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南京城市广场调研报告,南京山西路人民广场,调研时间,:,2009.11.22,调研地点,:,南京市山西路人民广场,调研目的,:,通过对南京市山西路人民广场的调研,了解广场 周边环 境及其广场性质定位,了解山西路人民广场的使用形态,并进行品质方面的比较,以探求广场设计的一般规律,即设计应该从人的日常生活出发,创造出人性化的空间。了解城市广场作为城市的公共空间,在城市公共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并且了解广场使用者的行为习惯。为以后的广场设计打下基础。,前言,日本学者芦原信义认为室外空间在,27m,之内是比较宜人的尺度
2、,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建筑教育家凯文,林奇认为,25m,之内比较宜人,也就是说在室外空间设计中无论实体还是虚空间,它的尺度超过二十几米时一定要注意变化,否则就会显得单调或空旷。我们仔细研究该广场就会发现,它的空间都在这个范围之内产生变化,要么围合、要么断开、要么下沉、要么上升、要么变换材料、要么改变造型。,总之,我们感到的是空间的宜人和变化多样而不是单调和空旷。,目录,一、,广场概况,二、,周边环境,三、,空间组织,四、,广场设施,五、,地面铺装,六、,绿化设计,七、,使用者的行为,结束语,一、,广场概况,山西路人民广场也称山西路青年广场,位于南京市商业副中心鼓楼区,南临湖南路商业街,西临中山北路
3、,占地面积,60000,平方米绿化面积,14900,平方米,水面积,11000,平方米。,绿化广场面积,40000,平方米,广场主要有陆面和水体组成,少年宫和青年剧场位于广场的西侧,二、,周边环境,广场为学生提供午休的理想空间,方便学生的交流与活动。同时为繁忙的湖南路商业区创造了休憩的场所,三、空间组织(,1,),该广场设计充分运用了轴线、对景、开合、藏露、起伏、疏密等传统而成熟的空间设计手法。绿化、平台、水体、长廊等空间元素相互穿插组合、高低错落、时隐时现,所形成的空间层次丰富,山西路广场的可视性很高,一方面是因为它是一面围合而成的广场且面积比较大,另一方面是因为广场的高差变化不是很大,使人
4、站在远处就能对前方一览无余,再加上广场的绿化很好和辅助设施比较齐全,就大大提高了广场的利用率。广场的空间尺度把握得也很好,人置身其中不会产生大而空的感觉,合理的空间尺度给人一种适宜、亲切的感觉,使更多的人愿意停留在那里,保证了广场的利用效率。,开敞与围合,轴线分析,三、,空间组织(,2,),点:亲水平台上的矮灯构成了点的要素,线:弧形的走廊形成线性要素,面:圆形的下沉广场和水体形成两个不同的面,广场中随处可见点、线、面的设计元素,四、广场设施(,1,),设计者在设计休息椅时很好的考虑了周围的环境,也可以说把椅子作为景观的一部分进行了考虑。在平面布局上,休息椅有半圆形的、有弧形的还有条形的,椅子
5、的造型很好的楔入了周围的环境。,大多数椅子都被安置在道路一侧的凹入部分,椅子的背面结合花坛、灌木、草坡,椅子的上方有乔木、构筑物,多种要素形成了一个半封闭的空间,比较符合人在休息时的心理需求,乔木和构筑物投下的阴影为休息的人们遮挡了阳光。我们还会注意到所有椅子与人接触的部位都是用实木材料制成的,这种材料会让人感到很亲切,四、,广场设施(,2,),残疾人应是备受我们关注的社会群体,大多数广场的设计虽然都涉及了对残疾人的关怀,可是做的并不完善。山西路广场的残疾人坡道贯穿于整个广场的步行系统,有地形起伏的地方必定有坡道连接,依据道路的分级坡道也有宽有窄。另外,设计者把城市人行道的盲道系统也引入了广场
6、的主要步行道,使广场和城市街道的盲道融为一体。为了解决高差问题,设计者把盲道和残疾人坡道巧妙的结合在了一起。对盲道和坡道的重视不仅仅是一个设计问题,它更大的意义在于体现了对特殊人群的关注,体现了一种深层次的民主问题。,五、地面铺装(,1,),斧光花岗岩板,弹石铺面,磨光花岗岩,五、,地面铺装(,2,),剁斧石铺地的景观人行道,方块石铺地的滨湖广场,大理石碎拼铺地的廊道,鹅卵石铺地的曲折小径。,我们发现广场的大部分铺地材料都有较好的防滑功能,都为满足人的安全要求而存在,即使观演广场用了部分光洁材料,但这些材料也只是进行了初抛处理,并不会对人形成安全隐患。可是过多的运用粗质防滑材料会让人感到单调乏
7、味,缺少质感和色彩对比。为了防止这些问题的出现,设计者在广场铺地材料的运用中每隔一段距离就穿插一条光洁度较高的暗红色花岗岩条带作为分割材料,这样就使粗细材料之间有了分割和对比,丰富了硬质地面的材质变化。为了不让光洁的抛光石材对人造成潜在的伤害,设计者精心设计了嵌入石材的防滑铜条,这样既解决了石材的防滑问题,又丰富了材质对比,产生了新的形式韵律美,六、,绿化设计,在进行广场设计中运用的是自然环境的引入手法。如乔木、花卉、草坪、动物、巧妙的结合达到了柔化空间的效果。,广场内种植了大型树木和大面积水景的。为了给广场带来更多的绿色。大体采用在局部区块上布置了乔木及花、草相配的手法以形成不同形态的绿化体
8、系。配合树池、花钵丰富了空间景观,柔化了大量的硬地铺装给人带来的冰冷。,广场的边缘地带大量的运用了绿篱,接着是大面积的绿化带,这样不仅为广场提供了一个优美的绿色背景,而且对周围的噪音也有很好的隔绝作用,为人们创造了一个安逸的环境。,七、使用者的行为(,1,),七、使用者的行为(,2,),1,、主要行为分为,6,大类,健身、儿童玩耍、唱歌、带孩子散步,广场直径,32M,尺度大 公共性强 适合于较多人群集体聚会,廊道宽度,2.4M,尺度小 私密性强 适合于少数人单独活动或聚会,阳光,对人的活动的影响:人的主要聚集区随着广场上受光区域的变化而变化,七、,使用者的行为(,3,),不同年龄层次人流量,早晨老人较多,主要活动为晨练 附近学校的学生中午在这里休息 中青年在这里晨练、穿行,广场中心是各个不同年龄层次人群聚集区,有各种人的活动,溜冰,观鱼,练操,中青年常在沿湖区域活动 老年在各个点均有分布,结束语,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山西路广场的设计充分考虑了不同人的各种需要,关注人性,关注生活。这是该广场充满人气的一个重要原因。虽然广场设计也有一些不尽人意的地方,但是总的来说该广场在设计方面还是比较成功的。值得我们在以后进行城市广场设计时借鉴。,end,