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教学设计
化州市第三中学 黎国慧
一、知识目标
1、识记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含义、地位、组织活动原则及其优越性。
2、理解民主集中制原则的含义和表现
3、理解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4、说明我国人民行使权利的方式以及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原因。
二、能力目标
增强学生搜集、提炼材料的能力,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理论联系实际分析政治现象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确认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优越性。
2、认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适合中国国情的好制度,坚定热爱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信念。
3、以主人翁姿态参与国家政治生活,推进我国政治文明建设。
四、教学重点
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政权组织形式
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内容
五、教学难点
1、民主集中制的贯彻
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六、教学方法 情景导入法、活动探究法等。
七、课时安排 1课时
课前准备课前教师和学生分别从报刊、书籍、网上查阅、收集有关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资料用于学习。
八、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播放时政热点视频:十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3月5日--18日在北京召开。让学生分享探究活动的资源与成果,引导学生走进我国的国家机关,初步感悟人大制度是我国的根本制度。
(二)学习新课
设疑推进新课。指导学生阅读教材59页第一自然段正文和第二段辅助文了解下面提出的问题:
什么是我国的国体与政体?二者有什么关系?
国家机构的组成有哪些?分别有哪些基本职能?
设计意图:让学生对国家机构有初步的了解。
设疑探究:学生为主体,教师引导。师生互动,共同探究。
1、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组织和活动的最重要特点是什么?
民主集中制。
2、人民代表大会与人民之间的关系。
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由民主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
3、什么是民主集中制?
在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和集中指导下的民主相结合的制度。
4、人民代表大会的活动是怎么样的?
法律的制定和重大问题的决策,由人民代表充分讨论,实行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民主决定。
5、人大与其他国家机关的关系:
只有人民代表大会才是国家权力机关,统一行使国家权力。国家行政机关、司法机关由它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学习60页名词点击)
6、什么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阅读教材60页最后一段)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由人民选举代表组成人民代表大会作为国家的权力机关,统一管理国家社会事务的政治制度。以人民代表大会为基石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7、指导学生分析教材60页的图表,探讨人民代表大会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关系。(知识过渡)
设计意图:通过学习,让学生认识到人民代表是人民利益的忠实代表,人大代表的活动是国家权力机关工作的基础。进一步明确我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大制度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直接体现,从而让学生增强坚持人大制度的信心和决心,立志将来争当人大代表,参与国家管理。
设疑探究:师生共同探究,学生为主体,教师引导。师生互动。
1、人大制度是由什么决定的?
由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性质决定,是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鲜明的特点。是适合我国国情的根本政治制度,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和无比的优越性。
2、人大制度的基本内容有哪些?
分组讨论,各组代表阐述讨论结果。教师归纳。
3、人大制度的优越性在哪里?(多媒体显示)
它保障了人民当家作主。
它动员了全体人民投身于社会主义建设。
它保证了国家机关协调高效运转。
它维护了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
(三)小结新课
通过本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民主集中制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深切感受到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适应我国国情的好制度,是由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性质决定的,是中国人民奋斗的成果和历史的选择。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重要的是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绝不能照搬西方的政治制度模式。
(四)巩固练习
九、教学反思:实际上,学生掌握我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含义地位内容以及我国为什么要坚持这一制度并不难,难的是关于民主集中制的含义及表现,是国家机关及其关系。由于学生认知能力的局限性以及对政治生活的关注不够,特别是学生难以通过自主学习把握我国国家机关之间的关系,这就需要我们教师的指导,以帮助学生准确掌握。这个问题虽然不是本节课的重点,但是我认为,应该把它作为重点、难点来突破。因为通过这个问题的突破,可以达到对一二三单元的主干知识起到复习归纳的效果。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