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Flash 制作趣味拼图游戏
一、教学目标
1、了解flash软件制作简单拼图的方法,学会选用适当的有效的途径进行外部导入、模板编辑、脚本创作。
2、通过制作拼图模板,理解工具箱里多种工具的操作使用;在脚本编写的过程中,理解编写语言的思路和方法。
3、在制作拼图游戏的过程中,树立学生积极向上的态度,鼓励学生自主探索创作的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能够根据步骤完整的制作一个简单的趣味拼图。
2、难点:Actionscript事件处理代码结构的理解和运用。
三、制作过程
1、第一步:准备拼图素材
兴趣拓展,准备一张自己喜欢的图片,内容自选,建议图片格式:jpeg格式。该文件的优点是体积小巧,并且兼容性好,更是web的标准文件格式。图片大小:分辨率高,图片清晰为宜。
2、第二步:导入素材文件
单击菜单栏中【文件】-【导入】-【导入到舞台】,将图片对象导入从外部导入到舞台,也可以用电脑绘制的图片作为拼图背景。
3、第三步:打散图片对象
单击选中要打散的图片,选择执行【修改】-【分离】菜单命令。所谓的打散就是将原来的图片变成单纯的填充形式的矢量图。打散之后就可以用flash8进行对矢量图的编辑割分操作了。
4、第四步:制作拼图模板
这一部分采取自主探索的方式,教学视频中提供了三种使用不同工具来分割图片的方式,同学可以结合实际自主选择:
①选择【线条工具】来分割图片;
②选择【套索工具】-【多边形】来圈出自己所需要的图案;
③通过对齐、标尺工具来平均分割图片,制作出形状相等的拼图模板。
5、第五步:零片转为元件
单击选中分割后的零片,执行【修改】-【转换为元件】菜单命令。有两点需要特别注意:第一,元件类型必须为“影片剪辑”;第二,根据需求修改元件名称。提示学生要把分割后的每一个拼图零片都转换为影片剪辑。
6、第六步:输入脚本动作
首先,讲授程序设计思路,细化思路语句,转换成事件处理代码结构:n (press) { startDrag();}//当单击按下鼠标时,开始拖拽元件;
on (release) {stopDrag();}//当松开鼠标时,停止拖动元件;
7、第七步:测试生成游戏
选中【控制】-【测试影片】菜单命令,可以通过界面查看程序是否能够顺利运行,如果测试没有问题,单击【菜单】-【导出】-【导出影片】选项,导出swf格式的flash文件。一个简单的拼图游戏就制作完成了。
四、教学延伸
本节微课是关于flash拼图最基础的初级教程,其实flash在界面和功能的设置上是非常强大的,由于本节课是初级课程,适用于刚刚开始学习或是喜爱flash的中小学学生,所以本次程序上难度非常低,其实关于程序优化还有许多知识点没有讲授,比如:鼠标的外部释放功能、操作步数累计功能,元件碰撞测试等。这些会在以后的课程设置中加入讲解。
教学反思
微课教学对于信息技术这门学科的效果是显而易见的,学生可以更加直观的了解操作步骤和反复学习,针对本节课内容反思如下:
1.反思目标:
对于情感态度上的引导应该在多一些,不能因为时间关系,忽略了贯穿在教学中对于学生学习习惯、学习态度上的引导。
2反思教学:
本节课内容相对比较丰富,定位的人群是中小学广大flash动画兴趣爱好者,还有其他成人朋友,所以在前期铺垫内容比较多。针对于微课只是教授一两个知识点的主旨,本课知识点明显相对较多,那是因为如果前期铺垫不到位,会严重影响程序编写上的其他问题,所以,针对关于flash游戏课程的设置重点,还要反复斟酌。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