观察双人旁书写要求是什么(两撇平行,上短下长,下撇在上撇腰下起笔,两撇的右端在同一条直线上。竖从第二撇的中部起笔,长短适中)
4、教师示范,学生练习5-10个(练习时教师巡视指导)
二、1、提问:带有双人旁的字有哪些?
2、幻灯出示论语语句:三人行……(说出这句话的出处,并找出带有双人旁的“行”字。
3、介绍“行”字的字义,观察“行”字的结构及书写特点(左窄右宽型。双人旁较窄,“亍 ”的上横起笔的位置在两撇中间,下横与上横保持一定的距离在第二撇与竖的交点起笔,竖钩在第二横中间起笔。)
4、教师示范,学生练习。反馈展示学生所写用红笔标出重点指导
三、幻灯出示一组图:“德”字的演变过程(由甲骨文到楷书的演变)
1、观察德字的书写要领,学生汇报
2、教师范写,学生练习
3、总结书写的情况
4、进行德育渗透(“德”字的本义是“道德”或“品行”。 《荀子 · 非十二子》“不知则问,不能则学,虽能必让,然后为德。” 就是说:一个人要做到“问”、“学”、“让”才能算是有“德”。)
四、知识拓展
1、律和得字,学生观察其特点自选练习,教师巡视指导。
2、作业展示,学生评价
3、进行本次课小结1、双人旁的写法2、双人旁的练习,除了双人旁本身要书写正确,还要注意与右边笔画的搭配。右边笔画不同,双人旁的竖长短粗细也要相应的变化。3、做人要有良好的品德和正确的行为。
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陶冶审美
温故知新
培养观察能力
通过讨论,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通过展示增强学生自信心
进行德育渗透
拓展知识让学生了解更多和书法有关的知识
作
业
设
计
把所学的字每个写三遍
板
书
设
计
左偏旁的字—双人旁的写法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