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初中语文《爱莲说》教学设计与反思.doc

上传人:仙人****88 文档编号:9400778 上传时间:2025-03-24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4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语文《爱莲说》教学设计与反思.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初中语文《爱莲说》教学设计与反思.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初中语文《爱莲说》教学设计与反思 基本信息 课题 语文版 初中七年级语文(下)第六单元 23 爱莲说 作者及工作单位 李圣桂  常德市鼎城区韩公渡镇中学 教材分析     《爱莲说》是七年级下学期第六单元的一篇文言文。  单元的主要教学目标是:熟悉一定数量的常用文言词语。养成诵读的习惯,在反复诵读中,领会文章内涵,并对作品精美的语言特色有所体会。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结合本单元教学目标和教材自身特点,我把本课教学目标定为:  1.知识和技能:积累文言词语,疏通全文,了解文学体裁和什么是“托物言志”。  2.过程和方法:反复朗读以至成诵,整体感知课文,理解精美语言特色。  3.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到文章的美,能找出描写莲花的句子,并体会莲的高贵品质。  课文篇幅短小,虽寥寥几笔,意却在言外,有一唱三叹之致。学生在多次诵读的之后,能了解本文大意,因此我把“莲”美丽的形象,优美语言的欣赏,并体会莲的高贵品质作为本课的重点。把托物言志的手法作为本文难点。      七年级学生已有一定的文言知识   基础,能借助课文下面的注释和已有的文言知识初步读懂课文。理性分析能力弱,但感性认识及模仿能力强。因此教学中注意因材施教,由浅入深,以各种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意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用多媒体手段突破重点难点,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反译并熟背课文; 2、了解衬托的写作方法及其作用; 3、学习本文托物言志的写法。 (二)过程与方法: 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能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氛围中,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对课文进行创造性的学习。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 了解文中运用衬托手法的作用和托物言志的写法。 教学难点:把握文章的主题旨,理解映衬手法。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预设学生行为 设计意图 1.情景导入   由多媒体配乐展示荷花的图片(引入情景)   学生回忆相关咏“莲”或“荷”的诗句   学生初步感受“莲”的形象    2.诱思导学 教师出示学生自主学习的内容,点拨指导。     1.学生自读课文:弄清字、词、节奏。 2.学生自读把握语气和节奏。 3.学生齐读课文,整体感知。 4.分组疏通文意,学生对照注释及提示理解文意。   培养学生自己思考问题的积极性,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积极主动地获取知识。 3.合作探究 教师出示学生探究的内容。(多媒体展示)    1.什么是“说”?      2.看课文注释,画出不能理解的句子。 3.文章开头为什么先写陶渊明和世人的爱好?  4.文中写了哪些花?重点写什么?为什么要写其他的花?   5.文章仅仅是写花吗?采用了什么写法?花与人有什么关系? 6.哪些地方是写莲的?从哪些方面写莲的? 7.莲花有什么特点?作者为什么喜欢莲花? 8.作者为什么发出“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的感叹?作者的感叹说明了什么?   学生分组讨论,与教师的点拨和学生的学习合。成绩不错的学生更注和积累,成绩略差的同学的理解并及时消化与及理。 让学生自主思考,深入理解文章内涵。 4.朗读背诵指导 通过各种形式的朗读来实现。  男女生分段朗读,自由朗读,教师提问,学生用书上的原句回答等。! 通过提问背诵课文,同时能为理解性默写打基础。 5.拓展延伸 1.与莲花有关的诗歌 2.写几句关于莲花的话可以是对莲花的描写,学习本文的感受,对生活态度的思考 学生思考讨论后回答 体现语文“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结合 6.课文总结 1.归纳主题(找出中心句) 2.了解本文衬托的写法      本文中,作者除了写莲,还提到了什么花?几次提到?作用是什么? 衬托的两种类型——正衬,反衬 (1)陶渊明 爱菊 世人爱牡丹(衬托,表现自己独爱莲,与众不同)予爱莲 (2)菊花之隐逸者牡丹花之富贵者 (衬托,表现莲的品格高出百花)    莲 花之君子者 (3)菊之爱   陶后鲜有闻 莲之爱何人(衬托,感慨世风恶浊,表现作者洁身自好) 牡丹之爱 众 全面掌握文章内 板书设计    爱 莲 说        周敦颐           生长环境---濯清涟而不妖       纯真自然,不媚于世                体态    ---中通外直           内心通达,行为正直                 香气      不蔓不枝           不攀附权贵                              香远益清           美名远扬                              亭亭净植           高洁独立                 风度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   自尊自爱,令人敬佩  托物————————————————————————  喻人                       菊花牡丹                     对比烘托 学生学习活动评价设计    我在教学设计中努力探求一种让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把学生活动有机渗透到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去的方法,着眼引导学生通过自学,培养他们动口、动手、动脑的能力,以获取知识、提高素质、增长能力。设计的重点放在学生通过自学,独立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掌握知识的方法上,并把课堂当作他们能力展示的天地,激发他们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    但是在其中令我不满意的是,不是所以的学生都能参与其中,有些学生还是没有调动起来,我应该在以后的教学中多多找寻方法,促进我和学生共同进步。 教学反思 一、内容太多,课堂太紧张。可以考虑减去课堂环节的“2、口语练习,同时进一步理解课文”,变之为课外练习;补充资料可以再精简,或只是提到即可,不必全诗朗诵或板书。这样可以节省一些时间。 二、课堂朗诵不足,在课内完成背诵任务有点难。利用下午自习完成背诵任务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初中语文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